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地理2刘轶馗
为什么八大行星只有地球有生命?离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距太阳远近适中,体积质量适中,昼夜更替的周期长短适宜,温度适宜,有大量液态水存在,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这是地球产生生物的条件。其实其他行星也有大气,金星的大气比地球还浓厚,但是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保温作用太强使得金星的温度太高。火星也有大气太稀薄。唯有地球大气组成最适合,地球大气是由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固体杂质组成,其中20%的氧气是生命所必须的。其实地球形成初期也没有多少氧气,也是二氧化碳为主,奇妙的是生物出现了,这要感谢水的存在,生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氧气逐渐多起来,生物开始登陆,经历了几亿年才有了今天的景象。这个过程很奇妙也很漫长足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所以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家在研究,他们可不是为了金钱,为科学付出一生值得全世界尊重。
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飞机要爬到云层以上飞行,为什么呢?云是水汽对流的产物,只在对流层中存在,大约10000米的高空就进入平流层,没有空气对流适合飞行,在对流层中空气对流上下颠簸,经常有雷雨天气飞机易出事故。地球上的大气可分为五层各有不同这是第二章的内容。地球的大气不仅供我们呼吸还有保护我们的作用,大气吸收了紫外线否则生物将不会存在,彗星和小行星以及宇宙的物质进入大气层大部分会被烧毁,落下的只是小部分陨石,大气层也挡住了很多对人有害的宇宙射线。有了大气层地球的温度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总保持一个适当的温度。所以大气是地球的一个重要圈层。
大气层是运动的,有垂直运动也有水平运动,因为运动才有了风雨雷电各种天气和气候。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有些人一辈子也没出过远门,感觉自己家的气候就是天下的气候,不了解世界孤陋寡闻。我们国家更落后近20年出国热旅游热才开始,原来世界这么大,各个国家多有不同,才感觉到地理知识的重要。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怎么能知道他们的气候是什么样?学习地理之后就知道其实简单得很,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学好地理出门前就可以知道各个国家的事。
为什么有的地区全年都热,有的地区全年都冷,有的地区四季分明?这就是大气这一章要解决的问题。天气气候都和气温气压降水大气运动有关系,气温和太阳有关,也就是和纬度有关,气压和大气的垂直运动有关,降水和水汽的运动有关也就是和湿度温度有关,大气运动就是气压和风,这些问题明白了世界的气候就明白了。
世界真奇妙大气也同样奇妙,现在有了气象卫星天气预报就更准确了。历史上人们也观察天气也有一定的经验,但经验只适和当地不能通用。天气谚语: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其实北方秋雨少用不了十场雨就得穿棉了。十雾九晴,阴天很少有雾。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雾后暖,雪后寒。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月晕三更雨,日晕午时风。这些谚语多数有道理也有的没道理。在我国的诗词中描述天气的也不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垂直地带性的影响。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是写岭南无冬天。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都是描写大陆气候,夏季风很难到达,冬长夏短。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四川的天气,巴山为何多夜雨?春风为何不过玉门关?学了这一章就可解释。
1960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现在天上已有100多颗气象卫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利益,尤其是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可以减少大量人员死亡和财产的损失,例如飓风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30多万人,我国台风死亡人数一次也有几万人,现在一年几次台风登陆一年死亡人数不过百人。世界台风最多的国家就是我国,一年发生20—30个台风四分之一登陆我国。比台风风力大的是龙卷风,美国是龙卷风最多的国家每年发生400—500次,最强的龙卷风可以把上百吨的油罐抛出几百米。历史上记载的天上下雨有鱼,有钱,有动物尸体都是龙卷带来的,有一年甘肃省一个村子天上掉下来一女子,人们以为是妖怪,其实是邻村的一个人被风卷来幸好没死,也是龙卷风干的。
世界气温最低的是南极洲零下90度,北半球气温最低的是俄罗斯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零下71度,也是年较差最大的地方差100度以上。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利比亚58度。降水最多的是夏威夷瓦爱莱尔山11684毫米。下雨天数最多的是智利年平均325天。打雷最多的是印尼的雷都茂物,322个雷日。最干旱的是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最长14年没下雨。世界风极南极洲大风天数310天。最大风浪好望角达伽马叫它风暴角。最强焚风落基山东坡七小时升高44度,使积雪大部分熔化。最大暴风雪1979年英国大雪下了36小时积雪七米。最大冰雹美国厚三米,最重680克。世界真奇妙不学不知道。
大自然给了我们太多的恩赐,千百年来无偿的为我们服务,植物的光和作用净化我们的空气,江河湖泊提供我们清洁的水源,大地山川给予我们土地和矿产,太阳无私的提供光和热,我们不知道感恩,我们还无尽无休的破坏我们的环境。雾霾和高温都和我们对大自然的破坏有关,更不用说每天的生物灭绝,人类何时能觉醒?何时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呢?我们为什么这样短视呢?只顾我们自己不考虑子孙后代呢?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暖,后果不堪设想,灾害天气增多,干旱面积增加,降雨量增加,粮食产量下降,海平面上升,沿海平原被淹没,人类怎么办?海水上升0.5米沿海农田,村镇,港口将被摧毁,相邻地区土壤盐碱化,沼泽化,海水倒灌,咸潮加大,沿海城市像天津,上海,广州将无淡水这可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可我们还在为了GDP大量消耗化石燃料,GDP将带给子孙后代什么呢?钱多了但是没有清洁的空气和水,也没有放心的食物,这能叫幸福吗?如果全民的素质都提高了,领导的素质也就高了,决策者也就不会只顾眼前了。看来学习是多么重要。
我们不妨学学古人,古人重视天人合一,绝不竭泽而渔,他们要求不高,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尊重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看看古典诗词吧有多少是写大自然的,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太多了随手拈来。今天还有几人能写出这样的诗呢?包括我国的24节气多数和天气气候有关,这也是古人长期观察大自然的成果。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季节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示气温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白露,寒露,霜降则表示降水和水汽凝结的现象。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十月八日寒露,天渐凉还不冷,十月23日霜降东北应该有一场雪,前后差不了一周时间。古人了不起,千万不能瞧不起古人。中国人的智慧几千年了世人瞩目,可是现代人却没有继承多少,全面向西看,是国人的悲哀。
地理不但是科学知识,也包含着大智慧,有深刻的哲理在其中。
可看视频:《天地科学季》,《环球同此凉热》《活力星球》,《地球有难》,《飓风》,《龙卷风》等。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地怎么来的?
谢邀!
首先,天地的概念得明确:如果天指的是所有宇宙空间中除地球外的其他天体,或除地球外的所有天体和空间内所有其他物质及空间本身的话;则地就是批地球了。
其次,天地间的有形物质均是由带电和质量及自旋磁矩的电子和质子构成的;除此之外,就是无任意有形物质的空间了。
第三,天地应该没有来源,也不会有结束。即从时间轴上看没有起点,也不会有终点;从空间角度看则没有边界。
由此可见,天地间的万物应该是没有来源的,只有随时间演化的过程!如:地球的演化应该是太阳风所携带的物质慢慢聚集起来的。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物质喷射机,太阳系内的其他天体(除系外来客)的物质来源应该均是太阳喷射物。详细理由和说明可参见本人的以下文章: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