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影音怎么凉的「暴风影音彻底凉凉土豆乐视pps风行曾经也辉煌过」
上周,随着暴风影音APP以及官网打不开等问题,不少网友都纷纷为其感到惋惜,曾经红火一时的播放器如今惨到寥寥收场,就算是被某某收购也行啊,如今只能勉强作为内地播放器使用了,当然能做到如此的只怕是快播暴风等忠实用户吧。
昨日,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公告称,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人员持续大量流失,除冯鑫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已全部辞职,协助信息披露事务的证券事务代表也已经辞职,公司目前仅剩10余人。
这也就意味着暴风集团业务彻底停止了,而暴风影音也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消息一出,顿时让我想到了曾经红火一时的诸多播放器,像快播、影音先锋、土豆、pps、风行、乐视等等,你还记得谁?
再看如今,显然已成腾讯、爱奇艺、优酷三足鼎立之势。
其实还是有很多小的播放器的,只是寡为人知,像什么PPTV、芒果TV、好看视频、酷6视频等等。
话说回来,曾经爆火的暴风影音如今被淘汰或许是在情理之中,正如某网友说到,在当年那个不太注重版权的环境下,类似于暴风这种软件可以搜集大量的影音资源,用户量确实挺大,但是随着版权保护的完善,暴风这种小公司根本没办法跟那些大公司比,买不起版权就没有资源,就这样惨遭被淘汰。
而pps应该就是现在的爱奇艺吧,当年的pps广告少,追动漫平台一哥。
土豆应该就是现在的优酷,自从和优酷合并后,感觉没什么特色,反倒是广告多了不少,不开会员看一集电视有三段广告。。。
风行天下看电影超级给力,只不过现在的资源太少,想看免费的不可能了。
乐视自然不多说,现在用它作为播放器的应该没多少人吧。
随着快播、迅雷、暴风影音的接连倒地,剩下的播放器除了三巨头已经没啥用户了,而想看免费资源的平台少之又少,各位有推荐的吗?欢迎留言评论哦。
本文源自TechWeb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曾经大名鼎鼎的暴风影音,如今你还记得吗
继日前“夹缝生存苦亦甜”的乐视视频被执行后,暴风影音也紧随其后,并且两者前后不过一周的时间。近日据公开资料显示,暴风集团(暴风影音运营主体公司)于5月7日再次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为130万余元。
作为曾经“播放器翘楚”存在的暴风影音,其同名账号的最后一条微博,被定格在了2019年7月1日,也就是发布“暴16”的日子,当时的宣传口号还是“还中国网民一个简单的播放器”。但随着后续该公司CEO以涉嫌行贿等罪名入狱,此后其A股生涯也已正式画上了句号,于2020年11月10日被深交所摘牌。
作为70、80后早前上网必备的视频播放器,暴风影音是如何成为PC时代大量用户的心头好,又是因何走到如今的这番境地的呢?
暴风影音曾经辉煌的过去
对于成长在智能手机普及期的Z世代来说,已经很少有需要离线下载、然后再到电脑里观看的视频内容了,甚至可能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超级解霸、QQ影音、迅雷看看、PPS、快播,以及暴风影音这些名字。
但要知道,在那个互联网才刚刚发展没多久的千禧年前后,当时的网络下载速度使得ADSL都可以被称为是高速了。彼时,想要流畅顺利地观看视频内容就几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通过光驱来读取光盘中的内容、要么就是使用BT或迅雷等工具下载完成后,再用本地的视频播放器来打开。
并且由于当时视频格式极为丰富,往往一款播放器可能还无法打开特定的文件,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暴风影音的前身,也就是一款解码器集成包出现了,在安装后能够让大多数播放器支持超过600种视频格式。而随后出现的暴风影音,则包含了Media Player Classic这一开源播放器,以及视频与音频解码器。
不过“初代”暴风影音的研发者是周胜军,这个被外界描述为“只会写代码”的人,在2006年将这款软件转手给了冯鑫,而冯鑫及其团队则为这款在本地运行的程序加上了联网能力,并在其中加入了广告功能以实现盈利。随后,暴风影音不断推陈出新,不仅推出SHD高清专利技术,而且在2011年的暴风影音5正式版中还带来了视频优化功能“左眼键”,后续更是加上了诸如3D、直播等功能。
事实上,作为一款播放器而言,暴风影音的市场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优秀的。据悉,2006年暴风影音的用户还不过4000万,但随后在2009年就达到了2.8亿、日活跃用户更是突破2500万。而根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国内固定宽带网民总数不过3.46亿人。
虽然上市即“起飞”,但也难逃大起大落的命运
尽管商业化运营后的暴风影音,此后度过了可以说是相当顺风顺水的一段时间,但也在2010年迎来了第一个拐点。这一年,对于版权的强监管,也使得一众相关平台快速被“断粮”,与此同时,视频网站的收费模式也逐渐发展起来。
此时,与播放器在使用体验上几乎没有太多差距的视频网站,比如搜狐视频、乐视网、爱奇艺等,开始在资本的加持下大量采买版权内容。但在这场“版权大战”中,暴风(当时名为“暴风 科技 ”)并没有选择参与其中。
除了采买版权需要大量的资金外,有传言称,是因为公司在看到了乐视网A股上市(2010年8月),以及优酷在美国的上市(2010年12月)后深受启发。而为了满足A股上市前“三年盈利”的要求,暴风影音方面也开始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凭借着单一且相对“微薄”的广告收入,在2012年至2014年,其净利润分别达到了5584万元、3853万元和4185万元。
但结果也如其所愿,最终暴风还是在2015年等来了创业板“开闸”的消息。并且恰逢2015年的牛市,作为继乐视后第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暴风集团更是一度成为了“40天36个涨停板”的“妖股”。在当时业内对其春风得意之势多有讨论,但 财经 作家吴晓波却在一篇题为《疯了》的文章中写到,股民对它的“热爱”无法用理论或模型来解释,以及“这应该是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资本泡沫运动,所有试图置身其外的人,都不出意外地将成为受伤者。”
如今来看,这句话显然也一语成谶。
最后一脚,来自于一场不成功的投资
而暴风集团作为一个除了播放器产品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太多实绩的企业,在2015年5月公司市值的高点时,或许也意识到了光靠“播放器”不行,选择开始频繁地追逐风口。
据了解,在2015年到2019年这四年间,暴风做过VR、卖过电视、踏入过 游戏 、影视、金融,甚至区块链等,各类与互联网行业沾边的领域。但同时其所有的这些布局也被外界认为是“在高速上换轮胎”,甚至就连曾就职于该公司投资部的李元戎,也称其为“没有认真找、虚晃一枪”。
这般无头苍蝇式的盲目投入,最后的结果显然也不难预料。但或许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暴风的这个“跟头”栽得如此之大。
冯鑫曾表示,“ 体育 是我找到的,继电视和魔镜之后跑向未来的第三条腿,而且有可能会成为最粗的那一条腿”。但对于 体育 的投资,却让暴风走向了“跛腿”。
事实上,2016年正值“互联网+ 体育 ”的风口,诸多公司、人才以及资金涌入这一市场。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 体育 用户洞察报告》显示,在赛事观看方面,互联网视频就已超过传统的电视媒体,篮球、足球类网上观赛比率差不多过半。
此时,暴风看上了拥有英超、意甲、网球大满贯等几十项全球赛事版权的MP&Silva公司(下文简称为MPS),并联合光大资本通过募资成立上海浸鑫基金,最终加杠杆以52亿元的价格逐步完成了对MPS 65%股权的收购。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在收购这家公司时,收购方并未与原管理层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为此后埋下了一颗惊天巨雷。
随后在2017年,MPS公司陆续失去了意甲、国际足联等各方的合作与支持,同时该公司原管理层在2018年宣告破产、套现离场不说,更是带走了几乎所有的资源。也使得暴风这场以小博大的杠杆 游戏 ,不仅50余亿元打了水漂、留下了巨大的财务窟窿,更在后续遭遇了光大证券等资方的连环诉讼。
随后在2019年9月,因为对MPS公司的失败并购,暴风集团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0年,又因无法在被暂停上市后的一个月里披露2019年年报,最终深交所将其终止上市。
即便没有这些错误,播放器或许也难有更好的未来
事实上,在暴风市值站在高位、并被外界称为“小乐视”时,冯鑫就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巅峰都不超过三年,最终反正都是空,随时做好什么都没有的准备”。而暴风集团从巅峰跌落谷底也仅仅五年时间,其中的缘由如今看来可能既有高层的决策失误、投资冒进,或许还有被资本的泡沫冲昏了头脑等等。
如今,暴风集团俨然多以负面案例出现,而冯鑫此前说过的“联邦生态”,也与贾跃亭的“生态化反”一样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反例。
或许后来者会唏嘘曾经暴风影音在播放器时代的一骑绝尘,但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中,慢一步或是错过了一个风口,可能就是满盘皆输。毕竟每一次站在风口时下注,没有人能够确保自己稳赢。
并且不可否认的是,暴风影音仍然是一款好用的播放器,甚至至今其APP也还能够正常使用,并有着在线视频网站中的最低年费(25元)。但只专注做播放器、而不做内容的软件,也注定只能留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浪潮之后了。
曾经市值400亿暴风影音“猝死”:APP,官网全部瘫痪
22日晚开始,有网友发现,暴风影音官方网站移动端和PC端以及APP均出现问题,无法正常打开,貌似“猝死”,官网出现乱码排版,APP则显示网络异常。此前,网上一直传着某个职场社交APP上的一张截图,暴风的开发员工只剩下一个人,如今官网APP都挂了。
曾经风光无限的暴风集团,股价也是一路下跌至最低3元。截至11月26日收盘,市值仅有12.09亿元,不及高点时的3%。
回顾暴风的发展史
从2003年到2009年,暴风的发展可谓是风调雨顺,2009年,用户数一度超过2.8亿,日活用户超过2500万,要知道当时的全国网民人数也只有3.84亿,相当于每3台电脑里就有2台装着暴风影音。
2010年,暴风开始谋求在A股上市。为实现上市指标,暴风极度压缩成本,以确保盈利。但是,当万事俱备的时候,证监会却发起了IPO自查运动,直到2014年才重新恢复。而恰恰在这几年,对于上市风雨无阻的暴风科技,却错过了关键的战略转型期。
2015年,暴风终于成功上市,恰恰赶在了新一轮A股互联网泡沫的风口,暴风一上市就创造了40天36个涨停的神话,市值最高超过400亿元,一时间风头无二。
在暴风集团的股价强势期,冯鑫的资本运作日渐活跃。上市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暴风就开始新一轮布局,先后开拓VR(虚拟现实)、TV(电视)、秀场、视频、文化五大业务。
遗憾的是,冯鑫所做的一系列战略, 从早期的“DT大娱乐”到“N421战略”,再到“AI+2块屏”,以及后来的“All in TV”,在事后都被证明是失败的“决策”。一方面,烧钱的硬件、一地鸡毛的VR,让暴风集团走向巨亏深渊。
2016年,冯鑫为了弥补公司巨大的缺口,暴风想要收购拥有英超、意甲等体育版权的公司MP&Silva(以下简称MPS),于是玩了以小博大的一手——暴风出2亿,光大出资6000万元,但通过撬动其他出资方募资50亿元,来收购MPS的65%的股权。
以小博大的组局者,必须为其他人的收益兜底。如果赚钱则皆大欢喜:约定一年半内暴风上市公司“接盘”MPS,浸鑫基金则完成退出。如果亏损,优先级合伙人们作为债权人,要优先收回投资。而加杠杆的一方不得不偿还可能远远大于自身投资额的债务。
不幸,花费巨资的MPS仅两年半即告破产清算,50亿元灰飞烟灭。作为组局者之一,光大由于签订了“差额补足”的债务兜底协议,于是光大证券2018年净利润大幅下跌96.6%。
但暴风和冯鑫才是这笔巨额债务的最大责任人。冯鑫旗下子公司暴风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2019年7月,暴风董事长冯鑫被带走调查,从此开始了他个人凄风苦雨的日子。
冯鑫曾说,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心里浮躁的欲望,贾跃亭也一样,他如果真的要改变,就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如果完全不理个人欲望、名和利本身应该具备的逻辑,做事就会变样。
尽管冯鑫很反感外界将他与贾跃亭相比,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处境可能比贾跃亭更加狼狈。
冯鑫也曾自我检讨,不能将暴风集团的失误归结到任何人身上,99.999%的错误都来于自己,怪自己没有资本控制能力,怪自己没有业务严谨性的能力,怪自己好的时候膨胀,坏的时候蒙混过关……
曾经的视频播放软件有很多很多,kuai播咱就不说了,像风行、PPS、QQ影音和迅雷影音在当年都是很火热的视频播放软件,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pc端视频软件已经慢慢的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了。
现在说到看视频,大家脑海里一下子想起的是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和哔哩哔哩这些在线播放的网站。
我们不得不接受,那个伴随着我们长大,代表过两代人青春的暴风影音,要彻底离我们而去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