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山后人结局(薛丁山最后怎么样了)
关于薛丁山,很多人可能不是非常熟悉,但是如果说起薛仁贵、樊梨花,我想大家应该就完全不陌生,关于他们的历史,一听到就会眼前一幕幕、一出出的让人娓娓道来画面。以及后来还经常被后人们改编为各种戏剧、电视剧。薛丁山,在历史原型上,乃薛仁贵之子,名为薛讷。也曾为大唐立下伟业的功劳,薛丁山之死乃一代女皇武天所为,至于死因在记载有多种版本,说法各异。
其实薛仁贵在平定六国之乱的沙场上,薛丁山与其妻樊梨花也是功不可没的人物,在平定六国之乱时他们的功高更是不能忽视,而且其妻樊梨花也由此被封了侯,也就是后来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威名侯,在历史一直被人们颂扬着,而薛丁山则被封为:两辽王。
薛丁山在历史的记载上,名为薛讷。关于薛讷,是一个久驻边关,有着很大的战功,在幽州前线更是创下了很多战绩。还被唐玄宗启用为新丰操练唐军首领,在成绩上更是可圈可点。从历史的记载上来看,薛讷曾任命县令一职,当任蓝田县令时,对于当朝酷吏更是不畏惧,做了很多利民的义举。还有在当时三国合寇时,薛讷更是有着他独特的见解:力主出击,而此举更是得到了唐玄宗的认可,不过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所致,导致大败,而薛讷也由此事件而被撤职。
历史上有薛丁山这个人吗?
在古典演义小说中和历史上,有不少忠烈之家担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比如有杨家将、岳家军、折家军、种家军和说唐中的薛家军。
提到薛家军,说的就是说唐系列中薛仁贵的一家。在小说中,薛仁贵从火头军做起,他武艺高强、武略过人,平东征西,为大唐江山的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朝廷的倚重。
薛丁山是薛仁贵之子,其武艺超群,在征讨西凉的过程中,立下不少功劳,而他和樊梨花的爱情故事,也被广为流传。虽然薛丁山对樊梨花三休三请,但樊梨花对他情深一片,所以后来樊梨花不计前嫌,毅然挂帅征西,得以重振薛家门风。
赞薛丁山和樊梨花的诗:
少年气盛血方刚,飒爽英姿傲气狂。
自恃无敌不容人,岂肯蒙休娶娇娘。
梨花情深慕俊雅,丁山薄情三休妻。
三请悔悟痛陈情,患难终铸佳偶成。
对于小说中的薛仁贵、薛丁山,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薛仁贵大家都知道,他不仅是小说中赫赫有名的人物,而且在历史上他也是一位威名远播之人。历史上的薛仁贵从军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击高丽、破突厥,并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等典故。
那在历史上有薛丁山这个人吗?
上面说了,薛仁贵在历史上却有其人,但薛丁山却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历史上是没有薛丁山的。
不过,虽然薛丁山是虚构的人物,但他还是有历史原型的。他的历史原型就是薛仁贵的长子薛讷。薛讷,字慎言,他是薛仁贵之子,他以沉着勇敢、行正秉直闻名于事。
公元649年,薛讷出生,步入仕途后,曾做过蓝田县令。
在武则天掌权时,有一次后突厥侵扰唐境,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薛讷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名将薛仁贵,所以武则天就以将门之后的薛讷为左武威卫将军。后因有战功,得以屡有升迁。
到李隆基登基时,薛讷已经是当时的左军节度了。
开元三年,也就是公元715年,改任薛讷为凉州镇军大总管,统领赤水诸军,以防备后突厥。
716年,此时薛讷已经68岁了,由于年老,所以就告老还乡。
720年,薛讷因病去世,享年72岁,薛讷去世后,被追谥号为昭定。
整体的来说,历史上的薛讷对朝廷是屡有功劳的,并且功劳要远在小说中的薛丁山之上。
不过呢,由于小说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故事更深入人心,再则其妻樊梨花更是一位著名巾帼英雄的形象。
所以,若论名气和熟知度而言,薛丁山给人的印象是要高于薛讷的。
当然,由于他们一个是小说中的人物,一个是历史上的人物,所以也根本没可比性。但巧的是,他们在小说和历史上,却分别都是薛仁贵的儿子,重要的是历史上的薛讷又是薛丁山的原型,如此的话,他们就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