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山雕本名「此人是座山雕原型叛变抗联被天皇接见最后被我军记者活捉」
《智取威虎山》是经典红色剧目之一,很多看过的人都对里面阴险狡诈的巨寇“座山雕”印象深刻,“座山雕”当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角色,但此人在历史上还是有原型的,其中原型之一就是一代东北巨寇——谢文东!
谢文东本来是黑龙江依兰县土龙山地区的一个大户,“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东北,他的家乡也受到日寇荼毒,他据不屈服,带领家乡人民奋起抗日,发动了当时震惊中外的“土龙山暴动”,击毙日军数十人,后又屡次击退来犯日伪军,这时的谢文东还算是个抗日英雄。
之后谢文东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军长,打出不少漂亮仗,可是此人革命意志不坚决,1939年3月在日伪军残酷的围剿下,他投敌叛变了,成为了可耻的汉奸,日本人得知这么个重要人物投降,大喜过望,赏赐他殷实的财产,谢文东也开始对日本侵略者死心塌地,因为“工作卖命”,他甚至还到东京参拜了靖国神社,而且受到了昭和天皇的接见!
谢文东帮助日寇剥削镇压东北人民,可谓暴行累累,然而诡谲的是,抗战胜利后,由于国军忙于反共,到处收编伪军,他不仅没被清算,反而摇身一变成了新编第二十七军第八十五师师长、第五战区中央先遣军第三军军长,官封中将,真可谓厚颜无耻。
不过谢文东与其说是国家的正规军,还不如说是土匪更合适,他的部队在在依兰、勃利等地奸淫掳掠,烧杀破坏,无恶不作,身为当地人民痛恨,1946年开始,我人民解放军开始清缴谢文东部,打得其抱头鼠窜,不过念在其早年抗日有功,我党还是准备给他一条生路,希望其能改邪归正,奈何其执迷不悟。
既然如此就没必要客气了,人民解放军继续清缴,但谢文东毕竟是地头蛇,熟知当地情况,所以清缴起来也很麻烦,谢文东的部队是被打垮了,但他本人却是四处逃窜。
那最后是怎么捉到他的呢?这个事情说起来也是搞笑:1946年冬,为剿灭谢匪,解放军在林海雪原艰苦奋战,为了宣传解放军战绩,所以当时部队带了个记者(徐肖冰同志,时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随军拍摄,在深山老林里,部队搜索了一上午都无所获,于是暂时休息。
但这个时候部队却突然发现了脚印,随着脚印追过去,部队找到了一个很隐蔽的小庙,里面有几个人。终于捞到打鱼了,解放军大喜过望,开始清缴,土匪也开始还击,正当此时,徐肖冰将摄影机架好对准一个土匪,并打开机器准备拍摄,然而那土匪却以为这是某种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便举手投降。
而这个人正是谢文东,他举手投降的镜头也被拍得一清二楚,1946年12月3日,一代巨寇谢文东被人民政府公审枪毙。
作者:云帆
《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原型是原抗联军长谢文东吗
《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原型不是原抗联军长谢文东,而是张乐山。“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生于清朝末年,两岁时随堂兄到牡丹江,伐木为生,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便当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
座山雕,原名张乐山,威虎山上的匪首。《林海雪原》的主角,后被杨子荣活捉。据史料记载,座山雕出生于清朝末年,叫张乐山。是其堂兄将其带入东北伐木为生,后加入土匪,后因其有三绝,被推为匪首。1947年2月7日被活捉,1947年2月7日,东北解放军牡丹江军分区战斗英雄杨子荣深入匪巢,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及时配合剿匪部队消灭了土匪,并活捉国民党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当月11日召开公审大会,之后在牡丹江监狱服刑。最后病死于监狱。
土匪座山雕原名叫什么?
座山雕不是姓崔么?怎么又姓张了?其实座山雕并没有抓到,跑到大连在他儿子家养老,他儿子是共产党市局级干部。他至少活了八十六岁,大高个倒背手挺胸抬头走路抽旱烟烟袋锅子,山羊胡老猫声悦耳洪亮冬瓜阴沉脸不苟言笑沉默寡言,据说会写一手毛笔字不是文盲土匪,是有文化的土匪。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