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的投资之道「段永平传一见路不走投资江湖」
段永平传一:见路不走投资江湖
闻道不学,见路不走。
“北京户口想要买一个就行。”1988年,他放弃了体制大厂工作后的又任性了,放弃即将毕业的人大硕士文凭肄业和难得北京户口南下打工。
40岁后移民美国隐居过上退休生活,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国商界风云人物更新迭代,商海泛舟20年后的今天段永平依然神秘又难忘。
见路不走
1961年段永平出生在衣食无忧的家庭,父母是江西水利电力学院的老师,但风云突变,66年因为政局变化,不得不到井冈山革命老区去接受再教育。段永平的幸福童年也就戛然而止了,他不得不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学习。
每天早上4-5点钟就要上山砍柴,一走就是十几公里的山路。然后几十公斤的东西,都得自己背回来。有时候一干就是一天,晚上8-9点才能回家。这就是一个9-10岁的孩子一天的工作量。但他并没有抱怨,相反很庆幸,后来他回忆,这段太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学到自己想要且实用的知识。所以从这时候开始,其实段永平务实的性格就表露无遗。
那个年代,大学毕业生是不发愁找工作的,77和78年的考生,被称之为天之骄子,这两届大学毕业生,出人才的概率太高了,因为他们都是用近乎自虐的方式在读书。段永平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电子管厂,当时也叫作774厂工作,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子管生产企业,位于北京798地区,员工一万多人。
段永平也因为这个工作,而得到了北京户口。这个工厂也正是因为可以解决北京户口,所以尽管待遇不高,但却汇聚了众多人才。但段永平却说,这里氛围并不好,大家都觉得自己很能干,也觉得自己待遇低,最后就是什么都不干。
当大部分人随波逐流的时候,只有段永平和王东升在奋斗。80年代之后,电子管厂面临着巨大的困局,半导体集成电路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所以电子管厂正在迅速被时代抛弃。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发展半导体技术的重要性,错失了转型良机。后来国家财政节流,又导致了军品订单下降,这个企业最早就是军工单位,所以这一政策的变化,基本上就让电子管厂失去了生存的依靠。
不过国营工厂的员工依然高位骄傲,没有任何危机感。段永平在这里兢兢业业干了4年,但他一个底层工人,并不能扭转乾坤,到了85年,整个电子管厂已经发不出工资了。此时段永平才下定决心要辞职,现在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在当时来看,即便是发不出工资,从国营大厂辞职,也让人不能理解。
从体制出来之后,他并没有着急去找到一份工作,反其道选择了读书深造,1986年,顺利考入了人民大学经济系,攻读计量经济学硕士。段永平是少有的那种自称不爱读书的人,这时学习经济学比较痛苦。同时期出现中国企业元年,联想、万科等相继成立,出现好下海热潮。,民间也流传着什么“手术刀不如剃头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口号在坊间流传。接受经济学洗礼的段永平也受到感染。
江湖投资
江湖一直流传着段永平江湖门徒传说,但他本人很久没有现身。网易的丁磊说,段永平是除他父母之外,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而拼多多黄铮说,OPPO手机陈明永是老段的大徒弟,vivo手机沈炜是二徒弟,步步高和小天才的金志江是三徒弟,他自己只能算是段永平的四徒弟。
沈南鹏评价段永平,是一个极度专注在几只股票或者公司上的人,通过自己的先见认知,在二级市场上赚取了巨额回报。
在央视黄金资源招标会上,他高举007号牌拿下标王,后来的OPPO与vivo这些品牌风生水起,拼多多上市,还有网易股价大涨,茅台称霸A股,背后都有段永平的影子。
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他依然是中国电子产品启蒙先驱,先后做了小霸王学习机,步步高学生电脑,VCD,MP3,复读机,无绳电话,点读机,样样家喻户晓。而且此人其实颇为擅长营销,当年产品,营销,渠道是他的三大品牌重点。每一场大战都很漂亮,甚至可以写入教科书。
2001年,他急流勇退和夫人定居美国,但是他却并没有错过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的20年,看似置身事外但门户网站、手机、电商他都有参与。别人的成功都是敢为天下先,但段永平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是敢为天下后。闲暇花62万美元和巴菲特约饭座谈投资之道。
段说:“我们那点实力,很难开发新产品,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得看国外大企业都在做什么,而且要看什么产品好卖,然后再决定做什么。这样成功的概率就会大的多。这种模仿也好,抄袭也罢,总之代表着一个时代,或者说中国现在这些大企业,几乎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套打法没错。
“用平常心回归原点思考,然后选择正确的事情,再用本分主义,把事情作对,所谓本分主义就是对长期主义的坚持,还有对稳健主义的践行。”曾有人这么评价段永平。这两种优秀品质,对于段永平的人生下半场显得是格外的重要。
作为投资人,他买了茅台,苹果网易等企业,主要看的其实就是两点,生意模式和企业文化。段说,任何一样我不喜欢就不会再买。所以他根本不看那些看不懂的公司,有些不感兴趣的公司,他也压根就不想弄懂。
他2012年买苹果,预言这将是第一家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如今苹果已经是2万4000亿美元,9年8倍,而2014年买茅台的时候,他也说过,对于这家公司来说,120买和200买,没什么本质区别,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大智慧,估计当时很多人可能都看不懂,差一倍呢怎么可能没区别,但后来茅台最高涨到2600一股,如此计算区别不大。
对于个人发展前景投资,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他一样没有选择最热门的广州和深圳,反其道敢为天下后,那放弃北京体制他会从哪里起步呢?(完)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