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牙膏喝尿肮脏血腥电影里的坑道是真实战斗中不存在的天堂

时间:2023-01-02 11:55:27阅读:1165
导语志愿军15军45师与敌人的两个王牌师血战7天,损耗过大的志愿军守备部队被迫转入坑道保存实力,为了争取反击的时间和有利的态势,战士们在坑道里忍受着没法想象的困难!一:艰苦卓绝的坑道战开始了对于志愿军的坑…
  • 战斗,国家二级演员,著名相声、影视演员。曾经担任湖北经济电视台《缤纷快乐城》主持…

导语

志愿军15军45师与敌人的两个王牌师血战7天,损耗过大的志愿军守备部队被迫转入坑道保存实力,为了争取反击的时间和有利的态势,战士们在坑道里忍受着没法想象的困难!

一:艰苦卓绝的坑道战开始了

对于志愿军的坑道作战我们并不陌生,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电影《上甘岭》中了解了那些场面,电影毕竟是电影,搬在荧幕上的跟真实情况还是有所差别的,老兵们回忆道,真实的情况比电影里的要肮脏一百倍、血腥一千倍、残酷一万倍。

上甘岭战役

为了夺取597.9和537.7高地,范弗利特原计划也就是付出200人伤亡的代价,没想到在这两个小山包上竟然死伤万人,在不惜代价的猛攻之后终于占领了这两个高地,美韩军深知他们占领的仅仅是地表阵地,志愿军已经撤入坑道,有随时从坑道冲杀出来的可能,便穷尽智慧想尽一切办法破坏那大大小小的近百条坑道,曲射炮吊射、喷火器火烧、硫磺弹烟熏、装炸药爆破、碉堡铁丝网封住洞口.......

拥挤的坑道

坑道里的环境是非人的,烈士遗体、轻重伤员、战斗人员、武器弹药、各种保障器材、粮食。。。全部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氧气稀薄,只能轮流到坑道口提着脑袋吸口气以防窒息,美军惊奇的发现,有一个地方竟然冒出一股高达一米多的白色气柱,这股气柱竟然是坑道里面志愿军战士汗气冒出地面后凝结而成。坑道里是什么气味,什么环境,什么温度,想想都不寒而栗。

在坑道的战士们

二:一只幸运的苹果

坑道毕竟是临时的躲避场所,这么多战士一下子全挤进去,造成了物资的短缺,粮食、弹药、医药都缺,尤其是缺水,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没吃的能勉强支撑几天,没有水最多活三天。

从岩峰里接水

先是吃牙膏,后来喝尿,长时间的缺水,到了后面连尿都没有了,为了应对这种极端的情况,军长秦基伟和师长崔建功都急了,每天夜里都组织后勤人员去送物资,敌人何尝不知道坑道里缺吃少喝,洞口早已经密布铁丝网和碉堡,后勤战士们往往牺牲好几条命才能送进去一壶水和一袋萝卜。

战士们匍匐前进穿越封锁线

15军从平壤弄来了3万斤苹果,45师下令:“凡送上一篓萝卜的,记二等功一次!”不知道多少战士牺牲在了送苹果的路上,3万斤苹果只有一只送进了坑道,这是一只幸运的苹果,电影《上甘岭》里面有个令人深刻的画面,一个苹果在几十个士兵手里转了几圈,谁都不舍得吃,战斗人员说是给伤员吃,伤员则要求给能打仗的战士。

电影《上甘岭》里面送苹果的剧照

三:封锁线上的断臂残肢

除了物资,坑道里还需要不断补充援兵,天天打仗损耗,如果不及时补充人员,连坑道都无力坚守,那时候上甘岭整个地区可真要落入敌人的手里了,一个又一个的志愿军连队趁着黑夜舍生忘死地奔赴早已经被炸的面目全非的坑道口。

冒着炮火运输物资

洪学智将军后来回忆道:敌人的炮火密度每公里正面达300门重炮,加上大量的航空兵、坦克及单兵炮,在前沿到坑道纵深的二十公里的地域构成了层层火力网,实行昼夜不停的严密封锁。增援的战士们好不容易穿越了敌人的火力网,快接近坑道口的时候是最凶险的,敌人在这里布置了大量的碉堡和探照灯,地表阵地早就被炸去了两米多,地面上铺着一层一米多厚的石粉末,有的阵地被打断了,有的坑道被炸短了,以至于增援部队和后勤人员经常迷失方向,找不到道路和坑道口。

战士们在坑道坚持作战

后来,连秦基伟的警卫连都上了坑道,连队指导员王虏在抗战中就给秦基伟当警卫员,数次救过秦基伟的命,两人的感情极深,王虏上去的时候,军部领导一再嘱咐:“军长要你当心炮火,一定要活着回来。”将近百人的警卫连只剩下一个副排长带着24名士兵冲进了目标坑道,王虏再也没有回来。后来秦基伟派人去收尸,除了弹坑就是无数断臂残肢,没有一个成形的尸体。

支援坑道

结语:

坑道作战是十分艰苦的,只要有这些在坑道的战士们继续坚持战斗,地表上的敌人就一刻都不敢懈怠,从补给物资到支援新兵,志愿军都付出了很惨重的代价,但是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不久之后,在坑道部队的配合下,志愿军的大规模反击打响了。

(笔者专注近代战争史题材的整合和创作,持续贡献优质内容,请关注我)

(因为此篇文章为历史领域内容,所以配图均来自于网络资料库,如有侵权,联系必删,敬请见谅。)

参考文献《决战朝鲜》、《最寒冷的冬天》、《最后的战斗》

多谢关注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