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龙谁的小说更好看「为何说金庸小说适合拍电视剧而古龙的适合拍电影这里门道不少」

时间:2022-12-29 16:05:59阅读:1931
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代表着武侠电影最好的时代,代表着武侠电影最巅峰那个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龙的小说先天就是给电影准备。没有对比,你得不出这结论。在武侠世界,谁能跟他对比呢?金庸啊、梁羽生,咱们…
  • 金庸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查家为当地名门望族,有“唐宋以来巨…

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代表着武侠电影最好的时代,代表着武侠电影最巅峰那个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龙的小说先天就是给电影准备。没有对比,你得不出这结论。在武侠世界,谁能跟他对比呢?金庸啊、梁羽生,咱们最主要说金庸吧,因为金庸大家更熟悉。

在武侠的世界里,金庸先生排第一,古龙第二,也有人说金古并列,但是如果真从文学成就上来讲呢,古龙多多少少要逊金庸三分。不是说所有地方都不如,有些冒尖的,像七种武器之类的,写得也很好,局部地区有超越金庸的地方,但整体又略逊金庸,可是在电影领域,古龙占上风,古龙有80多部小说改成了电影,其中20多部呢,是古龙自己直接操刀上编剧。

但是金庸的小说在改编电视剧这块,超越了古龙,为什么会有这情况呢?金庸的小说,堂堂正正,绝不剑走偏锋,你感觉就是中国传统的东西。比方说金庸小说多数套路就是,这个人一开始平淡无奇,甚至天资平庸,后来一点点成长为一代大侠、绝顶高手。看起来,就像一个人的传奇经历,《笑傲江湖》可以叫《令狐冲传奇》,《射雕英雄传》叫《郭靖传奇》,《神雕侠侣》叫《杨过传奇》,《倚天屠龙记》叫《张无忌传奇》。这种武侠小说的方式,拍电视剧特别合适,为什么?电视剧有充足的篇幅来展示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可是拍电影,它的局限就太大了,因为电影就那么一两个小时容量,你要有取舍,所以金庸小说改成电影非常难。

为什么古龙小说天生就是为电影准备的?古龙小说里所有的主人公,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也不要问我到哪里去,一出场就是大侠,就是决顶高手。古龙小说不是写一个人成长经历,而是主人公围着中心事件转,要么就是报仇,要么就是破案,要么就是报恩。

古龙小说里有很多情节是反武侠传统的,比方说金庸武侠里,谁岁数越大,好像功力越深,天下第一基本都是老前辈,但古龙小说不是,古龙小说里头你岁数大,有时候真就跟不上,拳怕少壮棍怕老郞,比较典型的《多情剑》、《无情剑》、《小李飞刀》。这一点跟传统武侠小说完全不一样,没那么多规矩套路可寻,而这些东西恰恰是电影里边特别需要的,因为它有意外。武侠小说这么写,很多人挺爱看,可传统的武侠小说作家说,这古龙颠覆东西太多,让我们写不好写了。所以古龙刚开始出道的时候,很多武侠小说家排挤古龙,他当时也挺苦闷。这个时候呢,倪匡看上古龙,他当时主编一本杂志叫《武侠与历史》,就找到古龙,说你来在我杂志上连载。古龙在他的杂志上连载的《绝代双骄》。

流星蝴蝶剑》海报

倪匡说,我知道有人挤兑你,我要是把你的小说推到电影圈去改编成电影,你名气大了,谁敢挤兑你,我给你试试吧。倪匡是真帮忙,把这古龙的小说拿给武侠片大导演张彻看。结果拿了四五部过来,张彻翻翻说这个没意思,没看中,也弄得挺没面子。

后来到了1976年,那时候古龙已经38岁了,终于找着机会,结识了香港的大导演楚原,把《流星蝴蝶剑》推荐给楚原。楚原导演一看,这个好啊,太适合拍电影了,就这么着开始合作。倪匡操刀,当编剧,那时候推出了很多优秀的武侠电影,包括《楚留香》,当时狄龙演的楚留香。

古龙起家电影帮了他大忙,而他同时呢又成全了那时候香港武侠电影的一个高峰。

金庸和古龙谁的小说更好看「为何说金庸小说适合拍电视剧而古龙的适合拍电影这里门道不少」

为什么金庸小说适合改编成电视剧,而古龙小说适合改编成电影?

原因跟两位武侠小说大师的作品的篇幅占有主要关系。金庸一生只创作了十五部武侠小说,除了《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及《越女剑》以外,其他十二部武侠小说都是中长篇作品,篇幅较长。篇幅较长的小说往往叙述了一个较长、较完整的故事,要想把篇幅较长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自然需要足够多的集数,只有这样才能再现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

如果把中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那就完全成了小说的“缩写”,电影的时间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这么短的时间是不可能将中长篇小说的故事叙述完整的。著名导演张彻就曾将金庸的长篇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改编成了电影,而且一共拍了三部,但这三部电影依然没有将整部《射雕英雄传》的故事讲述完整,只是相当于《射雕英雄传》的一个“缩写”,观众看起来难免有一种首尾难接,东拼西凑的感觉。所以,我们看到,几乎没有金庸武侠电影问世,因为金庸的武侠小说的确不适合改编成电影。

古龙的武侠小说中,有许多单元体小说,即一部小说由多部短篇小说构成,最典型的就是《陆小凤传奇》和《楚留香传奇》这两部作品。另外,古龙武侠小说悬疑性较强,被不少读者定义为“武侠悬疑小说”,这就使得古龙的武侠小说更适合改编成电影。由张智霖、何润东、张智尧等领衔主演的系列古龙武侠电影《陆小凤传奇》就是古龙武侠小说改编成电影较为成功的范例。古龙武侠系列电影《陆小凤传奇》由《绣花大盗》、《决战前后》、《银钩赌坊》、《幽灵山庄》、《凤舞九天》等十部单元组成,剧情扣人心弦,引人入胜,颇受观众喜爱。

金庸和古龙谁的小说更好看「为何说金庸小说适合拍电视剧而古龙的适合拍电影这里门道不少」

金庸和古龙相比,谁的作品被影视化次数更多一些,你怎么看?

金庸跟古龙都是武侠巨匠,那么他们的作品谁被翻拍的最多,并且更有影响力呢?

首先从数量上看,古龙的小说多而杂,金庸的小说少而精!
金庸的作品一共是15部,“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十四个字代表了金庸的十四部巨著,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记》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下七部是: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古龙,原名熊耀华,仅仅活了47年,跟金庸的94岁,相比是他生命的一半,但是古龙却著有70多部作品。

古龙作品分为四大系列:《小李飞刀》、《楚留香》、《陆小凤》、《七种武器》系列。

还有三小系列:《萧十一郎》、《江湖人》(《三少爷的剑》)、《大武侠时代》(/《短刀集》/《猎鹰·赌局》)系列等等很多,加起来70多部!

从作品被翻拍数量来看,金庸的作品加起来被翻拍了100多部!而古龙的作品虽然多,但是被翻拍的没有金庸的多!
为什么?因为,看过两位大佬的作品的人都知道,金庸作品注重写实,古龙作品注重写意,金庸的作品侠义精神,荡气回肠,武功招式动作描述详细,非常适合影视作品的改编,而古龙的作品更多的是意识流派,脑洞大,但是表现难!从影视作品上很难表现出来。
比如古龙关于小李飞刀这段的描述:天上地下,从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发出来的。刀未出手前,谁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天上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精神,就绝不能发出那种足以惊天动地的刀!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并不是杀气,但却比杀气更令人胆怯。

这段描述放在现在会被评为“装逼”典范,想象力丰富,却在影视上很难表现出这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状态!而且里面的高手,无论是李寻欢的小李飞刀,还是四条眉毛的陆小凤,还是风流香帅楚留香,总给人以“投机取巧”的感觉!
再来看金庸的对于武功的描述:“萧峰一招“见龙在田”,从旁拍击过去,判官笔为掌风所激,笔腰竟尔弯曲,从段誉脑后绕了个弯,向慕容复射了回去。 慕容复举起右手单笔,砸开射来的判官笔,当的一声,双笔相交,只震得右臂发麻,不等那变曲了的判官落地,左手一抄,已然抓住,使将开来,竟然是单钩的钩法。”

金庸的这段描述,动作细节清晰,导演很容易就把它拍成电影电视剧,天龙八部的高手还是萧峰基本功扎实啊,打得慕容复狼狈不堪,什么“北乔峰南慕容”,在乔峰面前慕容复成了软柿子,随便拿捏!

如果金庸古龙书中的两大高手比拼,前期可能古龙高手会逼的金庸高手们险象环生,后期就会被根底扎实的高手们一一打败!
让我们想象下,比如,李寻欢对战萧峰!

小李飞刀从袖口里拽出飞刀寒光闪闪,借着太阳光,耀花了对面乔峰的双眼,只听嗖的一声,李寻欢手中的飞刀已经不见,而乔峰摸摸身上,幸好神功护体,不见丝毫伤势,突然发现,发带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开,头发没了约束披散开来,稍显狼狈!

没了发带的乔峰像是打开了枷锁的野兽,不再拘泥于自身形象,降龙十八掌一一施展开来,李寻欢明明站在空地,却感觉无处可逃,避无可避,乔峰的一招亢龙有悔朝李寻欢面门打来,此时李寻欢被乔峰绵延的招式打得是旧力已失,新力未生,眼看就要被乔峰一掌毙命,李探花还有功夫心里懊悔:不该依仗古龙赐予的飞刀,以为一招鲜无人能挡,还是金庸大大传授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基本功牛掰。。。。。。

哈哈,开个小玩笑。突然想来,古龙金庸两位老大人,当年给鹏哥我带来了多少欢乐,上课偷偷看,下课回家拼命看,不吹牛,我最高记录一天看了6本小说,没错,鹏哥是个80后,出生在那个缺少精神食粮的年代,非常感谢金庸古龙两位大大写的经典作品!
但是,坦白说,虽然古龙作品很多足有70多部,但最牛掰的还是金庸,通过侠义精神的武侠小说,让我们每个观众都可以把精神寄托,他创造了太多经典人物: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乔峰,张无忌,令狐冲,东方不败,韦小宝等等。鹏哥不再一一列举。

其实,古龙可惜在贪酒风流,过度饮酒造成了肝硬化,而过度风流让原本强健的身体愈加虚弱,抵抗不了病魔,早早的离世。不然,凭他的才学,未必不能与金庸在后来争锋!
最后,为什么很多人都说,金庸逝世,世间再无武侠,因为没有人能再写出金庸这样集大成的作品。金庸这个人,是在不可复制的时代,金庸渊博的学识,天时地利与人和造就而成,他的作品可遇而不可求,金庸走了,很多人的青春就真的再也看不到了!

首先作品数量的对比,古龙著作比较多,有几十部之多,比如我们熟悉的《小李飞刀》《楚留香》《陆小凤》《绝代双骄》等等。而金庸先生的作品也就十几部,比如我们熟知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侠客行》《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等。
其次,金庸武侠精品比较多,随便拿出来一个就被多次搬上影视屏幕,像《神雕侠侣》 《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等都被多次翻拍,可见受欢迎的程度。虽然古龙作品影视也不少,可一部作品被反复翻拍的情况不太多。
所以我觉得还是金庸影视化次数或者说影视化的程度比较高。
金庸的小说影视化次数较多

金庸和古龙都是很厉害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都很优秀并没有什么高低好坏之分。
若说二者的区别可能在于金庸小说的精神比较符合中华民族克己复礼,忠义仁孝的主流价值观,就是好人终有好报,正邪也都给出了明确定义,因此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影视化次数也较多。
古龙小说虽然影视化次数少,但不代表不是好作品,古龙作品中的人物经常是多面性的,既有让人喜欢的一面又有让人讨厌的一面,所以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
应该是金庸吧,他的作品比古龙的更适合拍成影视剧。

古龙作品重意境,像抽象写意画,所以拍摄难度很高。书中的各种气氛渲染、意境营造、悬念反转都留给读者很广阔的留白想象空间,所以也给表演带来了相当高的难度(因为这些描写很难一招一式具体落实),需要改编、拍摄者有很强的功底与能力。一旦改编不当,很容易拍成形神皆不似、挂羊头卖狗肉、除了名字相同其他完全走样的四不像作品。目前我看过的古龙改编影视剧里,真能忠实于原著、拍出古龙风格的,印象里只有一部小时候看过的张兆辉吴岱融版的《边城浪子》(豆瓣8.6分)。个人觉得张艺谋的商业古装片在意境气氛的营造上颇有几分古龙的神韵,可惜故事性比古龙差得远。如果他愿意好好拍一部古龙片,说不定效果不错。

而金庸作品重叙事,像具体写实画。书中各种来龙去脉、武功招式、场景细节,都能交代得清清楚楚、滴水不漏,尽显学者、大师风范。这就让改编者有迹可寻、有据可依,哪怕神不似起码形也能有几分相似,所以更适合拍摄成影视作品。

如果单说被影视剧翻拍,肯定是金庸,这个确实如此!如果说文学成就我选古龙,他的作品不是金庸可比的,他对人物刻画,场景的描述,对现代武侠小说的开创和贡献也不是金庸作品能比得了的!金庸小说主要好把握,线条流畅,宏观大气,拍出来容易!而古龙不好把握很难拍出作品里的效果,达到作品里面的高度就难上加难啦!不过用心拍,拍好了都是金典,譬如焦恩俊版的小李飞刀,古龙是三个武侠人物里面最牛的人,是武侠的泰斗,时间越久,越能酿出古龙武侠的酣畅淋漓

绝对金庸多啊!金庸好拍!武功招式,对白细节,人物动态全有的!而且又有个符合文化传承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古龙不好拍!太写意了!比如打斗傅红雪,李寻欢,这种要么不出手,出手瞬间结束战斗,你怎么拍?演了几十集了你倒是出手啊!小李飞刀的刀呐?而且对打真要是拍两个人叮叮咚咚的打两分钟,意思又全没了!

金庸的多一些。

古龙去世的早啦,一个是去世之后古龙作品的版权纷争较大。

第二古龙的男主角基本上被新时代的年轻女性认为是渣男。

第三影视审查方面不太容易过审,《楚留香传奇》只有韩国上映版的,而一直期待的《新圆月弯刀》还没有上映。这个已经拍好五年啦!

金庸小说风格就是屌丝逆袭,多数男主角开始很弱,后来一段奇遇从0级变大神。还里面是个女人都喜欢男主角。这个风格小说屌丝喜欢看吧。现代仙侠类小说也是套用这模式。比较有名的是诛仙。斗破苍穹。等等

肯定是金庸了,金老师的每部书几乎都拍了好几遍,而古龙比较少

金庸的吧,感觉金庸的知名度高一点,比较经典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