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早出自哪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电影)
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都会有一句烂大街的台词,那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句话经常被理解成,一个人若不给自己争利益,那么连老天爷也不容你。
于是,电视剧里的许多反派一边用这句话给自己的罪行开脱,一边不择手段,做着诸多恶事。
其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大家理解的寻常意思大相径庭,道出了一个人的修行之路。
第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错误理解。
按照最流行的说法,这句古语被解释为,人性都是自私的,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理应被理解为常事。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都喜欢拿这句话当作挡箭牌。认为自己在做错事的时候,只要将这句话搬出来就可以减轻罪责。
实际上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是在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这种自私自利的是非观念,终究不会被正道认同。
第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正含义。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很好理解,古代学者讨论学问的主要目的,在于修行自身的学问境界。
“人不为己”中的“为”,不应该是四声,而是二声,是“修养,修为”的意思。人如果连自己都不修炼自己,自己都不看重自己,上天会谴责他,人的心地也会无路可通。
可见,在古代圣贤的心目中,如果一个做学问的人不修身,那么就会被天地所不容。从这一句话就能看出,古人对修身养性的重视。
如果一个人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是却拥有非常浓郁的利己思想,这种人绝对会被世人所不齿。
综上所述,古代民间俗语所说出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自私自利,事实上,它是一种具有利他思想的高尚境界。一个人只有先修身、养德,才能更好地行走于世间。
为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日常生活中,常会听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一句古语。在不少人的理解看来,误以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事当前,为"私"着想,是与生俱来的,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这句古语,往往被一些小人、恶人,用于干丑陋之事、丧天害理之事的"遮羞布"、"挡箭牌"。
其实,人不为己的"为"字,正解有二:一是人不为己的"为"真正的含义指的是修为、修养、德性。意思是人如果不修身,不更好地修行,没有良好的德性,就会德不配位,天地不容。而真正的修行,总把利他和帮助别人放在第一位,在利他中相应得到利己的报应。二是人不为己的"为"指的是人性。人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那么天理难容,天诛地灭。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即是指人可以有自己的名字、利益,但这里的"名",主要不是特指某位个人之名,而是指广大"人民"。人性,就是人民性。只有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才是最值得受人尊敬和赞颂的人。
综上所述,对"人不为己"中的"为"字,绝不可误解,更不能曲解。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就会产生截然不同影响的。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