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A级制作电影院最可怕的大片就是它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久等了。
暑期档到现在,终于等来了第一部好莱坞A级制作的大片。
还是好莱坞的拿手绝活。
给你整条大大大怪兽——
《巨齿鲨》The Meg
鲨鱼?惊悚片里也太常见了吧。
但这一条,已经让人等了19年。
为什么这么说?
鲨鱼热,始于1975——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上映,超过6700万美国人观看,票房4.7亿美金,恐怖效应一度让海滨旅游业门可罗雀。
也由此开创了好莱坞暑期档。
终于1999……
那一年,中国引进了的《深海狂鲨》,成为了许多90后的童年阴影。
那么1999年以后呢?
再也没有一条正经鲨鱼在银幕上出没。
要么太软萌。
混得好的鲨鱼,基本都是动画片派来搞笑的,尽显反差萌的本领——
《鲨鱼黑帮》的大白鲨兰尼奉行素食主义,《海底总动员》的布鲁斯在不闻到血的时候都很平易近鱼,《美国战队世界警察》里干脆是一条对人类温顺的护士鲨。
要么太没存在感。
前年一部《鲨滩》,美妞单挑鲨鱼求生;去年又一部《鲨海》,两个美妞合力斗鲨求生。
玩的都是小场景、小格局惊悚,鲨鱼更多只是一个符号。
还有的就是……太扯了。
2013年开始,著名山寨电影公司Asylum开始制作《鲨卷风》。
Sir曾经聊过,旷世奇葩啊。
越骂越拍,成了网络爆款,一连出5集!
能装死,趁别人合照的时候,偷咬一口。
甚至能飞出太空,吞噬宇航员……
所以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了认为,鲨鱼这东西配不上大投资、大制作。
直到《巨齿鲨》出现。
成本1.5亿美金,比之前《摩天营救》的1.25亿制作费还要多一部《西虹市首富》。
图片来自新京报
但耗资巨大的《巨齿鲨》从一开始就这么有胆吗?
也不。
早在1997年,迪士尼就想拍摄这个题材。
那年作家斯蒂夫·奥顿出版了他的处女作《巨齿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一路狂销到20多个国家。
媒体评价是,“科学至上,摄人心魄”。
但那个时候,鲨鱼题材电影已经越来越不景气。
一来水下拍摄,这就要动用水下摄影棚,费钱,还耗时。
二来水族馆和纪录片的普及,让鲨鱼已经失去了神秘感。
整一个就是吃力不讨好。
转机在三年前,《侏罗纪世界》的疯狂卖座,全球16.7亿美元。
霸王龙T-Rex很拽?
水底跃起的沧龙照样一口叼走,也由此跃升为“侏罗纪系列”最大的恐龙。
那沧龙就最拽么?
来看这张对比图,巨齿鲨才更胜一筹。
从现存巨齿鲨的化石推测,这种生物可达体重40吨,长20米,咬合力20吨。
在260万年前灭绝了。
而《巨齿鲨》让它“起死回生”。
时隔多年,终于有人开始认真地拍鲨鱼了。
没有太复杂的剧情,这就是一部专注于怪兽的怪兽电影。
目的只是让你惊到、吓到、爽到。
电影的设定也是基于严谨的科学。
一支科考队,发现了地球新的深度——
在深达10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其实覆盖的是一层云状的硫化物,形成一道“温跃层”,它的下方还有一个海底远古生物界。
刚沉到最底,潜艇灯一亮,招来只大章鱼。
但接着,章鱼被什么更大的东西咬碎了。
不是别的,正是巨齿鲨。
逃离时,科考队的潜水艇爆炸,导致隔离这只远古巨兽的温跃层异变,它趁着温度变化间隙,游到了浅海……
还是人类多到爆炸的地方,中国三亚。
这一次,《巨齿鲨》把43年前,美国人被鲨鱼支配的恐惧又打捞了回来。
聊过电影的“主角”鲨鱼,再说说导演。
乔·德特杜巴。
这五个字都会读,但合起来就是对不上号,很有名吗?
还不错,拍过桑德拉·布洛克“傻大姐定型之作”《二见钟情》。
但最重要的是,他在新世纪转型动作类型片,连续导演了《国家宝藏》1和2,再来一部说不定尼古拉斯·凯奇都不破产了。
《国家宝藏》的冒险元素,还被拿来和斯皮尔伯格一较高低。
徐峥也喜欢斯皮尔伯格,但在《港囧》最后一场动作戏里悄悄致敬了乔·德特杜巴。
惊险,不是有想象力就好,乔·德特杜巴更讲求严谨。
巨齿鲨现在只留存有化石啊,它到底长什么样,你我都不知道。
但是导演想要知道,眼睛长什么样,身上哪是红哪是白,这都咨询过专业人士。
他一度为此较真到发疯。
但有时候他也蔫坏,故意让一个角色的脑袋伸进死鲨鱼嘴里合影,致敬一把斯皮尔伯格本格。
为了完成《巨齿鲨》,电影总共动用了2100个特效镜头。
但光是特效就够了吗。
更得看人——
电影找来了恰到好处的捕鲨巨星,人称“美国郭达”(人家明明英国人),杰森·斯坦森。
为啥说恰到好处?
因为他做演员前,已经为英国国家跳水队服役12年。
“终于可以让我跳水了!”
来欣赏一组专业的三连跳。
更傲娇表示,阿汤哥拍《碟中谍5》水下憋气6分钟,我能8分钟!
所以《巨齿鲨》有了真正的较量——职业跳水运动员VS海洋霸主。
面对面你才知道有多悬殊,人在海里遇见鲨鱼,类似于噩梦中的情形,任你怎么蹬腿,感觉也定在原地不动……
为了体验“生活”,拍摄前剧组带杰森去斐济喂鲨潜。
突然眼前冒出来三四十头牛鲨,围着自己转圈,吓尿(没事,尿了也看不出来)。
电影里也还原了这一幕。
当这些鲨鱼朝镜头游过来的时候,Sir真的想捂住眼睛。
顺便说一句,Sir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ScreenX影厅,大概是酱的效果——
银幕边缘的部分,会被拉开投影到旁边的两面墙上,感觉四面被大海环抱,不知道鲨鱼会从哪个方向袭来……
那感觉,你能想象。
不过Sir看得最激动的,还是来到中国的部分。
都说夏天的海滩像下饺子。
那在《巨齿鲨》这里,可真是一盘丰盛的水饺宴啊。
深海探险、史前巨兽、大型灾难,这些都被《巨齿鲨》一网打尽,能让你看到尖叫,搞不好还会退了游泳卡,推掉海滩旅行。
对于一部怪兽片影迷,最在意的是有没有提供分量够足、货真价实的怪兽大餐。
为什么我们要到电影院去和它门照面呢?
与怪兽遭遇,其实是在触摸我们内心潜藏的恐惧,激活在安全倦怠的现代社会中闲置不用的那部分本能,例如逃生、捕食、危险应急……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活动筋骨”。
所以Sir不小瞧怪兽片,而是看它有没有完成好任务。
鉴定的标准是什么?
简单,就是紧张地看完过后,你会自然而然地长舒一口气——
爽。
在这个夏天的尾巴,《巨齿鲨》完成了一部夏日爽片的任务。
清凉,刺激,解压。
最后,一组透心凉的图片镇楼,当是给大家避暑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美国A级恐怖片是最恐怖的吗
美国没有专门的恐怖片分级,只有统一的电影分级制度。1、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是由美国电影协会负责组织的由家长们组成的委员会,根据电影的主题、语言、暴力程度、裸体程度、性爱场面和毒品使用场面等,代表大部分家长可能给予的观点对电影进行的评价。
2、其目的是提前给家长提供电影的相关信息,帮助父母们判断哪些电影适合特定年龄阶段的孩子们观看。评级与电影内容的好坏并无关联。
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1、G级: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2、PG级:普通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3、PG-13级: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
4、R级: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5、NC-17级: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从头打到尾的A级动作大片《明日之战》:动作场面看得酣畅淋漓
在串流媒体的时代下,再强的大片都有可能突然跳过电影院公映直接在串流媒体上推出。
比如,2020年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灰猎犬号》、2021年由斯嘉丽·约翰逊和弗洛伦丝·皮尤主演的《黑寡妇》以及这部由克里斯·帕拉特、伊冯娜·斯特拉霍夫斯基主演的《明日之战》。
《明日之战》是一部制作费高达2亿美元的A级大片,整部电影既有时空,又有跟外星人对打,还有大量外景与大型爆破,时长也达到了140分钟。
如此说来,这简直就是一部从头嗨到尾的典型暑期档「大片」,如果能在电影院上映,不难票房大收,当下只能在电视上观看,实在觉得可惜。
作为一部「跟外星人打」的题材电影,《明日之战》绝不欺场,连场大型爆破追逐战,看起来痛快淋漓。
城市巷战更是极具视觉震撼,刚跟外星人相遇的一场大战极为出色,绝不输于同一制片厂打造的《变形金刚》系列的场面。
这些外星人也不是单纯的「外星人」,设计上极富心思,其顽强又打不死的形象,再加上其攻击的技能,都极有创意,令电影的刺激感大增。
就紧张刺激感这一方面来说,比同为派拉蒙影业在电影院上映的《特种部队:蛇眼起源》更酣畅淋漓。但如果要讲逻辑的话,这部电影确实是一个连基本的情理都说不通的故事。
当《信条》和《暗黑》等作品玩时空穿梭玩得天花乱坠、 凯特·赫伦的《洛基》甚至大玩特玩平行时空时,这部电影的时空理论却弄得自相矛盾,令剧情漏洞百出。
这部电影在时空上本来就说不通了,而最后的半小时还推翻了之前的一切时间悖论,完全是画蛇添足的「典范」。
30年后,地球被外星人袭击,死伤无数,人类几乎全部灭绝。军方只好穿梭时空,回到30年前去寻找上一辈穿梭到未来作战。
科学家丹·福斯特被征召到未来作战,顺便帮助科学家兼军官穆里研发杀死外星人的办法。
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意外,丹·福斯特的小队伤亡惨重,只能以小博大,而外星人的数量却远超他们。
此时,丹·福斯特发现穆里的真正身份,这让他执行的任务变得更为艰难……
01.就动作大场面来说,电影的紧张刺激感绝对令人看得酣畅淋漓
先不说无稽的时空悖论,或者不理会有没有时空穿梭,纯粹享受一部极尽感官刺激、 娱乐 快感的作品,这部电影绝对能让你看得痛快淋漓。
即使整部电影时长超过两小时,过程也没有什么冷场之处,简单交代了背景之后便一直处于激烈的交战状态。
两军交接初遇的一场城市战,从实验室内打到室外再辗转回室内,场面气势十足,动作场面一气呵成。
慢慢呈现出来的神秘外星人技能,完全是惊喜之上的动作场面,绝对是之前的暑假时间,在电影院里享受一番的视觉盛宴大片。
随后整部电影还一样奉献一幕幕大场面,从抢攻外星人老巢,到海中堡垒的围攻,以及压轴冰原激战,每场的打斗戏都极富心思。
动作场面也并非单纯的规模巨大,还不时紧张得令观众喘息不已,有效运用地理环境去营造视觉刺激快感。
作为科幻大片,外星人的设计也极具心思,从其攻势到不同的形态,还有几乎打不死的「终极大BOSS」,让这群角色就像是过关斩将一样地越战越强。
这一连串痛快淋漓的动作场面,根本就是一部为戏院而生的作品,甚至有必要在IMAX观看的动作大片,竟然只能在电视上观看,确实可惜得很。
02.作为一部「时空题材」的作品,电影的时空理论实在不敢恭维
动作场面有多痛快淋漓,电影的剧情就有多不伦不类。
故事弄了一场时空穿梭,原因竟是未来兵力不足,要让一群30年前的人到未来参战,这实在是够奇怪的了,更荒诞的是,这群人来到三十年后的地球,似乎跟现代没有什么分别。
电影的开场的确是像模像样地为观众拆解这些时间悖论,而这群角色为什么被选中,也有其作用。
可之后的剧情无以为继,完全舍弃了这些时间悖论,男女主角之间的神秘关系也推动不了剧情发展。
只是电影前半段费尽思量去自创一套世界观,有何用意?
其实,这个故事有没有时空穿梭都没有关系,即便只讲一群外星人袭地球、主角们要去打外星人,也一样可以拍出连场刺激快感,剧情还可以变得更简洁痛快。
之所以要穿梭时空,无非是为了呈现外星人有多强。
在电影的世界中,地球人节节败退、几乎要被灭亡,因此得去寻找一群30年前的人参战,而男主角又身负重任可以拯救地球,剧情似乎能言之成理。
看到中后段一场几乎算是压轴式重头大战时,我还以为这应该就是压轴大戏了。
可后面还有将近半个小时的剧情,难道还有什么惊人的反转?结果没有了!
电影就着这个时空悖论,从一开始就涉及到「当下的人了解到未来自己会何时死,他还会不会继续奋战下去吗?」
看到这样的议题,我还以为这是另一部《明日边缘》或者《降临》,结果还是我想多了。
男主角回到现代后,就马上变成了另一个故事,也许是因为找来了J·K·西蒙斯却不知道要安排什么角色给他。
只好再安排一场动作戏给他,顺便修补一下他跟男主角之间的父子关系,即便这一段戏也完全跟主线剧情无关。
同样,电影是另一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或《洛基》,因为这并不是平行时空,而确实是两个直线走的时空。
虽然这段「三十年前VS三十年后」的关系进行强行解读,还算勉强过得去,但费了这么大的劲竟然发现可以用这个方法就能完成任务。
为此,我实在不明白电影的前个半小时的铺排是为了什么!
男主角「已知的人生」又有没有得到改变、他的未来又该如何走下去?
天知道电影开头交代的这一切为的是什么,而他和女主角的「神秘关系」到底该如何发展下去。
据说电影还会拍续集,我倒想看看会不会为这些内容补白,不然前面大半段的铺排绝对是多此一举了。
总而言之,《明日之战》如果只冲着动作场面去的话,绝对可以看得痛快淋漓。
整部影片几乎由头打到尾,整个过程没有什么冷场之处,动作场面越打越大,看起来绝对过瘾。
电影中有关外星人的设计是另外一个大惊喜,这绝对是一部称职的A级 娱乐 大片,能让你爽快地度过这两个多小时。
可惜的是,电影空有意念,利用时空穿梭来包装一部动作大片,却忽视了时空穿梭的合理性。
不能像《复仇者联盟4》自创出一套时空穿梭的玩法,反而让简单的剧情复杂化,最后半小时更像是在讲另外一个故事,自打嘴巴还难以自圆其说。
如果严格以一部时空穿梭题材来看,这部电影不但人物性格极为单薄,所讲的故事还十分地尴尬。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