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引起了观影热潮「文化观察|10天32万人次观影上海电影节为什么能吸引观众」

时间:2023-01-27 23:37:56阅读:3001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6月20日,为期10天的上海电影节落下帷幕。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期间,上海共有40家影院放映了1423场电影,观影人次超过32万。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去年的29家影院放映1146场的放映数量,而观影人数更是…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6月20日,为期10天的上海电影节落下帷幕。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期间,上海共有40家影院放映了1423场电影,观影人次超过32万。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去年的29家影院放映1146场的放映数量,而观影人数更是多出了2倍多。

而电影节开票时的“抢票狂潮”拼手速的架势更是不输抢购明星的演唱会门票。有的影迷甚至从外地专门赶到上海,每天要看3-4部电影,整个电影节期间花费数千元。

5天看了17场电影 曾在会场里睡着

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期间,来自江苏的苏晶晶(化名)一共看了17部电影,这让她有点疲倦。特别是6月17日当天,从早上10点开始,她马不停蹄地观看了5部电影,中途还去测了一个核酸,其间就啃了一个包子当做午饭。

每年在上海电影节观影,这个习惯她已经坚持了4年,甚至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她也到上海观看了多场电影:“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上半年都基本待在江苏,哪儿都没去。结果上海电影节从6月延迟到7月底举办,当时我就觉得既然可以举办这种规模的电影节了,我应该是可以安全出江苏省了, 所以买了票,到上海住了几天。”

上影节的多部电影都一票难求,甚至有影迷花高价买票,但苏晶晶的所有门票都是在网上抢到的,比起往届,她觉得今年的门票是最难抢的:“按理说,去年只开放30%的座位应该是最难抢的,但实际上还行,我买到了18场的门票,而且只花了10分钟就搞定了。但今年因为系统的问题,花了快一个小时,只多买到了1张票。”但最终,她还是放弃了其中的2部电影。

由于今年是第四年参与上海电影节了,因此苏晶晶比起往年还是有了点经验,选择的场地基本上都较为靠近:“我记得一开始没有经验,选择的电影院距离比较远,赶场非常辛苦。今年我就有所挑选,选择的影院都是之前去过的,而且相对比较近。除了有一场的影院有十多公里,其他都是在2公里之内。”

“选择近的好处非常明显,比如说我有一天需要看5场电影,但其中4场都在主会场里,所以中午还回酒店里睡了一会。”苏晶晶往年因为赶场赶得太累还曾经在电影院里睡着过,“来回赶太麻烦了,所以还是集中在比较相对小的区域里面。优化了自己的行程之后,今年大部分的用餐时间都可以坐下来吃,而不用边赶路边吃饭了。”

上影节观影极具仪式感 气氛就像是看演出

苏晶晶今年观影的门票,大约花了1000多元人民币,占她上影节所有花费的大约三分之一,住宿、交通加起来差不多2000元:“在上影节观影最主要的是住宿费吧,虽然我住的离上海不远,但是如果每天火车通勤还是很累。我基本上就是住两天然后回去呆两天。”

花钱又出力,苏晶晶却觉得非常值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苏晶晶发现每年上影节都有一个叫做“狂想曲”的单元,其中放映的电影都是跟音乐有关的。

“这类音乐的电影,平时基本在影院里看不到,但是上影节可以给一些专业观众不错的观影体验。有的电影隔一两年会在艺术电影联盟会上映吧,但大多数很难才能在网上找到其中的部分资源。”苏晶晶这样说道,“我每年买的电影票里有很多音乐的纪录片、歌舞片。我今年就买了《摇滚庄园》,很有趣,就是讲《波西米亚狂想曲》录音所在的那个。”

除了专业的、音乐类的影片之外,苏晶晶还喜欢看一些纪录片:“今年我买了两场关于天文的纪录片,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伊拉克难民等等的比较沉重的片子。我觉得如果不是在电影节期间,而只是在工作之余,我是不会特地看这样的沉重的电影。如果有很多人跟我一起看的话,我可能更有勇气把它看完。”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苏晶晶每看完一部电影都会赶紧把观后感写下来,但今年她没有这么做,想要节约一些体力:“还是有点累。”

谈到为什么会在电影节不停地“刷电影”,苏晶晶坦言喜欢电影节上的仪式感:“感觉特别有仪式感,很像是看演出。电影开始出片尾工作人员名单的时候,大家都会鼓掌,而且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两次掌声。刚刚结束的时候会有一次掌声,然后片尾彻底结束的时候,还会再来一次。就像是今年的那个镖客三部曲,第三部的时候甚至鼓掌了三次,影片开头的时候导演名字出来时就鼓了一次,然后结束的时候鼓了两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在全国引起了观影热潮「文化观察|10天32万人次观影上海电影节为什么能吸引观众」

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相关介绍

两部中国影片入围金爵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2013年6月将迎来20岁生日。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席任仲伦说,组委会共收到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55部影片报名,再次刷新纪录,最终有12部影片入围金爵奖评选单元。其中包括两部中国影片,分别是胡雪桦执导的《神奇》和林超贤执导的《激战》。
组委会宣布,英国导演汤姆·霍伯将出任本届上海国际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米歇尔·西蒙,德国导演、作家克里斯·克劳斯,伊朗导演克斯罗·马素米,捷克导演伊利·曼佐,中国导演宁浩和演员余男组成金爵奖国际评委阵容。
亚洲新人奖于2004年设立,是竞赛单元的常设奖项,旨在向世界推荐亚洲电影产业新生力量。共有10部影片入围该奖项,其中三部为中国影片:《指尖太阳》《无脚鸟》《初恋未满》,陆川担任该奖项评委会主席。
“向大师致敬”格外精彩
组委会当天还宣布,奥利弗·斯通,以及《大闹天宫3D真人版》《非常幸运》《不二神探》《王牌》《宫锁沉香》《小时代》等30多个剧组的主创。
展映单元历来是普通观众最为关注的环节。任仲伦介绍,“向大师致敬”单元会格外精彩,电影节期间将举办希区柯克9大默片修复版亚洲首映、小津安二郎作品展、张国荣电影回顾展、奥利弗·斯通影展、汤晓丹影展以及评委作品展等活动。
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在当晚举行的开幕式上,香港导演徐克获颁“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他表示,上海是中国电影摇篮,能获得这一殊荣令人感到荣耀。

在全国引起了观影热潮「文化观察|10天32万人次观影上海电影节为什么能吸引观众」

电影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近几年有这么多电影节?

其实一般就是举行一个红毯,然后还有一个典礼吧,他们也是为了宣传更多的好电影,像我们比较喜爱的上海电影节,还有大学生电影节,都是非常不错的,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更多原话的电影文化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