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人生要不要读经典)

时间:2022-08-13 07:38:49阅读:276
有这么一部电影,曾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十个奖项,被美国电影协会评选为20世纪最伟大100部电影,高居第四。它就是《乱世佳人》,其根据公认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飘》翻拍而成。《飘》于…

有这么一部电影,曾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十个奖项,被美国电影协会评选为20世纪最伟大100部电影,高居第四。

它就是《乱世佳人》,其根据公认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飘》翻拍而成。

《飘》于1937年获得普利策奖金,历经八十余年,经典依旧。

杨绛先生说:

“看《飘》,就犹如走进原始森林,越深越美。”

这部由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历时十年完成的百万字鸿篇巨作,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绝代佳人斯嘉丽从16岁到28岁,由纯情娇贵少女变成结婚三次的少妇,历经纷杂乱世的命运转变,以及与之缠绵的爱恋欢悲。

每读一次这本书,都会让人有不一样的感受。时至今日再读,不由得深深感慨人性的本质: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但没有人会一直在原地等你!

网图侵删

一、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斯嘉丽是佐治亚洲种植园塔拉庄园主的女儿,16岁的她青春迷人,艳压群芳,热衷于郊游、舞会和漂亮的衣裙,过着安逸骄奢的生活。

她的身边常常围着一众仰慕者,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追随。而她只钟情于艾希礼,那是一位温柔英俊、聪明睿智的完美绅士。

斯嘉丽觉得是因为艾希礼不明白自己的心意,只要艾希礼知道自己爱的人是他,就一定会向她未婚。所以她放下矜持向艾希礼表白了。

然而,艾希礼只是告诉她,他爱梅兰妮,他和梅兰妮才是同一世界的人。

委屈又愤怒的斯嘉丽用力给了艾希礼一个耳光,还生气地砸了一个花瓶。这时,她才发现,一切都被瑞德看在眼里。

艾希礼和梅兰妮结婚了。

在往后数年里,斯嘉丽经历了贫穷、战争、父母离世,两次丧夫后再婚、又丧女等生活巨变。

不变的是,她却依然爱着艾希礼,总想找机会接近他,并幻想着他爱的人是自己。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经典话语: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很多人往往认为,没有得到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梦寐以求的渴望。

网图侵删

心理学上有一个“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时,远远接触会因对方的某个特点或品质,高估对方而掩盖了他其他的品性,但这只是不了解全貌,才有的片面想法。

没有得到过,便未曾长久相处,缺少了深刻认知与包容;没有一起面对生活的风雨,就不会产生矛盾与烦闷;没有共同经历岁月的洗礼,便不曾遭受苦痛与不堪。

拥有过的或只是一厢情愿构建的美好,或只有花前月下的浪漫,那都是水中花镜中月。而现实的生活,却充斥着柴米油盐平淡而真实的气息。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因为未得到,才觉得完美;因为得不到,内心才一直渴求;有些时候,放不下的,不是某个人,而是自己的想象和心中的执念。

二、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

艾希礼与梅兰妮宣布婚约后,斯嘉丽一气之下,嫁给了爱慕她的梅兰妮哥哥查尔斯。两个月后查尔斯战死沙场。

后来为了保住塔拉庄园,斯嘉丽利用自己的美色,与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结婚了。

在弗兰克的纵容下,斯嘉丽一步步掌管了他的生意,她还经营着自己的锯木厂。

当时女性连抛头露面都会被指指点点,弗兰克受到了无数的嘲讽,但他从未指责过斯嘉丽。之后更为了保护她,弗兰克参加了反动革命,被一枪打死了。

再次成为寡妇的斯嘉丽,答应了瑞德的求婚。

网图侵删

瑞德曾冒着生命危险,在战火中为斯嘉丽偷马,护送她回塔拉庄园;他目睹了她两次玩票式的婚姻,并一直化身为她的骑士。

瑞德为讨斯嘉丽欢心一掷千金、带她去度蜜月、给她梳头发、陪她玩游戏、像哄孩子一样安抚她;给她买地,按她的心愿盖了一座极尽奢华的大楼。

深爱着斯嘉丽的瑞德,一再包容她,处处宠爱她。他希望斯嘉丽快乐,比所有人都快乐。

尽管如此,斯嘉丽心心念念的仍是艾希礼。她更是荒谬地想,就算不能与艾希礼在一起,但能在身体上忠于对方。

斯嘉丽生下女儿后,不愿再与瑞德同房。

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被宠爱的人总是无所顾忌。

被偏爱是一种奢侈的幸福,理直气壮地斤斤计较,心安理得地无故取闹,肆意无度地挥霍对方的不断纵容,问心无愧地伤害别人的一片真心。

因为身边的人对她太好,于是就将别人的宠爱当成了一种习惯,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别人对她越好,她就会越得寸进尺。她觉得不管自己如何无理,怎样做作,别人都应当理解她,无条件支持她,完全不担心别人会背弃。

岂不料,no zuo no die!

被爱的人太过自以为是,骄纵无度,既让对方遍体鳞伤,饱受折磨;也可能迷失了自己,看不到别人的真心,最终难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个世界,谁的时间都一样宝贵,谁的金钱都来之不易。

愿意陪你玩陪你疯,为你付出为您遮风挡雨,不是因为离不开你,而是因为爱。

网图侵删

三、没有人在原地一直等你

瑞德告诉斯嘉丽:

“在所有认识你的人中,只有我在看清了你的真实面目之后还会爱你。我爱上了你,因为我想碰碰运气。”

第一次见到16岁的斯嘉丽,瑞德就被她吸引。多年来,瑞德深知斯嘉丽爱着艾希礼,也了解她的虚荣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即使看透斯嘉丽,他也如飞蛾扑火般爱着她。

然而,他的百般呵护,处处包容,却始终无法换来斯嘉丽的一颗真心。

后来梅兰妮流产而亡。看着痛苦的艾希礼,回望曾经的点点滴滴,斯嘉丽幡然醒悟:艾希礼从未爱过自己,自己也早已不爱艾希礼,而瑞德才是她真正所爱,想要厮守一生的人。

然而,这时的瑞德已经心灰意冷,他对斯嘉丽说:

“我的爱已经枯竭了,你难道从来没有想到过,即使最永恒的爱也是会枯竭的吗?”

瑞德感觉一切都没有意义,他离开了

《知否》里有一句话让人记忆深刻:这个世上,不是任何一个人,都会站在原地等你的。

网图侵删

齐衡和明兰的相遇,是人们心目中爱情最美的模样,只需一个眼神就能确定彼此的心意。

对于最初的明兰来说,齐衡便是这世上最好的人。

可是他们的感情遭到多方阻力,齐衡被迫答应了别人的婚约。但在他的潜意识里,总认为只要明兰没嫁人,就会一直等着他。

丧妻之后,齐衡又犹疑不定,找各种借口一拖再拖不去提亲,非要等到自己科考中举后才做打算。

结果,明兰嫁给了懂她、爱她、护她的顾廷烨。

与其说是造化弄人,倒不如说是齐衡亲手把明兰,推到了顾廷烨身边。

刻骨铭心的爱,曾以为地久天长,到头来才发现,抵不过无情的时间和漫长的等待,终究还是错过了。

山川经不起太多悲哀,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

不要觉得别人对你的疏远是突如其来,很多时候可能蓄谋已久,在一次次被你忽略、伤害和打击的时候……

蓦然回首,满心以为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却不料早已空空如也,满目疮痍,再也找不回曾经那个人,从前那份情。

不对等的感情终有一天会消耗殆尽,长久被辜负,没有人站在原地等你。

网图侵删

《飘》在结尾处写道:

“如果她真正了解阿希礼,她就永远不会爱上他;如果她真正了解瑞特,她也就绝不会失去他。”

斯嘉丽直到最后才明白,她对艾希礼所谓的爱,只是因为没有得到才产生的征服欲,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而在被瑞德极度宠爱时,总是有恃无恐的斯嘉丽,从不曾打开心扉去了解这个男人。她天真地以为千帆过尽,瑞德会一如从前,像哄孩子一般拥抱她,安抚她。

殊不知,没有人会始终守着无望的结果,千疮百孔地永远站在原地等你!

泰坦尼克号》中有这么一句话:

一个人的一生可能会爱上很多的人,而当你获得真正属于你的幸福之后,你就会明白,以前的伤痛其实是一种财富,它让你更好地把握和珍惜你爱的人。

珍惜那个对你好的人心疼你的人,舍不得责怪你的人,不是所有人都会死心塌地、无怨无悔地对你好,那个人也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好。

不要当爱随风飘逝成为往事,再追悔莫及。

愿你,把握爱你的人,珍惜身边人,收获爱与幸福!

《Gone With the Wind》译作《飘》,为啥电影叫《乱世佳人》呢?

电影《飘》为什么译作《乱世佳人》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聊一聊这部电影的背景。

电影《乱世佳人》,改编自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历经十年于193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GONE WITH THE WIND》,书名来源于英国诗人欧内斯特·道生的《西纳拉(Cynara)》一诗,原句是:“我一直按自己的方式对你忠诚,西纳拉!/我已忘却了许多,西纳拉,都已随风飘逝。(I have been faithful to thee, Cynara! in my fashion./I have forgotmuch, Cynara! gone with the wind.)。”中文译作《飘》,是文学艺术历史中的不朽之作。

影片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时代背景,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嘉丽与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该片于1939年1月-6月拍摄完成,1939年9月9日在福克斯剧院首映,1940年1月17日在美国上映。打着全球第一部彩色电影的旗号,声音后即引起万人空巷,制作成本385万美元,却创造了3.9亿美元的神话(1940年),不得不让人惊叹。

甚至有人说《乱世佳人》是有史以来小说改编为电影最成功的一部,对于这种说法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这不妨碍它成为经典之作。

而中文译作《飘》,电影却为何叫《乱世佳人》,其实简单来说,电影是大众艺术中的快消品,考虑到商业因素,名字必须通俗易懂,能够吸引眼球,乱世交代了故事背景,佳人则交代了故事是围绕女性展开,所以这么一想就通了,而《乱世佳人》这个名字在我看来依然也很美,虽然不如《飘》意境深远,但是书是书,电影是电影,不可在一个维度去做对比。

在这里不得不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很多外国电影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其实和英文字面完全不搭,但这不影响它们成为经典之作。

比如下面几部:

《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是根据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一部电影,中文名字叫做《廊桥遗梦》。

Flipped》这部电影相信很多的人都看过,影片当中的爱情也是很多人所向往的。尤其是里面最经典的一段台词:“有的人浅薄,有的人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有一天 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估计很多人都能把它背起来。这部影片翻译的中文名字有很多。像《萌动青春》、《青春萌动 》、《梧桐树之恋》,更多人还是喜欢《怦然心动》这个名字,感觉能把那种青涩纯净的爱情表现出来。

电影《Scent of a Woman 》是1992年公映的美国电影。由阿尔·帕西诺、克里斯·奥唐纳等主演。电影讲述了一名预备学校的学生,为一位脾气暴躁的眼盲退休军官担任助手期间发生的故事。它的中文译名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叫做《闻香识女人》。

类似的其实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其实电影和小说是两回事,一部200万字的小说改编为电影可能只有90分钟,这个时候名字就非常重要了,必须要博眼球,爆靓点,所以这就是为何很多小说改编为电影,名字却与原著大相径庭。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