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需要它来治愈你的无声崩溃带你走出自己年轻年老父母的困境
《无声崩溃 年轻父母的困境》
当时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深深冲击到,也被吸引到,
因为
无声崩溃过的年轻父母都懂得。
我想,我就是那个不敢言说自己是个无声崩溃过的妈妈的年轻父母中的一员,无论里边讲的什么,总要拿下书架才觉得合适。
当然不能不说的还有封面的图片,月光下,八扇窗户内从窗帘上映出:独自哭泣的母亲、站着单独哄孩子睡觉的父亲或母亲、背对背正在生气的夫妻。慢慢又细细地回想过去,这些场景我应该都经历过吧?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把它借回来也很多天了,除了第一天看过一篇《自卑而失落的父亲》,我便再也没有看过了,内心应是不敢的,因为自己是可以崩溃的,但却见不得别人的崩溃。
因为讲的是一位做工地建筑工人的爸爸,在女儿小时候,用身体盖起一座专属于女儿的游乐园,带着她开心的玩飞高高、海盗船、升降电梯······到女儿长大后,他不会用其他取悦或安抚孩子的方式,没有任何温柔、细腻的把戏能带他靠近女儿敏感的心,愤怒、争吵、无声、无能、缺席便成了他表达爱意的工具,不被女儿喜欢和理解的那种。
书中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故事中的主角,就像困在生活中的我们;主角的思绪,就像我们挣扎的那般艰难。
一个一个字映入眼帘,我能想到的概括性词语真的就是:描写细腻。细腻到像把我们内心剖开一般,可能比我这个寡言少语的妈妈更了解我,我突然想到,这本书的作者肯定是个懂心理学的,翻到前边作者介绍与那些序们,果然应证了我的想法,原来作者是精神科医师,讲述的是发生在他诊室里的故事。
书中的内容实在太过震撼,让我产生了摘抄的想法,有点回到中学时老师为让大家积累作文素材而做摘抄的感觉。重新找来新的本子,慢慢抄写,越抄越觉得书中内容太好,只是遗憾自己书写太慢,慢得真像一只小蜗牛。附上几页我的摘抄,让大家在选择阅读之前先了解一下这本书。
书中主要围绕15个故事展开,除了《自卑而失落的父亲》,剩下的故事也让人心碎:
一位刚生产完的妈妈:产后身体的虚弱、喂奶的疼痛、内心的愧疚感与无力感,让她选择了回到职场。意想不到的乳腺炎,彻底击败了她。决定停止哺乳之后,想要忘记的愧疚感总被外人有意无意地挑起,好像她就是一位不合格的妈妈似的。
一位想要完美的女性:她要求自己扮演好自己所有的角色:独立且符合父母期待的女儿、工作表现称职的员工、独立又体贴的妻子、关爱公婆感受的儿媳妇、不眠不休的妈妈,不敢有片刻缺席或丝毫怠慢,却再也没有时间与力气扮演自己,便每晚躲进车里不能自已的哭泣。
一位双胞胎的爸爸:正经历着一生中最期待的幸福的事:与爱人结婚、妻子怀孕、升职加薪、买了新房,意外而来的双胞胎却让这份幸福更沉重,沉重到夫妻二人都害怕起来,妻子的抑郁从产前延续到产后,他要陪妻子就医、加班、伴孩子们成长,害怕到不敢回家。
一位厌食症女儿的妈妈:由于对女儿饮食上的无法把控,她尽可能地将可以照顾女儿的早餐、午餐和晚餐都推出去,买着吃、学校统一吃、打包带回去吃,慢慢的,女儿以独立的身份逃出来她的视线,却躲起来吃不下一口东西。
一位渴望成为妈妈的妈妈:新婚的幸福,丰富缤纷的生活,让她忙着去寻找自己的欢乐,而选择了避孕。当她准备好,想要迎接自己独特的那个宝贝时,一次又一次的流产,让她一次又一次的感受着能受孕却不能保胎生产的厄运,对孩子过敏,这个致命的原因,可能让她很难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剩下9个同样精彩的故事,留给你自己阅读,你会发现我的赞美都没法形容作品的价值。
写到这里,我想作者给题目和故事中的“父母”前边加了一个词“年轻”来做修饰,并不是根据他们的年龄或者做父母的时间来判断的。也许是因为我们所有人无论是不是第一次做父母,但对于那个新的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的我们来说,我们需要面对的都是复杂、细致、纠结的场景吧,我们可能都是措手不及、惊慌失措的吧,稚嫩又可爱也可以是我们所有为人父母的形象吧!
这15个故事中,更多的是母亲的身影,我想鼓励生活中的父亲们也可以多多去心理诊室进行心理疏导,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只要我们内心能够更轻松些,不就好了吗?
如果你心中也有伤痛,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都可以将这本书列入你的待看书单中,它的文学性、心理性都绝对绝对值得你花时间来看这本书,来思考,也定会让你心中的痛抹去几分。
希望你心里的每一天,都能阳光明媚、风景如画!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