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藤井树x张小北x图宾根木匠x宣和一人全面解读阿凡达2

时间:2022-12-30 16:58:49阅读:394
《阿凡达2》终于上映了,和我们盼望的救市盛况不同,它没能复制《阿凡达》的成功,上映10天,票房6.5亿,国内预测票房也从30亿缩水到了10亿。作为今年最重要、最惊喜的院线电影之一,“藤井树说电影”直播间对这部电…
  • 张小北(本名张勇),1975年10月出生,中国内地影评人、编剧,太空堡垒预告片工作室联…

阿凡达2》终于上映了,和我们盼望的救市盛况不同,它没能复制《阿凡达》的成功,上映10天,票房6.5亿,国内预测票房也从30亿缩水到了10亿。

作为今年最重要、最惊喜的院线电影之一,“藤井树说电影”直播间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解读分享,藤井树小姐和好友张小北、图宾根木匠、宣和一人,一起梳理了《阿凡达2》的主题和背景、亮点和缺陷,不论如何,它依然是一部值回票价的电影。

下面是直播精彩内容的整理综述,更多详情可点击微博直播重看。

观影后的第一感受

张小北: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甚至觉得比第一部还要好一些。虽然它时长有三个多小时,但看的时候丝毫不会注意到时间,一气呵成,一直看到水底空镜,我才恋恋不舍地意识到这部电影居然结束了,整个观影过程非常舒适、愉悦。

这种电影更讲究沉浸感,它要你感知和体验这个世界,第一部我之前看过很多次,重映也没有缺席,始终记得看第一部时的感受,所以会觉得《阿凡达2》还要更好,因为它设定在水底世界,让你拥有非常神奇的视觉体验,一方面,眼睛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真的,另一方面,理智提醒你,这一切都是做的。这种感受很奇妙,建议大家有机会还是可以去看看IMAX版。

宣和:我的第一感受和张老师类似,比第一部要好。首先时长足够,其次,之前第一部重映时我看了CINITY版,这次同样,我感觉它的高亮度让眼睛更舒适了。技术把《阿凡达2》跟其他电影拉开最大差距,让我们沉浸其中,舍不得离开。它此起彼伏的节奏感也很棒,文戏和动作戏的衔接流畅,没有尿点,我大饱眼福,看得非常开心。

藤井树:我的感受和大家一致,我也斥巨资看了IMAX版,看完后第一时间录了视频节目,提到在这部电影里除了水,其他东西都是地球上没有的,在《阿凡达2》里,技术的新鲜感已经不足以形成对我们绝对的吸引力,毕竟13年过去,我们在其他电影里见识了各种惊艳的视听效果。但《阿凡达2》依然能做到如此沉浸的体验感,这太牛了。

木匠:我观影后的第一感受比较失望,我看了CINITY版,等待的13年里,大银幕、小荧屏,加上游戏,我们对画面效果和视听体验的更新升级已经非常熟悉,从彼得·杰克逊到李安,再到詹姆斯·卡梅隆,对于高帧率,我有不一样的观感,我觉得这部电影里某些瞬间显得有点假,很像高质量的大尺寸液晶屏会展示的画面,太过清晰反而丧失了电影感。

大家对故事剧情的批评很多,我看到有评价说第一部打鸟,第二部炸鱼,其实世界观在第一部里已经给到了观众,遗憾的是第二部没有超越,剧情往后就像看BBC的海洋纪录片,而最后几十分钟和《异形2》简直没什么区别。其实卡神做得已经非常好,可能因为我们对《阿凡达2》期望很高,而且卡神以前的作品都太好了,我们对他的参照系不同。

《阿凡达2》的亮点

张小北:13年过去,特效技术的进步在《阿凡达2》里体现明显,比如电影中有大量关于水的场景,做得非常逼真。我们在生活里对水完全不陌生,不管物理空间还是日常感官和水都有接触,观影过程中,我们完全不会对与水相关的镜头感到出戏或陌生,说明电影对液体的特效处理已经做得非常好。

当年第一部里和水相关的内容不多,都是大全景,基本没有交互,当杰克·萨利从瀑布上跳进水里的时候,专门做了很多气泡遮挡人和水的交互,这是为了解决技术上的困难刻意做的处理。到了现在的第二部中,孩子们在水里玩耍,有直接的镜头跟着他们从水下到水上,我们看着水从他们头发上流下来,镜头一半停在水中,这些在CG环节里都是非常复杂的操作,但观众都意识不到,它自然到好像这是卡梅隆去潘多拉星球实景拍摄的。

藤井树:对,奇观之外,还很妥帖,卡梅隆并没有刻意强调绚丽极致的场面,他的重点是水,也的确营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水世界,不是表面的酷炫,而是非常扎实的视觉呈现,这与他一贯的创作态度和拍摄方式有关。对创作者来说,电影是越来越难拍的,观众的见识一天天刷新,要不断超越从前,并非容易的事,这也是卡梅隆值得钦佩的地方。

《阿凡达2》的故事

藤井树:很多观众都提到《阿凡达2》剧情非常通俗,没什么新意,逻辑也难以让人信服。阿凡达系列一共有五部,我想可能因为它在当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一些情节显得有头无尾,很多关系没来得及展开,只做了伏笔。关于观众对故事的批评,大家怎么看?

张小北:我看到很多批评说《阿凡达2》故事普通、甚至陈腐,用类型片的标准来衡量,《阿凡达2》的故事在编剧技巧、人物塑造这些方面,其实做到了水准之上。我觉得不是故事有什么问题,而是这部电影的价值观迎面撞上了我们这个正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阿凡达》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老白男的价值观,詹姆斯·卡梅隆本人就属于这个群体,老年白人男性,他此前所有的创作,都是遵循这套价值观走的。

如今一部好的电影,想从故事、人物、情感、视觉等几个层面都让观众感到震撼,是很难做到的,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30多年里,对于类型片的叙事规则,观众的认知已经积累出既定的模型。《阿凡达2》这样级别的电影,并不负责在价值观层面去做突破,它要的是叙事上很成熟,不出戏,让观众圆融地进入这个世界之后,它的功力就全放在视觉上了,保证你的眼睛每一秒钟都不舍得挪开,才是它的重点。

宣和:我觉得卡梅隆有种特别可爱的、宅男的执着,从艺术家的眼光看甚至有点笨拙,已经是个传奇,依然强迫症一样把控电影每个微小的细节,原创一个他希望的世界。很多人对他期望很高,我觉得《阿凡达2》要面对全球70亿观众,这么大的体量架在那,谁也不能冒犯和得罪,他要的就是人类共通的价值观和最稳固的故事模式,第二部负责为后面的故事引入,做一个铺垫,所以没来得及深入下去。

《阿凡达2》的主题

藤井树:《阿凡达》有一个明确、深刻且宏大的主题,它带给我们的冲击感不只来自视觉层面,还有文明被摧毁、生态被破坏、遭到残酷侵略的痛心和悲愤,它站在受害者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隐喻现实,让我们目睹一场殖民战争,看潘多拉星球的万物生灵如何保卫家园。到了第二部里,主题从保卫家园变成了保护家人,并且家人实指杰克·萨利的六口家庭,爸爸妈妈和四个小孩,和宏观的殖民、环保的主题相比,《阿凡达2》中反复强调的“一家人要永远在一起”,显得很父权,也很单薄。

木匠:听三位老师的分享,我觉得大家都站在电影工作者的角度,非常善意地讨论了《阿凡达2》的一些不足。现在这个环境,能出一部大片,对全球的电影产业都非常重要,我相信所有电影工作者都盼着这部电影能大爆,我们需要这样一部作品来提振信心,把观众重新唤回电影院。

单就《阿凡达2》而言,它叫《阿凡达:水之道》,“水之道”是什么,电影并没有说清楚,中国人说上善若水,水是有德性、有内涵的存在,卡神本人也是个专业的潜水运动员,他很懂水,迄今为止深潜过72次,是世界上第三个抵达马里亚纳海沟的潜水者,在那里为《阿凡达》勘景,找到了大量素材。我相信他想通过这部电影,把他心里关于水的哲理性感知讲出来,如电影所说“水之道,连接万物,超越生死,亘古不灭”,但我们没能从故事本身领悟到这个内核,包括藤井树老师提到的关于家庭的主旨,它和水之道的关系,也没有呈现。

藤井树:三个多小时的篇幅,第一幕延续了第一部的情节,让观众在进入故事的同时,重温潘多拉星球的陆地文明;第二幕进入岛礁族的水世界,带我们领略生命力充盈的海底生态;第三幕变成杰克·萨利一家和夸里奇上校阵营的对峙,岛礁族几乎完全缺席。小北怎么看这种处理?

张小北:在看《阿凡达2》之前,我对这部电影做了基本的了解,所谓基本的了解,一方面要预防自己被剧透,同时又不能对它一无所知,没有任何背景知识。基于此,我在走进电影院之前,知道它是放在海洋世界里的故事。

三个多小时片长,首先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把这个故事重新做了建置,带我们重返潘多拉星球,看到这家人的情感关系、他们所面临的威胁;第二个小时开始进入海洋世界,在第一幕密集的动作场景里,我们经历了孩子们被追踪和救援,从观影感受来说,有一个短暂的疲倦期,需要放松,海洋世界的出现,恰如其分地给了我们缓冲的机会,观众的注意力被水下奇观吸引,剧情也基本停滞,用以交代几个孩子们分别的性格和诉求;第三幕的对决,岛礁族的缺席从剧作上看的确是不合常理的,我猜想也许因为时长问题,对内容做了删减。

此外,卡梅隆导演今年已经67岁,这意味着他应该是从60岁左右开始进入这部电影的工作,这几年里剧作上也会存在不断地调整。一位60岁的创作者,对自己的人生和家庭有了全新的认知,他一定会把新的生命感悟放在作品中分享出来,这也许是第二部的叙事重点更多放在家庭上的原因。

本场直播后续还交流了《阿凡达》续集剧情猜想、对阿凡达系列的期待和担忧,并延伸出更多关于电影本身的讨论,感兴趣的影迷可以移步微博,关注@藤井树小姐 点击回看。

下周,我们不见不散,继续畅聊!

今日话题

《阿凡达2》满足你的期待了吗?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