男团 女团「男团女团现象火爆细数一下有没有你pick的呢」

时间:2023-04-13 11:20:26阅读:4270
近几个月,如果说有什么是能长期霸占热搜,全民热议的话题。那就不得不提到《青春有你2》女生版了。你看了吗?有没有pick那位小姐姐~我周围的朋友几乎都看了这档节目,有喜欢暂列第一的欣欣子的;有喜欢风格帅气的昕…

近几个月,如果说有什么是能长期霸占热搜,全民热议的话题。那就不得不提到《青春有你2》女生版了。

你看了吗?

有没有pick那位小姐姐~

我周围的朋友几乎都看了这档节目,有喜欢暂列第一的欣欣子的;有喜欢风格帅气的昕昕子的;有喜欢气场全开的琪琪子,还有喜欢燃燃子努力为她投票的......

青春有你的小姐姐们

这档节目从开始筹备就引发热议,播出后更是水涨船高。

#蔡徐坤 蔡PD#

#虞书欣 哇偶#

#淡黄的长裙 蓬松的头发#

#秦牛正威参加青你#

各种热搜频频霸榜,令人无法忽略。

同时,刚开始播出的《创造营2020》也收获了极高的热度。男团选秀《少年之名》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你支持哪个团呢 多选 0人 0% 青你即将出道的女团 0人 0% 东方神起 0人 0% super junior 0人 0% f(x) 0人 0% exo 0人 0% nine percent 0人 0% UNINE 0人 0% 火箭少女101 0人 0% R1SE 0人 0% 创造营2020的姐姐们 0人 0% 其他团也很优秀你忘了说! 投票

说到男团女团,我们甚至可以列一个编年史卷轴......

壹:1.0时代——韩娱时代

(当然欧美也有很多优秀男团,但在这里主要说唱跳类,以及对国内影响比较大的。)

韩娱男团女团的历史可追溯到本世纪初(bushi),大概是东方神起,super junior甚至更早。

东方神起

super junior

那个年代对于现大学生来说比较早......碰到一个现在还喜欢的机油,就仿佛是认了一个没有血缘的亲姐妹......

再后来火遍全网的F(x),EXO,韩团几乎达到顶峰,韩团出入中国综艺节目甚至比在本土热度更高。

f(x)

exo

但天团之所以叫天团,就是即使你不追,你周围人也都追。朋友送的贴纸,明信片主动提你站在自己的本皮,笔盒上。你就算在脸盲也将一个团里十几二十个人认全了。

直到很多年后,你恍然大明白,原来这个词在当下是——按头安利。

当时最早的一批小伙子们还被叫做“小鲜肉”呢......

感觉好古早了。

由于自身粉丝数量空前庞大,渐渐的出现了“流量”一词。

当时EXO归国的四个中国成员几乎是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如十九大所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总而言之,我们经济实力强了,文化需求更旺盛了~

娱乐行业见识到了男团女团的红利,加上国内一直致力于模仿韩娱的娱乐模式,从电视剧到综艺,从团队到人设。国内的媒体人将先进娱乐文化与本土相结合,推出适合中国学生的“产品”

但是,花无百日红,尤其是娱乐圈竞争激烈,更迭迅速,再厉害的男团女团也会被新起之秀代替,再常青树又会有落叶期。

如此想来,国内的多次大型网络选秀也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视频网站跃跃欲试开始吃螃蟹,这就迎来了男团女团2.0时代——国产试水。

贰:2.0时代——国产试水

虽然说将此时代命名为试水阶段,但绝不是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的偶像团体才开始起步。

期间还有很多没有火出圈的男团......

等到男团女团成了一种国内流行的文化现象,当从奇异果举办的《偶像练习生》说起。

参加偶练的多家公司也是有着已出道,并拥有人气的男团女团。虽说是试水,但大家都有备而来。

此次出道过程全部娱乐性公开,全民制作人参与投票,着实吸人眼球。

《偶像练习生》实际上是将两种模式结合。

以前的国产男团仿韩团,直接成团对外公开,粉丝接受出道结果。也就是说他们出道之前,一直在镜头照不到的地方,出头了,大家看见了。没出头,可能就随着时间,将青春和理想耗尽。

另一种像《快乐男声》《超级女声》《明日之子》等选秀,只决出前三强或者前几强,之后各自签约,并不成团和开展其他“售后”商业活动。

此次新型综艺模式试水成功鼻祖,奇异果公司的《偶像练习生》将“男团”和“选秀”结合起来,可以称之为中国男团选秀史上里程碑。

年轻的男孩形象干净大方,眼睛里满满的“自以为是,年少轻狂”,揣着粉丝的爱。站在舞台上,可不就是《偶像练习生》主题曲里唱的那样——“幸运的视角,都为我聚焦。”

最终成团九人组成“NINE PERCENT”

nine percent

也带火了一个网络热词——“c位”(center 位置)

紧接着,2018年4月21日,鹅厂播出了另一档女团选秀,《创造101》,填补了男性市场和女团爱好者的需要。

火箭少女101

历时近三个月,“火箭少女101”出道。

两档节目虽模式不同,但大体规则类似,都是于百人海选中,经过几个月的“与世隔绝”的封闭训练,由网友投票助力出道,最终层层淘汰,筛选出有限的出道成员,组成团体,发行专辑。

紧接着《偶像练习生》第二部更名成为一档全新的节目《青春有你》(换汤不换药)

UNINE

相比第一部的火爆,这档节目热度大不如前。几百人的竞赛,最终只有几个实力选手出圈。

鹅厂紧接着就开启了《创造营2019》,此次是男团选秀。与上一期创造营模式承接,最终出道男团

“R1SE”

R1SE

至此,国内市场基本成熟,观众对这种pick爱豆,送Ta出道的方式喜闻乐见。

多家试水,没有踩雷,进入红利期。

现在思考来,每一年好像都有那么几个小伙子,小姑娘,刘海挺长,妆容精致,眼角亮亮的,站在某个万人簇拥的舞台上几乎止不住泪水,讲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等待“这一天”究竟多么漫长......

写到这里我不禁有一位些疑问,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圈子,淘汰的人他们去哪里了?海选的人才到底从哪里得来?只靠实力和人气就可以出道?太乌托邦了吧?

这一切,也许在3.0时代,会有解答。

叁:3.0时代——国产时代

今年冬天,国产男团女团选秀终于迎来了它的3.0时代。

也就是现在热播的《青春有你2》和《创造营2020》。

话题回到文章开头,这档节目热搜层出。第一个让人印象深刻津津乐道的,当属选手虞书欣的一声“哇哦”。(或许可以理解为,大家都在唱歌剧,那我就来段相声吧。)

这位选手,与大家想象中明交暗撕的女团大相径庭,一时间,喜欢的,骂的自来水纷纷赶到。或许连奇异果本身都没想到,人气第一来的就是这么突然......

大量选秀的涌现刷新了我们的认知,渐渐的,我们对以往女团的选秀要求,标准也改变了。以前,公司的组队出道更看重队员的实力和形象。现在面对大众娱乐的普及和人们生活压力的需要,全民制作人在此基础上加上了一条更人性化的要求“好笑”,一个有梗的,更贴近生活的形象,而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设。

大家为她们投票,不光是喜欢充满生命力,个性鲜明的小姐姐。也是买的自己的一份愉悦的心情。

这里就不得不提观众大老爷的“反骨”,以往美丽漂亮甜美人设大家看腻了,在对女团“长得好,跳得好”基础上,更向往有人情味或者猎奇的一些黑马。

所以许佳琪和孔雪儿收获的“肯定”很多,但人气始终不够理想。

而虞书欣,刘雨昕,喻言等,就靠着独特的风格,和观众的偏爱杀出重围,甚至出圈。

具体青你三言两语实在说不完,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其他大佬的分析。

至于《创造营2020》才开始播,谁受关注,谁实力强,还不够明显,暂时也分析不出123。但是,导师团队实在是噱头很大啊。

创造营2020导师团

所以这篇文章就......薛定谔的下一期吧。

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很多很多女孩不就是大型连续剧。她们的一系列又迷惑又真性情的操作令人拍案叫绝导致自己身负重伤......

我觉得也有可能是近几年国产剧确实有点鸡肋吧......把综艺当电视剧看不但角色真实存在,而且搞起cp也不用和别人预警“rps慎入”了(叉出去)

选秀的红利还没过去,但观众不可能永远吃这套,韩娱,欧美圈在国内的没落就是最好的证明。

加上最近的娱乐圈真的是不太平emmmm

现在男团女团选秀也不能盲目乐观。优秀选手层出,整个行业趋近于饱和状态,大多数都是火那么一下子,就如流星般陨落的。

登上舞台,年轻的孩子就变成了精致的提线木偶,要想有出头的机会,就得把自己的身躯换成不锈钢的,不怕火烧,不怕摔打。要想不怕灰与土,便是从灰与土中走来。

可也不再清脆。

有人登台,有人还没来得及谢幕就下场。

可更多的是寻不到登台口的人。

年月过去,或朽木腐烂,或锈迹斑斑。

冰山一角。

光找不到的地方,才是本尊。

在真正的“变天”来临之前,还会有几场“狂欢盛宴”,“能参加晚会的贵族”还会拼命抢夺“烤箱”报废前的最后一口“奶油蛋糕”

肆:

我在搜索传媒圈超话的时候,看到了很多家知名选秀公司在各省海选18~24岁的男孩女孩,为接下来的某档类似节目寻找种子选手。他们的要求大多数不高,有一技之长当然好,但有的甚至是只要你长得帅,就可以来面试。

还是挺有名的公司呢emmmmm

【头疼】

加上现在年轻的艺人普遍往唱跳演三栖发展,一遭到抢饭碗,陆陆续续转行,最后可能都没学精,很快就被淘汰,有钱的继承家产,没钱的不知去向。

还有青你选手某家大微公开挂奇异果,说投的票与公布的不符合,钱都打了水漂。

其实要给大家解释各种所谓的“暗箱操作”“资本爸爸”,有可能我知道的还不如屏幕前的你多。

不敢班门弄斧。

但不难发现,娱乐圈所展示在屏幕外的冰山一角,就如一个各种关系纠缠的小社会,即使有了人气和实力,你也不一定能脱颖而出。

我能做的,就是和你唠唠关于真情实感的追星那些事儿。

伍:

谈到“爱豆”两个字,他仿佛有着固定的形象。

年轻,瘦削,谦逊,永远不乱的发型,标准的笑容。

背后的公司,眼前的粉丝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趋利避害,掩盖粉饰,几乎是成年人的一种本能 。他们以营造的光鲜体面的外表为荣,以帮助自己维护形象的人为友。艺人更是如此,庞大的团队只对他一个人的形象负责。不可以发表立场性见解,不能利用公众影响力发有争议的声音。甚至连自己的喜好和性格,都是团队开会研究过后公布的。

谁能想到,站在台上手握话筒的人,最先失去发言权。

陆:

最近微博首页总会有人转发一些醍醐灌顶的追星语录。

大体相同。

离偶像远一点,不只是生活距离。

离得越近,视线越闭塞,看到的就越不符合你的想象,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望感。

神像远远望去令人敬畏,可靠近了,也就只是普通的石膏。

你要清楚你爱的是Ta好的一面,这一面带给你快乐,积极的作用就够了。不必苛求Ta本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一切以服务自己的现实生活为主,不要错过了自己闪耀的机会。

及至文末,我想说,无论综艺还是明星,都是来丰富我们的生活的,而不是主宰我们的生活。

你不能总做台下鼓掌的人,不要荒废你的剧本,当好自己的主角。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