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旧放影机怎么拆「尘封的旧放影机」

时间:2023-04-13 02:52:08阅读:256
尘封的旧放影机苗文金我老家的杂货屋内,放着一个褪了色的黄皮箱,拂去蒙尘,打开盖子,一台斑驳锈迹的放影机映入眼帘,悠悠岁月的记忆从心海深处萌发。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出生在邯郸成安县一个偏僻的村庄里,父母以…

尘封的旧放影机

苗文金

我老家的杂货屋内,放着一个褪了色的黄皮箱,拂去蒙尘,打开盖子,一台斑驳锈迹的放影机映入眼帘,悠悠岁月的记忆从心海深处萌发。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出生在邯郸成安县一个偏僻的村庄里,父母以田地为生,有限的粮食,难以维持八口之家的吃穿用度。我的到来,让原本捉襟见肘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为了养活生计,父亲走东家串西门,凑了一千元,要与人合伙购买放影机。母亲坚决不同意。要知道,当时的一千元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一千元的分量,不言而喻。父亲念头不改,毅然决然与人合买了放影机,开始了放电影的营生。

村里婚丧嫁娶、孩子满月、乔迁之喜、生意发财、庙会集市等,常有亲朋好友捧场送电影,最好生意当属庙会起市,一放就是六七天,甚至半月。黄昏时分,父亲和他的两个伙计撂下手中的农活儿,抖掉一身疲倦,把放影机、音箱、发电机、电影片、放影幕一古脑儿装到拉车上,连推带拉走了。若是去外村,三人则会均分好,把这些物件绑缚在各人自行车后座上。为防止运载中磕碰,放影机会装在焊接的铁架中,悬挂在车上。“绑牢了没有,弄好就走”,父亲对他的两个伙计说。“好了,记得带汽油……”发电机燃烧汽油,那时经常停电,一旦没电,发电机就会派上用场。整理利索,三人各自推着自行车小心翼翼地往外走去。

谁家放电影?到哪个村去?走到街上总是有人冲着父亲大声问。父亲三人也不下车,边走边答。问的人闻听兴奋地说:“好勒,早吃晚饭,看电影去。”到达场地后,父亲卸下家伙什,在主家的帮助下,快速地支好放影机,拉起影幕,挂起音箱,试响发电机,一切准备就绪,三人才喘口气,静静地等待天黑那一刻。

放影机是父亲的宝贵疙瘩,头天晚上放完电影,第二天必定要抽空抱出放影机,擦拭得一尘不染。若遭遇到阴雨天气放电影,父亲宁可自己受淋,也不会让放影机淋湿。母亲开玩笑说,父亲爱护电影机胜于对待他的孩子们。父亲毫不回避说,那当然了,不爱惜它拿什么挣钱?

一场场电影演过,父亲和伙计赚了钱,各人借款很快还清,家里生活越来越宽裕,母亲的脸上有了笑容,对父亲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父亲白天干农活,晚上熬夜放电影,每天极其疲惫。不过父亲的辛勤劳累,给我们每个人的学费都加上了“保险”。当我们高高兴兴背着书包走向学校时,想起了如山的父爱,内心深处也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大约六年后,其中一个合伙人撤了股,他们相互间并没有矛盾,而是那人年龄大了,厌倦了常年累月的奔波、三更灯火迟睡的生活。人少了,父亲的信念没有动摇,仍和另一个伙计放电影,生意反而越发红火。父亲说,咱赚得就是辛苦钱,不付出哪能有回报?

1996年,村里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村人看电影兴头减淡,遇到红白喜事放电影逐渐少了,倒是流行起看彩色录像,其实就是一台很大的彩色电视机加一台DVD机。放电影生意萧条,可父亲仍没丢下他的老本行。影幕下观众尽管寥寥无几,父亲还是一卷一卷把影片放完。他知道,主家放电影不在乎看得人多寡,而是图热闹造氛围要名声,做人要讲厚道。

又过了几年,父亲很久才能接到一单生意。没人家放电影,父亲便忙碌田地的活儿。后来镇上租影片门市倒闭了,父亲放电影生涯也走完了。这时社会时兴外出打工,人们的生活也普遍富裕,父母亲也不用愁我们的上学费用。放电影机搁置在杂货屋内,有时谁家办红白喜事,需要“唱喇叭”,父亲便搬出来给人用。后来又有了DVD光碟机、手机、高级音箱等新事物,放影机彻底没了用武之地。母亲每次挖粮时,嫌弃放影机碍手碍脚,劝父亲卖掉算了。父亲却说,卖不了几个钱,留下着吧。我知道,他是害怕忘记曾经放电影黄金岁月。

黄皮箱中破旧的放影机,注定将成为岁月长河中的一粒尘埃,现在虽分文不值,但它见证了父亲30年间的人生历程,见证了我家生活从穷苦走向小康的过程,也见证了祖国日益繁荣和昌盛。我想,这就是父亲留下放影机的真正原因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