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时代四座金像奖除了梁家辉还能有谁

时间:2023-01-02 15:54:30阅读:2839
梁家辉《寒战》我服务了香港警队30年,认识不少朋友,也得罪不少人。不过在这30年,我学会了一件事: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暗也好,明也好,第一步,学会它。——梁家辉《寒…
  • 1983年,在李翰祥导演的影片《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中扮演咸丰皇帝,荣获第3届…

梁家辉《寒战

我服务了香港警队30年,认识不少朋友,也得罪不少人。

不过在这30年,我学会了一件事:

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不管暗也好,明也好,第一步,学会它。

——梁家辉《寒战》

梁家辉,周润发,刘德华

1981年,新晋“练习生”梁家辉和刘德华,开始给发哥跑龙套。

梁家辉参演的第一部戏,是杜琪峰和王天林的《千王群英会》。在里面,他和刘德华都饰演发哥的保镖。

整部戏下来,两个龙套就只有一句台词:“是的,龙哥!”

两人都觉得这也太打酱油了,就决定自己加戏。

第二天开拍的时候,刘德华叼了一根牙签吸引注意力,梁家辉则把手插进胸前西装,佯装掏枪。

导演立马发飙叫停:

“那两个是谁?想干什么!咬牙签那个刚吃完饭啊?手插进西装那个,你以为你是拿破仑啊?”

拍完这场戏,刘德华因为形象好,顺利签约了,梁家辉拿到的,却是解约合同。

导演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长相一般、胡乱加戏的解约演员,将在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和10年代,分别摘下一座金像奖,成为香港乃至整个中国的一流演技派演员。

李翰祥

80年代·第一座奖:本色

解约后的梁家辉为了生活,跑去做服装模特,同时坚持给《文汇报》供稿,21年不曾间断。

这期间,他认识了女模特李殿朗。

李殿朗看重了他身上那股子拼劲儿,就把他介绍给了她的父亲——邵氏电影大导演李翰祥。

梁家辉给李翰祥当助理,但李翰祥却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梁家辉从神态到形态,无一不散发着明星的潜质。”

1983年,李翰祥带着梁家辉来到故宫,准备拍摄《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

梁家辉正在准备助理的工作,李翰祥突然叫他去演戏。

“我被拉去不由分说地剃了头。我当时还想,这导演还是物尽其用,连助理也拉去跑龙套。”

头剃完了,他傻眼了:李翰祥居然让他演咸丰,是主角!

梁家辉,咸丰

距离上次给发哥“跑龙套”的体验,如今已过了两年,梁家辉差不多已经忘了如何演戏。

更糟糕的,是他完全听不懂普通话:

“在故宫的一年,我基本上就学会一句普通话:请问厕所在哪儿?那一年,我就是个‘聋哑人’。”

开拍之前,他和饰演慈禧的刘晓庆对剧本:

“我的剧本干干净净,她(刘晓庆)的则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她做足了功课,我却完全不知所措。”

没有演戏经验、语言不通、缺乏对剧本的研究,梁家辉就这样双眼无神、一脸茫然地进入了角色:

“整部戏下来,我完全没感觉,只看见他们嘴在动,我也跟着动。”

然而,不知是天意还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梁家辉这种“无知”的本色演绎,却跟咸丰肾亏般的弱鸡形象高度吻合。

梁家辉第一座金像奖

1984年,第三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公布。

26岁的梁家辉凭借《垂帘听政》,成了迄今为止最年轻的金像奖影帝。

这是他第一部戏,从正式出道,到成为影帝,他只用了一年。

拍完两部历史大戏后的一个晚上,梁家辉穿着一身龙袍戏装,走到故宫太和殿外面的城楼上。

“那晚月亮很大,回头一看,就看见整个故宫的剪影。我突然就想:以前的皇帝,会不会在这个角落里看自己的家?”

那一刻,梁家辉瞬间明白:“本色演绎”让自己获奖,运气占了很大比例,这种演戏方式对于自己不再适用。

下一步,是要成为一个“体验派”演员。

梁家辉

90年代·第二座奖:体验

然而刚有做体验派演员的想法,梁家辉就接到来自台湾当局的一纸封杀。

梁家辉是香港演员,但台湾是香港电影当时最大的投资市场,而彼时台湾与大陆关系微妙,谁要是去大陆拍戏,台湾见一个封一个。

很多香港导演不敢再找他拍戏,也有些好心的导演劝他写一份“悔过书”,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

梁家辉坚决不写:“我在自己的祖国拍电影,我悔过什么?”

但现实生活并不会给硬气以同情,梁家辉不得不干起了摆摊生意。

但他从没有过失落与绝望,他说:“我的人生没有低谷。”

他准备把街头巷道当做体验的战场。

“很多来买东西的一眼就认出了我,问我是不是那个影帝。我就笑着说:‘我就是梁家辉。’”

然后他指引顾客参观商品:“随便看,既然你认识我,那我就算便宜点。”其架势,俨然如同一名业务娴熟的小贩。

此外,他还把自己当成设计师,亲自设计所有产品。

他也把自己当成一名“看门人”,给无证小贩把风盯警察。

那段时间,他还认识了一生挚爱江嘉年。

认识两年后,两人准备结婚。

“我那几年没戏可接,我用仅有的靠摆摊赚来的8000块港币,给她买了只戒指,租了一个小饭店的房间,请了几个要好的朋友,连结婚证都是我自己设计的。我不敢告诉家人,我们没有婚礼,没有家人的祝福,但我和我夫人都觉得,那是最浪漫的事。”

梁家辉与江嘉年,右图为补办的婚礼

见识过高山绝景,也饱尝了世事艰辛,梁家辉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少年。

1992年,封杀令已经解除,梁家辉也已完全不在意旁人的眼光与自己的形象,连恩师李翰祥也骂他“没出息”。

“没出息”的梁家辉,在这年终于等来翻身仗。

这年,他出演了喜剧片《92黑玫瑰对黑玫瑰》。

在里面,他扮演一名娘里娘气的警察。

这当中有一场戏,需要用水泥把头发固定,同时夸张地演唱完全跑调的情歌。

《92黑玫瑰对黑玫瑰》

水打湿水泥那刻,梁家辉直呼:“好痛啊!好痛啊!”

唱歌的过程中,水泥有好几次流下来,流进了他的眼睛。

梁家辉

那是旁人难以想象的一种刺痛。

他只是一手将眼旁的水泥若无其事地抹掉,继续他那令人捧腹的夸张演绎。

什么形象、什么疼痛、什么男人的气节,那都不是要顾忌的。

他只知道:这是一部喜剧片,那就得全身心体验这个角色的性情,投入到当中去,就像当初体验做小贩、设计师、看门的、穷小子一样,给旁人呈现一个立体、真实的角色。

梁家辉第二座金像奖

第二年,大家都相信了他饰演的这个角色,并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颁给了他。

他以喜剧人的身份成为影帝,这比周星驰凭喜剧片获金像奖,早了九年。

之后几年,梁家辉又拍了不少喜剧片,包括那部大名鼎鼎的《东成西就》。

当大家都以为他要一辈子沉浸在喜剧片的体验中时,他又要变了:

从“体验”,变为“计算”。

寒战

00年代·第三座奖:计算

1997年,梁家辉和刘德华合作拍摄了《黑金》。

这次,他不再只是简单体验角色,而是要“计算”这个角色的一生。

他饰演的角色是黑帮老大周朝先。

他综合了剧本、台湾政坛报道、黑社会八卦杂志等书刊,写了一本10多万字的“周朝先自传”:

“这个人物吃什么?穿什么?讲话语气是怎么样?开会的时候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他老婆以前是一个舞女,他为什么会娶这个老婆?为什么他现在已经是黑社会大哥了,还带着同一个女人……”

他把传记给导演看,导演傻了:

“十万字!比我的剧本还长!”

“谁赞成,谁反对”

这部戏上映后,一个刘德华的粉丝说:“眼中只有周朝先!”

这次的成功,让梁家辉相信:

“好的表演,一定是‘多一些计算,少一些即兴’。”

此后,他每演一部戏之前,都会写下角色小传,通过每个细节来推导出人物的所有合理性。

这种计算的表演方式,在《江湖告急》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为了配合场景和烘托氛围,把冷幽默和秩序化的黑帮风格完全统一,我在这部戏的衣服颜色和搭配就有十几种。”

当然,“计算”的巅峰,还数2005年的《黑社会:龙城岁月》。

黑社会:龙城岁月

最开始,就是找人物的“对标”。

梁家辉饰演黑社会头目大D,他该是怎样一个人?

“香港有个悍匪叫张子强,他犯罪所得金额之高,曾录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我就把大D设想为他。”

有了人设,接下来就是计算性格:

“大D和张子强一样,具有出色的领导力,犯案过程是心思缜密的。他心狠手辣,完全不信任任何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他也只相信50%。他唯一相信的只有自己。”

梁家辉,大D

为了突出大D的狠劲儿,梁家辉在“传记”中加了这一幕:

大D提前定做了一套西服。

在选举话事人(相当于带头大哥)那天,他穿上了这套衣服。

他俨然已经把自己当作话事人,自负,自我、志在必得的鲜明形象,跃然纸上。

最后一场戏,阿乐埋大D的尸体。

梁家辉演了四次,特别辛苦:“无法从头到尾憋住不吸气。”

最后,他制定了另一套计算:

“被埋的过程不断轻微呼吸、移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穿帮,还能表现出没有死透的生命微弱迹象,增加影片的黑色效果。”

梁家辉第三座金像奖

这部戏就像一道数学题:重重计算是过程,而金像奖就是最后的答案。

人们看着第三次手捧金像奖的梁家辉,以为他又将奉献一个计算更精准的黑帮老大时,他又转舵了:

他准备从“计算”,转向做一杯“水”。

李小龙,Be water,my friend

10年代·第四座奖:水

李小龙曾在一期节目中,提出过一种关于“水”的哲学思想概要:

“心无杂念,于无形中,千变万化。

就像水,入杯,即为杯;入瓶,即为瓶;入壶,即为壶。

静,若行云流水;动,则骇浪滔天。”

水除了无形胜有形,它还无味胜有味,你加什么调料,它就是什么味道。

10年代的梁家辉,就是这一杯无形、无味之水,这在他饰演的座山雕身上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梁家辉,座山雕

你看不出这是梁家辉吧?

没关系,因为《智取威虎山》上映后,梁家辉说:“就连我的朋友都看不出来那是我!”

但他很满意这次演出,“我从来没演过这种角色,扮过这种形象。”

10年代之后,梁家辉已是迈过50岁的人。

天命之年的梁家辉参透了一个道理:

“其实我就是个平凡人,我也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凡人,这样子,我就可以毫无压力地进入各种角色,去演活另外一种人。”

当他把演戏当成一门哲学在思考,感知力开始也成为一种后天的天赋。

2011年,他很爽快地接了《寒战》这部戏。

寒战

拿到剧本熬夜看完后,梁家辉就问编剧:“李文彬是写给我的吗?”

编剧顿时愣住了:“你怎么知道?”

梁家辉当即去剃了头,蓄起了胡子,戴上金丝眼镜。

“好多剧组的人都不认识他了。”

他就给大家解释了心中的感知:

“我是一个高级警司,那么在形象上肯定要显得不怒而威,光头和胡子可以很好表达这种形象。

“我也是一个罪犯儿子的父亲,当得知他做错事,我的眼睛肯定会传达一些特殊感情,眼镜正好可以模糊这些感情,让角色更赋戏剧性。”

这种不顾形象的造型设计,就是那杯水装进容器后的形态;但“水”的味道如何体现呢?

“其实我本人比较害羞,没有这么外露。而且那么高级的领导,对于我来讲也是有一定的陌生感。但是,我要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很外露的警司,只有我相信了,观众才会相信。”

为了增强真实效果,导演刻意在拍摄现场安排了几个真的现役警司。

“他们坐在那里很有气场,这种氛围很好。氛围加上我的相信,当我站起来的时候,我的内心就把‘梁家辉’掏空了,把‘李文彬’塞满了。那一刻,我就真觉得自己是他们的上司。”

梁家辉第四座金像奖

“水”的形有了,味儿也有了,金像奖颁奖典礼也再度到来了。

2013年,凭借《寒战》里的老干部形象,梁家辉跨过第一主角郭富城,第四次夺得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不仅如此,他在当年,还顺手“拐走”了台湾金马奖、亚洲电影大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你看,这就是“水”——

它无形无味,它更无坚不摧。

梁家辉

天生影帝:从本色到无形

1983年正式入行,到2013年,梁家辉用30年时间、4个时代、4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和4座金像奖,完美阐释了什么叫做“天生影帝”。

这在整个影坛也是独一无二的,但他真就是“天生影帝”吗?

我觉得他在《寒战》里的一段话,很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如此成功的原因:

“我服务了香港警队30年,认识不少朋友,也得罪不少人。不过在这30年,我学会了一件事: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暗也好,明也好,第一步,学会它。”

皇帝、娘娘腔、黑社会、警察;

还有罪犯、大侠、混混、情人……

各种各样数不清的角色,他们有的“明”,有的“暗”,不一定都是梁家辉想演的角色。

但就像他说的,“不管暗也好,明也好”,都只有先去学会他、相信他,最后成为他,才有可能实现从本色到体验、从计算到无形的飞跃与升华,最终成为“天生影帝”。

这是梁家辉的演戏感悟,更是所有平凡人生活的样子。

“舒适圈”里,平稳、安定,无忧无虑。

“舒适圈”外,布满了你不喜欢的重重障碍。

是安于现状,还是放手冒险?

是成为千人一面,还是成为万里挑一?

是要换谁都行,还是要不可替代?

是要无视未知领域,还是要“学会它”?

都只在你一念之间。

我的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END)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