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喜剧「这部喜剧道出的核心才叫吓人」

时间:2023-01-15 18:25:03阅读:2518
导语不少朋友留言说,想看看对《平原上的夏洛克》评论。看都看了,那就随便说说吧。我喜欢它的点,就是“监控摄像头”。刚好在海南电影节,昨天也看了罗马尼亚的“吹哨人”《戈梅拉岛》,里面不仅有中国元素,更是对…

不少朋友留言说,想看看对《平原上的夏洛克》评论。

看都看了,那就随便说说吧。我喜欢它的点,就是“监控摄像头”。刚好在海南电影节,昨天也看了罗马尼亚的“吹哨人”《戈梅拉岛》,里面不仅有中国元素,更是对监控摄像头展开了一番无厘头的戏谑。主人公清楚知道自己家中有几个摄像头,在哪些位置,像排片现场表演一般生活。

现实生活中,你身边有几乎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与安检、5G、人脸识别构成了一道道天幕(参见厦门最近的女凶手落网案)。这套法力无边的天眼系统,似乎不断出现在2018年到2019年的中国电影中,《江湖儿女》、《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少年的你》,还有即将上映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它们都有不同程度提及。

有些人要做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事情,有些人发现自己无处可逃。

这次低成本的《平原上的夏洛克》(差不多四五十万拍成),依然就是由监控摄像头这个元素,所引出的追凶喜剧。寻找肇事车辆嫌疑人,案件本身没有致死,倒更像日常意外。事是小事,但往大了说,它又是个大事,触及到了中国深层的一些问题。

譬如在农村,当监控摄像头不存在,那么,任何不法问题似乎就会逃之夭夭,退回去到以前的土法办案阶段,双手一摊,无法解决。当农民进入侦探调查的阶段,他们却发现,自己活在了各种监控摄像头之下。联想到最近一些网上文章,诉说为何密密麻麻的监控更像是在防范人民,而不是遏制犯罪。这里就先不展开了。

而频繁出现在人物T恤胸口,墙上刷的标语,中国、北京、中华之类的字样,似乎在暗示观众,这是一个只会发生在中国本土的土味美学故事。

土曾经与农民、农村联系在一起,但土慢慢成了一种审美风潮,譬如快手上的土味视频,意味着不加修饰,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乡村底层样貌。土味电影既包括《中邪》这样的伪纪录片,也有《北方一片苍茫》这种伪乡村跳大神片。它们纷纷糙出来一个光怪陆离的中国。清新一些的,大概就是祖孙情的《过昭关》。

放在《平原上的夏洛克》,土是近乎现实手法的环境取景,还有非职业演员所造成的表演距离感——慢一拍的反应和无法用特写堆叠的戏剧冲突,令节奏得以松弛,松弛之中更有幽默黑色。显然,他们的面孔,无法带来明星偶像的审美愉悦,而更多是他们就生活在那里,来自乡野大地,真的会为一个老伙计的安危去冒险追踪一番。

电影的故事,貌不起眼。被放到中国农村的壳子里面后,它丢出了「上医院来了,你还怕这钱花不了啊」这样的台词,也有巫婆断案在东方,熟人社会找关系,保安追打外卖,吐痰罚款之类的处理。这都是主流电影不会讲到的事情。

但节外生枝的行车记录仪,几乎是很想当然的一个事情。或许你也可以理解为,《大佛普拉斯》的后坐力太大,以至于我们陆续看到《受益人》《平原上的夏洛克》等电影,同样会觉得行车记录仪已经拍不出新意了。

要说还有更想当然的,大概就是那条结尾字幕了——令本来就差了一口气的结尾,更差点接不上气(养金鱼之类的故作浪漫文艺梗个人并不感冒)。

电影也有强烈的习作感,电影感有欠缺不足——许多地方更像电视剧感。不过,我们也很难分清到底是成本、演员、题材等限制所导致的(相比之下,《南方车站的聚会》的电影美学却足够突出),但作为导演的长片首作,它在类型片制造冲突的一些地方,始终还是有些笨拙。这种笨拙也会变成观众所追逐的土味审美,似乎人物本来就该是这么呆头呆脑一根筋的,而他们继续执着认理下去,就成了一种少见的人物精神,是存有传统价值观的人物。简言之,是有正义感的大活人。

《浪迹:电影与旅行》签名本

这是个喜剧「这部喜剧道出的核心才叫吓人」

疯狂的兔子》这部影片是一部喜剧片,为什么给人带来却是吓人的感觉?

   现在想起疯狂的兔子都心有余悸,简直就是我童年的阴影,给我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这片子在脑洞和环境渲染方面,带来了一种难以形容的体验。事实上虽然大家小时候看过,但是直到现在依然能够感觉到其中的那种精髓和演化出来的恐怖之处。

《疯狂的兔子》是1990年代拍摄的,很多手法之粗糙可以理解。电影里很多形象的扭曲变形,尖声怪叫,阴郁沉闷的氛围,都非常吓人。这些都是很多人对这部电影印象深刻的原因。事实上之所以说这部国产电影是大家的童年阴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童年的时候看,只是感觉到了一些新奇和害怕,并没有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含义。随着年纪的长大,其中的恐怖之处越发能够读懂。而且据说有一些学校,是学校的老师组织学生们一起看的,可以想象会给学生们带来多么大的心理阴影。这是一部不错的科幻片,但是有一些黑色的恐惧和幽默。

比如然然和邻家的弟弟豆豆时常一起登台演出,这天姐弟俩演出完就要自己坐地铁回家,在地铁站中,豆豆发现了一张海报上的兔子竟然动了起来,可是然然却看不见,随后兔子还跳出了海报,飞在了豆豆身边,紧接着,豆豆凭空消失了。小孩子由于三观还不成熟,对电影的认识还不够深,所以很容易认为电影里的内容是真的,即使不是真的也心有余悸。尤其是想到周围的人消失时,这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这部片子当中出现了很多经典的元素,如有不明飞行物的降临,然后你可以想象到这是一种世界末日的来临。然后有小朋友的消失,这是最经典的事故因素。这部片子根本就不应该给小朋友看的,长大时候发现和笔者一样有童年阴影的人还真不少。老旧,冷,潮湿,扭曲的画面;预言式的神秘口诀,宗教魔影的台词;荒诞诡异的表演方式。这些东西对于年幼的我们,实在是无法理解和内心恐惧的东西。

总而言之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的特效,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实属不易,真心不错,如果想看的话不建议少儿看,以免跟我一样留下心理阴影。

这是个喜剧「这部喜剧道出的核心才叫吓人」

《疯狂的兔子》这部影片是一部喜剧片,为什么给人带来却是吓人的感觉?

这部电影绝对是我纯白无暇的童年里唯一的阴影,其实真正的答案不一定要很长,就是你看到了扭曲,然后你没见过,然后你没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就接受不了,加上一句疯狂的兔子给你不停的洗脑,就是这么简单!


光看剧情介绍,我起码感觉到了好些个恐怖点

1.出现了一个老婆婆,然后豆豆失踪了,这他妈老婆婆老爷爷什么的最恐怖了。
2.不明飞行物的降临,世界末日到了。
3.监事录像里,从雾中走出一个人,然后消失了,这不是鬼片什么是鬼片。
4.和豆豆长得一模一样的小朋友,是不是他?我遇见了我?精神分裂?多胞胎?
5.玩游戏的同学发疯,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死啦!
6.疯狂的兔子越来越多,然后整个世界也要疯狂了……
7.疯狂的外星人和他们的计划,杀我们就像杀鸡一样。
8.刘胡兰一样躺上试验台的然然,我也不希望这么可爱的小萝莉一命归天啊!

这片子要是把小朋友们换成断头谷小村庄这种环境下的朴实村民,游戏光盘换成一本古老的有封印的书,外星人换成有宗教崇拜的神秘组织,再把其他地方七七八八修改完善,拍部恐怖片我觉得完爆现在绝大部分电影院里演的国产烂恐怖片。

说到恐惧,我也许是对狂热的周围感到恐惧,也许是对电影带入现实(怕外星人来或者疯狂的兔子发生)感到恐惧,也许是对并不可爱的动漫人物设定感到恐惧(要知道那也是兔八哥流行的年代)算了太吓人了就说到这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