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的泪点,烈火英雄最感人的片段

时间:2023-03-07 05:33:35阅读:3498
红色的烈焰走出影院,那个在火光中遍布伤痕却仍旧放肆大笑的脸庞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小时候,提起消防员,我只知道它们是身穿红色战衣的英雄,打开电脑搜索也只能得出"消防员,为政府或民间团体所成立的救灾救人团体…

红色的烈焰

走出影院,那个在火光中遍布伤痕却仍旧放肆大笑的脸庞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小时候,提起消防员,我只知道它们是身穿红色战衣的英雄,打开电脑搜索也只能得出"消防员,为政府或民间团体所成立的救灾救人团体成员。"等等诸如此类的模糊信息。渐渐长大,我对消防员的了解也只能通过新闻媒体,"四川森林火灾牺牲消防员26人"、"广西南丹菜市场起火坍塌致1名消防员牺牲"、"大连清污消防员牺牲"简单的语言、平淡的文字背后却是无限的伤感。直到看到荧屏中的江立伟,我心中的肖像画仿佛突然清晰了起来。

烈火英雄》源于7·16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讲的是一众消防员们在熊熊大火前为了保护人民而奋力拼搏的故事。影片中比抢险救灾更激动人心的是各个主角相互间迸发的情感烈焰。江立伟起初为了家庭畏首畏尾,最后为了大义献出了生命;徐小斌和王璐本可以幸福的走进婚姻的殿堂,奈何突遭横祸,阴阳相隔;普通的消防员郑志将要退役,懒散度日,但在危难面前他却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同伴的生;特勤中队的队员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每个人录制的临终视频都催人泪下。

无尽的哀伤

他失败过,却挣扎着想要站起来。

他彷徨过,犹豫过,却不曾退缩。

他被非议,被践踏,却仍然不改初心。

他被他所保护人民所厌恶,却依然张开双翼。

他穿上红色的战衣,是救灾的英雄,脱下盔甲,是好父亲,好丈夫,是无愧于心的——人。

当我看到所有人甚至连江立伟的亲生儿子都在侮辱、轻视江立伟,我的心情是复杂的。纵然我知道这或许是电影设置的一个突转情节,只是为了后续剧情的发展而作的铺垫,但是我还是不甘心。我不甘心一个英雄的功绩就这么轻易的被抹杀。

江立伟在一开始的火锅店爆炸中的检查工作出现了疏忽,导致了一名新兵的死亡。因此事他被下放到郊区的消防队本无可厚非。这是他工作中造成的纰漏,也是他应该承受的后果,但不该抹去他所有的荣光。生命的流逝是他无论怎样都弥补不了的,但逝者已矣,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发生这样的事也并不是江立伟所希望的,这只是阴差阳错造成,但却让他付出了所有。他也曾抢险救灾,不顾生命,他百次千次的付出却敌不过老天的轻轻一击。

江立伟不该被全面否定。他犯过错,但也有过辉煌的功绩。常说要用辩证思维来看待问题,为什么不能把这样的辩证分给江立伟一点呢?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是无尽的感伤,感觉内心有什么莫名的情绪要喷涌而出了。即使他只是编剧设置的一个虚构的电影角色,我依然愿意为他申辩,因为他值得。人不该只看到硬币的一面,而忽略了背面的闪耀。再退一步说,有资格践踏他的也应该是死者的家属,而不是自以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们。剧中的人们总是很喜欢大义凛然的斥责江立伟,但我只看到了他们被柴立不阿所包裹着的丑恶的内心。江立伟直到为人民献出生命,才获得了尊重。换个角度看看,如果他没有献身会怎么样呢?他会背负着这样的恶名直到死亡。简而言之,他的"洗白"是用生命换来的。那这样的洗白还有意义吗?为什么不能在英雄还活着的时候多看他几眼呢。或许英雄们并不在意这些。但被它们保护的我们需要在意,必须在意,他们值得被敬佩。人有时候是应该自省一下,自己是否对他人过于苛责了呢?或许想通了后,你看世界的眼光就会不一样了。世界需要这样的不一样。

世界需要江立伟,也不该出现江立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说烂了,我也听烂了。相信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下一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从古人的口里传到今人的嘴里,从文言文变成白话文,从当下变成历史,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是为什么说的还是比做的好听?古往今来,江立伟都不是个例,人类总是习惯在重蹈覆辙的路上越走越远。江立伟并不是荧屏中的纸片人,而是切切实实会出现在生活中的。他们犯过错,但愿意改正,他们应该被惩罚,但不能被苛责。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着"善莫大焉"的机会。

我希望世界多出现江立伟,却又不愿意世界再出现江立伟。我希望世上能出现更多这样的英雄,却不愿看到他们受到如此的侮辱。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我不想看到木已成舟才追悔莫及,这很可笑,也很讽刺。他对你无愧于心,而你对他却从未上心。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或许不是己身,而是度人。或许当你缩小你的显微镜,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世界该,也不该出现江立伟。其实他在荧幕背后静静的安睡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他已经太累了。

——以上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