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 黄轩 豆瓣「推拿道尽了盲人难以启齿的性黄轩牺牲是真的大」

时间:2023-01-16 13:31:45阅读:4247
“无论看见还是看不见,爱情本身都不会有错。”这是一个盲人推拿中心,杂乱的设备,拥挤的宿舍,窗外熙熙攘攘的行人。主人公是一群处在社会边缘的群体,情感和矛盾的纠葛。推拿店里的人生百态,都让这一部电影脱颖而…
  • 黄沾(JamesJ.S.Wong),1941年3月16日出生于广州,原名黄湛森,中国香港词曲家、作家…

“无论看见还是看不见,爱情本身都不会有错。”

这是一个盲人推拿中心,杂乱的设备,拥挤的宿舍,窗外熙熙攘攘的行人。

主人公是一群处在社会边缘的群体,情感和矛盾的纠葛。

推拿店里的人生百态,都让这一部电影脱颖而出。

01,

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另类代表,娄烨的作品始终处在对于边缘人物的探索和深切关怀中。

也正是因为内容题材敏感,尺度较大,他的作品似乎总是和“封禁”、“解封”分不开关系。

从《颐和园》到《春风沉醉的夜晚》再到《浮城谜事》。

娄烨注重自我表达,甚至冒着难以在院线上映的危险,一次次地还原生活原貌。

《推拿》也不例外。

主人公是黄轩饰演的小马。

电影的开头,也在模拟着小马失明之前的世界。

那是一片混沌不清的世界,他躺在床上,接受着周围人善意的谎言。

等待着永远都无法到来的光明。

电影从远景到近景,再次拉近的时候,小马已经从一个孩子变成了成年人。

童年时期的创伤,给他留下了阴影。

他想过自杀,轰鸣声逐渐模糊。

电影给了他的耳朵好几个特写镜头,只能够依靠听力生存下来的小马。

他的世界是晦暗无光的,声音是刺耳而尖锐的。

02,

小马来到了盲人按摩中心,遇到了和他一样,“看不见“的人。

对于普通人来说,盲人属于弱势群体,和很多残缺不全的人一样,都属于主流世界之外的。

在盲人的世界中,他们都会用“看得见“和”看不见”来进行划分。

老板沙复明,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却充满了理想主义。

他喜欢吟诗,喜欢三毛和孩子,敢于追求自己看不见的美。

他相亲的时候,女方的父母也会因为他看不见而长吁短叹。

自己相亲屡败屡战,生活备受打击,他仍然有对于爱情的渴望。

小孔的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儿嫁给“全盲”,她只能够和自己的爱人一起私奔。

盲人看不见,做饭的大妈就可以把羊肉多分给自己偏爱的人。

盲人们的压力,不仅来自于主流社会的“敬而远之”,甚至在同样失明的人群中,也同样存在。

小马爱上的,是按摩中心的盲人小孔。

他分辨一个世界的“美”,依靠的仅仅是气味。

他喜欢小孔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在夜里,他拼命闻小孔用过的毛巾,这样一份很真切的欲望,让他的世界多了色彩。

也正是对气味的依赖,他在洗脚房看到小蛮时,也同样是被她身上类似于小孔的气味所吸引。

对于他来说,让他神往的气味,就是爱情本身。

他为了自己的爱情,飞蛾扑火一般的付出。

和小马不同,王大夫不同嗅觉,却用了听觉来弥补视觉方面的缺陷。

每个人性情不同,却都有自己追求美和爱情的独特方式。

纵然感官是不完整的,但是他们始终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来充实着自己的生命。

03,

每一个盲人,都需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安放那一份本能的欲望。

沙复明摸着都红的脸,他想要体会到那一份大众公认的美是什么样子的。

金嫣的痛苦来得更为直接。

她需要经历一个极其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那就是慢慢体会从“看得见”到“看不见”的过程。

从光明的世界步入到黑暗世界。

她让泰和摸着自己的脸,让泰和形容自己“有多美”。

泰和说“比红烧肉还要美”。

对于盲人来说,美可以是来自听觉,可以是来自嗅觉,也可以是来自触觉。

电影反映的是最为真实而质朴的生活,写尽了盲人们难以启齿的性。

而这些,则是人的本能。

就连剧中的演员们,除了几位主角之外,也都是真实的盲人。

娄烨导演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他带领着剧组深入到了盲人中心,了解和感受他们的生活。

还聘请了盲人顾问给所有的人上课,讲述他们和盲人相处的心得。

在影片杀青的时候,明星们也都快要成为“半专业的推拿师了”。

就连电影的片尾,都没有字幕。

导演认为,这是一个关于盲人的故事,他也希望更多的盲人朋友们,也都能够看到这一部电影。

电影跳出了悲天悯人的高度,只是润物细无声般地带领着观众,走进了那一片没有光的黑暗世界。

用最为质朴的当时,呈现了那一份真挚的情感。

04,

电影虽然是以小马的经历为主线的,但是没有真正的主角。

支线多而不乱,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

小马被同事张一光带进了发廊,遇到了发廊女小蛮。

和她有过爱欲的纠葛。

当自己能够看见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爱的,是他之前“闻到”的小蛮,而不是现在的小蛮。

当一个人看到光明的时候,他才会更好地体会到什么是“黑暗”。

(黄轩牺牲也很大啊,但是演技,真的不遑多让。)

经历了从看见到看不见,再回到“看见”的过程,小马已经分清了看见和看不见的界限。

看见也好,看不见也好,爱情都是需要感知的东西。

纵然看不见,有着美好的寄托,仍然可以有滋有味。

即使是能够看见的普通人,也会对于爱情畏惧,退缩。

他笑了。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可以在第一天闭上眼,什么都看不见。”

眼睛虽盲,爱“无盲”。

推拿 黄轩 豆瓣「推拿道尽了盲人难以启齿的性黄轩牺牲是真的大」

如何看待黄轩的电影《推拿》?

对于人类来说,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在任何时代,之于我们,它永远是新鲜的名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自然界里最强大的生物,我们的强大不在于物竞天择中顽强的生命力,而是因为我们是有思想的,是所有情绪情感的集大成者。所以,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生物本能,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爱人的能力与被爱的资格。

在黄轩主演的《推拿》这部电影中,讲述的也是一个关乎爱情的按摩店的故事,要说它的特殊之处,可能就是它是关于盲人之间的爱情,在沙宗琪按摩店里这一群的盲人按摩师,乐观,善良,可是在追求爱情的路上频频受阻,沙复明相亲均以失败告终,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盲人,可他从未因此感到自卑,可也像他说的那样,长久的失明已经让他对美的追求成为了一种魔障,所以,当许多人夸赞都红时,他长久压抑的欲望和其他负面情绪终于爆发。他疯狂的想要占有都红,不管是自己的虚荣心对一个概念的迷恋也好,对主流社会的极力企盼也好,对于沙复明来说,占有就是爱情。
同样的,对于影片的另一个主人公小马,起初对嫂子的不断纠缠终究是源于那是第一个靠他最近的女子,是第一个牵到他手的女子,是第一个让他可以清楚嗅到味道的女子。他甚至不知道那个人的相貌,禀性,可他不在乎,因为对于像他这样的盲人,气味便是爱情,因为他喜欢那个气味,所以自然而然的,他以为自己生出了爱情。
有的人眼盲,有的人心盲,眼盲的人看不到现在,心盲的人看不到未来。眼盲的是王大夫,心盲的是王大夫的家人,心盲的人犯下的罪孽却要眼盲的人来承担,只是因为他眼睛看不见,债主便可以随意用语言来凌辱他。只是因为他眼睛看不见,家人便可以居功自傲地认为他有所亏欠,理所当然的从他身上榨取价值。凭借这世界余着的爱心与同情,他可以去乞讨,但也像他说的,他要那张脸,他们那一类的人,都要那张脸,即便他们看不到,可他们要尊严。盲人们总是拼尽全力的向主流社会靠近,可与健全人之间始终都有一道无形的屏障,他们不去乞讨,是为了拼死捍卫被隔离主流社会之外的仅余的尊严,也同样捍卫着对爱情的尊严。所以,他对小马的纠缠感到愤怒、痛苦,压抑。



盲人天生的缺陷使他们无法全面的感知世界,对于爱情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因此,相较于健全人,盲人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则是显的更加原始,他们更多的通过性来品尝爱情的滋味。也许真的是懂得了爱情,所以小马才会对嫂子感到十分的愧疚与自责,也许真的是懂得了爱情,所以他才会对小蛮的工作突生芥蒂,对留在小蛮身边的异性生出忌妒甚至大打出手。都说戏子无情,妓子无义,然看到这部影片中的失足女小蛮的种种表现,却猛然想起百年前落魄书生柳三郎逝世无人敛尸,扬州青楼女子众筹白金送他入土为安的奇事。她会为了小马戴上漂亮的耳环,穿漂亮的衣服,即便知道那个人看不到,可她还是觉得欢喜,她也会为了一句瞎子跟共事许久的姐妹大吵大闹。
所以,爱情其实不分阶级与界限,就像开头说的那样,它是一种本能,无法根除,不能止步,它只是很简单的那样,你们某天走在同一条路上,你没让,他也没让,撞上了,那便可以称之为爱情了。
小马和小蛮最终能够走到一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面对生活时相同的心境吧。他们都承受着世人的非议,就像这城市里的榭寄生,有所依靠,才能存活,相同的境遇让他们彼此靠近抱团取暖,最终成为了对方的习惯,再也容不下别的多余的人和事来打破这种习惯,所以,他们最后选择了携手离开,这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可悲。
愿真的能如沙复明咏的那样: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再不寻找

推拿 黄轩 豆瓣「推拿道尽了盲人难以启齿的性黄轩牺牲是真的大」

金马奖影片《推拿》:盲人的爱恨纠葛里,是人人无法回避的情与欲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如果有来生》”

《推拿》是著名导演娄烨的作品,故事以一个盲人推拿中心为背景,近距离描摹以盲人推拿师为主体的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影片2014年上映,获得第51届台北金马影展(2014)最佳剧情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奖。

在沙复明(秦昊 饰)开的盲人推拿按摩室里,有一群以按摩手艺为生的盲人推拿师,他们自力更生,以精湛的推拿手艺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做起了盲人推拿的口碑。

可是在这个只有十多人的小圈子里,却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如暗流般涌动的情绪:压抑、渴望、情欲和无奈。

一、残疾人怎样生活?

小马(黄轩 饰)在童年的一场车祸中双目失明,车祸不仅带走了他的眼睛,也带走了他母亲的生命。在辗转求医无望后,他想过死,又被抢救回来。而后他终于接受了自己会终生残疾的事实,郁郁寡欢、无精打采地活着。上特殊学校、学生活技能和手艺,有一份可以糊口工作。

小马的人生轨迹可能是大多数残疾人的生活轨迹。他们的故事似乎在能养活自己就够了。而大多数人对残疾人的概念,也只是停留着只要他们能生活自理就好,要是能找到一份工作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可事实上不应该是这样的。

残疾人不止要走出自己的圈子,还应该要走进社会,融入广大的世界,提高各方面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他们的期待不应该只是不成为一个累赘。

如果不是因为残疾,沙复明也算是一个有才有貌、事业有成的男人,可他屡屡相亲失败。因为残疾,又受尽了多少白眼和嫌弃。

如果不是因为残疾,貌美如花的都红(梅婷 饰)又如何会只能做一个下苦力的推拿师?人人称道她的美丽,却有紧跟着道一句“可惜”。

如果不是因为残疾,一表人才、帅气正直的小马,又如何会爱而不得、处处维艰?

如果不是因为残疾,还未完全失明的金嫣又为何早早地恨嫁,要为自己找一个可靠的男人。

如果不是因为残疾,王大夫(郭晓东 饰)又如何会成为弟弟的垫脚石,连用来结婚的血汗钱都被家人算计。

如果不是因为残疾,他们本来可以过上多好的人生。可是因为残疾,一切化为泡影,他们只能生活在最底层。

可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每个人都在努力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在《推拿》里,他们每个人都是主角。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小九九,丰富的情感活动也使得他们个个都生动起来。

二、残疾人的感情?

除了生活上的温饱,残疾人就没有情感和心理需求么?不是的。他们的爱和痛与别人是一样的,甚至会更加敏感。

当小马对嫂子小孔动情后,哪怕大家都是盲人。小孔也早已发现小马对她的别有用心,而就算是旁观的其他同事,也在短时间内觉察出空气的异样,更不用说小孔的对象王大夫。小孔对小马更多的是对弟弟般的包容。她的情欲、爱情都只给了一个人,就是哪怕父母不同意,她也要随之私奔的王大夫。王大夫并未让她为难,只是默默地看着,等着,陪在她的身边。

而金嫣处处照顾着泰和,又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给他,她又何尝不知道泰和对她的若即若离。她喂橘子的手空了下来,她的表白被拒,她的骄傲细碎。可她不认命,她还是要抓住幸福的可能。泰和最终接受了她的爱,他说爱她,就像爱红烧肉,那是他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也最真实的情话。

沙复明在相亲的路上受挫,可当他得知都红很美,他的手摸到了她的美,就不曾放下对她的爱恋。他想留下她,想照顾她,想与她厮守,想与一人白头,那个人是她。他为她计划好一切,可她一次次逃离。他那么痛,那么无可奈何。

都红一次次拒绝沙复明,哪怕他为她痴迷,能护她余生衣食无忧,可她不能。她看得清楚,沙复明对她不是爱情,而是对美的执念。她也看得清清楚楚,她的心里只有一个人,那个人是小马。她也看得很清楚,小马的心里没有她。

小马以为自己对嫂子的躁动是爱,是喜欢,是不可替代。直到去“洗头房”遇到小蛮,她是他的第一个女人。小马在嫂子小孔的怀里蜕变成一个男人,在小蛮身下才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而小蛮对他,不只是做生意的交情。在两人的交往中,互相动了真情,甚至不顾一切最终私奔。

无关身份,爱情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是盛大的欢喜,也是痛彻心扉的劫。

残疾人也有七情六欲,甚至是更加真诚、饱满和完整的心意。如果所谓的“主流”群体对残疾群体情欲视而不见,选择性地忽视,其实是对他们最大的不敬。

三、残疾人?

让人悲伤的是,特殊群体似乎是一个隐匿的存在,在生活中难以见到他们的踪影,出于种种原因,他们被所谓的“主流群体”排斥在外。在人与人之间,那种鸿沟是存在的。残疾人与所谓的正常人之间,那条生理上和精神鸿沟是巨大而不可逾越的。

甚至看这样一部影片也会让观众产生些许的生理性不适,似乎入侵了他们的私生活一般。我们太习惯于以一个健全人的视角去同情和怜悯弱势群体,但又对他们的私生活感到好奇,当影片揭下所谓人性的遮羞布,才发现该难堪的其实不是他们,而是戴着有色眼镜的所谓的健全人。

《推拿》没有回避这些刺痛的景象,反而将他们搬上大荧幕,要让所有人看到他们。看到他们的不易和他们的力量,看到他们的非同寻常,接受他们与大众一样。

说到底,如果连直视特殊群体的勇气都没有,又如何与他们平等对话,让他们融入这个大的环境。

四、《推拿》

影片打破原著以人物章节进行讲述的模式,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挤在一起,呈现出更具有剧本艺术性的矛盾冲突,而故事也在剧情的推进中具体和丰富起来。讲的是一群边缘小人物的普通的故事,但故事的内核却无比沉重。

电影将丰富的内心活动以人物的行动(动作、眼神、表情)进行非常具体的表达,又以画外音的旁白形式进行传递。《推拿》采用晃动晕眩的摄影剪辑和细致入微的音效,加上实力派演员的给力演出,使得整部影片的呈现浑然一体。

《推拿》虽然是以盲人群体为对象,却有难能可贵的真诚,反映出这个群体最真实的生活面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也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创作。

导演娄烨显然并非只是刻画盲人这个特殊群体,也是以盲人的视群视角去审视所谓的“主流”群体。

而影片探问的主题,也突破了在生活层面的游离,不断追问什么是爱,什么是美,人要什么样的生活?

最后,无论是三毛的诗歌还是尧十三的歌,都再应景不过。

妈妈 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彩虹 终于出现在我的天空

可是我 已经忘记了彩虹的颜色

彩虹的尽头 会是什么样子

——尧十三《推拿》片尾曲

《推拿》真的太用心了,让人压抑、让人揪心、也让人眼含热泪去奔赴生活。

当今生的苦难已成定局,如果有来生,又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作者简介:空中行云,一个集爱与孤独于一身的女子,在梦与现实之间自说自话。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