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影空间香港票房「残影空间投资企业讲述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颁奖初衷和近年的困惑」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香港电影金像奖,因为他最近公布了一个第40届入围名单,很多业内人士或者是网友对他其实是越来越失望,可以这样说,香港金像奖现在是越办越小众,越办越本土化,很多普通观众已经开始看不懂这个奖项的入围,还有得奖的一些逻辑。
所以今天我想来分享一下我对他的见解。首先我是一个从小非常热爱香港电影的人,几乎以前每一年的香港金像奖我都会去看,所以说香港金像奖是一个陪伴着我整个电影启蒙的一个阶段,以前每一年的金像奖对整个影视行业来说都是一种鼓舞,还有一种鞭策,所以后来到自己开公司,讲了之后我都把奖项这两个字放进去,可以组建,我对金像奖,其实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情怀,大家有可能觉得我在吹牛,其实以前很多金像奖的几个大奖有80%左右都会猜的出来,因为入学的电影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演技的好坏其实在观众大家也能看出来,但是这几年开始越来越猜不中,连入围我都能猜不中,以前我觉得在演技上表演有突破的演员,现在连入围都没有,这种情况就是从前几年开始好,比如说前几年我觉得追龙的第一集里面N子弹的演技其实有很大的突破,但是那年也没有入围,就包括今年怒火重案里面谢霆锋的角色,我觉得获奖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今年也连入围都没有。
其实这个问题在网上这几天也被网友说的很厉害。我再回来讲一讲香港金像奖的历史,因为香港的金像奖是由香港电影杂志电影双周刊创办,每一届他颁发的21个奖项,其实都有13个香港专业的电影协会储存的业内专业人士和专业的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选出来的,其实他每一年的获奖名单总体来说就是为了推动还有鼓励业内的人缘更好的发展,我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让你更明白,男女主角的获奖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他演的最好的电影,除非这一年的电影真的是压倒性的非常出彩,就好比如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几年一部的大作,技术还有实力都非常出彩,非常强的电影,要不然地话就是男女主角,你对整个业界可能今年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就像古天乐用杀破狼,然后影帝的那部电影来说,绝对不是他演的最好的内部,但是那一年他出任了香港演艺协会的会长,所以大家大概能明白我说的业绩贡献大概是什么意义了吧。
其实现在的香港电影正在经历着比以前还要严重的低谷,弃这几年的经验讲,其实也跟香港电影一样,要经历的迷茫,还有挣扎期,所以这几年大家都经常讲,越来越不关注,不单单是这几年的评审机制问题,还有他很多电影在中国根本就无法供应,所以有些提名还有获奖的影帝也提高不了什么知名度,慢慢的他就变得越来越本土化,还有小众化,无论如何其实我还是一直会支持香港电影,其实我是希望香港的电影慢慢熬过去再好起来,我讲了今天讲的颁奖一些初衷,还有他对业界的一些意义。
谁知道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文隽?求大神帮助
文隽 简介:原名王文俊,香港金像奖协会主席,为资深影视、广播、出版人,曾参与的影视作品超过一百部,近年以监制、编剧及经理人工作为主。文隽既是电影事业家,又是少有的多栖影人,在演艺圈的经历极其丰富。 姓名:文隽 性别:男 原名:王文俊 英文名:Manfred Wong 生日: 星座: 国籍:中国 地域:港台 身高: 血型: 嗜好: 生平介绍:香港金像奖协会主席,资深编剧、导演。 编剧 欲望之城 (2001) BADBOY特攻 (2000) 友情岁月山鸡故事 (2000) 中华英雄 (1999) 98古惑仔龙争虎斗 (1998) 风云之雄霸天下 (1998) 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 (1998) 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 (1998) 97古惑仔战无不胜 (1997) 飞虎雄心 II之傲气比天高 (1996) 古惑仔 III之只手遮天 (1996)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1996 又名:英雄不败) 人细鬼大之三个Handsup的少年 (1996) 大路(1993 又名:狭路英豪 ) 代客泊车 (1986) 停不了的爱 (1984) 靓妹仔 (1982) 喝彩(1980) 导演 大路(1993 又名:狭路英豪 ) 告别紫禁城 (1992 又名: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第二章告别紫禁城) 漫画奇侠 (1990) 男演员 嬷帆帆 (1996 又名:鬼婆婆 ) 富贵人间 (1995) 横纹刀劈扭纹柴 (1995 又名:天生一对) 女人,四十 (1995) 追女仔95之绮梦 (1995) 三人新世界 (1990) 夜疯狂 (1989) 策划 玉蒲团 III:官人我要 (1998) 监制 百分百感觉2 (2001) 我的兄弟姐妹 (2001) 欲望之城 (2001) BADBOY特攻 (2000) 友情岁月山鸡故事 (2000) 98古惑仔龙争虎斗 (1998) 风云之雄霸天下 (1998)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 (1998) 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 (1998)97古惑仔战无不胜 (1997) 爱上百分百英雄 (1997) 百分百(口岩)Feel (1996) 百分百感觉 (1996) 飞虎雄心 II之傲气比天高 (1996) 港督最后一个保镖 (1996) 古惑仔 III之只手遮天 (1996)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1996 又名:英雄不败) 怪谈协会 (1996) 人细鬼大之三个Handsup的少年 (1996)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5) 文隽既是电影事业家,又是少有的多栖影人,在演艺圈的经历极其丰富,也正是因为他涉足的领域之广,才得以坐上今天的位置。日前,笔者对文隽进行了专访,他不仅对已有25年历史的金像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更透露了不少有意思的电影人往事。 像僧人一样到处“化缘” 由于香港电影近几年很不景气,正当妙龄的金像奖也面临找米下锅的尴尬局面。幸运的是,去年,文隽成功地促成香港政府拨给金像奖200万港元作经费;今年,他又争取到一些知名企业的慷慨赞助,让金像奖得以生存下去,继续与内地的“金鸡”和台湾的“金马”并称为“中国三大电影专业奖项”。 讲到本届金像奖,文隽表示,由于今年是金像奖25岁,为了庆祝这个生日,他必须有些新的策划。最终,他想到出版一本香港电影金像奖25周年特刊,另外随刊附送一张DVD,内容是过去24届影帝影后的获奖实况以及颁奖片段剪辑精选。 想法虽好,但在搜集资料时,文隽发现唯独缺少1984年第三届颁奖典礼的现场实况。“我最初找到了那一届的影帝梁家辉,问他会不会有当时的资料。他苦笑道,在北京拍完《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以后,他遭到了港台片商的封杀,失业了,得奖时已是他最落魄的时候,几乎都吃不上饭了,哪里买得起家用摄像机。”不过还算幸运,最终是那届的影后、女演员叶童向文隽提供了当年金像奖的影像资料,“就为这个原因,如果叶童今年被提名,我肯定会投她一票。” 文隽开玩笑说。 名字改得很“琼瑶” 文隽很忙,尤其是在金像奖颁奖前,他在内地港台来回飞,约好的采访时间一推再推。他说:“金像奖今年25岁,作为电影从业人员,虽然市场压力越来越大,但我们有责任让她风光地过好这个生日,让香港电影人感受到信心。”文隽人很爽快,普通话也说得很不错,也许是曾经演过不少喜剧,他的话幽默简洁,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文隽说他其实并不姓文,原名叫王文俊。“我最初入行当编剧时,觉得王文俊这个名字比较土气,太普通,很难给人留下印象,所以就改名叫文隽。这个名字听着、看着都是文艺腔十足,很有琼瑶小说的味道,但我的样子却和名字反差很大,不过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他说自己明年就50岁了,仔细算起来,入行已经整整40 年,“我9岁时已在香港电台演出广播剧,14岁时开始在《年轻人周报》撰写影视专栏。虽然没有什么成绩,但也应该算是童星出身吧。” 文隽透露,今天他能坐到香港电影金像奖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与行内朋友的帮忙和自己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我1976年加盟丽的电视创作组,先后干过演员、编剧、副导演、场记、导演及监制,片场里的一切事情都很熟悉。1986年起调到德宝电影公司宣传部。这个时期对影片的宣传发行,买卖市场有了更深的接触和了解。” 姜文叫他“班长” 不过,让文隽印象最深的事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到内地拍戏,“当时内地的电影市场刚刚开放,我意识到内地很有发展空间,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1991年,文隽邀请姜文和香港影星万梓良合作拍摄电影《龙腾中国》。“香港观众认识姜文,主要是通过《芙蓉镇》和《红高粱》,他的表演和当时许多内地演员的模式化表演很不一样,所以刚一想到与内地合作拍片,我第一个就想到了姜文。”而这部《龙腾中国》(后来改名为《狭路英豪》),也是香港和内地最早合拍的警匪电影之一。 当时,姜文在片场镇定自如的样子以及对电影的独特见解,都给文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日后他们合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虽然与姜文早就认识,但撮合文隽与姜文第二次合作的人却是刘晓庆。文隽介绍:“那是1993年年初,我接到刘晓庆的电话,她说自己到了香港,有些事情必须面谈。”见面后,刘晓庆开始向文隽推荐《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剧本,希望文隽能给姜文投资。“要知道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虽然姜文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但是否有人愿意出钱让他来首次执导电影,谁心里也没有底。”不过文隽十分信任姜文的能力,他说:“最终我们投了100 万美金,这对当时内地的电影界来说,应该是一笔巨款,我自己也做了这部电影的制片人。” 《阳光灿烂的日子》从1993年8月开机,直到1995年9月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文隽说:“这两年多的时间可谓甘苦自知,虽然已经过去10年了,但那时的画面还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原来,剧组当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虽然前期投入不少,但姜文对艺术精益求精,剧组的资金很快告罄。“我和晓庆都是这部电影的监制,她负责剧组日常的资金运转,我则负责胶片、机器设备的实物投入,但我们两人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钱的问题。为此晓庆几乎把个人的私房钱全拿出来了,而剧组制片主任二勇几乎天天给我发传真和打电话催钱。姜文更给我起了个外号叫作‘班长’,意思是只有我才能带头前进。我开玩笑问他‘是不是炊事班班长啊’?” 如今,文隽做香港电影金像奖“炊事班班长”已经4年了。他说:“我们董事局成员的工作都是义务性质的,有我们一口吃的,我们就不会让金像奖断了粮。这个‘班长’我当定了。”求一份完整的赤道评价,剧情解析。
作为港产片中硕果仅存的类型片,犯罪题材电影的“风口”一直是由香港电影人实际把控,从当初的《古惑仔》引得年轻人激情振奋,到后来格局越来越大的《无间道》和逼格越来越高的《黑社会》,将港产犯罪题材电影,推高到一个高处不胜寒的境地。
一部格局很大、剧情坑更大的《寒战》过后,香港年青一代犯罪题材“接棒人”梁乐民和陆剑清,似乎还想借着《无间道》的最后一点热乎气,再接再厉一把,在“麦庄组合”之后开创新的“梁陆时代”。
于是,2015年上映的电影《赤道》不满足于《寒战》中香港警界、政界内部的尔虞我诈,将格局一步到位的升级到国际问题——围绕着一件高科技便携式核武器,在香港、韩国、大陆与某超级大国之间,揭开了一场诡异莫测的博弈迷局。
故事开始于韩国。韩国军方秘而不宣的研制出了一件威力巨大的便携式核武器(代号DC8),这对于朝鲜半岛利益相关方,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研制成功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代号“赤道”(张震饰)的一伙神秘人士,暗中获得了这件神秘武器,并准备转运香港,将神秘武器流出国外。
鉴于事件很棘手,香港警方由香港反恐特勤组主管李彦明(张家辉饰)和督察范家明(余文乐饰)负责此案,并邀请到核武器专家肇志仁(张学友饰)协助工作,在韩国特别行动组的情报支持下。通过双方的密切配合,由香港警方出面突袭交易地点,顺利得到了武器。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事惊动了大陆高层,带有情报部门背景的宋总(王学坅饰)及助理小袁(冯文娟饰)突然来到香港。毕竟,韩国秘密研制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中国领土,这不仅破坏了朝鲜半岛原有的战略平衡,而且也威胁到中国的主权和安全。
韩国人自知理亏,于是,秘密伙同“赤道”一伙人,借助香港警方高层的卧底范家明,成功拿到了神秘武器。掌握了主动权的韩国特别行动组通报了这个结果,并要求各方不要纠缠此事,息事宁人,就此罢兵。
然而,“赤道”不过是与韩国方面假意合作,随后又伏击了韩国特别行动组,将神秘武器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奇迹般的反转,中(港)、韩各方都猝不及防。
发现“赤道”一伙总能先人一步的李彦明,认为内部一定有通风报信的“内鬼”,于是,他顺着自己的思路找到了“赤道”一伙人,却被赤道的女助手杀害了。
通过一系列努力,香港警方通过“赤道”的女助理,最终拘捕了“赤道”本人。被捕后,他不经意间向宋总透露,自己的情报来源竟然是宋总身边的女助理小袁。此时,小袁已失踪多日。
然而,“赤道”只不过是一个干脏活的影子特工,遥控全局的背后大BOSS,竟然是始终深藏于警方内部的核武器专家肇志仁,而他的背后,则逐渐浮现出某超级大国的身影。
影片最后,宋总在京都地铁中遇到了肇志仁,谜底刚要解密,影片戛然而止。
可以说,电影《赤道》一如《寒战》的问题,一直在努力营造巨大的迷雾,挖了很多剧情坑,却在最后没有完全说清楚,留下了一大堆的悬念和说不通的剧情。这些问题,都要等到上映遥遥无期的《赤道2》来填。
虽然这样做可以很轻易的吊起观众的好奇心,然而,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放了一阵烟雾弹,结果却越来越模糊,观众云里雾里绕了一圈,觉得自己被“空城计”给骗了,观影感受直线下降。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