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好莱坞戏剧化「战狼2是一盘用好莱坞方法烹制的中国硬菜新京报快评」
《战狼2》剧照
看惯了美国孤胆英雄拯救地球的中国观众,终于有机会目睹黄皮肤、黑眼睛的超级英雄大杀四方,绝处逢生,最后抱得美人归。
《战狼2》引爆票房完全不是一个意外。它不像《一步之遥》那样冒险走一条没人走过的生路,它也不像《长城》那样走一条欲拒还迎的尴尬路,它走的是一条好莱坞前辈走过无数次且屡试不爽的老路。
上映六天,票房已过13亿。各路人马正在加班加点地总结《战狼2》的成功经验,或许《战豹》、《战狮》、《战虎》之类的策划案正在发往投资人的邮箱。
但我希望无论《战狼2》最终会创造怎样的票房奇迹,国人都不要忘记前人的肩膀,不要把《战狼2》渲染成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
动作大片从来都是票房收割机。《战狼》系列不是出现太早,而是出现太晚。因为动作大片供给不足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短板。
中国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电影院建设运动之后,终于把看电影这项娱乐活动在全民中普及开来,这一进程已落后欧美几十年。进电影院看电影这件事,不再小众,不再奢侈,不再遥远,成了家常便饭。
截至2017年3月,中国银幕数达到44489块,超过整个北美地区。近年来你追我赶的票房神话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在小众电影时代,电影达人的观影阅历主要是通过电视机、电脑这些小屏实现的,声光电几乎可以忽略,所以达人们只能讨论思想、寓意、风格、流派。
电影院普及之后,大众电影时代才开始,在中国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大众电影时代也容许小众电影的存在,甚至小众电影会生活得更好,但票房景观只能看重工业电影。
主流观众的兴趣爱好永远是简单、粗暴的,尤其是国人刚习惯进电影院看电影。就像饿极了的人上餐桌,点心、小菜做得再精致,他都更渴望硬菜。
没有硬菜的时候,凉菜也能享受硬菜的待遇,《泰囧》、《夏洛特烦恼》的高票房都有“廖化充先锋”的性质。
《战狼2》就是国人企盼多年的硬菜。以前的硬菜只有外国牛排,现在好容易盼来一盘国产红烧肉,能不疯狂吗?
其实这是人之常情。《公民凯恩》之类的内涵片,不管在哪国,票房都拼不过《速度与激情》之类的荷尔蒙片。
《战狼2》不仅场面、动作十分好莱坞,故事结构、情节、人物设置等等全方位地学习好莱坞。
看到冷锋的子弹吊坠,我就猜到它最后会发挥功能,因为我知道《速度与激情8》里的吊坠立了大功。
这也不是好莱坞的专属,因为契诃夫早就说过“如果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
与此类似,《战狼2》里自私狭隘的坏人老林,在《泰坦尼克号》等美国大片里都能找到出处。
好莱坞大片常用的套路,都不是哪个天才导演无中生有发明出来的,也不是为哪个人群量身定做的,而是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形成的。这就是最大众人群的最大公约数。
正如没有人怀疑汉堡、披萨、意大利面不适应中国人的胃,好莱坞套路也不会水土不服。也许中国电影将来会发展出自己的套路,但现阶段还是应该先把好莱坞的套路消化好。
《战狼2》这样的好莱坞式国产片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文/西坡
校对:陆爱英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