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山观虎斗的元统初政元顺帝驱虎吞狼挑动两大权臣火拼记

时间:2022-08-13 15:26:21阅读:4803
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继位之后,内受婶母文宗卜答失里皇后的压制,外有两大权臣势力操控,处境艰难,但少年天子愣是在两大势力之间,坐山观虎斗,暗中支持伯颜铲除燕帖木儿家族。大元至顺四年(1333)五月,元朝第一权臣…

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继位之后,内受婶母文宗卜答失里皇后的压制,外有两大权臣势力操控,处境艰难,但少年天子愣是在两大势力之间,坐山观虎斗,暗中支持伯颜铲除燕帖木儿家族。

大元至顺四年(1333)五月,元朝第一权臣太平王燕帖木儿去世,二月份就来到京城战战兢兢等候继位的小王子妥欢帖木儿终于被允许登上皇帝宝座,帝国真空了半年的帝位终于有了归属。

六月初八,妥欢帖木儿在大都继位,是为顺帝,大赦天下,第一权臣燕帖木儿的弟弟撒敦为太傅、左丞相,燕帖木儿的儿子唐其势为御史大夫,以第二权臣浚宁王伯颜为太师、中书右丞相,八月,立唐其势的妹妹答纳失里为皇后。九月,诏太师伯颜、太傅撒敦外,其他官不得兼领三职。

十月,凤州山崩,改元元统,封撒敦为荣王,唐其势袭封太平王。十一月,伯颜晋封秦王,当日,秦州山崩地裂。伯颜、撒敦统百官,总庶政。

顺帝初年的政治格局就是如此,后宫有婶母皇太后卜答失里,朝廷有燕帖木儿家族和伯颜家族两大势力,少年天子妥欢帖木儿只能老实做听话的傀儡。

燕帖木儿(?-1333.5)家族出自钦察人的伯岳兀氏,燕帖木儿的父亲床兀儿、祖父土土哈都是元代名将,为大元东征西讨、鞠躬尽瘁。

燕帖木儿自幼宿卫武宗海山,颇见爱幸,因此在泰定帝驾崩后,发动大都之变,扶持武宗次子文宗图帖睦尔继位,让帝系从真金太子嫡长系重新回到嫡次子一系,可以说对武宗后裔有再造之功,所以文宗投桃报李甘愿做个橡皮图章,大权尽在燕帖木儿手中。

燕帖木儿死后,势力被弟弟撒敦以及儿子唐其势继承,家族出了三个王爵,燕帖木儿的太平王爵位由儿子唐其势承袭,撒敦另封荣王,小弟弟答里承袭父亲床兀儿的句容郡王,闺女答纳失里又进宫做了皇后,虽然燕帖死了,钦察家族的权势依旧庞大。

伯颜(1280-1340),出自蔑儿乞氏,与灭宋的八邻伯颜同名,元初鼎鼎有名的伯颜是八邻部的伯颜,元末大名鼎鼎的伯颜就是蔑儿乞伯颜。

伯颜的祖父称海,随从元宪宗蒙哥南征,死在钓鱼山。父亲谨只儿,仁宗时期担任答己太后兴圣宫宿卫。

伯颜出生在灭宋之后,十五岁就宿卫武宗海山,追随海山征战漠北,武宗称帝后赐号“拔都儿”,和燕帖木儿一样,都是武宗的忠实追随者。

燕帖木儿发动大都之变时,伯颜任职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佩虎符节制江淮诸军。接到燕帖木儿的消息,伯颜立即响应,迅速镇压反对派,筹集钱粮开始备战,亲自带领骁勇士卒五千护送怀王图帖睦尔北上大都继位,功劳仅次于燕帖木儿,被文宗加官进爵,领宿卫加太尉拜太保,任中书左丞相,知枢密院事,尚世祖忽必烈的阔阔出太子之孙女卜颜的斤公主,晋封浚宁王,并追封三代王爵。

为了酬谢燕帖木儿和伯颜的功劳,文宗下令为他们建立生祠,立碑记述他们的拥立之功。顺帝继位后,更是官上加官,进太师、奎章阁大学士,领太史院、兼领司天监、威武、阿速诸卫,又晋封秦王,领中政院、宣政院等,总领蒙古、钦察、斡罗思诸卫亲军都指挥使,位居唐其势之上。

元统二年(1334)四月,顺帝任命唐其势和伯颜的弟弟马札儿台并为御史大夫,命唐其势总管高丽女直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

又给左丞相撒敦加封官职,加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答剌罕、荣王、太傅、中书左丞相,赐庐州路为食邑,赦世世子孙九死。死去的燕帖木儿也得到追封:太师、公忠开济宏谟同德协运佐命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右丞相、上柱国,追封德王,谥忠武。

总之朝中势力被他们两家平衡瓜分,目前钦察家族还是占大头。元统三年(1335)三月,撒敦卒,伯颜为右丞相,不设左丞相,独揽朝政,唐其势就怒了。

跟随老爹和叔叔在两都之战经历腥风血雨的唐其势非常不满伯颜位居其上。

小唐认为:这天下本是我家的天下,伯颜你这个蔑儿乞贱民要不是跟着我爹才起家,你凭啥人五人六的?你算神马东西啊?敢在我之上?

皇帝妹夫也是白眼狼,不是我爹扶持你们家族,你们武宗皇帝后裔指望啥重登帝位?不对我们家感恩戴德诚心报答,反而去提拔那个蔑儿乞贱种,真是叔可忍婶婶不能忍。

秦王伯颜觉得:我的出身不能掩盖住自身的才华,凭着我自己的努力拼搏,才为我们蔑儿乞家族闯出一片天,两都之战中燕帖木儿的功劳的确比我大,但是,我的功劳也不小啊!没有我的支持,他拿什么打仗啊!文宗皇帝就知道我的功勋仅次于燕帖木儿,除了燕帖,谁还能比过我?撒敦?那是我给燕帖面子,不和他一般见识。可你唐其势算个神马东西?一个官N代,不过是靠你爹,没你爹谁把你当回事啊!

小皇帝?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对着我这样功高盖世的大功臣,保持恭敬、信任就行了,对你要求不多。

顺帝在没人的时候暗自哼哼:燕帖木儿!你这个老贼!如果不是你,我爹、我嫡母也不会惨死,如果不是你,我也不会被流放,被天下人耻笑几个月不能登基,咱们之间的仇恨比天还高比海还深!

你儿子在朝堂上跋扈,不给我面子;你闺女在后宫骄纵,殴打凌辱我的小奇奇······我忍!在朝堂我尊崇你唐其势兄弟,给你们加官进爵,在后宫我宠爱你答纳失里,让我的小奇奇先委屈着,总有一天要你们好看!

虽然伯颜也不是好东西,捧着他可以压制大舅子唐其势,来个驱虎吞狼,让他们两家火拼,先灭了一家再说以后,如此能演戏的我,元统第一影帝舍我其谁?

伯颜和唐其势两人互相瞧不起,老江湖伯颜假惺惺的说要把右丞相的位置让给唐其势,顺帝自然不同意,任命唐其势为中书左丞相,仅仅一个月,唐其势就以交通诸王谋反作乱的罪名被伯颜诛杀。

按照史书记载,唐其势对伯颜怀恨在心,就勾结亲王晃火帖木儿,准备拥立晃火帖木儿为皇帝,把妹夫顺帝废掉,然而,唐其势的阴谋被郯王彻彻秃告发了,伯颜就提前做了准备。

元统三年(1335)六月三十,唐其势和弟弟塔剌海率军闯进宫,伯颜和完者帖木儿、定住、阔里吉思等人捕拿乱兵,唐其势抓住殿槛不放手,依旧被伯颜党拖出去斩杀,他弟弟塔剌海逃到皇后答纳失里处,躲在姐姐身后,答纳失里用衣服挡着兄弟,也被伯颜派人拖曳出来当场斩首,血溅到皇后衣服上。

伯颜又把答纳失里废掉,让人拖走,皇后惊惧的喊顺帝:陛下救我!顺帝终于不用忍受这个母老虎了:你兄弟要造朕的反,朕岂能救你!

皇后被伯颜安置在开平民舍,七月初二鸩杀,燕帖木儿家被籍没,七月二十八,伯颜又击败唐其势的叔叔句容郡王答里,燕帖木儿家族彻底覆灭,大元朝堂成了伯颜一家独大。

史书是这么记载的,那么,元统之变的真相就是如此么?非也!

伯颜所说的唐其势交通诸王晃火帖木儿,是元宪宗蒙哥的亲孙子,元世祖忽必烈的侄孙,父亲叫阿速歹,晃火帖木儿封并王,是元顺帝的曾祖父辈。

史书记载那个举报并王晃火帖木儿的郯王彻彻秃,则是蒙哥的曾孙子,玉龙答失之孙,完泽之子,晃火帖木儿的亲堂侄,也是元顺帝的祖父辈。并王和郯王都是元朝一等金印兽纽位的诸王,在大元皇室的地位比较尊贵。

伯颜所属的蔑儿乞部在当初被铁木真消灭时,一部分属民分给了拖雷,之后又被蒙哥后裔彻彻秃继承下来,伯颜就是彻彻秃的属民。

按照元朝的规矩,不管伯颜多么的权倾天下,彻彻秃依旧是他的主子。伯颜显贵之后,还向使长彻彻秃求亲,想让儿子娶彻彻秃家的女孩,自然被皇室尊长彻彻秃拒绝了,这位亲王怎么可能和自己家的奴才结亲啊!

伯颜觉得主子的拒婚对他来说很屈辱,曾经说过: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头上怎么能有使长呢?于是,找个名目就把主子彻彻秃杀死。

通过伯颜和彻彻秃的关系分析,彻彻秃怎么可能去举报自己的亲堂叔晃火帖木儿去迎合伯颜呢?可以推测郯王举报这个事是伯颜伪造的。

唐其势或许和晃火帖木儿关系不错,但要说废掉年轻的亲妹夫顺帝,去支持一个老爷子亲王,可能吗?除非唐其势脑抽了。

如果唐其势真的要谋反,不会把兵埋伏在东郊,当时的形势还是他们家占上风,他蛮可以直接领兵入宫的,而不是带着卫士被伯颜一窝端。如果他们真的谋反,怎么着也该是答里一起起兵呼应,而不是等到唐其势兄弟被杀了,党羽逃到答里处才仓惶起兵的。

所以,唐其势交通诸王谋逆的事,根本就是伯颜的污蔑,虽然唐其势也不是啥好鸟啊!

就是这样。

图表世系系猴格自制。

清朝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为何从未发生血腥的宫廷政变?

清朝在雍正时就开始施行“秘密立储”制度,皇帝将自己中意的皇子,会提前定下来,一份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书一份密封于闸内,随身携带。

而在雍正之前,清朝为夺“皇(汗)位”,流血厮杀那多了去。

比如努尔哈赤与他弟弟舒尔哈齐,这二人都有自己独立于自己军队,就是向明朝朝贡,二人也是分开进行,以个自的名义。然而舒尔哈齐觉得哥哥努尔哈赤想吞并自己,舒尔哈齐就想拉自己的部队独立出去,被努尔哈赤发觉,直接将弟弟包围,并将之软禁到死。舒尔哈齐的部下也被努尔哈赤交给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管理,编为镶蓝旗。

这是清朝第一次内部政变。也因为努尔哈赤囚禁“皇族”成员的例子,后面的皇帝对皇族也只囚禁到死,无论皇族犯了多大罪。

至于为什么努尔哈赤不直接收编弟弟的部下?因为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是相对独立的武装力量,强行收编,会有武装冲突,后面的冲突会有例子。

第二次

努尔哈赤晚年,将自己的长子褚英立为继承人,因为褚英为人小气,骄悍,经常在将自己视为可以指挥其它兄弟的“大汗”,并表示如果我当了大法,一定把你们这些不听话的弟弟与功臣全部杀了。结果被努尔哈赤撸掉,囚禁到死。

第三次

再立次子代善为继承人,代善为人不苛刻,但也不大度,他逼得自己的儿子(或者孙子硕托)投降明朝,还好被努尔哈赤发觉,压了下去。

再加上代善与皇太极之间的冲突,使努尔哈赤头疼不已。比如阿敦阿哥事件;阿敦是皇族努尔哈赤的亲戚,军功较多,努尔哈赤比较信任。某次,努尔哈赤问阿敦,代善与皇太极谁可以当我的继承人,本来阿敦应该不说,免得得罪双方。结果阿敦说皇太极好,代善得知消息后,哭跑到努尔哈赤面前说老爹,你不满意我就直说,我可以退下来,我不想跟我哥哥一样(指褚英)。皇太极听说这事后,也跑到努尔哈赤面前,指着天发誓我与善哥天地良心,我绝无抢他的位置………………

努尔哈赤知道事态严重,说没有此事,是谣言,并把阿敦给杀了。

其实二人均有心当大汗,二人斗的也很猛,关于这一点努尔哈赤是知道的。

二人如此争斗,再加上代善与努尔哈赤的老婆有染,努尔哈赤就搞了个“八王共政”的措施,将多铎,多尔衮等未长成人的小贝勒拉了进来,稀释大贝勒们的权力。

结果,努尔哈赤一挂,皇太极联合其它三大贝勒,搞一个“四大贝勒”模式,将其它几人踢出决策圈。

第四次

四大贝勒——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 、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这四人以皇太极为首,四人地位平等,皇太极为独揽大权,对这四人从心理到物理上,均进行压制。比如对代善,就派他去打明朝,本着打赢平外乱,打输平内乱的原则,将代善打服。

而阿敏就是我上文说的舒尔哈齐的儿子,在汗位面前本就失去资格。阿敏也想如他老爸一样,独立出去,也被皇太极送到明朝当炮灰,结果阿敏直接弃城。皇太极大怒,召诸贝勒共议阿敏之罪。罪状除了此次弃城之外,还有心怀异志、当年在朝鲜谋求自立等等。将阿敏囚禁,也是到死都不放出。

其部镶蓝旗交给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

莽古尔泰,与名字一样莽夫一个,他的的正蓝旗与皇太极的二黄旗直接进行物理厮杀,被皇太极物理镇压,并进行大清洗,清洗之后交给皇太极的儿子豪格指挥。

八旗,相当于八个独立的团体,这八个团体除听从努尔哈赤与各自旗主外,其它人根本不听。正蓝旗与二黄旗厮杀也正是在莽古尔泰与其弟弟继任旗主德格类死后,才打的。

第五次

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帝,由顺治上台。入关后,多尔衮将豪格整死,多尔衮死后阿济格再武力夺权,准备成为第二个多尔衮,后失败。

第六次,就是大家熟知的“九子夺嫡”。

这还是粗粗分了一下,清朝前中期更多“皇位”争夺战,还有更多史料可挖。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