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出海电影天工苏作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火热上映
电影《天工苏作》新西兰户外海报
近日,由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指导,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和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联合出品的“非遗”纪录电影《天工苏作》再度“扬帆出海”,于当地时间7月28日,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正式上映。
为扩大中国非遗故事的影响力,从6月24日起,电影《天工苏作》登陆北美,首轮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温哥华和多伦多五大城市的主流院线主同步上映,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获得各界观影者、影评人的广泛好评。
电影不仅是一门艺术样式,更是彰显文化软实力的靓丽名片。当地时间7月28日,《天工苏作》这张电影名片再度“出海”,电影《天工苏作》在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佩斯及新西兰奥克兰和基督城五个城市主流院线同步上映,为海外影迷送上一股典雅清新的“中国风”。
澳大利亚放映现场
电影《天工苏作》聚焦古韵苏州,以十二位来自不同工艺领域的非遗传承人的视点,细致地呈现苏州灯彩、核雕、宋锦、明式家具、苏帮菜、苏绣、香山帮营造、缂丝、玉雕这九项代表性传统工艺,深度挖掘富于“讲究、哲思和温度”的造物理念,在回溯苏工苏作历史命运起伏的同时,更立足现代发达的科技与互联网语境,探寻千年文化珍宝革新与突围的希望征途。
电影《天工苏作》澳大利亚户外海报
影片精确捕捉了苏作非遗传承人精神层面的“支点”,讲述了“择一事终一生”的中国匠人故事。上映首日,《天工苏作》总导演孙增田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佩斯举行的电影首映礼,他表示,“《天工苏作》这部电影能很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形象,让更多海外的人士了解中国文化,它是一个精神性的东西。”
在注意力高度稀缺的时代,正是这些手艺在持续唤起大家对美好的向往。而这也是该部影片引起共鸣的内核所在。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电影《天工苏作》上映首日,不少海外观众、中国留学生纷至沓来,影片掀起了大家对东方美学、非遗文化的热烈探讨,收获了“有质感”“画风太美”“无可挑剔的珍宝”等高度赞扬。
一位澳大利亚观众观影后评价道:“能在澳大利亚佩斯的首映式上观看这部电影,我感到无比荣幸。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不仅是色彩,还有个人的故事和传承了数千年的工艺。”
另一位澳大利亚影迷在欣赏影片时,则沉浸于非遗时空中,连连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喜欢这里的文化和匠人们对细节的关注。橄榄核的雕刻令人难以置信,比头发还细的丝线做出的刺绣也让我惊讶。”《天工苏作》正不断刷新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天工苏作》英语配音版片段
以影为舟,载文化出海。记者了解到,为让海外观众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电影《天工苏作》将正式推出英语配音版。目前影片已在美国完成配音工作,将很快登陆海外其他主流院线。
据悉,8月上旬,电影《天工苏作》将持续在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佩斯及新西兰奥克兰和基督城五个城市主流院线上映。
《天工苏作》以匠人视角展现传统工艺千年流传,网友是如何评价这部影片的?
再现了儿时记忆中江南巧夺天工之美。
纪录电影《天工苏作》,从手艺人的视角出发,向观众们展示了传统工艺不同时期的不同变革。这部电影是由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等单位联合出品。影片中有十多位匠人倾情出演,他们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匠人的精神,传承着我国千年流传的手艺,令人钦佩不已。这部电影片长为90分钟。
纪录电影《天工苏作》
这部电影是由导演孙增田执导,十二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演的。苏州的传统工艺自古至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耀眼诠释,在明清时期最为昌盛繁华,在当时的苏州工艺也成为时尚的代表,如果说占据了全国手工艺的半个江山,也一点都不为过。电影拍摄了具有典型代表的宋锦,核雕,灯彩,明式家具,苏式船点等九门手艺,向大家讲述了工匠人的故事。
《天工苏作》以匠人视角展现传统工艺千年流传
为了能够让观众们看到苏州非遗的精彩,这部纪录片请了资历厚重的导演孙增田,他从事纪录片领域已经有几十年的经验,制作出很多部受人喜爱的纪录片。纪录片中的灯彩,匠人用高超的技艺,用铁线,裱糊,套色,施展丹青等手法,再现了制作过程。还有玉雕,苏绣等等,都一一细致地展示在大家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苏州的传统工艺文化。
网友是如何评价这部影片的?
苏州的网友表示,这部纪录片让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所见到的苏州精美工艺。感觉这种手工艺已经成为融入到骨髓中的传统文化,纪录片展现的不仅仅是一部作品,一门手艺,更主要的是手艺中所蕴含的人的关系。
《天工苏作》登陆央视电影频道,电影频道选择影片的标准是什么?
《天工苏作》登陆了央视电影频道,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代表着导演的拍摄获得了主流媒体的认可。电影频道选择影片的标准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只要该电影内容健康且活泼,并且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就可以上映。像这个纪录片式的电影,其拍摄内容是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传播一种正确的观念,是很符合电影频道的标准的。
提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些遗产,可能已经没落了,也可能会慢慢的消失,根本就没有人去继承。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人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会让专门的人去继承,并且还会拍摄影片,这样才能增加其知名度,让更多的人知晓。而《天工苏作》就是这样的一部片子,导演主要拍摄了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说核雕、船点、香山帮营造。这样的影片确实是比较少的,可能有人进行了拍摄,但是没有办法在电影院播出,也没有办法得到他人的认可,传播度很低。
现在这部影片可以在电影频道播出了,这就是非常优秀的,因为观看央视电影的人是比较多的。小编之前就在电影频道观看了很多优秀的影片,甚至还包括一些恐怖片。只有真正优秀的片子才能被电影频道看中,也会在播出之后进行评价,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部片子的魅力。电影频道比较喜欢欢喜的结局,在过程中不要总是出现哭哭啼啼的尽头,这就会让审片人有一点厌烦感,是不会选用的。最后的结局一定要是大圆满,因为大部分的中国人还是喜欢和谐的结果。
若你是电影导演,想让自己手中的片子进入电影频道,就必须要摸清楚其中的规则。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