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陈廷敬电视连续剧(一代名相陈廷敬电视剧全剧)
其人:
陈廷敬(1638年 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府阳城(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清代大臣、学者。二十一岁中进士,宦海浮沉五十余载,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历任康熙帝师,官拜工、吏、户、刑四部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一生兢兢业业,克己奉公。
其事:
1、幼年颇负才学,在山西声名鹊起;
2、巡查地方贪腐案件,屡建其功;
3、启动钱币改革,稳定国家金融秩序;
4、整顿吏治。
《清史稿》对其评价为“清勤”。
康熙对这位老臣评价则更为世人熟知:“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出将入相”的梦想。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如今社会的整顿吏治,提倡清廉,挖掘清廉文化和清廉史料,使得陈廷敬的名声在社会上大躁,特别是国家领导推荐《大清相国》,推崇陈廷敬的为官之道。本文将从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来叙说陈廷敬的生平。
青年入仕
全书开篇从陈廷敬乡试中举,后又因糊里糊涂搅进山西科场案。清朝历代重视科举取士,凡因科举舞弊都受到重大的严惩。山西科场案传到京城,已是惊动举朝上下震惊。皇上特派钦差大臣下来查探科场案,重新选取科考举人。钦差大臣中的山西老臣卫向书评价陈敬的文章“学问淹博,义理宏深,识见高远”,又得知陈敬身陷囹圄,千方百计设法营救。在解脱牢狱之灾后,赶往京城参加会试,又遇到主考官舞弊,差点送掉自己性命。两次考试险些送命,全都是靠卫向书大人暗中斡旋,化险为夷。在科场行贿案中,情节复杂,牵涉的关系也很多,从中真正显现出这位初出茅庐小子的颖悟能力和胆识。如在李祖望家避祸,受其指点洗清科场案污点,对其案涉及的官场关系和裙带关系他心里已有些许把握,这是其未入官场的颖悟能力。又如,在参加会试考场上,只身犯险去科举考试,偶遇顺治帝微服私访。别人没进考场前吓的都尿裤子了,他见了皇上则是泰然自若,少年老成,无一丝恐惧状,这是其胆识,不惧权威。陈敬会试拔得头筹,又因参加会试的有两个陈敬,顺治帝故赐名“陈廷敬”,自此其人在士林声名鹊起。
《大清相国》
初显才干
在康熙幼年继位,陈廷敬受辅政大臣之托出任帝师,辅助幼帝读书。后因幼帝提到进讲王莽其人其事,被大臣抓住把柄由此卸任。山东巡抚富伦下放地方,不到一年时间,山东从几年前的灾荒恢复过来,粮食大丰收。富伦奏说山东百姓自愿捐献十分之一的粮食收成给朝廷,感谢朝廷对当地前几年赈灾的恩情。陈廷敬则从地理原因推测山东各地土地丰歉不一,从情理上推测自愿捐粮一事可疑,凡是自愿的皆有可疑之处。巡察地方才发现是地方想邀功,借此对上歌功颂德。山东尚处灾荒之年,地方说的捐粮是从地方士绅先捐粮,然后由当地百姓再还给士绅。在下巡察时还是由他手下的仆人发现地方问题,以做生意为由,意外发现当地士绅朱仁与官府有联系。直到与朱仁约定了买粮一事,朱仁示意他们到官府的义仓拉货,还说“仓库里就是我的”。原来,地方政府不让省内粮食外送,山东省的粮食全部由士绅朱仁一人来打理。在地方上只要有问题,一查肯定能查出问题来。借着买粮的勾当,陈廷敬一行顺藤摸瓜,陈廷敬与巡抚大人游览趵突泉来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审问朱仁,后又发现陈廷敬的亲家张汧被软禁在此园,张汧秉公汇报地方实情。然后再召巡抚富伦,与张汧、朱仁来个当面对质,证据确凿揭穿了地方自愿捐粮的伎俩。与这件事类似的是山西的阳曲县奏报百姓捐建龙亭,勒石《圣谕十六条》。本来皇上已经奏准此案,但陈廷敬仍坚持认为凡是底下自愿的,上面都要再斟酌。陈廷敬私下认为地方官员正愁找不到摊派税收的借口,现在借此捐建龙亭的事,正好可以行摊派之实,会弄得地方民怨沸腾。陈廷敬在朝堂上与皇上据理力争,坚决反对捐建龙亭一事向全国推广。在陈廷敬被委任为巡察山西阳曲的钦差后,发现底下地方官出行见不到百姓,而见到知县戴孟雄更是与儿子同住县衙一间房,儿子来给父亲当官轿的轿夫。阳曲县表面上一派知县清苦奉公守法,直让人看不出什么猫腻。而事情演的越是精致无隙,越是令人在情理上感觉不真实。刘景、马明在底下的查访也终于揭穿了地方摊派的事实,大户统筹实则是大户先行垫付金钱,百姓在后面还本付息,但利息比高利贷利息要高。百姓捐建龙亭,也只是地方上为了讨好上级,行自己底下的摊派之实。百姓自愿建龙亭,表面上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实地里是祸国殃民。
陈廷敬像
币制改革,整饬吏治
一代廉吏
总结:
1、陈廷敬精明干练,有才学这是其往后升迁的基础。他的一生可以用书上写的“等、忍、稳、狠、隐”,遇事不能强出头,要等待时机,因时因势因人而为,是谓等;能容忍一时荣辱,待有实力再行动,是谓忍;不牵涉朋党之争,不做脚踏两只船,是谓稳;遇有损于公利的人与事,要狠与出手,一击必中,是谓狠;功成名就时,激流勇退,是谓隐。
2、就事论事,只对事,不对人。不管事情多么复杂,先是把握住大局的核心,看到最本质的地方,然后由关键环节入手,把主要的节点或业务流程吃透,在此基础上再提建议或作出改进行动。
3、本于初心。人生复杂,官场或职场亦是复杂,不管在那个场,都要有相应的德行,本于自己的初心行动。
4、修身克己功夫。陈廷敬在应试从容应对以及遇到重大事情都是从容淡定,想出解答招数,这些都离不开他的自身修炼。阳明先生教人的知行合一,既有德行上的,也有知识上的合一,这些都离不开自我的人生锤炼。
为什么《雍正王朝》里没有一代名相陈廷敬呢?
陈廷敬 谥号 文贞
出生日期 1638年(明思宗崇祯十一年)[
逝世日期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
雍正王朝开篇时间为康熙四十六年 四十六年到逝世的五十一年的这段时间陈廷敬貌似主要工作是主持康熙字典的编纂工作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为总裁官与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开始编撰《康熙字典》。
1710年十一月,以耳病乞休,允之。
1711年五月,大学士张玉书去世,李光地疾未愈,应诏入直办事。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 )三月,病剧,遭太医院诊视。四月去世。康熙亲作挽诗悼之,谥文贞。
而雍正王朝主要表现康熙中晚期吏治改革和权利斗争 诸皇子的夺嫡之争 所涉及陈廷敬的关系不大所以在剧中未被表现出来吧。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