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学生看电影写观后感「学校强迫家长带孩子看电影美其名曰写读后感」
熟悉我的家长和读者都知道,我会每天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的教育典籍,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今天却想告诉大家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事件!
我已经离开学校,自主教学很多年了,没有学校的束缚, 没有教育局的束缚,开展一个免费的公益课程,安安心心的教授学生,而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授孩子们学习和记忆的方法,让孩子更为轻松,主动的学习!我不是想表达我是个多么高尚的人,我只是希望能够用我的所授所学,我的“记忆法”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更多的孩子轻松学习!
而上周六晚上我在给孩子们开展公益课后,一个学生向我抱怨说“学校要求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去看一部影片,而且学生没有选择性,因为看完电影后要求每个孩子写一篇“读后感”。 在这个孩子至上的教育环境中不少家长都选择淋着雨打着伞陪孩子在电影院门口等着看电影(看电影的家长孩子太多,影院拥挤不堪,所以不少家长淋雨等待)。
其实听到孩子说这件的时候我是感到非常生气的,因为我在学校也当过几年的教师,其中一些门道也比较清楚,我是很反感学校这种抓住父母的爱子之心,强制性的威胁学生做一些事的,先不论里面有没有利益关系,单单是这种以“读后感”的理由来让家长和孩子必须看电影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要写作文什么时候都可以,要写“读后感”写其他影片也可以,为什么必须要求全校孩子都要去看同一部电影呢?这里面的东西只有校长知道。
我一直希望我的学生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轻松学习,健康学习。为了这个目标我也一直在奋斗着。上面的事情告一段落,我也不是想指责谁,只是有感而发罢了。
而上面说到“读后感”的问题,我会在这里简要描述一些写作技巧。很简单的几个小技巧,但是对作文的提分却不止一两点!如果你的孩子作文不会写,相信仔细看完后,对孩子一定有帮助。
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我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文章应首尾呼应
【例】
[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文章标题要新颖,并突出主题
一篇好的文章,文章的标题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在写标题时需要紧扣主题,以新颖的词汇突出整个文章的中心。好的标题一定会给你整个文章大大的加分。
而上述的“观后感”也不用以老套的语言:观“某某某”有感来作为标题,可以改成“观某某某电影,带给我的一份感动!” 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却让整个“观后感”润色不少。
我会经常在朋友圈中分享一些最新的教育心得以及学习方法,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我的其他文章。当然家长也可以直接与我私聊,我非常欢迎与各位家长沟通学习,我的研究正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微信:danao15(长按复制)。我专注记忆力提升、中小学学习方法研究,希望能在教育问题上对诸位家长有所帮助。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