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搞钱四大方向和最终保障措施,团队分钱的方法
人生在世,为了生活,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搞钱,尤其是在深圳。那团队如何搞钱呢?古今中外存在四大方向:生产服务、非法掠夺、贩卖未来、协助交易。同时,要最终搞到钱,还得要有最终保障:成本覆盖。
一、四大方向:生产服务、非法掠夺、贩卖未来、协助交易
1、生产服务
生产服务是一切搞钱的基础,也是最最常见的搞钱方式,包括生产产品(如,瓜子、可乐、辣条、影视作品等)和提供服务(如,唱歌服务、保洁服务等)。生产服务提供商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通过让消费者生活得更好来搞钱,进而来自己更好。
(1)产品
生活中常见的农村、工厂、餐厅、影视公司都属于生产产品的组织载体,他们在农村生产小麦、在工厂加工成面粉、在餐厅做成包子、以及影视公司制作电影电视节目都是生产产品。其中,小麦、面粉、包子是供消费者消费的物质产品;影视公司制作的电影电视节目是精神娱乐产品。
目前,社会上有些人对提供精神娱乐产品、提供精神娱乐产品的人有偏见,以“娱乐至死”来贬低娱乐行业,以“戏子”来贬低演艺人员。个人认为,这是不合适的。
在社会分工中,只要不违法,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农民种地和交警指挥交通都是为人民服务。娱乐行业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对于一个人来说,缺乏精神生活是可怕的,人生在世如果每天只是为了生存那就跟动物差不多。“娱乐至死”的责任不在于提供娱乐服务的行业企业,而是娱乐消费者个人的自主选择——人生在世,追求快乐并没有错,过度追求快乐也是个人自主选择;“戏子”更是对一个为大众提供精神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缺乏起码的尊重。人家给我们带来欢乐、带来丰盈,我还侮辱人家为“戏子”,这不合适。不尊重他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
(2)服务
服务是帮助消费者,让消费者生活更有趣、生活更高效。
KTV、保洁、理发店、汽车修理店、英语培训等这些都是提供服务的。航天公司发射卫星提供卫星服务、电信移动提供电信通讯服务也是提供服务的。
产品和服务都是让消费者生活得更好,它们的区别是,在消费时,产品是一个静止不变状态,服务则是一个过程。
2、非法掠夺
非法掠夺也是一种很常见、也很传统的搞钱方式,包括偷、骗、抢、讹,都是这种方式。
(1)偷和骗
偷、骗对象可能是个人、公司和国家,财产对象可大可小,财产形式可金钱可非金钱——普通财物以及知识产权等,这些非金钱财物都可以变现为金钱。
(2)抢:利用权力利用关系利用金钱获取也叫抢
抢的形式除了以暴力抢,也包括以权力、以关系、以金钱等非正当方式获取优势地位,从而获取经济利益。无论是以暴力方式抢,还是以非暴力方式抢,它们都不被相关组织、不被法律所认可。
(3)讹:没有困难人为创造困难也叫讹
讹的方式包括,直接以暴力讹诈,胁迫他人给予财产;也可以人为制造困难,为难他人,然后取得利益。讹诈的对象一般是个人和公司,但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是国家。比如,某个流氓国家如果有了核武器,就可能发生核讹诈,提出现在不给它1万亿美元,它就把自己所有的核武器引爆,或者发送到别的国家引爆—毁灭当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生命,或者干脆在自己国家引爆-来个地球毁灭或者核冬天。
偷、骗、抢、讹这些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不被社会所认可,一直被政府、被法律所打击,但仍然屡禁不止,古今中外,一直存在,相信未来也会一直存在。但我们同时相信,因为非法掠夺本身不创造价值,代表的是内耗,随着时代、制度以及科技的发展,这些非法搞钱方式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3、贩卖未来
绝大部分生产服务都是为社会所认可鼓励,就像绝大多数非法掠夺都为社会所否定打击,还有一种搞钱的方式处于中间地带、灰色地带——贩卖未来。核心逻辑是资源配置和投资博傻。
(1)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往往以投资方式来实现,实现的方式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人力投资等。这种贩卖未来的一个核心特点是,这类投资虽然可能亏损,但钱本身是可能赚钱的,而不是通过接盘侠接盘赚钱。
投资者看好一项生意,看好一个人,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教育投资,做时间的朋友,博取未来、在未来赚钱。
(2)市场博傻
市场博傻也是通过投资方式来实现。市场博傻相较于资源配置核心特点是,钱本身是不能是赚钱的,它是通过接盘侠以更高价接盘的方式来赚钱。卖方的核心是让人相信一个东西会升值,让人相信未来会有人出更高价来接盘。包括股票投资(至少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很少股票投资者在乎股票分红)、绝大多数数字货币的投资(货币的核心价值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交易价值,除了比特币等少数核心数字货币,绝大多数数字货币都没有交易价值)等。
4、协助交易
生产服务、非法掠夺、贩卖未来创造的价值,均要有人买单才有意义。要有人买单就要实现交易。生产的面粉卖出去了,KTV有足够的客人来唱歌,抢的手机可以转手出去,创业梦想有人买单。交易的实现,帮助三种搞钱基础方式实现变现。
生产服务、非法掠夺、贩卖未来能够创造价值,均是默认它们实现了交易,但这并不意味交易很简单。事实上,交易往往很难,要不然就不会出现基本每个企业都有负责营销的人员。由此,就衍生出协助交易的行业。协助交易分为主动协助和被动协助。前者主要是提升交易效率,后者主要是节约交易成本。
(1)主动协助:提升交易效率
在交易过程变现过程中,主动协助行为是指,协助方成为交易方的助手或者代理,积极去促成交易,具体形态包括中介积极促成交易,广告公司协助推出广告及品牌、从而促成交易。
l 中介促成交易
市场上有很多中介公司,商品销售中介、资金融通中介、人力资源中介、甚至是办证中介等。其中一部分是长期耕耘细分领域,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及专业技能促成交易,然后收取一部分的费用。这是国家不反对甚至鼓励的。比如,股权投资行业的FA公司,人力资源领域的猎头公司,办证领域的商务代理公司等。这些中介促成了交易,帮助生产服务等合法经济生产实现了交易、变现了价值,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
而有些中介行为因为扰乱经济秩序、降低经济效率,则被社会所摈弃,被法律所打击。如,为了更有效的促成交易,一些中介公司甚至弄虚作假,违法乱纪,如行贿、伪造材料等,把本不应交易的促成了交易,这都是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
l 广告公司协助推出广告及品牌
广告以及品牌通常是由专业的广告公司来制作提供,当然,企业也可以自行进行广告品牌宣传,这个时候的企业自己扮演了了广告公司的角色。
以前很讨厌广告,但现在觉得广告其实是个好东西。除了让产品服务更好的触达消费者,广告的出现产生了两个结果:a、产品服务商投资了广告,已经投入了成本,相对来说,他们会更好的去做他们的产品。广告只是让消费者更容易的知道商品服务,真正要实现大量消费者的购买,产品服务本身质量要达到消费者相对满意的标准。为了不让自己的广告投入打水漂,广告的出现会反过来让理性的厂商会来保证产品服务质量——都是央视标王,秦池酒失败了,而茅台酒成功了;b、广告的出现,可以让消费者可以免费看到各种电视综艺节目,可以免费看到西游记、看到百家讲坛、看到十三邀、看到奇葩说。也就是说,一般来说,广告不仅提高了商品服务交易效率,也保障了商品服务的质量,还帮助广大观众实现免费观看各种有趣、有价值的产品内容。
广告本身不是品牌,广告的下一步才是品牌。有些人认为品牌没有价值,这可能是误解了品牌。品牌不仅是广告——知名度,更是有质量有效率的知名度。京东的品牌,不仅是大家知道网上有一个叫京东的平台可以买东西——单纯知道这个确实意义不大,而且让大家知道:a、在京东买的东西质量有保障,b、价格相对较低,不会坑客户c、而且送货快,d、作为兜底,万一出了问题京东也可以很快的帮助客户、帮助商家公平合理地解决。
(2)被动协助:节约交易成本
在交易变现过程中,被动协助是指协助方系统性的创造一种环境,大批量地让交易各方更方便地实现交易。主要类型包括:政府建立社会秩序、商超打造交易平台、机构推出电视影音平台等。
l 政府建立社会秩序
有部分认为,“政府不创造价值全靠纳税人供养”,这话不对。政府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不生产商品,不制作节目,但政府通过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降低了信用成本——买东西的时候我按照约定付钱了不用太担心对方不给东西,即使不给东西我也可以找政府主持公道;减少了摩擦成本——我在人行道走路的时候,不用担心车冲过来撞我,出现意外真撞了我也可以政府主持公道。
没有政府提供这种社会秩序,你不信我我不信你,你往东我也往东,社会交易成本将上升到崩溃的程度,直至新的秩序产生。可以说,政府为社会提供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交易环境——虽然这个环境也有优劣,但绝对是有比没有好;当然,提供这种秩序的也不必然是政府,可能是某个其他形式的组织,但政府存在的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建立秩序。
政府通过收税然后规模化地提供公共服务,可以节约社会成本,也是在创造价值。
l 商超打造交易平台
无论是美宜佳这些街边小店,还是沃尔玛这些大型商超,以及淘宝、京东这些线上商超,它们存在的核心价值都是降低产品触达消费者的交易成本。
在美宜佳买可口可乐,使得客户可以很便利(交易成本很低)地买到可口可乐。消费者要喝可乐不必办签证买机票去美国,可口可乐也不必在各个国家的消费者家门口租物业雇员建立自主销售门店。
对于那些非紧急商品来说,沃尔玛这些大型商超,在触达消费者这方面,它们比便利店更加高效。很多商家的商品集中在沃尔玛销售:站在消费者角度,沃尔玛的知名度以及它的交通便利,让消费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并去到沃尔玛,然后一次性地在沃尔玛买到大部分需要的日用品,帮助消费者节约了大量的购货交易成本。站在商家的角度,沃尔玛的流量可以让他们面向比自己单独开店多的多的客户,自己也不用自己找门店、自己租房、自己在当地处理工商税务水电等事宜,也是节约了自己的交易成本。而这些节约下来的交易成本,又可以反过来回馈给消费者,使得商超以相对更低的价格向消费者销售产品,这样反过来又提升了商超(实际是背后厂商)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淘宝、京东这些线上商超也是类似沃尔玛的逻辑,虽然它们可能不如沃尔玛这些线下商超便利可以即买即走,但与沃尔玛这些线下商超相比,淘宝京东还可以进一步节约房租水电空间距离等成本(这种成本往往还不低),帮助平台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并且它们覆盖的范围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比沃尔玛线下单一门店覆盖的范围更广,更具规模效应。
l 机构推出电视影音平台
影院、电视台、腾讯视频这些视频网站、腾讯音乐这些音乐平台,也可以大幅降低影视综艺产品触达消费者的交易成本。
当前,影视明星歌星,综艺大咖很能搞钱,其取得收益远远超过普通百姓收入水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上述平台的出现,可以帮助音影产品以极低的交易成本批量化地向消费者触达。线下的一个舞台剧,可能一次只能1000人观看,但是在电视台、影院尤其是网络平台,一个舞台剧理论上可以同时让1亿、甚至数十亿观众同时观看。
传播方式的高效节约的交易成本由相关参与人员分享,而影视明星歌星综艺大咖这些人作为核心人员,自然也是参与分配的核心人员。
影音综艺内容的销售变现,除了一些平台付费,很大一块是通过广告来实现,而广告本身也是一个高效触达方式。
二、最终保障:成本覆盖
无论是生产服务也好,还是非法掠夺、贩卖未来、协助交易,都是有成本的。收入覆盖不了成本,搞钱就是泡影。
以我们所认为的特殊情况非法掠夺来说,抢劫也是有成本的。土匪抢劫也要用刀用枪,用刀用抢就有成本,没有租金就有折旧成本,即使刀枪不用,至少还得用人,用人就有人力成本。如果成本覆盖不了收益,那就不是搞钱,那是搞的越厉害,死的越快。300个彪形大汉浩浩荡荡下山,抢了过路农民的一个红薯,这些大汉要气的骂娘,长此以往,大汉们得饿死。
1、算账:投入产出
搞钱就得分析预测,就得算账。预计投入多少,可以回报多少。回报大于投入,才值得搞起,差额越大越值得搞。
能不能发现一个值得搞的事情,这与团队领导的认知、眼光有关,与领导的组织管理能力有关。对于生产服务来说,就是发现一个需求。这个需求可以有供应商在满足——对于当今世界来说,这也是大概率事件;但是经过分析判断:自己可以组织团队搞,且搞出来获得的收入比投入的成本还低。具体来分析,投入与内部效率有关,产出与竞争有关。
2、内部:提升产出效率
在企业内容,与竞争对手相比,这种效率的提升可能来源于资源优势(比如,权力资源、人力资源、矿产资源等)、区位优势(比如,当地生产啤酒,小区周边就你一家便利店)等;可能来自于组织创新(形成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加入)、技术创新(如,低成本地提升数据传输效率)、管理创新(如,扁平化管理,提升响应速度)、商业模式创新(如,网上销售商品)等。
当然,效率不如竞争对手也不代表一定收入覆盖不了成本,也可能是竞争对手一碗炒粉赚3元,你一碗炒粉赚1元,你仍然可以搞到钱。
3、外部:提高相对产出价格
提高相对产出价格,核心就是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质量和差异化的产品服务策略。
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质量是指,同等价格产品服务更好,或者产品服务相同价格更低,甚至低产品服务质量、更低的产品服务价格。
差异化是指,在产品服务质量相当的情况,形成差异化,包括产品服务细节差异化(即使没有大差异也要创造小差异,追求不可直接比较)、品牌差异化(提升辨识度)。
需要指出的是,成本覆盖不一定是一时一地成本覆盖。可能短期通过亏损获取用户流量,长期再将流量通过某种商业模式变现。这都是合理的亏损策略,因为它在用钱培养用户的习惯,很多互联网企业就是这么操作,比如微信、抖音。还有一种不合理的亏损策略,比如,利用资金优势进行持续强力补贴打击消耗竞争对手,最终实现垄断,然后通过垄断提价来收割用户。这也是国家严厉打击的。当然,还有一种业务板块亏损策略,可能是一块业务亏损,其他板块业务的盈利可以覆盖这块亏损。比如,京东的物流板块和电商板块,比如学校旁边便利卖的2毛钱一壶的开水和其他商品,这属于内部营销策略,某个业务板块、某个别商品是为了提升整体服务体验、为了引流,经济主体整体还是要赚钱的。合理与不合理的亏损策略的核心差别是,亏损是不是为了垄断,垄断之后再提价收割用户。
以上就是古往今来团队搞钱的四个主要方向和最终保障。也是当前社会搞钱的主要几种方式。非法掠夺本身不创造价值,是一种内部消耗,还是有成本的消耗,不在合法团队考虑范围之内。除此,团队要合法地搞钱,就要从生产服务、贩卖未来、以及协助交易这三个方向着手,并在商业模式落地的时候,通过内部提升效率、外部创造差异化等手段,实现收入覆盖成本。
只要方向对了,效率是一切的核心,包括成本效率和时间效率。如此,必财源滚滚。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