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里的花木兰「迪士尼的花木兰令人无法直视这还是每个人心中的国宝吗」

时间:2023-01-27 16:10:46阅读:3670
9月4日,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在迪士尼 隆重上线,我们很多网友也都在第一时间看了电影。目前豆瓣上的评分已经跌落到4.9分,这意味着很多人对电影最终的呈现效果是不满意的。迪士尼这部电影改编自1998年票房与口碑…

9月4日,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在迪士尼 隆重上线,我们很多网友也都在第一时间看了电影。目前豆瓣上的评分已经跌落到4.9分,这意味着很多人对电影最终的呈现效果是不满意的。

迪士尼这部电影改编自1998年票房与口碑都很好的同名经典动画,刘亦菲、甄子丹、巩俐、李连杰、李截、郑佩佩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华人影星,阵容十分强大,是今年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

但上线至今口碑却跌落谷底,令人多少有点措手不及。到底问题出在哪?

话不多说,这就来聊聊:

一、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北朝时期的北魏,花木兰(刘亦菲 饰)从小活泼好动、聪明伶俐,和寻常女生有很大不同。

虽然是女生,却在父亲的教育下从小就掌握了“气”的运用,年纪轻轻就已经身怀绝技。

北方有个游牧民族叫柔然,其首领伯里·汗(李截 饰)与北魏皇帝(李连杰 饰)有杀父之仇,因此在统一了柔然各部落之后,便和女巫仙娘(巩俐 饰)合作训练出了一支暗影战士部队,侵犯北魏的边境城市。

北魏皇帝于是下令征兵,要求国内每家每户派出一名男丁参军,组建一支生力军。

花木兰的父亲花洲是一名因负伤而退役在家的退伍军人,当年征战时所穿的甲胄和所使的宝剑都束之高阁。

但花洲只有两个女儿,征兵令一到,就算行动不便也必须参战。

花木兰不忍心看到父亲战死,乘半夜家人熟睡时偷出父亲的甲胄和宝剑,骑上父亲的战马去应征。

在军队里,花木兰被编入她父亲的旧战友童勇(甄子丹 饰)将军的部队。为了掩饰身份,她不得不女扮男装,处处小心谨慎,不让战友们发现她是女儿身。

在童勇将军的教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花木兰逐渐掌握了行兵打仗的各种手段,在队伍中成绩优异,也受到童勇将军的注意。

与柔然军队交战之时,花木兰意识到只有抛开所有顾忌才能发挥出自身的潜力。于是她将上半身的甲胄退去,展露自己的本心,杀入战团之中无入无人之境,把敌人杀个片甲不留。

并且,她又利用雪山的崩塌,把柔然众军都淹没在冰雪里,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之后,花木兰得知伯里·汗带领的暗影战士部队已经暗中潜入京城,要去行刺北魏皇帝,便和童勇将军一起带领一支精兵赶回京城,阻止伯里·汗的阴谋。

最后花木兰终于消灭了伯里·汗,保护了皇帝。

她不愿为官,情愿回家照顾父母,皇帝也不勉强,只令童勇将军带着一把宝剑去赏赐给花家。这把宝剑上除了刻着“忠、勇、真”三个字之外,还有一个“孝”字。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从此便传遍全国,又被写成《木兰辞》,为世人传颂。

二、

电影与动画相比较,删去了两个重要的人气角色李翔将军和木须龙,又增加了童勇将军、女巫仙娘和陈洪辉这些人物。

这些角色的增删和改动都是为了剧情服务的,但就观众反响的观感来看,效果不佳。

花木兰这个人物,动画中就是个弱小的邻家女孩,电影中却为她增加了功夫高手的属性。

她从小就领悟到“气”的运用,到了军中原本是女扮男装,却在女性意识觉醒之后,蜕变成能够自如运用“气”的高手。

而蜕变之后的花木兰,依然保留着原来的三观,行为上始终遵循“忠诚、勇敢、真诚、孝道”这些思想,又是一个独立的女权主义形象。

动画中的花木兰最终和李翔将军在一起了,这不能突出花木兰思想的独立,因此就被舍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童勇将军和陈洪辉两个角色,童勇是花木兰的上司,和她并无感情交流;

而陈洪辉直到最后都只是单相思,能够和花木兰握一下手都很高兴。

女巫仙娘这个人物,却是为了通过反衬突出花木兰的人设而存在的。

她也是因为女性意识的觉醒而成为女巫的,但一直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最终沦为野心家伯里·汗的杀人工具。

在受到花木兰精神的感召之后,女巫终于被说服而愿意帮助花木兰,因此她倒戈而引导花木兰去找到挟持皇帝的伯里·汗,又替她挡箭而死。

但女巫出场时心狠手辣,杀了很多人,后面的突然转变缺乏必要的铺垫,显得非常突兀。

又因为女巫抢走了很多戏份,严重削弱了反派伯里·汗的形象,直接令这个角色沦为男配。

反派不够强,电影便失去了支撑故事合理性的说服力,一个讲述战争的故事,衍变成了一个讲给小孩子听的儿童读物。

至于木须龙的舍弃,完全是因为主创觉得它在一部真人电影中显得不伦不类。但取代它的飞天凤凰,又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对剧情发展起不到太大作用。

三、

演员的表演方面,首先必须称赞的就是刘亦菲,可以看出她为了这个角色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不仅演技在线,动作戏也打得很好看。

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片中的武打戏很多都用了慢动作,导致一些动作镜头出现明显的穿帮,直接显出了替身的脸。

李连杰和甄子丹两位动作明星的加盟,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也许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李连杰的戏份很少,也没有像样的打戏,虽然演的是皇帝,却只是个龙套角色。

而李连杰苍老的脸上被贴上了八字胡,这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方。

有网友说他的形象与傅满洲有些相似,有“辱华”之嫌,也许并没有那么严重,但这个形象的确和我们印象中皇帝的形象相去甚远。

而甄子丹饰演的童勇将军,也只是文戏居多,打戏方面也是随便应付,一到关键时刻就隐形,显得很没存在感。

不知道是不是化妆的原因,这位昔日的当家打星也显得苍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难免令人神伤。

饰演女巫的巩俐和饰演媒婆的郑佩佩都被化上了很浓的妆,显得非常突兀。有人说这是好莱坞对于中国人形象的固有偏见,看着实在是非常可笑,老外的审美真是无法恭维。

四、

花木兰的故事源自北朝时期的长诗《木兰辞》,在我国有些悠久的历史,但在美国导演的掌握下,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无法令中国人满意——这其中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偏差是主要的问题,美国人始终无法深入理解中国的文化。

电影的投资是2亿美元,也算是大手笔,但战争场面的呈现却非常业余,这其中尺度的把握是一大关键。与其打造一部残酷的战争电影,好莱坞更倾向于打造一部老少咸宜的儿童电影,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但这样的作品显然不能令喜欢看战争片的部分影迷满意,电影的评分那么低,很大原因都是出在电影的定位上。

可能,对于小朋友来说,《木兰辞》的故事始终是有吸引力的——该片9月11日上映的话,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带小朋友去观看。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热血丹心)

迪士尼里的花木兰「迪士尼的花木兰令人无法直视这还是每个人心中的国宝吗」

为什么说迪士尼版的《花木兰》可算做目前最好的版本呢?

迪士尼版的《花木兰》可以算做最好的版本了,因为这个作品贴近了最初的故事主体。此前也出现过很多以花木兰为主体的影视作品,但是这些作品中融入了很多的爱情故事,而且将花木兰拍的像一个恋爱脑一样。还有很多将花木兰拍成动画片给小孩子看的,这样的作品的受众是小孩子,所以整个作品中的世界观显得非常的薄弱,而且还增添了很多非常有趣的画面,用这种方式将完整的故事给简化了。

但是迪士尼版的花木兰则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作品完完全全的还原了故事的本身。这个作品是代父从军的背景,而且整个故事有着非常明显的历史特征。花木兰之所以会代替自己的父亲出征,并不是因为她有多么的向往战场,而是因为她一直都非常向往和平。所以这个作品不应该展现出花木兰有多么的英姿飒爽,应该展现出他们有多想要尽快的结束战争。

所以整个故事的旋律应该围绕着和平展开而并非是儿女情长,同样也并非是战场上的杀戮,所以很多故事情节本身就出现了跑偏的现象,而迪士尼版本却抓住了整个故事的核心。花木兰没有想过要建功立业,同时她也并非逞强好胜,她只是可怜父亲年纪大了所以才会勇敢的挺身。而出花木兰但不从军其实是一种被动的选择,而且也是无奈的抉择。

所以花木兰本人本来就存在着一些纠结的心理状态,而其他的作品都将花木兰这个角色过于神化了。花木兰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姑娘,看到好看的小裙子她也想试一试,回到家里之后第一时间就是梳妆打扮,可以看得出来她对于军营里面的生活也并不是那么的向往。花木兰只想回归自己的家庭和家人快乐的在一起生活,这才是故事的主题,也是迪士尼版本的主旨。

迪士尼里的花木兰「迪士尼的花木兰令人无法直视这还是每个人心中的国宝吗」

是时候重温1998年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了,当年为什么看了好多遍?

在全世界都在对抗疫情的时候,迪士尼公司备受期待的真人电影《花木兰》宣布在北美上映,主演刘亦菲出席了首映礼。

对于这部热炒了好几年的电影,目前从舆情看似乎持看好态度的并不占多数,毕竟到时候能不能准时上映都不好说,在生命面前,欢乐就是浮云。

笔者在网络上看了该电影的预告片,实事求是讲,有些地方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迪士尼尊重历史大量启用华人演员而不是让好莱坞演员越俎代庖,刘亦菲、甄子丹、巩俐和李连杰的戏份最多。战争场面看着也比较不错,剧情相对也很燃。

但是,笔者有一种感觉,如果将这部真人版《花木兰》和1998年的动画片花木兰放在一起让笔者选的话,可能笔者还是宁愿重温动画片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那部动画片简直太好看了,堪称迪士尼最成功的中国元素作品,该重温一下了。

现在回想起来,九十年代末的影视市场,花木兰简直就是一个超大的IP,除了电影,连电视剧都是一部接着一部拍,不过最亮点的还是迪士尼那部动画片。

一、制作花费大

这部动画片的总制作成本是7000万美元,现在看来简直是太少了是不是。别忘了,那是九十年代,当年听说拍一部动画片能花这么多钱简直是不可理喻。

一分钱一分货,《花木兰》这部动画片的画面即使放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看也算挺精致的,不论是色彩还是细节都值得赞叹。举个例子,据说上图这个片段中的每一个骑兵的动作都不一样,换言之,人家不是简单复制粘贴的,所以看起来很立体很有气势。

二、中国元素运用考究

《花木兰》是迪士尼第一部中国元素的动画片,因此迪士尼非常重视也非常用心,细节方面相对来说也比较考究。

比如片名就是,虽然我们翻译过来是《花木兰》,但英文片名原名是《Mulan》,这无疑是经过严谨考证的结果。因为所谓《木兰辞》里的“木兰”到底姓什么,历史上是有各种不同说法的。

在各种史料笔下,有说姓魏的,也有说姓任的,还有说复姓木兰的,所谓“花木兰”是明朝徐渭给她定的名字,有一种说法这是徐渭为了向抗倭的广西狼兵首领瓦夫人致敬,所以在他写的文章里给“木兰”加了一个“花”姓。

不管哪种吧,迪士尼用《Mulan》起码比直接用《Huamulan》更准确更讲究。

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用了很多中国水墨山水的背景,无疑是非常成功的,给人以真实又虚幻的感觉。

还有那个小龙,要知道龙虽然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但在西方世界“龙”似乎并不友好,迪士尼设计了一个人畜无害又逗比还会喷火关键时刻还能起到特殊作用的小龙则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其他如中国的祠堂和列祖列宗,迪士尼的改编照顾到了中国元素同时也让中西方都能接受甚至欢迎。

不得不说,迪士尼连媒婆脸上有颗痣都知道,不知道是不是该夸奖还是该无奈。

三、迪士尼的花木兰是一个特殊的公主

迪士尼有一个著名的公主系列人物,像白雪公主等经典迪士尼卡通形象都是成员,这并不是每一个迪士尼动画片的女主都能入选的,据说人物必须有一定皇室背景才行。而花木兰则成为第八个入选的公主,而且是比较另类的特殊的一个。

相对于其他公主美丽漂亮的外形,花木兰不光不算多么漂亮,甚至还有一种白百何式的丑美,换句话说就是比较耐看,而且男装同样适合。

关键问题在于,其他公主多数都是娇滴滴的等待着王子的救赎,而花木兰则相反,她是一位拯救者,不光拯救了父亲、家庭,还拯救了朋友、袍泽直到皇帝和国家。这体现了一种女性独立和自强的精神,符合时代的审美,也引领了迪士尼公主之后的人设发展路线。

四、难得的家国情怀

和很多好莱坞电影崇尚人性、自由等时髦电影语言不太一样,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虽然也有个人励志的内容,但其作品中间的家国情怀不仅没有比原著减少,反而还有增加。这在好莱坞的电影中虽然不算稀有物种,但也确实并不算多见。

换个说法就是,《花木兰》在一定意义上也算是好莱坞的主旋律影片,这种浓浓的家国情怀的电影适合西方人看,其实也更适合东方人欣赏。

五、搞笑、轻松、和谐

笔者第一次看《花木兰》动画片的感觉就很轻松,全片虽然围绕着一场战争,但中间不论是木兰去参加选秀还是在军事训练场上总是笑果不断,这在现在看来并不算稀奇,但在当年还算是很少见的。

尤其是影片中那两位好莱坞式的搞笑人物,小龙、丞相承担了插科打诨的工作,当然还有那个蟋蟀。

此外,《花木兰》在战争和打架的场面处理上非常考究,战场场面显得很宏大而紧张,最后的营救行动也非常激烈,但整个影片并没有血腥的画面,这无疑让观影的年龄限制大大降低,可以说是老少咸宜。

六、最后三点

还有两件事不得不说,第一,1998年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的原创歌曲非常好听,即使汉化以后的版本也非常不错。

第二,《花木兰》的国语配音也非常不错,木兰的配音是许晴,小龙的配音是陈佩斯,李翔的配音是成龙,其他知名配音大腕如李建义、张潮、李立宏、张涵予、郑建初等人也都各有角色。尤其是陈佩斯的小龙,绝对是一个完美的再创作,尤其是小龙生气时的配音,绝了。

第三、迪士尼在之后还有一部DVD版的《花木兰2》,额,用网友的话讲,如果你看过《花木兰》,强烈建议你不要看《花木兰2》。如果你没看过《花木兰》,更是强烈建议你不要看《花木兰2》,自己体会这种绝望的心情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