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裁缝时代背景不同女性复仇都带有讨好性

时间:2023-01-17 12:45:42阅读:2957
这部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电影《裁缝》,从摄影画面及编剧故事能力剪辑上,都可算是上乘。只是看过之后,回味的时候,会砸舌,不禁感叹历史洪流下,女性生存的艰辛。凯特在那个时代看来,算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十岁的她…

这部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电影《裁缝》,从摄影画面及编剧故事能力剪辑上,都可算是上乘。

只是看过之后,回味的时候,会砸舌,不禁感叹历史洪流下,女性生存的艰辛。

凯特在那个时代看来,算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十岁的她因为被指控蓄意谋杀了一个议员的儿子,而被送出小镇,被迫离开母亲。

她辗转流离,离开墨尔本,去了英国,去了巴黎,在颠簸中体会生活艰辛,学了手艺,成为巴黎的一个服装设计师。

这其中的困苦,荆棘,只有她自己知道。

明明,她可以选择留在那个时尚、开放、看似文明的地方,但她还是选择回到小镇,因为母亲孤身在这儿,因为她还背着命案,她要洗冤,于是回来了。

在那时,小镇上的大多数人都认定她是凶手,因为她的女老师的指证,大家义无反顾的让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孩背上命案。

在回忆中,是小男孩在霸凌小女孩,可是转眼间,小女孩却成了凶手。

凯特勇敢回来了。是一种对权威的反抗以及对自己的笃定。

母亲是生活混乱不堪,她是单亲妈妈,从小凯特就不知道父亲是谁,她照顾母亲,母女俩有言语对抗,但行动上却是关心。

凯特一家本来就不受欢迎,母亲对此也毫不在意。凯特要改变这个现状,她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于是,当杂货店的丑姑娘不知该如何接近心上人时,凯特帮她做了一条漂亮是裙子,让她在晚会上惊艳四座。

自从,小镇上的女人蜂拥而至,似乎凯特成为了受欢迎的女人。而在这时,她的爱情也悄然而至,男主泰迪帮助她面对过往伤害,两人一起回忆过去,终于明晰出那个案件的真实场景。当小男孩像公牛一样准备一头撞向凯特时,平常一直唯唯诺诺接受霸凌的凯特,却在男孩撞过来时躲开了,于是男孩流血倒地,看到这个场景的女老师却诬陷凯特是凶手。

女老师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讨好议员。

因为凯特本是议员的私生女,凯特母亲与议员一起来到这个小镇,那时她已经怀孕,但议员想要仕途更近一步,于是他接近上一任议员的女儿,骗取对方信任,最终成功抱得美人归,霸占了女方财产。

而凯特母亲只能独自生下凯特,靠一点救济金过活,她也因此在小镇被成为了瞧不起是女人,连带着凯特也被众人唾弃。

于是当议员的儿子流血倒地时,女老师一闪而过的念头让这对母女被迫分离,议员本来就视这对母女为眼中钉,此时刚好除掉心头大患,正好了议员心意。

虽然议员失去了儿子,但不妨碍他继续出轨,来小镇上与凯特比赛裁剪手艺的女裁缝就是议员的情妇,他们肆无忌惮的在议员妻子眼皮底下偷情,而凯特靠裁剪好不容易获得的小镇居民的欢迎度,也因为这种可替代的力量,而消失殆尽。

凯特得知自己身世真相的时候,万念俱灰,以前小镇居民说她是“被诅咒的女人”,她不服气,可是现在她认了。

男友泰迪为她打气,两人畅想离开这里,为了让凯特重获勇气,男友泰迪示范自己敢于跳下谷仓。在之前,他做了许多次这样的动作,可是这一次,谷仓里的小麦被偷偷换成了高粱,男友窒息而死。

凯特酗酒昏睡,为她出头的母亲去杂货店谩骂这些小镇居民以德报怨,忘了之前替她们裁剪出美丽衣服的时光,可即便母亲再愤怒,也伤害不了这些小镇居民。她们鄙夷的看着她离开。

谁知母亲在回家途中,突然晕倒,因不明原因而去世,这时凯特才醒悟过来。

在一年一度的服装比赛中,她选择帮助隔壁村子去设计服装,以此赢了自己出生的这个小镇。

而在这些居民去其他小镇表演的途中,凯特一把火将村子烧了,以此完成她的复仇。

至于她的那个从未承认过她的议员父亲,凯特选择告诉议员妻子事实,议员妻子发疯砍死议员。

以此,小镇的复仇故事结束了。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女性生存的艰难性。

凯特已经算是很勇敢的女性了,但是面对来自议员父亲的原生伤害,她还是选择退回去,怯懦的以为自己是“被诅咒的女人”,她想逃离,曾经的心气没了。

就像是小男孩的死不是她的错一样,她的身世也不是她的错,可她为何要对自己唾弃呢?就是因为当时社会流言所影响的判断。

一套道德规则像无形枷锁,让凯特觉得自己出生就是原罪。

她本想讨好小镇居民,用一把剪刀来剪出她跟母亲的生活空间,可是这种力量太微弱了,讨好这些人是无尽头的。

母亲的生存空间更小,即使她乐观,有音乐修养,也会裁剪,可是因为她背负的爱情原罪,她被迫只能躲在小房子里度日。

最后的一把火,不仅是凯特的胸中熊熊怒火,更是对这套腐朽规则的鄙夷。

讨好,永远带来不了力量,只有勇敢的去对抗,才会有一丝出路。

女性生存一直很难,希望女性能有一点点反抗意识,不做栅栏里的待宰绵羊。

电影裁缝时代背景不同女性复仇都带有讨好性

如何评价《裁缝》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继去年多伦多电影节的北美首映后,今年初才在美国上映,规模也不是很大。也许跟这部影片澳大利亚的制作班底有关,不过好在我们这么快就有了高清字幕资源,借机认识了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女导演:乔瑟琳·穆尔豪斯。
并且该片改编于,同样来自于澳洲的女作家:罗莎莉.汉姆的畅销小说《Dress Maker》,更不用提,除了英国女演员凯特·温斯莱特领衔主演外,其他一众配角,同样来自于袋鼠国。《饥饿游戏》系列里总是扶不上墙的大表姐前男友,剧情令这个大个子男生,在里面除了忧郁就是背叛,倒霉的不得人心,不过这次一改形象,留起了胡须,猛追凯特女神,一点也看不出来青涩,反而表现的挺自然,也许是对于自己90后小鲜肉和魔鬼身材的自信。剧中,这个童年玩伴的泰迪角色,他完成的很出色,人物感犹如其名,是那个女生们受伤了,入夜了,可以搂在怀里,紧紧依偎的好男人。
而另一位抢眼的男配角,就必须是我们《黑客帝国》系列里的雨果·维文了,他可以是面无表情的Agent Smith,也可以是个异装癖的小镇警察,浑身上下散发着诙谐又毫无违和感的气质,作为澳大利亚演员,与女导演:乔瑟琳·穆尔豪斯,这是第二次合作,两人第一次碰撞的电影《情如物证》,让导演在1991年获得了戛纳的金摄影机奖。
回到这部新片,同样在片中极为抢戏的,还有饰演凯特母亲的澳洲女演员:朱迪·戴维斯,一直在好莱坞奋斗的她,获得过两次奥斯卡提名,其实力从影片的很多小桥段,都可以窥见一斑,绝对是殿堂级的老戏骨。更不用提,年轻时候的她,还曾出演了科恩兄弟的1991年戛纳成名作《巴顿·芬克》。20多年后,这一群在1991年就荣登巅峰的艺术家们,再聚首,为我们带来了这部改编自小说的重量级女性作品。
影片围绕着离乡多年后,从巴黎归来的女裁缝:提莉,以她神秘的童年回忆展开,她试图唤回母亲的记忆,挽回村子里人们对她的看法,收获属于自己的情感,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破除自己身上的诅咒,当年那个10岁的小女孩儿,是否为“杀人凶手”的疑案。可以说影片本身自带的古怪气质和剧情里种种的荒诞和离奇,皆源自于小说故事的完成和成熟。作为女作家:罗莎莉.汉姆最畅销的小说,故事有着明显的女性色彩,又包含着对于女性魅力和权力的探讨。
一个荒郊僻壤的村落,杂货店、诊所、学校、警察局、议员家,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将1950年代澳洲西部的风土人情勾勒出轮廓。形形色色的村民,各自代表一种闭塞社会里人们的偏见态度和病态的心理。邪恶的郡长,软弱的法制,刻薄的老师,无用的药剂师,一众刁钻的村民,他们某种程度上,都是村落里的寄生虫,相互啃食,向腐而生。而唯一照顾提莉疯癫的母亲的泰迪一家人,是靠着给村子里的人掏粪的辛勤工作,才得以寄居在村子外的山坡上。
不得不说这个舞台设定的太有意思了,虽然不是什么罕见的故事背景,但是读者和观众都能立刻领会到,其中的故事和人物,必定十足的有趣,充满了尴尬和意外的惊喜。影片在这一点上,没有让我们失望。各色人物都表现的十分的丰满,杂货店的小丑妞儿,郡长家的洁癖夫人,阔若悬河,视子如宝的单身母亲等等。

电影裁缝时代背景不同女性复仇都带有讨好性

如何评价《裁缝》(The dressmaker)这部电影?

影片的剧情为凸显黑暗人性显有些荒诞搞怪,但是亮点颇多,特别是服装堪称一场T台秀已足够亮瞎我们的双眼,冲着这些也值得一看。

女主在欧洲跟着几个时尚大师学了一身好功夫,但她回到老家那个破地方并不是神马荣归故里,而是只有一件事:复仇。

简介

惊喜之作,本以为一部名叫“裁缝”的片子能拍出什么花样来,没想到这么耐看,一部上世纪时装片,每个人物都设计的个性鲜明。

并且还插入了悬疑元素和一点黑色幽默,雨过·维文的女装癖是在致敬《丹麦女孩》吗哈哈,还有肥温,今年没凭这部提名奥斯卡真是太可惜了,演什么像什么啊。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