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最后一次看电影观看十分钟嚎啕大哭因悲伤过度被送医院
文 |晨语初听
编辑 |老涵
1976年,已经83岁高龄的毛主席在中南海过春节,在这期间,毛主席最后一次观看了一场电影,然而仅仅开幕不到十分钟,毛主席就痛哭流涕,甚至因为过度悲伤而被送进了医院,电影也因此被迫中止放映。
毛主席到底看见了什么?他又为何在电影刚开始就嚎啕大哭?
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伤感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中国遭受了建国27年来最大的打击。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离开了我们,阴雨绵绵的日子里,百万群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画面令人悲痛至极,这一幕也被写进了教科书,为世人传颂。
同年7月6日,朱德元帅逝世,至此中国在这一年,损失了“一文一武”(周总理和朱德元帅)两位伟人。
然而悲痛的气氛没有就此消散,反而逐渐浓厚了起来。
在7月28日这天,河北省唐山、丰南地区发生了7.8级大地震,与之相邻的多省都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感,地震后又多次爆发余震,此次地震直接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人重伤。
当毛主席在听到唐山大地震的灾情报告时,不禁嚎啕大哭。
或许是当年接二连三的打击,或许是不忍再看到百姓受苦,在唐山大地震的震后重建事情还未得到完全解决时,毛主席在1976年9月9日这天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广播响起哀乐时,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也通过广播告知了国民,一时之间,举国悲痛,仿佛自己的精神支柱和信仰在顷刻间崩塌……
这些大事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都有很多的文字记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1976年的春节还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导致83岁高龄的毛主席一度因为过于伤心而进了医院。
这件事就是毛主席最后一次观看电影。
1976年,已经年迈且身患重病的毛主席在中南海过春节,当时有人为他播放电影《难忘的战斗》。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解放军解放了某一城市后,从周边收购粮食支援城市,受到国民党特务阻拦到最后粉碎敌人阴谋的故事。
但毛主席并不是看完整部电影后才痛哭,而是在观看了电影前几分钟的一个剧情时就哭到不能自已,这个剧情是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受到了人民群众无比热烈的欢迎。
刚看到此处毛主席就泪如泉涌,电影无法再继续播放只能停止,毛主席也被医护人员抬走。
很多人在后来分析毛主席如此难过痛苦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原因就隐藏在电影这一段剧情中。
首先是人民解放军,其次是群众,当然还有第三个原因,这个原因关乎到毛主席一生的遗憾。
毛主席是在看到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受到了群众无比热烈的欢迎的情节后泪如雨下的,其原因自然也就隐藏在这其中。
首先是人民解放军,在建国前,我国的军队名称多为革命军和红军,但是最终却是以人民解放军这一命名沿用至今。
这个名字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毛主席一代人们革命的目标以及中国后期的发展方向。
解放军这一名称源于建国前,旨在向当时的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宣誓,这支队伍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
从古代朝代更替到推翻清朝帝制,再到成立新中国,说到底都是一个反抗压迫的过程。
在历史上,帝制王朝尽管会经历朝代变更,江山易主,但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始终是基层的被压迫者,或许不同的帝王会对百姓生活有不同的约束,治国理念制度会有一些不同。
但帝王始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百姓都是这些权势的被压迫者,江山易主于百姓而言不过是换一个统治者。
而毛主席一代人们经历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都是为了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新社会,实现人们当家做主的愿望,说到底就是解放被压迫者,因此中国军队命名为人民解放军也就十分理所当然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解放军名字的确立不仅仅是行动上的解放,也是思想上的解放。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关思想的运动,从清朝政府时期就有一些关于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思想潮流,相比男耕女织的传统思想,这些思想显然是有了明显的进步性。
在建国之后,国家乃至国民的思想都有了很大变化,而毛主席也认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要从制度到思想上都有转变,是彻底地革命,是人民的解放而不是统治者的一次替换,朝代的一次更迭。
当电影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被人民热烈欢迎时,毛主席为之动容,是因为他看到了人民对这解放军的认可。
回想解放军一路走来的心酸,从最先的没有武器,没有装备,甚至没有人,慢慢发展到成为了打败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队伍。
这是因为毛主席一直坚持走群众路线,解放军的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解放军离不开群众,群众也信任解放军。
而自古以来,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得民心者的天下,今日群众对解放军能如此认可,恰好说明了解放军是深得民心的,是可以得到大众支持的。
如此以来,尽管中国发展还要经过很长时间,但是这已然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的目标,全国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中国发展。
此时的毛主席是百感交集的,外国侵略、国内内乱到中国成立,一路的艰辛不言而喻,但是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
毛主席这里的泪是希望的泪,是感动的泪,他感叹成功的不易,同时又看到了中国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电影剧情中的另一个主角就是人民群众了。
建国以来,我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是对毛主席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在建国之前,毛主席就一直强调军队要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那么看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的画面,毛主席为何要流下眼泪?
在很多人看来,这里除了有对这个画面的感动,更多的是对党的担忧吧。历史上很多王朝、帝王也都是以造福百姓为己任,在建朝初期也是获得了民众的支持。
但是在取得成就后这些还能继续下去吗?党和军队在建立新中国后,在天下天平后还能保持人民子弟兵的本色吗?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果党和军队不能一如既往地与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群众对党和军队的信任就将破裂,那中国的发展该何去何从,大概正是思及此,毛主席才会痛哭流涕吧!
难道毛主席仅仅只是为了军队和党而欣慰和担忧吗?当然不是,人民群众的信任是党带领中国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加载在党身上的压力。
毛主席看到电影中人民群众热烈欢迎解放军,在觉得欣慰担忧之余,难免也会感觉到压力大。
当时中国仅成立了27年,人民群众还没有过上富裕生活,而像朱德元帅和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者一位位离世,自己也是烈士暮年,今后这些人民群众该怎么奔向更好的生活?
国内虽已统一,但是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怎样才能让全国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毛主席在重病之时的担忧和无奈。
毛主席的指导思想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思想,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彻底解放。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衍生出的新思想就是没有剥削和压迫、人民当家做主,但是在毛主席观看这部电影时,中国成立才27年,很多东西还在建设中,人们的解放还没有达到彻底的程度,因此毛主席此时有着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担忧。
在看到电影的画面时,毛主席定然是想到了很多,有对过往艰难革命史的回忆,也有对未来中国走向的担忧,还有着对人民群众生活的担忧,不免情不得控,泪洒会场。
除了对人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的欣慰担忧外,毛主席彼时的老泪纵横,大概还与自己人生的一个遗憾有关吧。
1976年的毛主席已经是83岁高龄,也似乎预感到了自己时日无多,因为早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毛主席就多次对其表达自己行动不便,视力下降,恐要去见马克思了。
因此当1976年春节,毛泽东病重期看电影时,回想自己一生即将走完,但是还有心事未了,自己此生必将留下遗憾,因此会嚎啕大哭。那么这究竟是什么遗憾呢?
很多人认为解放军不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军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并没有完全解放,我们还有台湾问题未能解决,而这也是毛主席一生的遗憾。
大概是电影中的解放军又触及到了毛主席的心灵深处,想到了自己一生难以见到台湾与大陆统一。
毛主席自己曾经说过自己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但是台湾没有解放,为自己干的第一件大事留下了尾巴,足以见得,台湾问题在毛主席心中所占分量之重。
因此,想到台湾问题,毛主席难免会伤心难过,毕竟他已经深有预感,自己这一生是不可能看到台湾解放了。
很多人会问,既然台湾问题是毛主席的一桩心事,为何不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时一并将台湾问题解决呢?这是因为台湾与香港澳门不一样,它有着历史的特殊性。
香港是澳门是分别由英国和葡萄牙非法占领主权,是单纯的中国和别国的问题,因此在中国有实力并且合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收回香港和澳门的行政主权,但是台湾说到底一直是我们国家自己内部的问题。
建国后,蒋介石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毛主席也想过以武力收复台湾,并且当时已经完成了台湾周边几个海峡的解放。
但由于当时大陆海军实力有限,且美国不断对中国内政进行干涉,给在中国台湾的蒋介石提供武器援助,中国大陆处境十分被动,此时以武力收复的方式显然行不通。
而在这之后,强烈的民族感与国家认同感,以及爱国情怀的高涨,台湾同胞中愿意回到祖国怀抱的人越来越多,大陆也有很多亲人居住在台湾。
这使得再进行武力收复显然是更加不可能了,毕竟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的枪口不能对准自己的国民,台湾问题也因此延续至今。
尽管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一直在干扰我国内政,试图鼓动台湾独立,但是中国大陆对待台湾问题一直是坚持且坚定的,坚持“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也许正是考虑到了台湾问题的独特性,想到了自己第一件大事还有尾巴未清扫,毛主席在看到解放军时才会因为遗憾与无奈而痛苦流涕。
毛主席生活在山河破碎的年代,无数同胞饱受侵略者的折磨,社会动荡,局势不明朗,拥有几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岌岌可危。
但是他始终信心坚定,目光如炬,他坚持“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在自己成为一名革命者时,面对前路艰难与未知,他从未动摇自己的决心。
他饱览群书,为中华民族寻找出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真理,最终带领人们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一生为国为民,他是中国建国的第一位领导人。
他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他带领红军走过了两万五千里的草地,过沼泽,进雪山;他打到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为人们开创了新天地;他至情至性,壮志豪情,留下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
毛主席是中国的伟大领袖,亦是人民的大救星。相信毛主席放心不下的台湾问题,再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被解决。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