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电影人生大事的结尾三哥和小文的分别

时间:2023-01-02 08:23:50阅读:2682
片子看完,我有些好奇小文外婆,一个把她教的嘴巴甜、又能用红缨枪和牙齿保护自己的人,到底是怎样的。 我和三哥一样,一开始对小文对外婆的推崇并不乐意,甚至厌烦“以后不许再提你外婆了!” 其实这里有一条暗线:…

片子看完,我有些好奇小文外婆,一个把她教的嘴巴甜、又能用红缨枪和牙齿保护自己的人,到底是怎样的。

我和三哥一样,一开始对小文对外婆的推崇并不乐意,甚至厌烦“以后不许再提你外婆了!”

其实这里有一条暗线:三哥在照看小文的开始,是想把外婆的痕迹抹去的。他会不耐烦的把脏面条扔掉,也会随意的抓着纸扎娃娃糊弄小孩“和你手上那个丑老虎一样”——他作为新家长,开始了有意无意的“立威”和“争宠”:我才是以后养你的人,所以你得把之前的抛掉,都听我的。

而再往后,他真正把自己摆在“爸爸”的位置上时,他却修好红缨枪、想办法找回手表里的声音:他开始意识到小文与他相遇之前,她的外婆,在她幼小的生命开端中有那样厚重的意义。

到他终于下定决心时,他则说出了之前截然相反的话:“你外婆说的对” 他曾想让外婆从小文的世界里消失,但最后他却成了那个帮她寻找回忆的人。

“你外婆说的对”这句话让我一下子心酸了,这意味着三哥在心理上成为了一个爸爸,少了专横,多了宠溺。

做爸爸的爱,是希望你被整个世界爱着,有许多许多被爱的回忆。所以三哥从随手养育到把自己放在“爸爸”的身份里,对外婆的态度的转变就可见一斑。而这种态度,也移给了小文的亲生母亲——这是他知道的另一个爱着小文的人,又是她血缘最近的亲人。

而三哥为什么信任亲妈呢?可以说,在这部片子里所有的母亲,无论个体如何也都是爱孩子的。无论是那个小女孩的妈妈,还是舅妈对儿子的培养,小胖妈的骄傲,熙熙没有打掉遗腹子,白雪的温柔……还有三哥自己,与父亲关系紧张,但对长姐很维护。 于是在三哥的认知里,孩子如果跟着生母,必然得到的是更好的照顾和爱——远比他这个没有血缘,一度针锋相对的陌生人要幸福。

小文的外婆从小养育了她,三哥不过养了大半年,如今妈妈要孩子,他还没争,就怯了。 早在他听小文做选择时躲闪的眼神,向我们坦明了他对“被舍弃”的胆怯,这份胆怯来自于父亲偏爱二哥的委屈,来自于被背叛的怨愤。 小文在车上哭闹“我没有妈”时,三哥谆谆强调说“真的是亲妈”,想以此来安抚小文,是因为他觉得小文必定是渴望妈妈、情愿跟她走的。

但他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是被认可的爸爸了。哪怕他给的是不寻常的家庭,哪怕他不富有,但他的爱和保护是真的。他控诉“她被舅妈赶出家门时你在哪里”时声音压低,他觉得被亲人抛弃是小孩心口的疤,却不知道这疤已经被他这个半路爸爸治愈了。 也因此,听到小文哭喊着要他后他拔腿追车,这时他才知道自己于她有多重要。

所以他拉勾勾,保证,只要孩子依赖他一天,他就绝不离开一天。

其实三哥并没有看错,小文妈确实牵挂孩子,孩子不想要她就宁愿不再出现,仅仅补贴女儿生活。所以三哥才又一次捡人。 上天堂是桃花源,在这里,底色纯净的人收获了重生的机会,最终他们也走过了一次人生大事。因缘际会,合情合理,浪漫温暖。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