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两例阳性(澳门阳性个案)
应变协调中心最新公布
今日凌晨至下午
本澳新增38例阳性个案
今轮疫情病例累计299例
卫生局局长罗奕龙表示,今(26)日凌晨零时至目前,本澳新增38例阳性个案,即本轮疫情的阳性个案累计299例。当局将于翌日上午9时再统一以新闻稿公布前一日新增个案。
跟进7,830人 292属密接
当局近日对确诊病例周边环境进行消毒
卫生局传染病防控处处长梁亦好表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截至昨晚12时,今波疫情至今共跟进7,830人,包括261例阳性个案,982名密切接触者、5,363名共同轨迹人士,292名次密切接触者、296名一般接触者及636名陪同人员。
今波疫情共涉及十个群组,新增第九个群组“五邑美食、顺利楼、银河地盘”及第十个群组“李秉伦大厦”,第九个群组与第二个群组达昌大厦有明确关连,而第十个群组与第一个群组“艳丽大厦外雇”有关连。李秉伦大厦昨日已列为红码区,五邑美食、顺利楼现时亦是红码区。
本澳新冠肺炎阳性个案持续增加,被问及为何不全澳停工?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表示,现时的疫情与2020年初不同,因为现时全民疫苗接种率已达九成,Omicron的特性与以往病毒株亦不同。
她称,“疫情之初,2020年初,连核检都冇,快速检测都未出,当时冇手段,唯一手段是全部停工。现时会结合不同手段,以疫苗、药物、Omicron特性来作出研判,作出需要采取的措施。抗疫会影响市民,但不希望影响很大,最简单方法当然系全部人留在屋企,但这是否最好的方法呢?”
欧阳瑜:疫情向北区蔓延
视数据决定区域性措施
被问及钟南山如何看待本澳目前的防疫措施?欧阳瑜表示,钟院士团队主要作疫情预测及预警,本澳提供去敏数据让他们评估措施是否到位,以让特区政府研究更好方案。毕竟钟院士团队是专家技术部门,是给予技术意见,由政府进行政策决定。
对于哪些地区该封、哪些不应该封,欧阳瑜强调不会一刀切,若研判为有区域性疫情散发或爆发时,一定会封,如有些酒店、赌场等,至今仍认为现有措施奏效。政府认为今次疫情主要爆发点初期在中区、亚丰素街、高士德,现时发现已移向北区,政府会视乎数据来决定区域性措施。她强调市民要配合政府工作,除了购买生活用品外,可以不外出就不外出。
错填资料锁码
十二小时收千八解码申请
罗奕龙呼吁市民在申报健康码时,正确填报住址资料。不少市民因之前错误填报住址,导致健康码转为红码或黄码。当局设有网上申报平台,收到解码申请会尽快处理。在过去12小时,该平台收到1,800多宗因错填资料而被锁码人士提出的申请,但人力资源有限,解码或需72小时。
他重申,希望市民正确填报健康码资料,以免被锁码。
全检须示快检阴性健康码或照片
教青局局长龚志明提醒市民,倘计划近日接种新冠疫苗,必先完成是次全民核酸检测,并于至少24小时后再进行接种。市民预约后准时到站轮候便可,不要提前太多到达,倘有需要最多只能提前半小时,逾时到达需重新预约,请市民出门前多留意各站点的实时轮候数据。同时,市民出门时注意个人防护,进入检测站时须消毒双手,避免触摸公共设施,配合工作人员指示,排队时保持1米距离,戴好口罩。
市民在出门前往核检站前,须先进行一次自我快速抗原检测并作出申报,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到核检站进行核酸检测,并于进入核检站时出示载有快速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健康码或检测结果阴性的照片,否则不能入站。
昨57万人上载快检结果 26阳性
罗奕龙表示,当局要求全澳居民6月25日和26日每天做一次抗原检测。过去一天,收到57.5万多人上载抗原检测的结果,认为大部分市民配合当局工作。
若不懂如何上载结果,呼吁有关人士亦应用电话拍下以作记录。上载抗原检测的结果中,涉及26人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正跟进中,有信心疫情仍然可控。
香港疫情为什么爆发?都好几天了?
这两天,知名大V胡锡进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提醒香港正在暴发第三波疫情,形势非常严峻。香港媒体报道,近日从香港进入深圳的人数大幅增加,上周比再上周增加八成,很多人是为了来内地避疫。
截止7月15日,香港新增43例,现有确诊病例332例,其中多数不知来源,还出现了新的死亡病例。很多人都不禁会问,香港那边的疫情怎么了?
7月5日成为香港疫情的分水岭,从这一天开始香港的新增病例不断出现两位数的增长。由于一位59岁粥店厨师被确诊患新冠肺炎,一夜之间,本地确诊的案例数爆了。从出租车司机,到养老院,再到学生和家长,新冠病毒仿佛瞬间抓住了空隙,滚雪球般的传播开来。
情况最糟糕的地方莫过于位于黄大仙区慈云山的护老院,从7月7日到14日,就有接近40个确诊案例,还有一人在13日病亡,成为香港因新冠病亡的第八例。而在沙田,仅仅是同一栋大楼,就有11个确诊案例。遍布各区的疫情,可谓是处处起火。
火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烧到自己身上,在这样的恐慌下,前文胡锡进所说的北上深圳成了很多港人当下的选择。“宁在深圳隔离,不愿再留下等死”,就是当下港人面对疫情恶化的心声。
7月6日,就在疫情爆发的第二天,深圳湾录得入境人数1812人,较前日增幅4成。10日,迫于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和中学里的聚集性爆发,香港教育局长宣布13日起中小学和幼儿园提前进入暑假。随后一天,大批在内地有亲人的家长带着子女“逃离”香港,由深圳湾口岸北上。当日的离境人数飙升至2455人,超过八成是香港居民,创下3月起实施入境限制以来最高数值。
香港大学教授袁国勇表示,相信新一波疫情由检疫漏洞引起,而早在一周前,他便称疫情来袭是专家预料之中。首先,病毒检测数量和能力不足。香港每日的检测量只有四、五千个且病毒检测成本昂贵,难以进行大型筛查。以澳门为例,居民首次检测免费,每次收费180澳币;而在香港,每次检测需付费1500至3200港币。成本如此高昂,主要是因为香港本地不生产检验产品,试剂盒均从欧美采购。但内地成本低廉的试剂盒,政府又因居民对内地的信任不足而不敢使用。
此外,目前香港有轻微症状或流行病学联系的人士,仍需要预约,经过医生才能做病毒测试,这也降低了检测的效率。失去了检测的数量和能力,香港自然对零星爆发的本地病例以及隐形传播链束手无策。
其次,入境人员防控隔离形同虚设。由于核酸检测能力有限,入境香港的人员落地后无法有效检测,是社区传播的一大诱因。同时,通关后并没有统一交通工具接送,而是自行选择交通方式回家接受隔离,这也可能会加剧病毒的传播。
按照香港政府的规定,海外返港的居民,必须接受14天的强制隔离检验。然而仅仅靠红色的腕带和被抓到后罚款,根本没办法让居民们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而同居的家人,更是完全无需遵守隔离规定,该买菜买菜,该出行出行。看似完备的居家隔离,其实形同虚设。
此外,受职业限制豁免入境的外国人士,更是成了疫情爆发的隐形炸药桶。香港保安局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5月共有20多万名获豁免人士入境香港,6月初香港开始有限度恢复转机服务,而机组成员和船员等则是香港防疫措施中免检的主要人群。这些无需检疫,更不需要隔离的外国人,可以随意出入人员密集区域,简直是“千里投毒”的绝佳案例。
14日,袁国勇教授的猜测,香港本轮疫情暴发或许正是由来自机场的乘客将病毒传染给的士司机,进而在全港蔓延的。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为堵住免检人群中的防疫漏洞,特区政府宣布从7月8日起,加强对豁免检疫人士的监测,所有经机场抵港的机组人员、船员都要留下深喉唾液样本;香港卫生部门也表示,近日将每日的病毒检测量提升至每日7500个以上。从限制入境,再到乘坐交通工具必须佩戴口罩,甚至引进两家大陆私营机构提升病毒检测能力,并负担所有费用……在最新限制令中,在疫情控制上较为保守的香港政府,正在努力找到和弥补防控的漏洞所在。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