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雷减重「孙红雷减肥36斤肥仔变硬汉终成视帝」
1995年,孙红雷25岁。
就在那一年,揣着8000块钱和一台手机,他来到了北京,站在了中央戏剧学院的门外。
只是还未能参加考试,已经有人告诉他,你必须减肥,体重超标的人,中戏是不会收的。
孙红雷想,不就是减肥嘛,拼了!
就这样,他在操场跑了一个月步。
吃了整整一个月的青菜叶子与水果。
以最笨拙的办法成功瘦身36斤后。
孙红雷成为700多位考生里唯一一个被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班录取的幸运儿。
儿子提出想北漂的时候,母亲自然是舍不得的。
儿子很争气。
年纪轻轻已经赚到了巨额存款,已经在张罗买房的事情。
当一切都快安定下来的时候,儿子却又再次决定要飞北京。
孙红雷对母亲说“我从小就喜欢表演,在这方面有天赋……”
母亲沉默了。
“妈还是那句话,你自己觉得好就行了。”
母亲轻声的叹了口气,她安安静静进屋开始帮他收拾行李。
孙红雷突然想起。
小时候自己偷偷溜去学舞蹈的时候,母亲也是这样的平静。
即便最后孙红雷宁愿退学也要跳舞的时候。
母亲在见到了他的决心后。
哪怕心里再怎么反对。
依旧平静的告诉他“你去学校把退学手续办了吧。”
“您同意了?”
“你出门这么久,看起来精神还这么好,证明这个职业真的很适合你。”
这一次的北漂,母亲再一次支持了孙红雷。
事实上,如果不去北漂的话,当时的孙红雷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那时候,年轻的孙红雷已经有过两段职业生涯。
中国霹雳舞明星艺术团的舞者和哈尔滨夜总会夜场的主持人。
两份工作的收入都很高。
“那时候有工资了,演出一场能得100元,一个月能演三四十场,收入不低。”
当时,年仅22岁的孙红雷已经有十几万的存款。
在那个万元户都很稀罕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但孙红雷明白。
这并非自己想要的生活。
成名后他曾跟记者透露。
“你知道那时候的夜总会是个什么地方吗?那真的是每天都有生命危险,我只能说到这儿了。”
由此可想而知,当时孙红雷的工作环境有多鱼龙混杂。
因此,即便收入再高,生活再滋润。
孙红雷依旧早早做好了离开的打算。
这样的环境,他必须离开才行。
恰好这时候身边有朋友告诉孙红雷可以试着去当演员。
孙红雷想了想,觉得可以试试,就立马把新目标确定了下来。
为家里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安顿好家中父母后。
孙红雷揣着剩下的8000块钱去了北京。
25岁,虽然年轻。
却依旧比绝大部分参加艺考的十几岁孩子都要大上许多岁。
而在旁人眼里,孙红雷的参考无疑就是个笑话。
因为那时候的孙红雷,不仅年纪偏大,体重严重超标,长得还不帅。
更无奈的是他的长相比实际年龄更大。
即我们现在常说的,老成,没有少年感。
有一次,在齐齐哈尔,当时19岁的孙红雷去看病。
医院里一个阿姨问孙红雷多大了?
孙红雷老老实实的回答:19岁。
阿姨不信。
继续追问,你到底多少岁?
孙红雷还是回答,19。
阿姨很不情愿的说,好吧,给你写19。
孙红雷很不爽,问阿姨,您觉得我多大呢?
阿姨说,起码也得30多了吧,非说自己19有意思嘛?
把臭美的孙红雷气坏了。
那时候,大家都在想,孙红雷这样的人,到底是凭什么进中戏的?
其实有时候看,中戏和结婚一样,都是围城。
没进去之前,大家拼了命、削尖脑袋都想挤进去。
过五关斩六将的进去了以后,很多人却又因为课业压力太大,不适应,觉得天空都是灰色的,自己更是毫无希望。
但凡事总有例外,很显然,19岁就开始走南闯北的孙红雷在这里适应得很好。
唯一的不一样,只在于别人毕业的时候才20出头,孙红雷已经快30而立。
正因为如此,那些年里,孙红雷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着急。
他进这个圈子,并非仅仅为了赚钱。
钱当然要挣,但孙红雷认为以自己的能力,随便干点什么都能挣钱。
他想要在演艺圈立足。
就必须要有好的起点,高的起点。
作为新人演员来说,孙红雷的运气绝对可以用好到爆棚来形容。
他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是赵宝刚的《永不瞑目》。
那时候,张艺谋和赵宝刚绝对是影视界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能上他们的戏?基本就等同于红了。
这两部作品同样如此。
比如《我的父亲母亲》,是小丫头章子怡走向国际章的第一部作品。
而《永不瞑目》则是小鲜肉陆毅成为国民偶像的开始。
但是于孙红雷而言,这两部作品几乎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水花和光环。
很多人甚至很可能都不知道孙红雷曾经参演过这两部作品。
《我的父亲母亲》开拍前,张艺谋找到孙红雷非常诚恳的告诉他“这个戏,其实火不火红不红的跟你没什么关系”。
孙红雷傻眼了,好不容易接到一部大电影,怎么红不红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但他想着,既然都已经决定演了,那再怎么平淡不出彩的角色也得演好才行。
冰天雪地里,有时候拍起来可能就是连续二三十条都过不了。
张艺谋要求高,指导也相当精准。
最终,这部电影播出之后孙红雷果然没火,但他认为自己学到了真正表演的窍门。
也是在这一期间,孙红雷认识了丁嘉丽。
和王菲谢霆锋一样,出生于1959年的双料影后丁嘉丽同样比孙红雷大了11岁。
90年代的中国娱乐圈。
这段惊世骇俗的姐弟恋自然引起了众多非议。
认识孙红雷以前,丁嘉丽已经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
且两次都是丈夫孕期出轨,两次都是孩子刚满月,丁嘉丽和丈夫就办好了离婚手续。
噩梦般的两段婚姻,丁嘉丽受到的伤害可想而知。
这样一个女人,虽然事业上很成功,情感上却是非常匮乏的。
恰在此时,外表硬朗,内心却很细腻的孙红雷闯入了丁嘉丽的世界。
那一年,丁嘉丽40岁,孙红雷29岁。
同样是在这一时期,孙红雷被前女友抛弃,正处于极度痛苦中。
两个同样苦于感情之痛的人,在话剧《居里夫人》中相遇。
顺理成章,将对方当作了感情苦海的一块浮木,想要紧紧抓住。
当时,两个人的感情曾非常亲密。
丁嘉丽甚至一度将孙红雷带回家中,开始谈婚论嫁,可惜家人一致认为“两个人年龄相差太大,长不了”,这让自尊心极强的孙红雷心里特别是不舒服。
2001年,孙红雷在拍摄电影《周渔的火车》时,认识了国际影后巩俐。
孙红雷毫不吝啬的赞美巩俐是完美女人,他也非常欣赏对方,甚至表示假如巩俐没有结婚的话,自己一定会主动追求她。
丁嘉丽自然感受到了情感危机,因此越是越发想要挽留住这段感情。
甚至有传言称,丁嘉丽为了小男友四处找戏,甚至不惜给导演下跪来为男友求戏。
只是,感情往往如流沙,抓得越紧,溜得越快。
这段姐弟恋纠缠两年后,终究是画下了句号。
传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但看得出,丁嘉丽爱得深,陷得更深。
为了疗情伤,她好几年都没接戏,复出之后也是对孙红雷绝口不提。
花了好几年才渐渐走出了这段失恋的阴影。
往事如烟,不可追溯。
而在丁嘉丽停滞不前的时候。
孙红雷在事业上开疆辟土却是从未停止。
尤其是对黑道大哥的演绎,更是炉火纯青。
《像雾像雨又像风》中他是冷血又柔情的黑道打手。
《浮华背后》里的高锦林是机关算尽的黑社会商人。
《征服》中的刘华强依旧是残忍嗜血的黑道头头。
有人问孙红雷,是不是以前真的在黑道上混过,怎么能演得那么逼真?
的确,在这些戏中的孙红雷,与角色的匹配度极高,眼神,动作,神态,无一不是长期混黑道的大哥范儿。
这既是夸,也有贬。
表面上夸的是孙红雷演技好,暗示的却是孙红雷曾经那段在夜场工作的经历。
孙红雷很坦然。
正是因为在夜场工作的经历,他才会对大哥们的言行举止了如指掌。
他不会怀念、留恋那段日子。
却也不会遗忘、怨恨那段时光。
比起他人异样的眼光。
他更在意的是当初为家里买下房子时,母亲那张喜笑颜开的脸。
之后的《潜伏》更是孙红雷事业上的巅峰。
凭借剧中余则成一角,孙红雷拿下多个最佳男演员奖项,可以说是一夜爆红。
但就在大家认为孙红雷演的硬汉、黑道大哥非常成功的时候。
孙红雷开始作妖了。
他挑战了一系列在观众看来不适合他的角色。
比如古装巨制《战国》中的孙膑一角。
其实孙红雷本人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和诠释非常满意,认为自己的表现可以打90分。
但观众对这部烂片并不买账。
只是傲娇的孙红雷很早之前表示自己不会因为观众的喜好去刻意的接角色。
一味迎合观众喜好的话,不仅观众容易觉得腻味,自己也会因为杂念过多演得太累而崩溃。
作为从来不会委屈自己的人,孙红雷又怎么可能会在感情上亏待自己?
据说,未出道前,他的异性缘就相当好。
和丁嘉丽分手后,孙红雷的绯闻不少,包括左小青、苏珊等,但通通都被否认。
2009年的时候,孙红雷才公开表示自己有喜欢的人,但是因为不希望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被扣上炒作之名,因而不会公开亮相。
2014年10月1日,孙红雷王骏迪大婚。
这个王骏迪正是2009年孙红雷口中那个喜欢的、一定要保护的女人。
1985年出生的王骏迪比孙红雷整整小了15岁,身高177,是一位音乐高材生。
孙红雷对这位小娇妻可谓情深意重。
情到深处,孙红雷更称妻子是自己的天。
也不知丁嘉丽见此一幕会作何感想。
也许最恰当的描述就是,男人往往不是缺乏柔情,而是他的柔情并非花在你身上罢了。
有心与无心,有意与无情里,“有”总是敌不过“无”。
普通人如此,明星同样不能免俗。
婚后的孙红雷生活美好,整个人也越发柔和了起来。
尤其在《极限挑战》中的表现,更是让这位曾经的黑道硬汉圈粉无数。
他一改往日的冷酷形象。
与黄渤张艺兴在节目中毫无形象的逗乐。
在微博的自拍界留下“颜王”的标签。
毫无顾忌的自黑。
很显然已将互联网的运营之术玩得炉火纯青。
孙红雷,一直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永远会在风口浪尖上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判断。
这样的人,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适应得很好。
这也是孙红雷一直以来的的制胜法宝。
近期再看到孙红雷是在胡歌主演的《猎场》中。
孙红雷戏份不多,出场的时间更少。
却是步步为营,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是波涛诡谲,狡诈的微表情恰到好处,让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孙红雷,作为演员算是大龄出道,却绝非大器晚成。
从当年跳霹雳舞成为万元户起,早已经说明了孙红雷的不简单。
他的微博认证写的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音乐剧班学生。
看来,孙红雷的定位是学无止境,在表演这条路上,他始终将自己视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生。
更敢于从舒适区早早跳出来。
想要什么,就会当机立断去做。
想学跳舞,当年还在上学的他不顾父母反对偷偷开始学习;
想以跳舞为职业,便退学,跟着艺术团一走就是半个月;
想赚钱,就在鱼龙混杂的夜总会坚持演出;
想学表演,就舍弃在哈尔滨经营多年的成果,来到北京,专心致志减肥考中戏;
想拿到角色,就会在众人面前告诉导演,不选我你会后悔一辈子;
……
他的每一步都在意料之外,却在计划之中。
若非这样清晰果敢的规划,孙红雷恐怕也无法从哈尔滨的小舞台走到面向世界的大荧幕。
如今的颜王再如何柔和、逗比、欢脱,在他骨子里,那个硬汉的灵魂始终如影随形,不曾离开。
作者:谢慢慢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