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徐凤年继承北凉王(雪中悍刀行各人物大结局)
《雪中悍刀行》的高潮情节,就是十八位中原宗师屹立在拒北城之外,与北莽四十万大军交手。在破坏了北莽的攻城器具,摧毁了北莽的攻城步兵方阵之后,再由城中的北凉大军出手与北莽大军死战。在这一战当中,十八位宗师有八位战死,但是同时也剿灭了北莽近五万的大军和所有的投石机、弓弩大阵。
而在拒北城之战以后,凉莽之战并未落下帷幕,但是烽火却已经将雪中给完结了,只通过温华酒馆当中说书人的话语与番外的只言片语给大家描述了雪中的后事。说道第二次拒北城之战,李当心独立于拒北城外,白衣洛阳一人守住了正座东墙。说道五位当世名将就联手攻破了北莽南朝的中枢西京,完成了反攻。
不过在这之后的一切,都与徐凤年无关了。在凉莽大战之后,江湖传言,在一场场战役之后,北凉王徐凤年积攒了太重的伤势,委实是积重难返,最后英年早逝了。而徐凤年已死的说法,也得到了当朝皇帝的确认。北凉王府被改建为北凉经略使府,曾经甲天下的北凉铁骑几近全灭,而曾经甲北凉的大雪龙骑军也已经解散。
当然了,我们很清楚,徐凤年并没有死,在与离阳新的皇帝赵铸一次会面之后,他最终选择了退隐江湖,放弃北凉王的身份。带着他的几个老婆逍遥自在的过日子,没有了北凉王的责任,他活得可能更快乐。但是徐凤年为什么要选择放弃北凉王的身份呢?他这样岂不是辜负了那些死去的北凉军和活着的北凉人吗?
北凉拥有凉州、陵州、幽州(后来加了个流州)三州之地,不足两百万户百姓。人屠徐骁在春秋乱战之后,就被封为北凉王,封地北凉。徐骁在北凉整顿边军,组织起了三十万北凉铁骑,抵御北莽,建立军政一体的北凉。
北凉参差百万户,其中多少铁衣裹枯骨。北凉并非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甚至于说他很贫瘠,同时地处边关,不时有北莽过来骚扰。北凉可以说是民风彪悍,这不足两百万户的老百姓,供养起了三十万甲天下的铁骑。
但是离阳王朝大部分的官员对于北凉百姓并不认可,或许是因为他们认为北凉百姓都太过野蛮。又或许是因为有那位踏破了春秋士族门第,踩断了无数文人脊椎骨的徐瘸子在。总之,大部分的官员都不将北凉百姓视作离阳百姓,而将其视为是阻挡在北莽与离阳之间的一道人肉缓冲带。
在凉莽之战以后,北莽对于中原已经再无威胁,曾经的三足鼎立的格局荡然无存。北凉的处境就很微妙了,他身为离阳的臣子,却太过独立,北凉军并非是离阳的军队,而是徐家的家军。北莽尚在之时,北莽、离阳、北凉之间还存在制衡,但是如今北莽已经没有了威胁,北凉对于离阳来说,就是一个心腹之患了。
而凉莽之战以后,北凉军战死三十二万,可以说整个北凉的战争潜力都已经被激发出来了,再没有后续之力了。倘若北凉再与离阳对上,可以说几乎没有反手之力。即便是徐凤年是天下第一高手,也只能够说人力有穷时了,他或许能活,但是他身边的人,都得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北凉和离阳注定是对立的角色,就像拒北城之战前徐凤年说的。如果陈芝豹接手了北凉,那结局不过是北凉更好,天下更坏。所以想要结束这一切的话,也很简单,就是放弃北凉,让北凉能够彻底地融入离阳王朝。
在徐凤年放弃了北凉之后。离阳王朝也开始让凉党进入朝野之中,开始接受北凉的读书人。一是因为皇帝赵铸对于自己兄弟的愧疚之情,二则是因为北凉王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即便是凉党形成,那也只是朝野之内的党派之争,这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事情。
所以,徐凤年放弃了北凉王之位,看似对不起那些为了北凉牺牲的战士们,但是实际上却是给北凉百姓提供了一条更好的出路,他们能够在离阳被平等的对待,也拥有了选择权。
图片:潇湘过客莫念《雪中悍刀行》系列插画
文字:悠然布衣
雪中悍刀行徐凤年在结局时为什么要归隐?
徐凤年的归隐,既是大势使然也是完全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之后做出的决定。
徐凤年和徐骁父子两任北凉王,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徐骁是从一个最普通的小兵一步一步爬到这个位置的,凭借的是他赫赫的战功,甚至可以说离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泱泱大国就是靠着徐骁打下来的江山。
徐凤年就不一样了。
虽然说实际上徐凤年子承父业其实也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在其他人的眼里尤其是太安城,他就是单纯的世袭罔替,沾了老子徐骁的光。
先帝信任徐骁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交情很深,彼此之间很熟悉,赵家知道徐骁不会造反。但是赵家人对徐凤年就没有这么信任了。
一来是因为徐凤年以前隐藏得太深,故意表露出来的纨绔形象彻底蒙蔽了大多数人,不过后来真相被揭露的时候反而又会认为他这个人城府太深。
徐骁不会造反可不一定代表徐凤年也不会造反,起码离阳不能够完全拿捏住徐凤年的想法。
况且在北凉军师李义山的部署中,还真是打算把徐凤年推上皇帝的宝座的,相信这一点离阳肯定也是知道的。
徐凤年父子还有一点最大的不同。
徐骁到死武功都只是个不入流的小二品,徐凤年就厉害得多了,甚至坐上了天下第一的宝座,又成为了四大宗师之一。
再加上北凉军一直驻扎在外,为了对抗北莽规模一直是在增加的。
徐凤年手握北凉军权,又打遍江湖无敌手,庙堂和江湖通吃,真要有什么想法,离阳是很难应付的。
徐凤年还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杀掉了赵家皇子赵楷。
能杀皇子,下一步是不是就轮到杀皇帝了?
徐凤年虽说并没有要当皇帝的想法,但架不住离阳方面会这么想,这一点徐凤年也是心知肚明的。
其实徐凤年也是比较苦的。
北凉军是徐骁一步一步带起来的,他们时代镇守北凉的初衷只是为了防御北莽的入侵,为了离阳百姓安居乐业永享太平。
徐骁一辈子没有造反,徐凤年当然也不会。
不过如果是李义山能够再活几年,徐凤年或许还有可能去争取一下。
徐骁虽然有马踏六国的壮举,但其实还有一块骨头没有啃下来——北莽。
当时版图上也只有北莽能够和离阳一较高下,徐骁没有完成的任务徐凤年肯定是要替他完成的,这既是对父亲的交代更是对北凉三十万人的交代,也是为离阳百姓的一个交代。
只有解决了北莽,离阳才能做到真正的高枕无忧,不会再有战争,老百姓才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徐骁只要还有一天,北莽和北凉之间就会一直这样僵持,徐凤年还有时间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练武。
所以徐凤年一刻不停地游历江湖,在游历中磨砺自身,真到了徐骁没了的那一天,徐凤年就没有这么自由了。
实际上我们看完也发现,徐凤年这个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世子殿下,为了练武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
徐骁老死徐凤年接替了位置,也只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对付北莽这件事上。
凉莽大战爆发,别说冲锋陷阵的士兵,就是百姓都因为战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百姓又何其无辜!
徐凤年自己经历过凉莽大战,最后的胜利可以说是来之不易,好不容易才结束了这种战乱的局面。
这个时候再没有能够威胁离阳的势力,那么北凉军该何去何从?
让徐凤年去太安城上班他肯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再说就算他愿意其他人愿意吗?顾及和太安城那一帮子也肯定是不对付的,徐凤年能顾得了自己和身边的人但他能顾及到所有人吗?
如果徐凤年这个时候造反会是怎样一种局面?
北凉军当然是一呼百应的,但是势必又会爆发一场不亚于凉莽之战战争,又要为此死多少人?
况且就算徐凤年真的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后世的史书上也逃不过留下乱城贼子的骂名,再说徐凤年当皇帝未必就比赵家人做得更高。
赵家人不管谁做皇帝,对老百姓都是挺不错的,也就对北凉防备点。
以前的局势是离阳,北凉,北莽,现在天下一家,都是赵家的天下,并且徐凤年确信赵乞儿注定会是一个好皇帝,那么他带着一众红颜知己退隐岂不快哉。
归隐是徐凤年最好的归宿。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