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井俊二的 情书,岩井俊二的情书在哪看
本周目推荐的影片,是岩井俊二执导、1999年上映于日本的爱情电影。
影片提要:
日本神户某个飘雪的冬日,渡边博子在前未婚夫藤井树的两周年祭日上又一次悲痛到不能自已。正因为无法抑制住对已逝恋人的思念,渡边博子在其中学同学录里发现“藤井树” 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时,依循着寄发了一封本以为是发往天国的情书。 不想不久渡边博子竟然收到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她知晓此藤井树是一个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且还是男友藤井树少年时代的同班同学。为了多了解一些昔日恋人在中学时代的情况,渡边博子开始与女性藤井树书信往来。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渐渐发现少年时代与她同名同姓的那个藤井树曾对自己藏了一腔柔情。
该电影获得了蒙特利尔国际影展观众票选最佳影片、第1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电影配乐等多个奖项。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我总是对回眸那一瞬的美,有无法割舍的情怀。 这种美,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艳丽,更多是那一刹那的怅然。我想,关于这一点的审美偏执,还是岩井俊二,还是他95年的《情书》。 是人潮涌动的街头,是飘雪的寒冬,是单车上的女藤井树,因为博子不确定的那一声轻轻地呼唤,钢琴随着单车戛然而止,但是那个回眸的镜头却长久留在了我的脑海中。 作为国内发行的版本,《情书》的封面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中山美穗扮演博子是在雪地仰头的那张海报,白色的雪地,白色的天空,飞落的白色雪花落在穿着黑色大衣的中山美穗黑色的短发上,映着的却是中山美穗仰头的侧脸;另外一个版本,是中山美穗扮演的女藤井树在人潮中单车戛然停止而回眸的那一刹那,模糊的人群,淡化的背景,只有中山美穗那茫然而探询的眼神是清晰的,和着瘦弱的身影,显得那么寂静。 很多人偏爱那黑白的海报,我却念念不忘作为女藤井树时中山美穗那一瞬间的美。 或许人都是顽固的,总是坚持地不肯忘却似水华年般的青春里,打动自己的第一个镜头,第一种声音。 博子给藤井树写第一封信,你好吗,我很好。后来博子在男藤井树出事的那座雪山,在苍茫的天地间,终于喊出自己满腔的挂念也喊出自己的自由:你好吗,我还好。 还是只有这六个字,但是这种声音却如那个镜头一样,钉在了画面上。——爱到深处,还有什么言语能够比这六个字更加饱满? 到这里,还有谁,能够忍住不动容?
爱情的爱,关于初恋。
男孩曾画了一张女孩的素描,在借书卡的背面。他把借书卡夹在书里,请那女孩帮他还回图书馆。女孩没有留意,在她踮着脚尖,将藏有男孩心意的书放上书架的那一刻,阳光从窗子洒进来,将女孩罩在一片金色之中。 年少的恋情,喜欢一个人,只是不停地在自己并未读过的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因为,那也是她的名字。 青而不涩,甜而不腻,纯净得有如镜头里那漫天的飞雪,让人忍不住回忆自己的年少轻狂里,是否也有那么一个人,使自己翘首期盼却又始终没有勇气开口表达,直到命运让彼此终于错过。 我想柏原崇扮演的男藤井树始终是爱着——起码思念着女藤井树的,于是博子在后来得知女藤井树和自己长相相似后,终于对着男藤井树的妈妈哭,便让人也心酸起来。 我一直记着那个片断,中山美穗哭着说,我不能原谅他。 其实她早就原谅了他。 小樽只是死去恋人国中时代暂居过的地方,她却想方设法要走进那个地方,或者说走进那段时光。
爱一个人,便想了解他的全部。 这一点女人尤其执着。即使不小心知道了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替代品。 那么从这点上来说,中山美穗饰演博子的时候,确实应该精致而优雅,而演女藤井树时,也的确是那般爽朗甚至冒失。也正因为这样,女藤井树在国中时始终没有发现那些卡片。 青春的爱情是场祭奠。 男藤井念着女藤井树,博子念着男藤井树。女藤井树需要的是回忆,而对博子来说,她需要的却是忘记。因为无法忘怀,她会选择向天国投递情书;因为在意,她会嫉妒男友把自己当成另一个人的影子;因为难以忘情,她始终不能接受另一个好友的爱。 但是所有这些,即使藤井树回忆起了那美好时光中藏着的深沉感情,即使博子忘记了短暂时光中的一个影子,有一个悲伤的事实在电影开始时就存在,男主角已然遇难离去。
岩井俊二无疑是唯美的,即使他能够用《莉莉周》来撕裂青春的痴狂,但是他的《情书》始终以纯净的姿态,凝固在白色的世界。 背景的音乐除了一首松田圣子的日文歌,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一个片断一个片断的钢琴曲,修葺着如飞雪和樱花般意象的伤感。直至谢幕,眼睛和耳朵都会轻轻地生疼。然后回忆起来,只有那个午后的图书馆,男孩在窗边看书,女孩在忙碌着整理书目,外面是明朗的好天气。风将白色的窗帘吹得飘起来,在男孩年轻的面庞前飞舞。多年以后,男孩已不在人世,图书馆里依旧阳光明媚,白色的窗帘依旧在风中飞舞。 这便是似水年华,即使很多年后还是一样的风吹到脸上,但是我们依旧能想起多前的那个午后,和那个人。 影片的结尾,一群女藤井树的学妹告诉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秘密。那幅藤井树的侧身素描,藏在最深的角落,也象藏在藤井树的心灵最深处。藤井树不说话,用手揩揩眼睛,倔强地不流泪。 此时碧空如洗,落叶缤纷。
我用最美好的年华写成一封信,每个字都是他走路的每一节动作落下的墨点,是他消瘦的肩线划出的弧线——干净、简单,即使是青涩无比,但他每一个的剪影书写着的一切最终都汇成了两个字——青春。只是这封信珍藏在我的心里永远没机会给他。
思至此也就无法言语了,我不自觉的对着屏幕喃喃的问“你好吗?我很好”,说完双手捂面,禁不住哭了出来。细碎的忧伤一整夜缭绕挥之不去。
喂,你好吗?我很好! ——我把年华写成这封信,多想你能看得到。
——摘录自豆瓣用户 小慢
从电影、音乐和书籍中获取力量,是一个人丰富自我和充实内心情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关注作者,加入一周胶片电影审美计划,看电影、看好电影。
——菲林映画纪念馆
《情书》电影深度解析是什么?
《情书》电影深度解析:
《情书》的故事背景画面,是一片白茫茫的大雪。影片开头,主人公渡边博子穿着黑色的大衣,躺卧在雪中。她在思念故去的未婚夫藤井树。两年前,藤井树在与朋友们登山的途中不幸遇难。
博子虽然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和恋情,但却仍然无法走出对旧日恋人的怀念,因此在藤井树的两周年祭日,来到大雪纷飞的墓地中祭祀。从雪地上起来的博子,先后遇到了藤井树的家人和朋友,寒暄过后,她发现所有人都似乎已经从悲伤中走出来,只有她一个还无法完全释然。
电影介绍:
《情书》是一部由岩井俊二执导,中山美穗、柏原崇、酒井美纪等主演的爱情电影,于1995年3月25日在日本上映,于2021年5月2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一封原本出于哀思而寄往天国的情书,却大出意料收到同名同姓的回信,并且逐渐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却始终沉静的纯真单恋的爱情故事。
它被认为是暗恋电影的极致,纯爱电影的典范。电影运用了很多巧妙的镜像关系,比如男女藤井树,同一个女演员饰演的女藤井树和渡边博子,与父亲有着相同疾病的渡边博子。《情书》不仅仅是一部纯爱电影,也是爱情错综复杂的完美体现,还有死亡与离别的意义。
《情书》男主死前唱的歌啥意思?
意思是指男主最后的告白。
藤井树跌落悬崖裂缝,秋叶带领登山队弃他而去。山谷中回荡着藤井树的歌声,他唱的是松田圣子的《蓝色珊瑚礁》。
歌词的第一句是,“我的爱已随那南风远去~”南风的终点是北方,它载着藤井树的爱前往日本的极北之地北海道,那里有座城市叫小樽,住着另一个藤井树,是一位姑娘。
秋叶和雷公爷爷告诉博子,藤井用生命的最后一刻,哼唱着这首《蓝色珊瑚礁》,博子一下就想通了。博子回想起,藤井向她求婚时,握着戒指两个钟头都没说出口。结果还是博子先向藤井求婚。秋叶和雷公爷爷以为藤井腼腆,博子却知道这不是藤井不开口的真正原因。
影片评价
《情书》有着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象,被视为日本新电影运动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影坛难得的文艺片佳作。
导演岩井俊二在叙述爱情故事的时候不动声色,娓娓道来,充满了女性的细腻温婉的特点,他采取了“两面攻破”的方式,使得整个故事显得十分饱满而不单薄,片中两个人是通过书信交流的,所以导演通过信件来转场,衔接的较为紧凑。
影片的音乐可以说最令人难忘,很多段落都流传很广,这些温文尔雅的音乐烘托出了全片一以贯之的文艺气质。
纯净无暇、哀而不伤、欲言又止、意犹未尽,这便是《情书》的经典密码。作为一部日本电影,《情书》有着日本社会下的独特语境,但是同处东亚文化圈中,中国观众仍能够对这部影片实现极大的共情。
该片虽然事关生离死别,但却没有外露出大悲大喜的跌宕沉重,而是在平淡的叙事之中,向观众娓娓道来一个“情”字,诠释了“暗恋的极致”,这种东方情感美学独有的含蓄性被岩井俊二精准地拿捏捕捉到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