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改造家孙华锋简历(梦想改造家第六季第11期观后感)

时间:2022-08-13 11:15:12阅读:2593
改造从“归纳”出发 扩容空间“两房变四房”针对委托人一家不够住的住房难题,设计师首先从扩容空间着手。在承重结构完全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孙华锋通过巧妙地设计,在原有的两室基础上,又“变”出了两个卧室,成功…

改造从“归纳”出发 扩容空间“两房变四房”

针对委托人一家不够住的住房难题,设计师首先从扩容空间着手。在承重结构完全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孙华锋通过巧妙地设计,在原有的两室基础上,又“变”出了两个卧室,成功实现“两房变四房”。他先是将原有的餐厅改为第三间卧室,作为老人房使用。这样一来,委托人的女儿就可以拥有原本属于她的那间房了。同时改变传统客厅的摆放习惯,将餐厅的功能融入客厅,强调“一厅多用”的概念。为了让客厅有更多的延伸空间,将室外院子里的平台垫高,打掉原来的隔断墙,客厅就延伸到了阳台的位置上,打通了客厅和院子两个空间。经过这样的规划改造后,客厅区域就有了“灵活”的第四间卧室。而为了缓解家里人多导致卫生间紧俏的问题,孙华锋将原本洗手台后面的轻质隔墙拆除后,在主卧增加了一个简易的卫生间。

在解决完“对人的归纳”后,孙华锋又投入到了“对物的归纳”当中。他用钢结构为主卧打造了一个衣帽间,同时在房子的各个空间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都设置了方便收纳的空间。原来整个房子的收纳面积不到8㎡,经过改造后,储藏面积达到了50㎡左右,整整扩大了六七倍,很好地解决了收纳空间不足的问题。这一改造,也让不少观众和网友惊叹:孙老师费心了,这个“钻空子”的储藏空间设计,真是匠心独运啊!

首期聚焦普通户型 为广大家庭谋参考福利

为孩子打造独立的学习空间,解决三代混居、收纳空间不足的问题,这种普适性的改造,对广大家庭的普通户型装修改造也很有借鉴意义。对于小型的空间,设计师在墙面涂料的颜色、板材色彩上做了考量,用两种颜色来区别不同的墙面,有效地拉大空间距离。阳台上具有平开、折叠、推拉功能的玻璃门,可以加强室内、室外两个空间的连接性。由于委托人女儿喜欢随处涂鸦,全屋柜体都选用了耐摩擦的PET板材制作,包括墙体的涂料,它们都具备抗污染、易清洗的特点。在材料的选择上,也注重了防潮的因素。同时考虑到老人体质较弱,不宜对着空调直吹,设计师特地选择了一款带红外跟踪的空调,只要探到有人,风口就会自动避开。孙华锋这一系列贴心地细节设计,大大提升了委托人一家居住环境的幸福感。同时,也让观众收获了不少改造干货:利用色彩和灯光改变空间感、选材考虑孩子的破坏性、对收纳空间的考量等等,可以在日后的装修中活学活用。

平平凡凡的家人,普普通通的故事,却表达出了普通人对于家最基本的情感诉求。节目中委托人代表着80后家庭面临的问题:孩子的出生、教育的烦恼、房子的局促等,如此平凡的故事,也在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上演着。委托人一家倒金字塔式的家庭结构,也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因而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从首期的改造案例可以看出,第六季《梦想改造家》在选题上更贴近普通民众的住房问题,改造技巧也更具启发性与实用性。此外,新一季又添了一个“亮点”,在节目中增加了展现设计师的家这一环节,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同时,也传递了他们美好生活的理念与对“家”的真实情感。节目通过对房子的改造,展示人与居住空间之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话题,让家庭关系更为融合,让普通的故事变得精彩。

《梦想改造家6》“奇葩”房大变身,如何改变的?

作为室内设计师的我看过《梦想改造家》,感觉是一档颇为牛掰的节目。首先说一下《梦想改造家》是主打家装改造的生活家居类节目。每期都有一户通过挑选的“奇葩房”入选,他们代表、折射一部分人群,具体的家庭故事围绕主人公背景、居住烦恼和对梦想中家的憧憬展开。

重头戏是,设计师对房子进行重新设计、改造、装修的全过程。回顾这几年的国产综艺,家装改造类节目并不鲜见,坚持做下来的不多,实用性欠缺,反响一般。

奇葩房是如何改造?

主要通过设计师们传递出的许多设计理念、装修理念,家装改造的基础知识,非常实用。例如如何解决房屋阴冷潮湿问题、防水怎么做、怎么挑选板材、收纳怎么设计、如何杜绝白蚁蟑螂等,观众都会有所启发。而节目也会通过平面图、三维图、对比图,以及种种实验的对比进行讲述,便于观众理解和参考。如此,节目就既有观赏性,又具备服务性和实用性,观众还可以学而致用。《梦想改造家》中的设计师非常圈粉,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技艺高超,也在于他们深谙家装对于委托者需求的满足,因此,他们的设计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