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播的抗战电视剧有哪些「中国备受欢迎的八部抗战剧有的被点名禁播有的热播59年」

时间:2023-01-16 00:57:56阅读:2213
提起抗战剧,大家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就是“抗战神剧”。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打仗住五星级酒店,简直就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难道国产抗战剧真的如此不堪吗?其实不是,在过去的20年里,也有很多经典的抗战剧,战士们有…

提起抗战剧,大家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就是“抗战神剧”。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打仗住五星级酒店,简直就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难道国产抗战剧真的如此不堪吗?

其实不是,在过去的20年里,也有很多经典的抗战剧,战士们有血有肉,还原历史角色塑造极为出色,每一部都是好评如潮。

今天给大家推荐9部零差评”的抗战剧。

08.《地下交通站》 (豆瓣9.4)

《地下交通站》是一部抗战题材的情景喜剧,用幽默语言讲述惨痛历史。

贾队长的一颦一笑,黑藤太君的引经据典,野尻太君的瘸腿子,胆小怕事且贪财的白翻译,偶尔糊涂的齐老太太,潜伏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蔡水根,让人百看不厌。

该剧主要讲述了我军为了搜集情报,因为位置优越日军伪军经常来吃饭喝茶,所以成立了一个地下交通站。

《地下交通站》主要是想表达,大多数中国人对鬼子恨之入骨,多多少少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抗日,抗日不再是军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

军民抗战,不分阶层、不分男女老幼,看似小小的人物传递的情报足以拯救民族。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当年有不少人因为《地下交通站》搞笑,被指责为对革命历史戏谑、不尊重等,实则很用心还原场景。

《地下交通站》有两句台词比较陌生小石头卖的“老刀牌新高乐十本入”,也就是“新刀牌香烟”,放在现在估计没有几个人见过。小水根的喊得“满转身”,放在现在就是慢点的意思,补丁衣服就真是补丁衣服。

随手哼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很多观众以为把红歌搬出来是搞笑的,其实这首歌“中国第一军歌”,为了帮助战士记忆而设计的。

这种颇具时代特色的事物只能靠百度。

《地下交通站》绝不是一部简单的喜剧,它在各个细节上为我们描绘了遭受侵略的实况。

作为时代的早产儿《地下交通站》是唯一不可复制的经典。

07.《永不磨灭的番号》 (豆瓣)8.8分

2011年上映迄今为止已经播出了11年,“李大本事”用搞笑的方式表达了情怀,被称为是经典之作。

李大本事带领了一队“民不像民,兵不像兵,是兵不拿饷,是民要扛枪。”

李大本事出门全凭一张嘴,收服“九路军”,他们没有接受过训练,打鬼子从来不按套路出牌。

靠着“孙膑斗庞涓”、“火烧赤壁”的戏文打了不少胜仗,牵制住了日军主力部队,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灭鬼子骑兵队,成功破坏鬼子细菌战。

李大本事心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出生入死的兄弟申请个番号,但造化弄人全军覆没,兄弟们永远停留在那片阵地上。

李大本事带乡亲们打了很多胜仗,最终都没有赢得一个永不磨灭的番号。

其实他们早就有了番号,“中华民族就是番号!中国人是咱天生的番号!”。永不磨灭的番号!

前半场都是喜剧,后半场都是悲剧,前面笑着看,后面哭着看,整部剧新奇有意思。

这部剧却出现抗日神剧的影子,比如李大本事料事如神,手榴弹炸飞机,子弹永远打不完,虽然很荒诞但是很感动。

不过剧情还是很值得推理的,历史上也有“九路军”的原型部队。

06.《小兵张嘎》 (豆瓣7.8)

《小兵张嘎》改编于徐光耀的小说,1963年上映时日至今已经有59年,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

该剧主要是以喜剧的方式,围绕孩子们来衬托战争的残酷,小兵张嘎是同类型中,第一个经典的少年英雄形象,他勇敢勤劳富有正义感

该剧最大的特色,就是化悲痛为力量,通过喜剧的方式,来反衬战争的残酷。

嘎子和英子的爷爷奶奶被杀害,佟乐的妈妈遭到侵犯,胖墩的爸爸为了保护皮影戏而牺牲,虽然他们活下了来,但却又比死更糟心。

小小年纪的他背负着国仇家恨,加入到了抗战的队伍,有勇有谋探情报、惩汉奸、端炮楼。

最令人泪目的是,在胜利迎接胜利之际,小孩都是满心欢喜的,而成年人脸上是无尽的悲哀

时日至今,《小兵张嘎》在各大卫视重复放映着,上映59年依然红火着。

05.《铁血昆仑关》 (豆瓣7.5)

1939年正值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日军派出精锐部队第五师团,为了切断我西南国际交通线,在华南突袭兵力高达4.5万

为了抵挡敌人,我方派出15.5万兵力,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因日军占据有利地形,开战后导致双方伤亡惨重。

历经18天的浴血奋战,而我方以伤亡1.4万的代价,重创日军第5师团,活下来的人伤痕累累。

有的人眼睛少了一个,有人缺胳膊断腿,就连敬礼都只能用左手。

战士们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最终重创日军,以及击毙21旅团长中村正雄。

双方僵持了一个月,真实演绎战争真实的残酷。后来因为昆仑战役战国存在争议被禁,直到15年后才恢复。

在2005年重新上映时,在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上备受欢迎,由此看出这部抗战剧的质量,是多么的过硬。

04.《雪豹》 (豆瓣8.2分)

讲述的是富家子弟周卫国,为了反抗日本人的压迫,决定弃笔从戎报效祖国,在军校毕业后,组建了一支特战队。

剧情上始终没逃过主流抗日剧的俗套,把主角设定成神一样的存在,鬼子都成了智障。

虽然说主角光环严重,但文章演技入木三分,让观众看起来并不是很突兀,反而看的又爽又感动。

主要还是因为剧情好,该剧当年一播出,受到不少人热捧,所以这部剧被评为“零差评”。

04.《地道战》 (豆瓣8.3分)

《地道战》40年来全国城市、农村广泛放映,深深影响了好几代人,可谓是家喻户晓。

记忆尤深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

讲述了1939年,日寇来村里扫荡杀人如麻,每时每刻都会遭到日军的迫害。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计划,民兵领导众多老百姓在偏僻的院落挖地道。

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就躲到地道里去。

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真洞、假洞、横的、竖的,以假乱真来迷惑敌人。

一个洞能容纳100多人,大的能容纳300多人,能到敌人一入侵游击队打的鬼子眼花缭乱的。

神出鬼没打鬼子堪称一绝,下了地道的鬼子必定有去无回。

一战成名后,地道战开始广泛应用到每个村庄,打的鬼子节节败退。

同时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03.《历史的天空》(豆瓣8.6)

《历史的天空》是一部经常被大家忽略的剧,比亮剑出来的还要早一年,姜大牙在剧中有几分跟李云龙异曲同工之处,有勇有谋,有痞气的同时不失血性。

该剧讲述了姜大牙阴差阳错的加入新四军,历经残酷的战场,从草莽逆袭成军长。

相比《亮剑》《历史的天空》故事线更完整,最大差别是选取的角度不同,《亮剑》主要是讲述的是行军打仗,《历史的天空》主要是以波橘云诡的党内政治斗争为主,着重描写了党的内部环境和人性的错综复杂。

因为这部剧文化水平很高武戏太少,导致很多观众没有耐心看下去。

02.《我的团长我的团》(豆瓣9.5评分)

导演在拍摄康洪雷和兰晓龙在拍摄之前,专门去云南烈士墓园,他们看到了满山的墓碑和无数残破的枯坟,在小小的墓碑地下竟然埋葬了8000多名烈士,俩人默默落泪,带着使命拍摄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这部剧和其他剧不同,没有主角光环,每个人都很普通,剧里没有轰轰烈李的爱情,没有激昂的口号,只要不怕死的炮兵团。

龙文章是一个假团长,但是却干了一个真团长的事情

2008年4月8日,烟火师在实验烟火效果时突发爆炸,两名助理受伤,郭岩却意外去世。

时隔12天后拍摄军民溃退的戏,廊桥突然坍塌,造成48名导演受伤。

导演顶着压力8天没有合眼,所有人都拧成一根绳齐心协力,原本以为这部剧后凭着《士兵突击》带来好的收视率,结果在江苏卫视首播后扑街了,近几年口碑才逐渐恢复。

01.《亮剑》(豆瓣9.5评分)

《亮剑》是众多抗战剧无法超越的,还被人民日报拿去作为“抗日剧”的标杆。

刚上映那年收视率就爆棚,其中最高的一周达到了13.7,时日至今总播放突破10个亿。

该剧主要是讲述了八路军和国民党358团团长楚云飞,一致对外共同抵御日军,成为了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但最后因为政治不同,不得不兵刃相见。

李云龙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战神,有勇有谋几乎百战百胜,但剧中的和尚死不明不白,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意难平。

整体还原性很高非常贴切实际,传承了中国军人“亮剑”的精神,如今过去了17年一直是抗战剧的巅峰。

停播的抗战电视剧有哪些「中国备受欢迎的八部抗战剧有的被点名禁播有的热播59年」

八部超级经典的抗战题材影视剧,最后一部实至名归,至今无法超越

抗战题材的影视剧近些年来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无论是早年的神剧《亮剑》还是后来的《二炮手》等等,每一部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总能带给我们一些震撼,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全是用无数士兵的血换来的,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最信仰的抗战剧,下面糖糖就为大家盘点下8部精彩的抗战影视剧!

《永不磨灭的番号》

《雪豹》

该剧被评为继《亮剑》以后最成功的抗战题材电视剧,并且有80后版《亮剑》之称。该剧讲述了周卫国从富家子弟走上抗日道路,组建了雪豹特战部队最终成长为优秀指挥官的抗日英雄传奇故事。剧中的张仁杰在播出后成了“全网公敌”,同时佩服编剧写出了如此一个坏角色,也佩服导演的“慧眼”选了来扮演张仁杰,同时更佩服饰演张仁杰的褚峰,他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十恶不赦”反面人物,演得太狠太到位了。

《二炮手》

《二炮手》讲述的是山民贼九在整个部落被日军射杀之后,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凭借自己的射击天赋与日军专业狙击手展开殊死较量,并在加入八路军之后从只为报私仇成长为保家卫国的真正的革命战士的故事。该剧继承了康导一贯的大场面调度和对战争场景、环境严谨的还原,阳刚风格依然如故,但题材、叙事和人物的创作上则大胆创新。剧中不仅有热血的兄弟情,其与众多女性之间的感情戏也成为一大亮点。

战长沙

在剧中,男人作为一个群体所呈现出来的众生相可谓丰富多彩,值得推敲。一场战争激发了他们人性中最勇敢的部分,也消除了他们内心的懦弱,让男人们从后方的“安乐窝”走向残酷的战场,保家卫国的意识从此觉醒。虽然男人是驰骋在战争前线的主力军,但女人作为大后方,其力量同样不容忽视。剧中各色的女性形象都个性鲜明,她们敢爱敢恨,在生活中坚持着自己的处事原则,当战争到来临时,她们毅然走出深闺,放弃了懦弱和逃避,毅然为民族大义献出自己的力量。

生死线

该剧以四个不同的青年男子的合作和友谊为主线,描写了他们经历灵魂炼狱般的残酷青春成长故事,讲述了一段情义无价的平民抗战传奇。该剧情节剧跌宕起伏,战争场面令人震撼。剧中演员在《生死线》表演均可圈可点,角色特点鲜明。吕夏在该剧中将一个在爱情和战争之间盘旋挣扎的苦命女人演绎得层次分明、拿捏得准确到位,而她被编剧看重的忧郁气质也为她饰演角色起到了点睛之笔。廖凡很好的演绎出人物的外表孱弱,内心强大的特点,获观众肯定。

我的兄弟叫顺溜

《我的兄弟叫顺溜》讲述了抗日战争过程中这个愣头愣脑的小兵“顺溜”(王宝强饰),在真正的战争中,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射击技巧,为部队赢得了多次宝贵的胜利,同时他自己也在炮火的洗礼下成长的故事。《我的兄弟叫顺溜》质量精良,没有超过30集,符合央视的规定。剧情轻松自如,对白幽默,是抗日剧中的精品。同时,《我的兄弟叫顺溜》还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抗日剧,而是开创了一种抗日剧拍摄的理念。

《亮剑》

该剧描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军人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故事内容是讲述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将军为止。“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句话就是李云龙,这位“战神”式将军的一生写照。电视剧只拍到李云龙解放后授少将军衔,小说后半部金门炮战、李云龙自杀等都没有拍。

《我的团长我的团》

《我的团长我的团》以独特的视角,讲述60年前中国各地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历史,突出了中国军民的民族大义和豪迈正气。《我的团长我的团》以独特视角展现了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历史全景图,其惨烈残酷、其艰苦卓绝、其无与伦比的历史真实度与深刻的历史存在感将感动每一个观众。为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别无选择的他们不得不摒弃前仇、恩怨、偏见、狭隘而团结一致组成一支小分队,在现实的困境中他们认识到了民族存亡的大义,于是义无返顾共同投入到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为抗战胜利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正义斗争中,用血肉之躯书写一曲曲铁血卫国的悲壮战歌。

停播的抗战电视剧有哪些「中国备受欢迎的八部抗战剧有的被点名禁播有的热播59年」

曾经被央视紧急停播的抗日神剧,一部比一部辣眼睛,都有哪几部?

抗日剧里有《亮剑》这样的好作品,也有《怒江之战》这样的作品。曾经有些作品被紧急停播了,主要是这些作品的内容,有点“辣眼睛”,例如《抗日奇侠》、《孤岛飞鹰》、《铁血使命》、《雷霆战将》、《向着炮火前进》等等。

一、《抗日奇侠》的台词就很雷人

影视作品的好坏之一,就是说话做事的风格。很多观众喜欢看抗日剧,是因为可以从中感受那些年奋战的不易,但是这个“大剧”里的热血青年不少,但台词实在太雷人了,例如“我爷爷在九岁时就死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都怀疑耳朵听错了,仔细看字幕,才知道不是自己的错。他爷爷九岁的时候就死了,他是怎么来的?难道不是亲生的?还是为了插科打诨,哗众取宠说的?要是剧中人物的爷爷知道了,会不会从墓里出来,将其带走?

这个剧不仅仅是台词雷人,还有手撕鬼子这样的“神仙手段”,要是真可以这样,在战场上,我们用这个人冲锋就可以了。毕竟,在很多战役中,我们跟鬼子有过正面交锋,吃亏不少。要是这个人上场,吓死“鬼子们”了。

这样的雷人剧,不是为了愉悦大家的,而是为了愚弄大家。看看大家的知识储备,是不是到位?要是不到位的话,还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愚弄大众的。这样的影视剧,还是不要有了。生活且不易,我们回家以后看个电视剧,还要这么费劲,太难了!

二、《孤岛飞鹰》的台词,也是很雷人的

剧中的主角燕双鹰,属于那种半人半仙的人角色。在这样的角色设定中,他是想杀谁就杀谁,就能杀掉谁。因为剧中的燕双鹰说过,杀日本鬼子如杀鸡。杀鸡贩子的杀鸡动作,干脆利落,燕双鹰也是这样的。

他面对敌人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慌张,更没有胆怯,正所谓:艺高人胆大。面对敌人拿枪指着他,他不慌不忙地说出经典名句: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这样的话,也敢说,不怕闪了舌头。

面对敌人的时候,要沉着冷静,而不是言语刺激;面对敌人进攻的时候,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出手,而不是这种神人做法。这个神,可能是神经的神!燕双鹰的那只手,也是神仙抚摸过的,可以杀人于无形。

这样的影视剧,不知道是怎么过审核的。可能是审核人员也没有仔细看,所以才让这样的影视剧通过审核,进而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影视剧可以拍,但不能这样乱拍吧?要是抗日老兵看了,会不会心跳加速?

三、《铁血使命》的造型,太雷人了

剧中讲述的故事,还是千篇一律的抗战,抗战就好好抗战吧,将T台搬到影视剧里,就有点夸张了。编剧编写的时候,是不是真的以为,只要有了漂亮的女演员,大家都会看?剧中有俊男靓女,大家就会贡献流量或者收视率?

《怒江之战》中的摆造型,就被陈道明老师批评过,还质疑是在作秀还是在走秀?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抗战。《怒江之战》被批评,主要原因是造型问题,当然还有剧情的设计,太夸张了。《铁血使命》也是这样的!

在这个“大剧”中,很多女演员,涂抹着浓重的妆容,穿着造型奇特的服装,摆着夸张的姿势,给人的感觉,不是去前线抗战,而是到舞会赴约。这样的人,难道可以抗战?这样的人,就能抗战成功?

这种行为,是对抗战的误解还是对老兵的侮辱?要是几个女子就可以抗战胜利,我们为何要打那么多年?要是几个女子就可以实现抗战胜利,我们那么多年的努力,岂不是白费?

抗战需要的是人力、物力、财力等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了愿望。而不是一个女子,扭扭捏捏就可以了。如此侮辱我们的智商,不知道这个编剧,是怎么想出来的。

四、《雷霆战将》演员很出彩,怎奈剧本太雷人

《雷霆战将》打着“亮剑”的旗号,让很多人有期待。剧中的演员,有张云龙、高伟光等人,这些人的演技,还是很好的。只是,剧本拉垮,谁也没办法。面对着拉垮的剧情,大家的兴趣,提不起来了。

不仅如此,剧中的人,发式一点不乱,无论是什么情况下。这种情况,就跟《最后的城堡》里面的典狱长是一样的。这个典狱长,没有上过战场,偏偏喜欢战场上的东西。《雷霆战将》中的编剧,应该也没有上过战场,偏偏写战争题材的剧。

结果就是剧情雷人不说,造型也挺雷人的。大家看多了这样的影视剧,觉得是在侮辱智商。很多人觉得,战场上风吹日晒不说,面对敌人,还要管什么头型,只要能杀敌,光头都可以。

雷人剧的原因所在是为了哗众取宠,但是,网友的智商,不仅有,还很高。那些想用雷人剧将观众智商踩在地板上摩擦的编剧,注定会失败。无论是《雷霆战将》的编剧,还是《向着炮火前进》的编剧。

五、《向着炮火前进》中的吴奇隆,太尬了

在剧中,吴奇隆的发型不变,也就算了。穿个皮夹克,戴个大眼镜、骑个摩托车,好像要表达的感觉是很飒。很多观众看完表示这种造型,实际上很傻。在当年,朋克装好像不流行啊!

不仅如此,吴奇隆在剧中就愿意躺在一个欧式大沙发上了,这个情节比较雷。谁上战场还要带个沙发?是为了挡子弹,还是为了暴露目标的?无论是哪一种,欧式沙发与战争无关。

想要舒服,别上战场啊。但是,吴奇隆在剧中卖萌也就算了,每次战争胜利,都要躺在沙发上摆pose。给人的感觉,他是社会大哥一样。真的有种天雷滚滚的感觉。编剧先生,你过来,保证不打死你!

编写历史剧的前提,是尊重历史。虽然我们抗战胜利了,我们应该反思历史,应该尊重那些抗战老兵,可以看看《亮剑》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看看《伪装者》是怎么做的,别秀智商下限,可以吗?大家对这些抗日神剧,是怎么看的?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