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论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要挣脱襁褓学会自己吃奶和走路
到了“76论”了,我曾经无数次想到“76论”应该怎么去写,还应该把“76”论写好、写的真实、更应当写得真诚、写得有点振聋发聩的感觉来,则也不枉我写这多“摸论”的一番心思的了。
每每想到“76”这两个数字,我独独对“76”感到刻骨铭心般的记忆犹新,因为,他是全体国人最哀痛、最刺痛的一年:伟大的革命领袖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先后相继与世长辞,离开了我们。各族人民无不怀着沉重的思念和悲痛之情,流下爱戴和惋惜的酸楚之泪!如同:白天被乌云遮盖;美梦被人捅破;幸福来临人生危病;家道如日中天却出了叛逆之子;等等感觉,让人锥心般的疼痛与伤心欲绝。
忽又想到,毛主席在76年,如:
1976年1月8日下午,工作人员为毛主席读周总理逝世的《讣告》,身在重病中的“毛主席听着听着,紧锁起眉头,慢慢地闭上眼睛。工作人员看到,不一会儿,从他闭着的眼里渐渐溢出两行泪水”。14日下午,工作人员为他念中央送审的周总理追悼大会上的悼词稿。“听悼词时,毛主席再也不能控制自己,失声痛哭。这在毛主席的生平是极少见的。”这其中无疑有对自己战友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可能有他对党和国家未来命运的强烈关注和深深的隐忧。
又如:“毛主席喜欢怀念往事,常谈起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的事情,愿意看这方面内容的电影。一次,银幕上伴随着高昂雄壮的乐曲,出现人民解放军整队进入刚攻克的某城市受到市民们热烈欢迎的场面。渐渐地,毛主席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先是阵阵抽泣,随即失声大哭,工作人员只得将他搀扶退场”。另据毛主席身边卫士周福明回忆,当电影《红灯记》放映到李玉和搀扶李奶奶走向刑场时,主席难过地哭了,喃喃地讲:“敌人又要杀害我们的同志了”。以上两个例证可以作为毛主席对身边护士长吴旭君所说的“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这一谈话的心灵的注释。
从毛主席以生命垂危之人,也在思考着国家的未来,时刻担心自己离世以后,革命者辛辛苦苦建立的政权会随着革命者的远去而土崩瓦解,又或者担心:牺牲了几千万革命先烈建立的人民政权,会不会被反革命篡夺革命果实。等等,无不让毛主席忧心如焚、郁郁伤心。
是啊!毛主席担心去世以后,人民会不会吃二茬罪、受二遍苦;剥削阶级会不会卷土重来;过上了太平日子的人民会不会骄奢淫逸、马放南山呢?等等,似五味瓶一样的在毛主席的内心世界翻滚着,各种酸甜苦辣咸,只有毛主席这样深刻的热爱人民的革命领袖才能去品味和体验。
46年过去了,伟人的担心,还真的不是多余的。相反,正是因为有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预演和理论准备,如拨云见日般跨越时空的眼力,来提前做好了“木马病毒的杀毒软件”,我想我们早已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因此,伟人的预见性为我们消除了隐患,但是,我辈当自强则是时代的重任,不能要求前人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因为透支前人的心血,也是要付出惨痛的教训的。
所以,我们也该脱掉套在襁褓上的围裙,也该自己学会吃奶和学会走自己的我辈之路的了,只有这样,我们才是顶天立地的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称之为:炎黄子孙、革命的接班人!否则,当人民的江山不见了,我们死去以后,也无脸去阴曹地府想着投胎转世的事情来。
还投什么胎?就这样永世不得超生算了吧!免得出来丢人现眼…………
虽有些歇斯底里,然都是我严立诚的肺腑之言,也算告慰革命烈士的“告乃翁”之说吧!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