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与祖鲁人战争的电影「英军和土著战争电影祖鲁战争长矛对抗枪炮的悲壮」
1879年1月22日,南非祖鲁军对英国殖民军的一次伏击,是欧洲军队三个半世纪以来在非洲的最大败仗,英军阵亡上千人之多,这就是著名的伊斯坦德尔瓦纳战役。随后,祖鲁士兵又攻击了一个叫洛克渡口的地方,有皇家工兵中尉查德以及第24团二营地点的布鲁海德中尉指挥的100多个散兵游勇和伤病员组成的小部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凭借一个小教堂和简陋的防御工势,竟然顶住了祖鲁酋长的弟弟亲自率领的4000名祖鲁武士的轮番进攻,而自身伤亡甚危,这样的结局同样令人不可思议。而这一事实在1964年被导演赛.恩菲尔德拍成了一部电影《祖鲁战争》,这部电影收藏在战争电影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祖鲁战争》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同时代电影的一流水准,尤其是影片所展现的双方进退攻守等一系列战斗场面,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堪称战争片中的不朽经典。
祖鲁人民反抗殖民者的英勇斗争,在非洲近代历史上,在世界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英勇的祖鲁人民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独特的符号,赢得了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人民的称赞。相对于来自欧洲的英国人,他们往往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所以利用包夹式的水牛阵来攻击他们,甚至不惜利用牺牲一部分士兵的方式来试探对手的火力规模,虽然最终失败了,不过从军事角度上来说,他们并不可耻,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已经做得足够好。其实从最后的情况看,人数占绝对优势的祖鲁人再发动哪怕一两次冲锋就足以取胜。英军使用的马替提尼.亨利后膛枪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射速达到每分钟12发。由于枪管刻有膛线,它的射击精度也超过同时代其他步枪。在片中,英军能够对祖鲁士兵形成火力压制,并且在祖鲁人攻破外围防线的危机关头,通过三排连击形成密集弹幕,打到对手尸积如山,马提尼亨利步枪功不可没。此外,此款步枪配备的标准刺刀长552毫米,带有环形座,安装在枪口右侧,也令英军在近距离肉搏战中能够从容应对祖鲁人凶险的短矛。英军胜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他们预先建立了一个简陋但有效的防御圈,能够以逸待劳,挫败祖鲁人的凶猛突击。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