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景点,香港哪个电影院最好开

时间:2023-03-05 08:29:31阅读:2987
牛年春假结束返工的第一天,有个开心的新闻跟大家分享一下。昨天一天,Facebook被「多谢高登先」给洗版了——拥有超过20年历史的香港本土电影品牌,高先电影(Golden Scene)首家自建电影院,「高先电影院」,于昨天…

牛年春假结束返工的第一天,有个开心的新闻跟大家分享一下。

昨天一天,Facebook被「多谢高登先」给洗版了——

拥有超过20年历史的香港本土电影品牌,高先电影(Golden Scene)首家自建电影院,「高先电影院」,于昨天(大年初七)正式揭幕。

有影评人说,这是香港电影史上,要大大记上一笔的事情。

昨天,也是香港电影院重启的第一天。

去年12月初,第四波疫情在香港卷土重来,电影院再度全面关闭。

这一关,就是112天。直到昨天才重开,但,已经错过了圣诞新年档期和农历春假这两个重要档期了。

在过去这112天里,港人再度被迫在家办公,电影院重开遥遥无期,从业者叫苦不迭,不少电影院支撑不住,或停业,或转手,没有人能看到希望。

在这个背景下,高先电影院的开业,既是高先电影的一大里程碑,对更多人来说,更多是意味着一种鼓舞,一种激励。

港人越是艰难,越是迎难而上。

高先电影院位于港岛中西区坚尼地城吉席街2号,交通异常方便,地铁站出来直走两分钟便到。

共拥有4个小影厅,分别有58到81个不等座位数,合共200人次左右。

一家靠海的电影院

当然不能与国内动辄一个厅便有数百人座次相比,因为,有些东西,只能在这个电影院里拥有。

高先电影院开幕酒会 图源:立场新闻

如果你是影迷,你肯定看过高先制作和发行的电影。

1998年,《不夜城》、《午夜凶铃》;

2000年,文德斯的《百万美元酒店》;

《百万美元酒店》

2000年代,高先除了发行这些看起来很小众的外语片,开拓了自己的制片市场,立足本土。

低俗喜剧》《狂舞派》《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点五步》《一念无明》《黄金花》《沦落人》,以及去年被称为「高先三宝」的《幻爱》《叔·叔》《金都》等,都是这家公司制作发行的。

无一例外,高先优先扶持新导演。

「高先三宝」

2013年,《狂舞派》的导演黄修平在连续碰壁之后,最后拿着剧本,抱着试一试运气的心态叩门找到高先的老板曾丽芬(Winnie Tsang)。

高先电影的幕后操盘人,曾丽芬(Winnie Tsang),图源:立场新闻

这个剧本没有大明星、讲的是当时尚属小众的青少年街舞文化故事,根本无人看好。

曾丽芬看过剧本后,抛下一句:「别人觉得不行的东西,我就最愿意去做。」

据说,听完这句话后,导演和监制,抱头哭作一团。

结果,《狂舞派》第一集狂收1300万港元票房,新导演黄修平一炮而红。

《狂舞派》第三集也在昨天刚开幕的高先电影院全天连续放映,许多人说,这部电影期待太久了。

它是高先的荣光时刻,以此开幕,别有意义。

在后港片时代,什么才是「港产片」?「香港电影」会变成怎样?在这乱象纷纷的年代,恐怕一时三刻没有人说得清楚。

高先不算激进,它一边持续地引进国外有趣的艺术电影,另一手扶持香港本地新导演的独立制作,《点五部》《一念无明》《沦落人》等,都取得不俗的口碑。

用作品去探路,是最为实际和科学的做法。

回到1998年,19岁就加入嘉禾的曾丽芬,因为老东家要解散宣传部门,但此时她手头上还有一份与日本角川书店签订的合作合同,双方细节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就差一个盖章。

如果此时她离职,丢失合同事小,失信事大。权衡之下,她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发行公司,接收被嘉禾辞掉的同事之余,也能履角川之约。

这便是Golden Scene,最初,并没有中文名字,在字面上,仍能看出与嘉禾(Golden Harvest)的藕断丝连。

角川那批片约中,有香港导演李志毅赴日本拍的《不夜城》,讲的是歌舞伎町黑帮题材,香港导演拍摄,汇聚港台当时尚属新生代演员的金城武,成绩不过不失,但最后也成为了经典,当然,那时后面的故事了。

倒是当时无人看好的《午夜凶铃》,最后竟然成了大黑马,成为了高先创业代表作,这部恐怖片,在当时华人地区产生了核爆一般的影响力,在1997年后金融风暴市场一片看淡的背景下,《午夜凶铃》在香港大收3000万票房。

曾丽芬的选片和商业理念,也许可以从1990年的《抢钱家族》可见一般。

当时,这部日本小众影片在湾仔的影艺戏院上映了569天,1100万票房。

当时,就连电影院的阿姐也会打电话跟她讲:「曾小姐,周星驰今天又來看多一遍。」

「当时VCD要隔一年才出,大家想回味喜剧,都会回到戏院再看一次,于是积累了不俗的票房。」

《抢钱家族》(木村家の人々,1988)

独特、特有、好看,也许才是在Netflix等流媒体大军压境之下,最好的应对。

回看高先电影的出品,无不贯彻了「刀仔锯大树」的理念,即,小成本,但能击中观众,往往能取得大回报。

当然,有个前提条件是,再好看的电影、口碑再好的电影,排片上不去,也是白搭,今年春节档里的《人潮汹涌》就是个范例。

假如,我有好的片子在手,也有我可以自主排片的电影院,我还有熟知和喜好我发行的电影的观众,那么,再冷僻的电影,是不是也不至于输得一败涂地?

《狂舞派》就是个例子。当年,这套从导演到演员无人认识的新作,导演自己也只是预期只有10个院线会安排上映,结果,曾丽芬让这部电影同时在20个戏院同时上线,成绩超出了预期。

如何将好的电影送达到目标观众那里,今天,高先电影院走出了自己早已预设好的那一步。

多年来,曾丽芬一直对传媒说,希望早日有属于自己的院线和电影院,今天,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排除万难,也一定要达到。

图源:文化者

多年来,曾丽芬也一直为选址而烦恼,况且,在香港这个寸金尺土的地方,没有人会为你的梦想而买单。

在经历过无数次的讲演失败后,坚尼地城的这处街铺,终于能承载她的梦想。

高先电影院的原址,原是个教会场所,业主一拍即合,也很希望新租客能为这一区带来文化气息。

毕竟,坚尼地城已经很久没有电影院了。

坚尼地城靠海,看完电影,不出十分钟,你就能看到港湾。

过去,对于喜欢电影的游客来说,油麻地的百老汇电影中心简直是电影的天堂。

而从昨天起,坚尼地城——高先电影院,也会成为第二个香港电影圣地。

多期待,疫情快点过去,香港恢复通关,到时,一定会再拜访坚尼地城海旁的咖啡馆,去高先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才不枉此行。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cinematik

欢迎关注奇遇电影,解锁更多影视干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