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悬疑电影中同一时空的重复叙事有什么作用
米勒在他的理论著作《小说与重复》认为,小说最有趣而奇妙的地方就是“重复”。在他的作品中,“重复”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在作品的细节上重复,如词语、修辞等;二是重复的事件或场景;三是作品的主题、动机、人物、事件、场景的重复。第三种重复超越了单一文本的范围,扩展到了更广泛的互文领域。
米勒把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看作是文本中的各种重复现象和它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活动,他对这种重复的表现形式、特征、相互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提出了“异质性假设”,这对重复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电影艺术词典》中在电影编剧方面给“重复”的定义是“将经过艺术提炼的景物或形象细节,按一定的呼应或递进关系多次使用,以增强描述分量和突出形象含义的一种艺术手法、”
在常见的影视剧作品中,以重复的手法,对剧情、人物、细节、线索、物件等进行重复,往往会起到暗示或强调的作用,这些细节的重复叙事可以对剧情进行强调或补充,让剧情变得丰满且加深观众的理解。
在悬疑网剧中叙事频率的问题是研究网络悬疑剧的其中一个重点,也就是说时间重复次数频率的问题,因为一个事件出现的次数频率和其重要性有很大的关系。
在许多故事中用单一叙事的手法,讲述一次那就表示这个事发生过一次,但是重复叙事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将观众的注意引导在所重复的线索上,对同一情节、行为不断重复,呈现出一种反传统的叙事手法,是非线性叙事的重要表现形式。
根据“重复”的三大类型,第一类:对内容文本的细微处重复,如词语和话语等的重复,在国产悬疑网剧中运用颇为广泛。
在《无证之罪》中,多次提到了第一期杀人案中的“雪人”,但剧集开始并没有给出答案,所以观众看到这里,无疑会产生疑问,多起案件的凶手都是“雪人”吗?
“雪人”为什么在杀人后还要留下一些线索?直到骆闻承认自己是雪人案的杀人凶手后,牵扯出另一个案子——骆闻的妻女绑架案的凶手。
“雪人”是这个人物代名词贯穿全文,它不是为了重复而重复,是为了对剧情悬念的推动埋下伏笔,也是为了对人物的刻画、事件的描写、主题的表现等方面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第二类:文本中事件或场景的重复。在《白夜追凶》中,多次提到关宏峰有幽闭恐惧症,多次展现当他处在幽闭环境中导致他备受精神折磨和恐惧。
在表现这些情节时,都会穿插他是因为无意枪击队友的画面来表现自己的心理阴影,这一点到了大结局两人互换身份坐牢后,关宏峰杀人后因为怕黑带走手电筒也成为一个关键点。
这就是重复叙事所制造的悬念,以这种方式吸引观众眼球,并对重复的线索深入探究。这种重复叙事是为了达到不同层次的效果而设置的,作为一种刻意为之的手法,是叙述者叙事的一个重要方式。
而第三类:文本与其他作品在主题、动机、人物、事件、场景上的重复。
在《沉默的真相》,《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中,都是严良的名字作为主角,在这个系列里,角色的重复是很特殊的。
三个“严良”在三部作品中产生了互文关系,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也为每一部的严良的性格塑造相互补充的效果。
各种叙事手法的优点相互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国产悬疑网剧在单一叙事和重复叙事的空间内容里自由发挥,相互作用,也给这一题材的影视剧作品表现了不同的特征。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