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灭亡后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铁血锦衣卫为何不见了,明朝灭亡时15万锦衣卫去了哪里

时间:2023-01-02 08:52:38阅读:4149
这些年,托各种锦衣卫主题电影电视剧的福,锦衣卫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大街边儿随便拉一个人,你问他大明朝第二个皇帝叫啥,他不一定说得出来;但你要问他锦衣卫有啥特征,很大概率会得到六个字:飞鱼服、绣春刀。门…

这些年,托各种锦衣卫主题电影电视剧的福,锦衣卫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大街边儿随便拉一个人,你问他大明朝第二个皇帝叫啥,他不一定说得出来;但你要问他锦衣卫有啥特征,很大概率会得到六个字:飞鱼服、绣春刀。

门儿清!

作为历史上少数几个靠“衣服帅”圈粉的特殊部队之一,锦衣卫的规模相当大。

据明末笔记记载,当时各地城镇,都貌似“到处锦衣卫”,只要听见有人一嘴京城口音,满身锦衣华服,当地百姓立刻就误以为“遇见锦衣卫”,纷纷躲避……

那么问题来了,一度令百官闻风丧胆、不少史料都提到过的十五万锦衣卫“大军”,在明朝灭亡之后到底去了哪里?

战死了?叛变了?还是变成蝴蝶飞走了?

拱卫司

宋太祖赵匡胤是兵变夺江山,所以老赵害怕别人也兵变;明太祖朱元璋是造反打下来的天下,所以他害怕别人也造反。

要不怎么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呢。

老赵防兵变的方式是削弱武将,杯酒释兵权;老朱防造反的方式呢?是把几个功高盖主的老兄弟都宰了,挨个儿放血。

当然,老朱也是要面子的,于是精心安排了一拨人,名曰“拱卫司”,搜(zhuan)集(men)情(zhao)报(cha),替他干“脏活”。

后来,拱卫司改为“锦衣卫”,集保护皇帝、搜集情报、典诏狱三大功能于一身,直接对接皇上本人,权力贼大。

锦衣卫天天盯着那些让皇帝“寝食难安”的老兄弟,老朱一个眼神儿过去,他们就连夜安排罪名,争取第二天就宰,决不让皇帝多难受一天。

锦衣卫的第一任老大名叫毛骧,是朱元璋的心腹。他在办著名的“胡惟庸案”时,仔细揣摩了老朱的意图,一手把贪赃枉法案搞成了图谋造反罪,连坐数万人,连开国元勋、贵为国公的李善长都被灭了满门。

当然这人干完脏活也没善终就是了。老朱为了平息“民愤”,没过多久把毛骧也宰了。

第一代锦衣卫指挥使,死于知道得太多……

明成祖的“昏招”

老朱晚年时,锦衣卫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与六部平起平坐,在朝中作威作福,很快有了止小儿夜啼的恶名,群臣却敢怒不敢言。

您想,按老朱的性格,他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吗?

于是,锦衣卫被愤怒的皇帝废除了。

要我说呢,老朱的愤怒大多都是装给文臣集团看的。锦衣卫废了,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天下太平了,卧榻之侧也打扫干净了,干脏活的可不是得原地解散吗?

老朱安安稳稳把皇位传给了皇孙朱允炆。

但谁也没想到,老朱的儿子、朱允炆他四叔朱棣,造反了。

朱元璋:雾艸,大意了,没有闪。

得位不正的朱棣又需要干脏活的劳力了,于是锦衣卫复活,干起了老本行。

鉴于之前锦衣卫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朱棣表示:我可比我爹聪明多了!于是设立了太监掌权的东厂,想要分化监督锦衣卫。

这就是传说中的用魔法打败魔法吗……

至此,臭名昭著的明代“厂卫”制度正式形成。

明末学者沈起堂曾说:“明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

也不知道朱棣泉下有知,会不会悔得肠子都青了。

从几千到十五万到零

锦衣卫在明朝的地位,总结起来就是五个字,“出道即巅峰”。接下来,他们的地位越来越低——

从与东厂分庭抗礼,到独立于东厂,再到受制于东厂,除了嘉靖年间回光返照了一段时间,穿飞鱼服、执绣春刀的锦衣卫们其实越活越憋屈。

与此同时,却是暴涨的锦衣卫人数。

就跟现在的父母总想让孩子搞个体制内的工作一样,明朝锦衣卫的名头也是光宗耀祖的标志,相当于镶了金边儿的铁饭碗。

于是,锦衣卫里出现了以下几类人:

勋贵的后人;有点小势力的富户之子;有点小钱的地痞流氓;世袭锦衣卫职称的子弟;社招进的实力派……

因此,锦衣卫的人数越来越多,即使是在国力衰退的明末,也有十五万之众。

明末,李自成领着一帮老农民打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在那棵著名的歪脖树上吊死之时,内心肯定极不平静:朕的十五万锦衣卫都去哪了?

站在上帝视角,我们可以清楚地弄明白这个崇祯死也没得到答案的问题。

首先,基于上面我提到的锦衣卫人员构成,大家可以看出,锦衣卫里战五渣成了主流,混事儿的,十有八九;能打的,十个里能挑出来一个都算成功。

所以面对声势浩大的农民军,十五万大军之中的十万很可能直接脱衣服跑路了。

接下来,是忠君爱国的一批人。时任锦衣卫南堂指挥统领兵部尚书事的李若琏,算是锦衣卫二把手。他展现出了皇家护卫应有的风采,率领部下死守崇文门,最终全员战死,惨烈至极。

有战死的军官,自然也有率众投降的统领——与李若琏相比,时任锦衣卫一把手的都指挥使骆养性可谓是毫无节操,直接向李自成投降。不仅如此,后来清军入关,他立刻又投降了清军,膝盖骨之软,令人叹为观止。

有朋友可能会问,到了这一步,是不是锦衣卫就彻底消失了?

NONONO,还有一部分锦衣卫,为了保留大明的火种跟着去了南方。他们在南明朝廷继续为皇室服务,延续了明朝的寿命,也延续了锦衣卫的历史。

其中,马吉翔作为历史上公认的最后一名锦衣卫指挥使,被载入了史册。只不过马指挥使不是啥正面人物,虽然为南明永历帝战死于“咒水之难”,却依然作为马屁精入选了“奸佞传”。

从1382年设立,到1662年随着南明的灭亡而消亡,锦衣卫存在了280年。纵观锦衣卫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王朝烂透了,覆灭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别说锦衣卫,就是再牛比的组织也不能幸免。

有国才有铁饭碗,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作者简介:龙飞飞,历史类脱口秀节目《泄密食堂》主持人,节目已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平台投放。每日更新原创文章,公众号【 Go野 】拥有百万粉丝!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