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投资为什么有如此多的风险呢「影视投资为什么有如此多的风险」
因为之前主要从事影视行业,虽然如今在这个行业主要也只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投资,身边朋友在有需求的时候还是会打来电话进行一些咨询。很不巧,昨日接收到了一位投资失败的朋友打来电话诉苦的消息。
实际上这个朋友还是幸运的,他只是进行了一次失败的投资,并不是一些恶性骗局,只是成本受到损失,并没有家底全无。自从疫情开始之后,影视行业淡了许多,似乎骗子也少了,听到不一样的骗局少了很多,但这个行业的投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最重要的是,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电影投资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并且非常专业,近年来也不断向外扩散,通过基金、公司直投,个人等渠道不断扩散。
首先要理解,票房并不是全部的收益。电影投资方的票房分账,一般只有票房的32%。因为首先电影发展基金、营业税要扣除一部分,而院线作为主要分成方更要拿走大头,而电影的发行需要宣发,简单来说就是各种渠道推广的公司也要分去一部分,这样总体算下来制片方分到的票房收益大多数只有总票房的32%。
理解这点就可以发现,单纯账目上最难以把握的是宣发这一部分,不仅仅对行业之外的资金,即使行业之内的成熟公司,这宣发的费用上也是凭借经验估算,经常称为一笔糊涂帐。宣发就是用各种途径为影片做广告,作为广告来讲,很难说清楚投入的回报率,甚至投入的资金的数量都会有猫腻。更何况,当下抖音等平台的兴盛,推广渠道繁多,能把账目弄明白实属不易,更别说再去要求更高的推广效率。所以优质的电影公司比如光线、万达都有自己的宣发能力,甚至有自己的院线。
对于行业外的资金,看待电影行业的投资,有点类似期货的投资。头部影片的投资回报率高的惊人,经常可以达到年化几倍的收益率,而实际和期货一样的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项目都是亏损的,甚至血本无归那种。这里列举一部分风向。
项目质量,影片质量高的项目不一定赚钱,历史上有名的《大话西游》,到上个十年中的类似《爆裂无声》《边境风云》《一个人的武林》《白日烟火》。这里有不同的原因,比如《白日烟火》本身是一部文艺片,并没有什么商业性质的元素,项目伊始就是奔着奖项去的可以理解,得奖之后还有别的收益。但是另外三部是作为纯粹的商业片存在的,也是折戟院线。质量低的不一定赔钱,比如《小时代》这样的东西也能赚到盆满钵满。电影投资的规律是有的,这里可以看到是综合多方面因素,需要非常复杂的分析,甚至于需要不少的运气成分。电影成本不可控,在工业生产中,机器商品都是有大致一样的市场价格,但是电影制作中人的价格很难衡量。先说明星,作为主角,影响票房很大,但多大实际没有人能说清楚。除去电影拍完之后,明星本人出现一些恶性因素遭到封杀的风险,明星本身的价值是很难估量。比如一个明星拍完一部戏有了不错的影响,很难说是电影本身带来的还是明星本人带来的,但是明星在下部戏大概率会涨价,而且涨价很多。这种溢价经常不会带来优质结果,并且遭到反噬,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票房翻车案件。更有甚者,拿一些挂牌明星来忽悠投资,实际挂牌的明星仅仅是露脸客串一下,最近很火的案例就是多部影片之后产生了“含腾量”这个词。再说到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的价格是有标准的,这里主要说一些灰色地带。制片方如果想有一些提前的灰色收入,提高工作人员的账目价格,甚至虚加工作人员的数量,很容易就会让制作成本成倍的上涨。这些因素,如果不是很有经验的行业专业人员,很难从账目上发现问题。还有金融性问题,电影项目如同公司一样,有些只会有一些投资额度上的空缺分出一部分股权,由于项目已经启动或者已经成型,比如剧本完成、主要人员确定等因素,让项目本身看起来更完美,会在一部分的股权招募上进行溢价,这种溢价反而是比较优质的,因为这说明了项目制作方对项目本身的信心,同时也说明他们并不缺募资的渠道。但是这只是最好的情况,如同上市公司一样,很多人做公司只是为了上市。有些,甚至大多数针对于圈外资金的电影项目,都是进行了全面的n轮议价,这种项目一般都是比较烂,或者前期出了很大的问题,无奈项目方只能全盘卖出,而在卖出途径中就要经历多轮资方,最终基本都会跑到类似于中介一样的基金手上进行包装拆分,变成无数笔小股权卖出,这种形式就是那些用几十万投资电影的项目,项目风险可想而知。电影投资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其中风险门类非常多,如果没有相关知识还是谨慎。生活中,一些在别的行业挣到钱的老板会自信于自己的经验,这种经验一般是对人的认知,觉得自己看对一个人,投资下去的风险会很低,殊不知电影这个行业的不可控性在于,即使再专业的人也无法完全预计一部电影的盈亏。
影视投资并不仅仅限于电影,尤其在当下多种网络平台存在的前提下,有了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中视频、短视频以及主攻方向为海外的视频电影。这些都打开了传统影视的投资门路。本身有不同目的的投资者,在之前的时候拿小几百万或者几十万无法在影视领域有什么想法,而当下甚至可以作为一个主力的资方存在。
像网络大电影,体量可以从一两百万到几千万不等,网络分账模式也相对清晰,操作流程相对会简单一些。这样就会吸引到不同目的的小投资者进入,同时也降低了小投资者的戒心,以为这种小体量的东西对自己来说是可控的。实际上,这其中的风险除了需要亏损的本金减少之外,其他的对比院线电影都是一样的。
如同这份数据中,看似分账金额高得离谱,就拿2022年h1来说,150部影片中破千万的23部,占比15%。实际上那些没有破的有90%以上是亏损的,只是亏损情况不一而已。而且这还是经过视频网站审核,有了上线资质的。由于网络电影投资数额较小,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非常低,项目起始质量差得非常多,从而有很多制作完成无法有效上线播放,更别提网站的分账了,这些基本都是血本无归的项目。
当下视频网站又推出中视频,大约是10~15分钟的短剧,这种概念主要是区分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制作和分账模式,更多地偏向于制作方多投资多拿收益的方向,这样就促成了更多的行业外资金进入到这个行业中,究其原因可以看一下爱奇艺的财报。
用一句幽默的话讲,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视频平台自身造血能力变差,同时就会需要更多内容的填充,以至于这条赛道就会变得更为拥挤,投资的成功率就会下降得更低。
投资影视行业,很多人投资到最后自身也会变得迷茫。从当年的煤老板,纯粹的投资逻辑和回报需求,到之后一些职业但并不一定专业但资本进入,再到现在外围的多点开花,都有这个问题。
用一个小的投资者说一下这个事情,这样会更为贴近大多数人。前年自己的公司作为一个服务方参与了一个网络电影的项目,项目本身是一个南方老板的儿子牵头投资,老板本身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投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项目,要说完全不为了挣钱是不可能的,当然其中更多的因素是让儿子历练。但是由于资方的不专业,一开始选择题材就非常的差,但资方却极度的自信,以至于到了剧本完成阶段,周围的制作人员基本成为陪跑选手。只是这一步实际也并没有多恶劣,大不了也是资方自嗨一场。由于资方极度不专业,也完全陷入了制作方的陷阱之下,制作费用的六成被制作方收入囊中,剩下的才是实际制作费用,资方到最后也才恍然大悟。并且到目前为止影片还是未能上线,处在后续繁琐的流程中不断来回周旋。
讲了很多影视行业的投资风险,但并不是说这是一个完全没有机会的行业。如果从一个专业的角度看,多次投资的情况下,总体的回报率还是有的。风险并不能让一个行业直接倒闭,更多的是需要从事的人员更为专业。
影视版权投资是骗局么?
一、影视投资不是骗局,因为影视投资是电影的发行方,把部分收益权转让出来,分担风险和快速回笼资金的一种做法,2014年国家已经有法规鼓励和允许这种做法,所以靠谱合法是绝对的,不用担心。 主要看你选择的平台是否靠谱,而不是“影视投资”是否靠谱。影视投资这个项目是确实存在的也是合法的。之前的《大圣归来》,89名众筹投资人共计投入780万元,公映后的总票房达到9.56亿,89名投资人平均每个人获得了25万的投资收益。程序合法的投资就不是骗局。只是很多公司根本不具备影视投资的经营权限,利用这个新的风口来非法集资,骗取群众钱财,所以要投对,是不容易的。二、如何甄别靠谱的影视项目(一)、查验项目的真实性影视投资顾名思义就是投资电影,那么这里的项目指的就是我们喜欢想参与投资的电影,我们在投资之前如何查验一部影片的真实性呢?上面说过了一部影片在拍摄上映之前必须在广电局备案,备案通过才可拍摄发行上映,所以切记我们在参与投资一部影视作品之前一定要查是否有在广电局备案。如何查询,如下:备案的格式我们以电影《斩毒行动》为例来看,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电子政务平台上查询《斩毒行动》备案号是:2019年2月中旬,第23条:影剧备字[2019]第825号 ,只要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电子政务平台上能查到有备案,说明该片具备真实有效性。查询方式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电子政务平台-首页(二)、确定影视公司真伪和影视项目的关系1)通过企查查核实该影视公司的真伪和是否存在征信问题;2)影视公司和影视项目是否有签约合同,是否为该影片的出品公司。3)查看影视公司是否能在猫眼专业版APP上查询到,为该影片的出品方(三)、打款只认准对公账户直接和出品方对接签合同,纸质合同保障投资者的法律权益,所有资金走出品方对公账户,任何形式的私人账户都拒绝打款。如何甄别该帐户属于出品方的对公帐户?帐户名称肯定是出品方的公司名称;你可以直接拨打对公账户所在银行的客服电话查验;登录对公账户所在银行的官方网站,官网里面可查询。(以上办法任选其一都可以,对公账户受公安,银行,银监三方监管,证实属实后可以放心转账)投资即是存在风险,所以需要我们多方面考量,但是风险是可控的,根据电影的制作团队,题材热度,演员历史票房成绩,成本是否合理比较好回本、后期宣发力度等可以来把控风险。影视投资竟然出现诈骗套路了!为何数百人会掉入此陷阱?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娱乐产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前几年还推出了电影产业促进法,鼓励大众参与电影投资,也正是由此开始,电影投资逐渐走进普通人的视线。有些人通过投资电影影视作品,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回报以及社会回报,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对于电影投资还是完全空白的。正是如此,给许多骗子带来了可乘之机,也让许多老百姓掉入陷阱。其实,无论是投资电影公司还是投资一部电影的版权,与投资其他产业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既然是投资,那么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比如保本理财型,他们会承诺绝无风险,但这种绝无风险也只是建立在平台没有风险的基础之上。如果平台对外投资产生风险,或者平台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那么这种绝无风险的承诺也显得并不可靠。近年来也发生过许多平台爆雷的事情,所以投资一定要理性。那些通过投资电影获得丰厚回报的人都是理性投资,反之,如果瞎投乱投,就会被人套路,以致掉入亏损的陷阱。
不要投没有在国家广电总局备案的电影。任何一部电影都需要在电影局备案,然后才能获得拍摄的资格,否则就算拍完了,后期也没办法公开上映。有的电影在还没有拿到备案证书之前就开始募资,这也是违法的。
不要投不明不白的公司。假如一个公司找我们来谈判或签约,希望得到我们的投资,我们需要先核实这个公司是否有资质。他是否是某部电影的共同出品方,有没有真实的文件可以证明它具备某部电影的募资资格或份额转让资格。不要轻易相信募资PPT里面写的演员阵容,许多募资公司会把他们的PPT包装的非常豪华,里面写着邀请了大牌明星。但是在发布会正式召开前,有很大的变动可能,甚至有些公司的PPT是为了获得你的投资而杜撰的。
不要投没有正规纸质版合同的。正规的纸质版合同,可以在法律层面上体现出我们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查看合同内容时,我们可以参考网络上的其他电影合同的版本,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要投打款到个人账户的。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因为合作方是公司,所以你应该打款给公司。但是如果你非常信任某个人,而打款给他个人账户,如果发生风险,公司一般不会承担责任。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