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微电影拍摄推荐「闵行学生自己制作的微电影视角独特你不来pick一下」

时间:2022-12-29 14:33:50阅读:2141
这学期,北外田园的微电影创意工作坊迎来了一批新学员,经过两个月的学习,这批学员已经尝试创作了自己的微电影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阳光撒满了整个校园,微风拂过,含苞待放的花儿也悄悄绽放。夕阳撕破了天边,火…

这学期,北外田园的微电影创意工作坊迎来了一批新学员,经过两个月的学习,这批学员已经尝试创作了自己的微电影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阳光撒满了整个校园,微风拂过,含苞待放的花儿也悄悄绽放。夕阳撕破了天边,火红的晚霞染红了几片云彩。林荫小道上空回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学校评选出了十部优秀作品。跟着闵宝去看看吧!

01

《My Campus Life》王易祺

此次微电影的题目是《My Campus Life》。在一周的时间内,我利用了午休和放学的时间,走遍整个校园拍摄了这部短片。开学两个月,大家已经充分适应了校园生活,借此短片,希望大家可以发现校园中更多的美。

02

碎片》张夏思涵

这部微电影的主题是走近田园,片名就叫《碎片》,它既是生活中的碎片,也更是我在田园生活中的碎片,记录着我在北外田园中的足迹,还有我和北外田园从陌生到渐渐熟悉。影片配乐我用了“One Day”,这也代表了我的一天。

03

《美丽田园》吴欣逸

在美丽的田园学习生活的这两个月,我感受到了学校、老师、同学带给我的温暖关怀,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学校。因此,我利用闲暇时光将一些风景记录下来,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美好,令人记忆深刻。我愿与北外田园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更好!

04

《走进田园》刘歆妤

走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建筑,让人耳目一新。我们校园与其他学校最不一样的地方是有滑滑梯。高大的钟楼给人以庄严之感。能在北外田园这美丽的学校追梦,向自己理想的大学不断前进,我感到十分骄傲。

05

《青葱记忆》宁思睿

因为热爱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我选择了微电影社团。这部微电影名字叫做《青葱记忆》,它记录了这两个月以来我在北外田园校园中捕捉的各种小美好:操场,钟楼,咖吧,道路边茂密的树和放学时傍晚的夕阳.....我享受在北外田园的时光。

06

《北外田园的角角落落》王佳宁

这部微电影的主题是《北外田园的角角落落》。我希望用自己所拍摄的关于北外田园的一些镜头,给大家展示一个我心中的北外田园。影片中还有我加入的一些社团课的镜头,多姿多彩的社团课也是北外田园的一大特色!

07

《我和我的校园》庄欣怡

这个片名是《我和我的校园》,选用的背景音乐是cant wait for。我拍摄的是学校里的角角落落,我们学校的环境十分美丽,有许多地方都值得被记录下来,比如说教学楼里的装饰物和教学楼本身的建筑都极具特色。

08

《BWTY的角角落落》黄思佳

我将这篇微电影取名为《BWTY的角角落落》,硕大的北外田园映入眼帘,校园的角落里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美好。整部片子描绘了在夕阳下,北外田园中许多不起眼的角落里也有不一样的景色。同时我选用了《TAKE MY HEART》这首歌,这首歌讲述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同时我也觉得这首歌代表着我和田园之间的情感传递,也代表着我对同学和老师的一份真挚的情感。歌曲中有句话是这样讲的:“You and I are meant to be”,意思是因为你就是我的命中注定,北外田园作为我的一个新起点,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样。我通过此片记录校园,希望能发现校园更多不一样的魅力。

09

《傍晚的北外田园》徐冠宇

这部微电影的标题是傍晚的北外田园,拍摄了一个平凡的傍晚在北外田园里各处的景色,有北外田园优美的傍晚景色,同学们匆忙回家的背影,还有繁忙了一天后的安静的文创楼。这都是北外田园的魅力所在!

10

《Welcome To BWTY》相喆

我拍摄的微电影叫做《WELCOME TO BWTY》,其中记录了不同时候北外田园的角角落落。阳光明媚的日子,走在风雨长廊,一抬头,便能望见远处湛蓝天空下飘扬的五星红旗;当我倚靠在风雨长廊的栏杆上,就能看见操场上一个个青春的身影……走进图书馆,走到文创博物馆,不论走到北外田园的哪一处,都是优美明亮的!Welcome to BWTY!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作品反映了同学们对微电影的探索和理解,并从中获得了积累和成长。点赞!

学生微电影拍摄推荐「闵行学生自己制作的微电影视角独特你不来pick一下」

微电影的制作流程,简单的,是学生

对于微电影来说,剧本是很重要的。只能提些建议或参考。制作此类短片具备硬件和软件的要求。硬件不多说,摄影机,电脑必备(条件许可支架,反光板,照明设备)。软件上除了电脑上必要的视频制作软件,格式转换,网上素材搜索并建立自己的素材库等等以外,就是剧本的设立。简单说就像写作文,把你要拍的作品内容,主题,人物等等写下来,然后按镜头或场景写出剧本(或者大纲吧)后按你的大纲去拍视频素材。最后就是后期制作,用视频制作软件(用会声会影就行)加上片头片尾,字幕,特效,剪辑制作即可。另外你写好分镜头剧本后不需要多台摄影机,按镜头剧本拍就行了

学生微电影拍摄推荐「闵行学生自己制作的微电影视角独特你不来pick一下」

幸福速递》观后感

   《幸福速递》观后感(一):平凡而真切的电影就是伟大的电影。

  平凡而真切的电影就是伟大的电影。

  电影名叫幸福速递,可速递给的每一个人都不幸福,所以无论从电影故事本身还是从小丑速递这个行业都是一个伪命题。

  小丑速递是作为一个创业的隐喻,艰辛、冷落、嘲笑,但成功后会有成就感和喜悦;后面的几个故事是作为工作的隐喻。只要被奴役就会有失去,当生活被工作所奴役,就会有更多的出差,更多的出轨,产生出更多脆弱的爱情,多变的婚姻。这是这个电影所想表达的当下的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最后的突然死亡,是多么的残忍,当幸福就在眼前时,当很多事业通过大半生努力追求,当为了工作放弃了那么多时,当鼓起勇气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时,突然因为一件和自己本就不相干的事情就让生命戛然而止,那前面的这所有的一切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便是这个电影的另一个主题:珍惜。珍惜当下,假如下一刻就死去。

   《幸福速递》观后感(二):速递幸福

  “七电影”之《幸福速递》通过一个小丑快递的经历告诉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的故事。导演李光洁首次触电,把一个普通的人、普通的职业赋予了一个更深刻的意义。

  能在短短的三十几分钟里折射出一套人生哲理,这非常需要导演的掌控力。通过快递小丑一天之内的几次工作任务,把影片的主题升华到了对幸福的理解和珍惜这个价值观层面上,这是微电影的精髓所在。从拍摄手法看,李光洁运用了不少新奇特的手法,变形玻璃的运用,猫眼里的视角,与主角小丑的人物性格不谋而合,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向往与憧憬的同时,又看不太懂这个世界。影片中强烈的色彩对比,比如说小丑的鲜艳衣着,灵堂上的漆黑一片,都预示着曾经的美好如同过眼云烟,如果不珍惜,它便会消逝得更快。

  《幸福速递》不仅告诉人们要珍惜幸福,还告诉了人们如何表达爱。薛佳凝和杜淳扮演的一对小夫妻因为缺乏沟通而争吵升级,小丑及时送来的一封信化解了马上就要濒临破裂的关系。原来这是做丈夫的事先写给妻子的,妻子一听马上泪流满面投入了丈夫的怀抱,一分钟前的火药味烟消云散,所有磨破嘴皮的针锋相对,都不如这一封字字如矶的信来得有效,这时候短片中所折射出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话不怕肉麻,但一定要诚恳表达。

  一部微电影能够承载下这么深刻的内容很不容易,尤其是片中演员的对白并不多,而且大部分是以朗读信件的形式出现,这对演员的表演要求也很高。对于第一次拿起导筒的李光洁来说,短片充分体现出他对电影的态度,有一股认真执着劲儿贯穿始终,但那种对电影的懵懂又好奇的新鲜感让短片看起来很萌。

   《幸福速递》观后感(三):《幸福快递》一生只爱一个人

  首先,“一生只爱一个人”真的是句毁人的话。尽管电影《幸福快递》为时下对感情不坚贞的男女们带来一丝最清新的真爱之风,尽管我们感性的观念里无比赞同影片中温柔浪漫奋不顾身的故事,但是,理性的思想还是会在我们眼角带泪之余冒出来感慨,嗯,绝不娶个病媳妇。早知道这么痛苦,还不如不开始。明知道要失去,还不如不拥有。电影就是现实为痛苦编织的一个美梦,噗的一声梦醒了,更加痛苦。

  我相当讨厌做美梦。当然,做了恶梦也会嗷嗷大哭。人呢,不就是这样,又脆弱又坚硬又任性又嚣张。至少,理性的时候事不关己的时候,是坚硬的嚣张的。可是曾经的歌手王菲也有唱过这样的歌,“只是这一次,这次是自己而不是谁”。掌管情感线的大神肯定缺了理性这根弦,所以当你产生自己喜欢一个人的错觉,就只能一错再错下去了。难道不能回头?能,可是,回头你不觉得可惜嘛。你很难确信这个人是不是你的命中注定,万一是呢?

  很不幸,《幸福快递》中台湾主角进儒从小就遇到了他的命中注定,那位百分百的女孩孙以容。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最初最纯的'爱,时间永远停留在明媚却不刺眼的午后四点,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青梅味,柔光打在她的肩膀上轻轻的唯恐惊扰她,恬静的音乐蔓延开来。青春的爱永远属于生命中最美的那桢画面,隔着羞涩的美好的薄窗纸,朦胧地看着一切。影片拍摄同样几近温柔,生怕惊扰这一切。台系电影的小清新风吹荡,蓝房子外的透明玻璃瓶、精致的木头信箱、耀眼的彩灯、最浪漫的秘密基地,梦幻般美好。

  学生时代的青涩爱恋多年后再续,依旧纯美如初。然而某天还是噗的一声,不是窗户纸碎了,而是好姑娘的整个星球被炸翻,碎片伤及整个宇宙。那些我们曾经以为还很遥远的问题生硬地被拉到我们面前,死亡。唯有十七岁得永生?不是的,再美的句子也挡不住人们对死的恐惧以及生的无限渴望。姑娘一方面不想拖累小伙儿,一方面,如果没有他自己根本就没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每天所面临的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也许,甚至自己已经没有清醒的神志去思考自己多么痛苦。

  《幸福快递》根据真实生活改编,讲述了台湾上海两地两对青春男女的爱情、生活与命运,情节细腻不亚于郭敬明的小说。相较同类青春电影,主打病症的影片中对爱情与亲情的展现也更显浓烈。虽然白血病一直是备受诟病的老设定,但男女之间生离死别的爱恋,是永恒催泪的。影片中上海情侣向阳与于乐唯美决绝的婚礼更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无论她将来是富有还是贫穷或无论她将来身体健康或不适,他都愿意和她永远在一起。明知道不会前路,还是要走到路的最尽头。

   《幸福速递》观后感(四):有关幸福的“黑色幽默”

  作为搜狐7电影系列的第二弹,知名演员李光洁并不象王学兵那样大玩特玩镜头语言,而是在电影叙事和黑色幽默上大下功夫,故事简洁明了,最后的结局非常出人意料,幸福的定义与突如其来的冲击力结合一处,给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体味我们当下平淡琐碎的种种不如意时,突然地感受到了“幸福”!

  严格来说,《幸福速递》的叙事结构很棒,简单,清晰,在必然中有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偶然,不过稍微可惜了点,李光洁导演似乎太过注重雕琢表演,尤其是包贝尔尴尬到令观众尴尬的细节表演,虽然包贝尔的表演确实有种天然呆的效果,但是过犹不及,看多了,真是有点腻人。不过好在几段黑色幽默意味浓重的段子,以及故事结尾处那个意料之外的极具冲击力的不圆满结局,令人非常震惊,可见李光洁不走寻常路的个性,以及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构思。

  所谓幸福,对于抱怨多多的现代人而言,或许真的已经成为一件奢侈品。在压力巨大的城市生活,以及自己内心那点卑微却又不断贪婪地向外索取的小小心思,都阻碍了人们看到,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其实《幸福速递》想要传达的意念并不多么高深,大家估计都很清楚,只是往往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三次送快递的过程,让包贝尔饰演的小丑快递员,一个来自社会最底层,因为卑微,懦弱而无法正视自己感情的小快递员,终于获得了强大的内心世界,这个发想虽然简单,但是却能有效地传递出导演李光洁质朴的世界观,非常难得。

  当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在短片中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桥段,并且这些充满反讽意味,突然的黑色幽默段子,并没有与短片简单小幸福的主题相冲突,反而从另一个角度起到了烘托出短片主题的良好作用。而几位客串明星的演出,更增添了表现力。尤其是几乎可以算得上小宋佳独挑大梁的荒诞“告别式”一出,寥寥数笔,就把一个对爱充满渴求,多情却又倔强的女人表现得非常完美。当然,李光洁导演还是没忘记在这里给自己安排上一个超级大龙套,一个尴尬的表情,局促不安的一点小动作,就把他这个“偷情者”的形象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戏淡而有味,再加上那篇至死也不忘幽默的“遗书”,把整部短片的情绪顶到了最高潮,也给真正的主人公——小丑快递员,找到了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气!

  至于短片最后那个最为黑色幽默的结局,则更加提醒观众,要想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除了勇气之外,尽早下手也是很必须的,在当下这个社会中,任何的“突然”都很可能造成对于你,对于你所爱的那个人,终生遗憾的结局!

  不过,假如能够再稍微控制一点片长,尤其是结尾,那大段抒情闪回能够简单一点,或许那个突然的结局,留给观众内心的震撼和余味或许会更强烈一点!

   《幸福速递》观后感(五):与幸福无关

  因为生活越来越浮躁。已经不肯好好的静下来看电视剧,连两小时的电影也不肯好好看。

  我随意的点点点,点到这部微电影。李光洁给我的印象还不错,能导片子让人意外。其实我更想看黄渤那一部。

  小丑速递是个新兴的职业。这个工种对脸皮厚度和心理素质的高要求让传统的循规蹈矩的人有些无法想象。不过好在有浓重的油彩遮挡。

  讨厌看和爱情有关的电影是因为那些所有的所有都是虚假。

  卖包子的姑娘有多大的概率长得那么清秀动人?

  这时,会默念一遍: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因为不可能,所以才吸引。

  小丑们开始送快递了,挨家挨户敲着客户的门。表演不熟悉的舞步。

  最喜欢的是送信给薛佳凝的那一段。从猫眼望出去,小丑的脸有些变形。满脸的油彩下面,只有一双眼珠给人以真实感。他在楼道里听着那对情侣吵架,结结巴巴的念着男人写给女人的真心话。念着念着,停了下来,似乎在酝酿情绪。接着在猫眼中看看他的嘴角一撇,带着哭腔又继续念了。

  我就跟着哭了。

  真委屈。

  幸福这个词被用的太滥。早就让人麻木了。

  一条温暖的短信,一个理解的眼神就是幸福。真心的就是幸福的。

  非要死在爱人面前才能领悟到珍惜眼前人。

  也对,死亡是最具冲击力的注脚。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毁灭给人看。那就这样毁给你们看吧。

  生命就是最大的幸福。你所经受的一切都是上帝的馈赠。

   《幸福速递》观后感(六):《幸福速递》荒诞告别式受赞 笑泪中体味悲欢

  纵观全片,葬礼告别式的这段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在一个老旧的电影院里,正在举行着一场特殊的追悼会,舞台中央的床上静静地躺着一个长眠的年轻男人Seven,小宋佳饰演的遗孀神情哀伤,正在这时小丑十分滑稽地走了进来,众人皆诧异,原来这是小宋佳的丈夫Seven临死前安排的特别“礼物”。小丑按照Seven的遗愿先跳了一段舞蹈,在肃穆的葬礼现场显得特别不合时宜,小宋佳皱着眉打断了小丑的舞蹈,让小丑直接念起了Seven的遗书,这也正是“哭笑”不得的开始。

  哭,是因为Seven这迟来的别样的爱情宣言——遗嘱,他有心留着的那本电影票根纪念册,他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我爱你”,即使故去也为妻子李洁的着想;笑,是因为这个男人即使死了也不忘幽默一把,让喜感的小丑来悲怆的丧礼念遗嘱,跳舞活跃气氛。可是这笑着笑着就慢慢地变了滋味儿,那一句句宽慰人心的话语却压得人喘不过气,相看泪眼无语凝噎。来不及说我爱你,这是怎样的遗憾啊!

   《幸福速递》观后感(七):速递幸福

  《幸福速递》讲述了关于珍惜幸福的故事,由新一代琼瑶女郎张嘉倪和实力小生包贝尔领衔主演。剧中,包贝尔饰演一个小丑造型的快递员。预告片中可见,小丑骑着电动自行车游走在城市之中,在以黑白为主色调的背景下,小丑五彩斑斓的外衣和面孔愈发突出。

  一幅幅的画面闪过,多张面孔,不同故事。在短短50秒的预告片中呈现了太多,让人有一探究竟的冲动:小丑为什么被另一名小丑一脚踹在地上?婚礼上,小丑为什么被掐住了脖子并扇耳光?杜淳饰演的男人为什么声色俱厉地骂小丑?小宋佳凝重地在跟小丑说什么?李光洁为什么令人心疼的一脸忧郁?张嘉倪一脸笑容地伸出一只手,她在干什么……无不令人好奇。

   《幸福速递》观后感(八):《幸福速递》:微电影就要这么拍

  看完《幸福速递》,哭湿了一大坨纸巾。

  微电影凭借新媒体的平台迅速升温,以品牌、产品推广为目的的作品多如牛毛,它们的长度通常在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同时,看过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相比之下,《幸福速递》算是“微”电影里的“大”作品。

  之所以说它“大”,首先是它有强大的创作背景,出品方分别为中影和搜狐,前者作为创作平台,充分的整合资源,保证影片拍摄水准;后者凭借强大的推广平台,足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另外率先问世的《幸福速递》,也让人对“7电影”这个品牌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其次,《幸福速递》是一部“大”格局的微电影,35分钟的时长在微电影中不算短,尽管它自始至终都是以601速递员的第一视角来说事儿,但却包罗万象,将生活中的世间百态尽收眼底,它讲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很接地气,而一般的微电影,视角都非常狭窄,限于制作费和片长,它们通常只能由很简单的事件构成,或围绕着捆绑的产品说事儿,这是作为一部微电影,《幸福速递》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从影片本身来看,《幸福速递》也呈现出了微电影的种种特性。

  第一个“微”,是它并非以1:1的比例来写照生活,更像是微缩胶卷。35分钟的长度,不可能像100分钟的电影那样拍摄,因此导演在故事脉络、叙事形式上进行了压缩,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速递员601爱着对面包子铺的女孩儿,他在一天的速递工作中,碰到了几件事儿,给了他勇气,让他在下班后向这个女孩表白。在叙事上则采用了较单一的平铺直叙,且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剪辑。这是一部大电影通常比较忌讳的两点,但是在《幸福速递》中无疑起到了正面作用,它让观众能够完整的、平稳的去解读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并且很好的吸收,说到这,我想到了筷子兄弟的《11度青春之老男孩》,相信很多观众看过之后,除了能记住那一瞬间被激发起来的情绪外,很多细节性的东西都已经模糊了,微电影不能乱。

  第二个“微”,是它聚焦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草根阶层。我们一直被教育,“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让这种论调见鬼去吧!这个社会就是被分出了三六九等,包贝尔饰演的角色,无疑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拿着微薄的收入,还要小心翼翼的保护着那即将被泯灭的自尊,在公司被同事欺负、嘲弄,在外面被顾客殴打、辱骂,他是生活最艰辛的人的代表。他生活的理想和追去就是包子铺的女孩儿,可那个女孩也被导演狠心的设定为一个听障者。

  真正没有贵贱之分的,是爱情、良知等发自内心的东西,同时,这些由以上卑微的人投射出来,反倒能够给人极大的触动,《幸福速递》由黑色幽默到感人至深的急速转换,造成的心理落差会让再坚强的人也难以招架。影片对爱情的解读也比较独到,由婚前、婚后、第三者插足三个点,构成了三个小品,它们各有各的痛,在各种痛中折射出了爱情的本真。

  第三个“微”,是众多台前幕后放低身段、踏实的创作态度。《幸福速递》归根究底,只是一部微电影,它很优秀,服化美道都挑不出硬伤,这点足以让很多观众买票才能看到的电影汗颜,但是它出众并不出格,它讲述平凡百姓简单的故事,不追求高大全,没有特效,作为初执导筒的李光洁,这是一颗平常心带来的克制;作为主演,包贝尔让人惊喜,这个卑微的角色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只有一个601的代号,但是他所散发出的能量让我数次眼泪决堤,这个角色,要比《画壁》里的书童有意义得多。

  《幸福速递》相信会对整个微电影领域产生积极和模范作用,终有一天观众会回过味儿来,七八十块钱一张票的大银幕电影,反倒不如坐在电脑前、地铁上握着手机看半个小时的微电影给力,反正,我真的是这么觉得。

   《幸福速递》观后感(九):幸福是速递不来的

  这是一部可以让人安安静静看到底的电影,30分钟,我坐在电脑前安静地随着小丑走过一个现代大都市的各种代表性建筑——行人稀少的广场、有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宽阔的灯火通明少人行的大马路、古城墙、有包子店的小街、立交桥和涵洞、教堂、小区、废弃的工厂、城郊结合部、旧剧场。。。。。

  镜头简捷、干净,沿途背景色调单调、冷峻,小丑瘦小孱弱、形单影支,衣着、车子、礼物色彩绚烂、明亮,孤独地在现代又荒凉的城市场景间穿过。。。。。

  速递电动自行车是穿起全剧镜头的主线,随着车轮曲直着前行,导演带着观众来到三个主场景:结婚的教堂、小区夫妇家、剧场,铺开了三个小单元剧情,结婚现场由于错送礼物由温馨突而冲突大起,吵架夫妇由于速递来的爱情表白和好如初,去世丈夫充满悔和爱的遗言掀起孀妻巨大的感情波澜。

  三个小段落讲述平实,冷静,幽默,戏剧感强,让人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揪心谑情,感情丰富的人在读遗书的时候会流泪(那确是泪点)。

  三个段落告诉我们和剧中小丑:1、人们的爱情是脆弱的,男人压力巨大,哪怕在婚礼上,也经不起错送一次礼物;2、爱情是需要表白的,速递来的表白不失浪漫惊喜,但下半辈子的幸福还得靠自己营造,不然,下次速递再来晚点可怎么办?3、爱情需要维护,幸福要珍惜,遗书上感人的表白如果早说早做,爱情和幸福就不会溜走了。

  电影到这里,由于色调、节奏、三个小桥段的先抑后扬再抑,已经掀起了人们心底的感情波涛,但导演讲述依然是克制的,薛佳凝的啼哭、小宋佳的恸哭都是克制的,小宋佳和李光洁的拥抱也刻意压住了观众感情的博发。

  是不是有点太压抑了?好吧。导演在这时给感情的迸发找到了一个点。路人一句“再不去就来不及了”点醒了一天经历后若有所悟的小丑包贝尔,他应该马上向心仪的女孩表白爱意,不然,就来不及了。到此,音乐大起,“大声说爱你。。。毫不犹豫。。。用尽全力”的歌声直接煽情,诉说着勇敢追爱的真谛,将电影带到高潮,小丑勇敢欢快地蹬着车回去求爱,观众心里的那口气那点情绪得到宣泄,心里舒服多了并期待一段美好温馨感人的感情随之呈现。

  可是,导演是李光洁,以冷静、成熟著称的80后老演员。不少人已经预料到了,他不会就这样“有情人终成一对、王子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地给大家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果然,包贝尔把电影票送到张嘉倪手里后满心幸福地回去洗脸时被车碰死了,货车来得太突然,人们的心情再一次凝结,悲剧了。

  结尾了吗?虽然这样地戏剧化能虐观众的心,但是还是不出好多人的意料的,好像还差了点什么。于是,在落幕音乐声中,导演让包贝尔继续开心地将脸上的油污洗掉,让他默默地帮着哑女写好新一天的菜单,让他由一个卑微的受人欺侮、被人轻践、耍宝也不招待见的小人物,幻化成一个阳光健康笑容灿烂的帅小伙,于是,他幸福地安详地如SEVEN一样地守护着他的爱情,因为说出了爱意而不遗憾地保佑着心爱的人,如人鬼情未了中的男女主人公那样让爱和宁静充溢时空。。。

  然后,我们看到,一对对情侣安详幸福地散步,我们听到,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生活中平常人在感谢字幕缓缓推出的同时,说着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那么简单,美好,这时,我们发现,仿佛点睛之笔,刚才呈现在观众眼里的冷漠灰色调的城市变得明亮鲜活起来,我们安静地看完最后一个字幕出来,心里充满了感动、难过、感悟。

  有没有生出一种对于爱情和幸福要珍惜和抓紧的感受?其实不重要。只要你能安静地看完这部短电影,心有触动,电影就是成功的。

  综观李光洁这部电影,叙事方式、镜头运用、色调、节奏的把握,桥段的设计,中规中矩又别具匠心,不喧哗不骚动,平实地表达着他对于幸福的理解,对爱情的理解,对城市的理解,对小人物的关怀和尊重,称得起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

  在30分钟片长、七天拍摄期、经费有限、初次执导的条件下,李光洁能用他的方式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有意味和有意义的故事,是令人惊喜的,做有诚意的人,做有意义的事,相信李光洁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加油。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