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评论,口碑爆棚的印度电影

时间:2023-01-02 00:54:17阅读:1027
继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两部电影在中国大热之后,另一个“汗”萨尔曼汗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也刚刚登陆中国院线,印度电影有成为中国观众新宠的趋势。坦白而言,笔者并不是一个善于吐槽的人,…

继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两部电影在中国大热之后,另一个“汗”萨尔曼汗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也刚刚登陆中国院线,印度电影有成为中国观众新宠的趋势。

坦白而言,笔者并不是一个善于吐槽的人,平常自认的幽默也常常会演变成令人尴尬的冷场,但是看完了这部《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我却有强烈的、不吐不快的吐槽欲望。

首先来说,人物的形象太过于扁平和套路,男主是个大好人,就仿佛五十年代国产战争片里的主角一样“高大全”,浑身散发着神一般的光辉,我觉得他下一步就该飞升了;女主对男主一见钟情,从此就死心塌地地对男主言听计从、痴情等待——男主脑子不好使,非要一根筋地用偷渡的方式把小萝莉送回家。你不劝他也就罢了,还把买房子的钱主动交给他去用,作为智商正常的人你难道不知道这有多不靠谱吗?我真的没法分辨这两个人哪个人更傻白甜一些。

有一些剧情也实在欠缺逻辑到让人无语凝噎的地步。例如导演为了表现男主十分具有道德,于是便编出男主在偷渡到巴基斯坦边境后一定要得到军队批准才能走的剧情——鲁迅说《三国演义》为了“欲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在这一段中导演也是本意是为了彰显男主的道德,结果却反倒让其显得十分虚伪。

不用专业的影评人去点评什么,笔者在观影时身后的一位女生在看到这时情不自禁的一句“有病啊”就已经道出了大众的心声。

对啊,你这么有道德,那人家偷渡中介辛辛苦苦地又是让你搭车到边境又是帮你顺利偷渡,你倒是为了自己的“诚实”想都不想地把人家就出卖了,你考虑过人家之后还怎样生存吗?这不是虚伪是什么?

还有你想得到巴基斯坦军队的批准才肯入境,为此遭到殴打和死亡威胁也在所不惜,那我问你,你得到印度军队的出境批准了吗?你在印度那一边的时候怎么不等印度军队过来问问他们让不让你出去呢,怎么在印度那边钻暗道的时候手脚那么麻利、一到了另一边反倒记起“道德”来死赖着不走了呢?

现在流行一句反心灵鸡汤的词,叫做“被正能量灼伤”,用来形容本片是恰得其所。本片为了“正能量”而牺牲了逻辑,但很多时候连“正能量”都只不过是强行煽情而已。导演仿佛像一个指挥家一样每到一个“感动点”都会响起刻意煽情的背景音乐、然后加大音量,挥舞着“正能量”的大棒指挥着观众:快快!这里该感动了!你快哭你快哭呀:(

其实呢?就跟很多粗制滥造的国产剧一样,除了尴尬还是尴尬。

其次本片中的歌舞并不像《神秘巨星》中出现的那样合情合理,而是十分突兀,有的时候十分影响观感——观众们正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剧情下一步会如何发展,而电影这时却突然唱起歌跳起舞来,并且时长还不短。这就像是在视频网站中你看得正爽呢,突然“啪”地插进来一段三十秒的广告。我想人人都知道那能有多让人厌烦和恼怒。

而且说实在的,与《神秘巨星》中悦耳、普世的流行音乐相比,本片中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是乡土气息十分浓郁的存在——确实很有印度特色,但是对于外国的观众而言很多人感受到的恐怕只有吵闹、刺耳。

在播放到后面那个尼什么神殿那段歌舞时,电影院的地板甚至开始共鸣震动起来,搞得我还以为此处附送4D效果。

冗长也是本片的一大问题。并不是说影片时间长就是冗长——《美国往事》的时长有四个小时但是却丝毫不会让人感到乏味——但是本片的片长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吵闹的歌舞和大量不必要的慢镜头拖长的。

打个架用慢镜头、跳个舞用慢镜头、片尾小萝莉跑过来也要用慢镜头,导演你这么爱慢镜头干脆完全用慢镜头拍片好了,说不定还能获得个“实验影片”“先锋电影”的美誉。

我听说在印度人们认为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电影才是值回票钱的,我真的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实在拍不够时长所以拿慢镜头来凑的。

男主的“主角光环”也几乎快把观众的眼睛给闪瞎了。从偷渡进入巴基斯坦开始主角就一路是开挂状态——他要是玩吃鸡的话那百分百会被人举报成挂逼啊:

巴基斯坦军队看到印度的偷渡者,一不杀二不抓,就打了几下然后军官就网开一面放行了。我觉得导演之后应该再拍一部电影,就专门讲这个军官的故事,讲他之后有没有因为渎职而被追究责任、有没有被法庭审判,尤其是男主被普遍认为是印度间谍的时候。

这还不算什么,之后男主和小女孩就带着几个小挎包便成功地穿越了沙漠。我觉得导演平时一定不是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否则他一定会知道就算是专业的徒步者带着专业的装备和充足的补给,徒步沙漠也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甚至有很大的几率一去不返。

还有更开挂的:男主持看到男主如此伟岸,于是感动到无以复加,想都没想当即就选择放弃正常的生活甘心成为逃犯···平心而论,我捂着胸口说我是真的做不到的。我觉得这部电影拍的不是人间的故事而是佛们之间的故事——怎么每一个人都在帮他呢?怎么人人都甘心为男主付出呢?怎么不管碰到什么人都会对男主伸出援手或网开一面呢?在现实世界中怎么就没人愿意像这样地来帮我啊!导演我真的是想活在你的电影里啊。

至于说男主一个普通人,在警察局单挑三个警察然后成功越狱、一路上人人笑脸相迎伸手相助、警察搜车从不搜车顶这种事情,就是洒洒水啦。

真正更雷人的剧情还得是在影片最后——电影快结束了,导演也引爆了一个终极巨雷:男主最终是怎么回到印度的呢?他是正大光明地穿过了平时被军事封锁的边防站回去的···

群众冲击边防站这种事情怎么看都是重大的政治事件吧?尤其还是在有敌对情绪的两个国家间,并且还是事先就通过网络公然宣称的行径。然后巴基斯坦政府就一点防范措施都没有采取,既没有派人来抓捕被“良心发现”的警官私自放走的男主,也没有在边防站多派人驻扎;那些响应号召的群众也全都翘班翘课然后用脚走到了偏远的边境还精神不减,然后男主这个偷渡客、逃犯就顺顺利利地出了境回了国······

对不起这已经超出了我的吐槽能力,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吐槽了。很多导演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着他们是如何为了立意而抛弃逻辑的、很多观众也都说应该把重心放在电影的思想上。

但他们就是不明白一部电影的思想是“上层建筑”而基本的逻辑则是“电影基础”,如果你连逻辑都做不到完善连故事都做不到清晰的话,除非你是意识流流派的,否则立意和思想再花里胡哨又有谁会买账呢?

所以综上所述,我觉得《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个名字虽然已经十分活泼了但还是不够贴切,你们说是不是应该改叫《猴神的异次元之旅》或《猴神的玛丽苏传奇》才好呢?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