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传奇的一生简介(一代贤后卫子夫电视剧)

时间:2022-08-12 18:34:44阅读:2223
人的命运有时真是阴差阳错,有的人,原本可以平平淡淡过完普通一生。殊不知,机缘巧合,碰上一次特意的引荐,便一下转变人生轨迹,历经几番际遇,便登上人生之顶峰,令人望其项背;然,盛极而衰,又因遭遇小人蓄意制…

人的命运有时真是阴差阳错,有的人,原本可以平平淡淡过完普通一生。殊不知,机缘巧合,碰上一次特意的引荐,便一下转变人生轨迹,历经几番际遇,便登上人生之顶峰,令人望其项背;然,盛极而衰,又因遭遇小人蓄意制造的灾祸,一下坠入深渊,万劫不复,令人扼腕叹息。

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这样的情形不胜枚举。最有名、也最让人难过的,莫过于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过山车似的人生经历。

一、歌女出身,因祸得福

卫子夫出生于河东平阳,家境寒微,以致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的出生年月。只知道她的父亲生活在汉景帝时期,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其他情况则鲜为人知。

不过,这平阳侯府非常显赫,系当朝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府宅(因她出嫁给平阳侯曹寿)。

据考,卫子夫自小就在平阳侯府练习歌舞,到及笄之年,便出落成色艺双全的歌女,尤以发美著称。

东汉文学家张衡在其《西京赋》中就曾胜赞:"(卫子夫)兴于鬓发之美"。为此还诞生了一个经典的词语"卫后鬓鬒",专用来形容女子发美。

卫子夫的美后来亦得到大诗人用"卫娘"这个尊称夸赞,如李贺云"卫娘发薄不胜梳",姜夔在有名的宋词《秋宵吟》中直呼,"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

公元前139年的上巳节,少年天子汉武帝刘彻去霸上祭祖,返回宫时顺道看望姐姐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便安排府中十几个漂亮的歌女侍奉汉武帝,谁知,汉武帝只看上有着一头乌黑靓丽秀发的卫子夫一人,很高兴地把她带回后宫。

不过,那时的卫子夫也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宫女,马上皇帝刘彻也有喜新厌旧的德行,虽说喜欢她,但也没多在意,毕竟后宫佳丽三千,宠爱一阵后便淡忘了卫子夫。

命运这个东西真要发生转折时,偏偏就会有上天降下的各种机缘巧合,挡都挡不住,只能去往这个方向。

卫子夫的人生就是这样,她恰恰遇上骄横的陈皇后陈阿娇对她的嫉妒,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命运安排。

这陈皇后可不简单,是馆陶公主刘嫖的女儿,汉武帝刘彻当初能当上太子,馆陶公主可是出了大力。汉武帝由此娶了陈阿娇,封为皇后,还给她盖了一座金屋,"金屋藏娇"就是讲的这一故事。

但陈阿娇与汉武帝结婚数年,却没有子嗣,这让陈阿娇甚为着急,明白自己若长期无后潜在的隐患之大。

如今见祭祖归来的汉武帝还带回一个美女卫子夫,不久卫子夫就有了身孕。担心卫子夫产下龙种后会因此而抢去她皇后的宝座,陈阿娇便动起了杀机,意欲杀害卫子夫的弟弟卫青(随姐姐卫子夫一道进宫后,得到汉武帝的欣赏,奉令在建章当差),借此恐吓卫子夫出宫。

偏偏卫青大难不死,幸遇好友、时任汉武帝侍卫的"骑郎"公孙敖出手相救,将陈皇后杀卫青、嫉妒卫子夫一事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开始对陈阿娇心生不满,便采取了别具一格的法子敲打陈皇后。

汉武帝不仅册封卫子夫为夫人,重用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为建章监,留在自己身边当侍中,不久升任为大中大夫;还把卫子夫的长兄卫长君也任命为侍中,令卫子夫的长姐卫君孺与太仆公孙贺定亲,二姐卫少儿(名将霍去病的母亲)嫁给陈掌(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曾孙)为妻。

一时,卫家显贵起来。

汉武帝这样的安排让陈阿娇气急败坏,在求子无果下,就找来巫女楚服实施"巫蛊"之术,意欲诅咒汉武帝,害死卫子夫。

这一伎俩哪里瞒得过耳目众多的汉武帝,汉武帝失望之下,立马派御史大夫张欧彻查,很快查证此事属实。当了十一年皇后的陈阿娇遂被处大逆无道之罪,旋即被汉武帝废逐。

年轻貌美、品德出众的卫子夫由此峰回路转,独得汉武帝的恩宠,迈向辉煌。

二、母凭子贵,晋封为后

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生下第一位皇子刘据,令汉武帝非常高兴,那时恰好他的后宫未曾生育一个男丁,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这下终于有了皇子,西汉有了继承人,汉武帝悬的心落了地,满朝文武也欢喜,连连为之朝贺。

汉武帝专门修建了句芒神祠(婚育之神)祭拜,令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以记。授意中大夫主父偃上呈立后的奏书。

奏书一到,汉武帝立马册封卫子夫为皇后,还大赦天下,与民更始(立皇后大赦天下的制度由此而来)。

就这样,卫子夫以一个歌女的身份进宫,十一年后便入住未央中宫椒房殿,成为汉武大帝的第二任皇后。

克己复礼、母仪天下的卫子夫整整当了38年的皇后,把后宫打理得井然有序,还为汉武帝生下卫长、诸邑、阳石3个公主。更为难得的是,她一生秉持良好的品德,坚守郎官枚皋呈献的劝诫之赋《戒终赋》,始终做到贤良淑德,自律自重,没有因为卫氏家族得到重用而骄横放纵,为所欲为,使得汉武帝没有后顾之忧,开创出有名的"汉武盛世"。

可以说,卫子夫封后,不仅改变了她的命运,也影响着大汉的兴衰。

她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是重创匈奴的名将;霍去病同母异父的弟弟霍光,是大汉重臣,受汉武帝临危托孤,辅政三朝,为"昭宣中兴"立下盖世功勋。

卫氏家族还创下枝属五人封侯的最高荣耀。

卫子夫的儿子刘据,7岁时便立为皇太子,汉武帝也是用心良苦地培养他的接班人,安排博学温润的太守石庆当太子的老师,又令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教太子学习《公羊传》、《公羊春秋》、《谷梁传》等古典读本。太子加冠成年后,还为其修建迎宾苑"博望苑",寄予厚望。

卫子夫亦时时教导儿子刘据,博学慎思,多领悟父亲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可以说,那时的卫子夫,贤良淑德,名震天下,贵不可言。以致有表彰其气节的歌谣《天下为卫子夫歌》、《卫皇后歌》等问世,大赞卫子夫洁身自好、洁白无瑕的美德:"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可惜的是,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的卫青、霍去病相继英年而去,使得卫氏家族失去了两大支柱。

纵是如此,容颜一天天老去的卫子夫仍凭着自己的良好德行、宠辱不惊的平衡心态及厚道公正的为人处事,赢得后宫及全天下的尊重,其威仪仍不减当年。

尽管汉武帝后来宠幸王夫人、尹婕妤、钩弋夫人等嫔妃,卫子夫对她们也没有丝毫的嫉妒之心,依旧平心而论地掌管后宫,没有出现一起后宫争斗的恶劣事件,还时时将管理情况报告汉武帝圣裁,令汉武帝非常满意,对卫子夫从没有斥责,一直信赖有加。

在卫青、霍去病两大支柱离世后的17年内,汉武帝依然保持着对皇后卫子夫一样的礼遇与尊重。足见卫子夫人格的魅力和管理后宫的能力、当皇后的水平,只能用一个字评价:高。

三、巫蛊之祸,以死明志

但人的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残忍,好人未必有好报。一个人再好,也会遭遇意想不到的中伤。当灾难来临时,往往还是因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所引起。

一代贤后卫子夫就是这样倒下,因几个小人蓄意制造的一场"巫蛊之祸",连累到她以致香消玉殒。事件的起因源于晚年汉武帝的猜疑。

丞相公孙贺的儿子,时任九卿太仆的公孙敬声(也是卫子夫的外甥)贪墨两千万钱的军饷被捕入狱,公孙贺以抓捕犯人朱安世赎其罪过。

殊不知,朱安世被抓后,却诬告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曾行"巫蛊"诅咒天子。

晚年的汉武大帝最怕身边的人行"巫蛊"之术诅咒他死,一听朱安世之言,大为愤怒,根本不察,便于公元前92年抓捕公孙贺,罗织罪名强加其身。不久,公孙贺父子双双惨死狱中。

次年,一起铁官铸铁时不小心使得熔化的铁水竟然飞溅上空,兼之后来又发生一起房屋摧毁树木折断的风灾,被认为是"谶纬",必有灾难。深信这些荒诞言论的汉武帝不知怎么回事,又联想起"巫蛊案",便连带追责,令宠臣绣衣使者江充专办此案,一下又处死了阿石公主、诸邑公主及卫青之子卫伉、卫长公主之子曹宗等人,有数万人受此牵连遇难。

江充在办理此案中,见汉武帝对自己的女儿都下得了手,很是胆战心惊。不期又意外与太子刘据的辇车相撞,拉辇车的马受惊,一下跑到汉武大帝专用的车道上。

原本与太子有矛盾的江充以此为由,干脆一不作,二不休,想一棍子打死太子,以免将来太子登基后清算他的老账,便向汉武帝举报太子占道,还添油加醋地说宫中多人行"巫蛊"诅咒,以致陛下您久病不起。

年迈的汉武帝恰好在病痛中饱受煎熬,听了江充之言,半信半疑,便安排江充从后宫查起,看有谁在背后暗害他。

江充得到此谕,便着手清查卫皇后管理的后官,还把卫皇后所居住的椒房殿也查了个遍,还是未能栽赃陷害,无法"找到"子虚乌有的证物。江充便把黑手伸向太子。

公元前92年,江充"很顺利地"在太子东宫挖到"桐木人偶",又阻止太子刘据去父亲汉武帝那里辩白。刘据一气之下,斩杀了江充和同气连枝的按道侯韩说,但协同江充办案的御史章赣等人逃脱,先行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行"巫蛊"败露,杀了江充,要起兵谋反。

汉武帝大怒,令左丞相刘屈氂发兵擒拿太子。太子刘据的卫队力量有限,根本挡不住丞相大军剿杀。惊恐之下,太子刘据只好派人持节报告母亲卫皇后,怜子心切的卫子夫便动用自己的卫卒,尽取武库兵器,去保护太子,要求丞相撤兵,平息战端后再由汉武帝圣裁。

哪知丞相刘屈髦很倔,执意要剿灭太子,太子刘据只好起兵抵挡,一时长安城血流成河,双方混战了五天五夜,太子的卫队连同所倡导起事的囚兵几尽杀光,又有数万人死于这次祸乱中。刘据与仅有的几个亲人在司直田仁的怜惜帮助下得以外逃。

汉武帝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变故,震惊之下,更加相信死去的江充等小人之前上奏的谗言,认定"有太子党、因卫皇后的庇护要谋害自己",便下令追杀太子,太子刘据无奈自尽。汉武帝又派宗正刘长、执金吾刘敢去未央宫收回卫子夫的皇后玺绶,卫皇后见儿子已死,又无法自证清白,只好自杀,以死明志。

就这样,一代贤后卫子夫绝望之下含冤而去。她死后,宫里有两名宦官悄悄用小棺将其盛殓,葬于长安城南的桐柏亭下。

四、真相大白,谥号"思后"

卫子夫死后,约一年多时间,"巫蛊之祸"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在郎官田千秋、壶关三老令孤茂等人鸣冤呈告下,汉武帝终于醒悟过来,明白自己上了当,中了江充等小人借刀杀人的诡计。

盛怒之下,汉武帝直接灭了江充三族,将其满门抄斩,还将协助江充办案、为虎作伥的宦官苏文烧死,御史章赣被腰斩,对参与剿杀太子的左相刘屈氂等人通通格杀勿论。

汉武帝后来还修建了思子宫,下了《罪己诏》,向天下人忏悔。但事已至此,人去楼空,再怎么弥补也无济于事,汉武帝只留下满满的追悔和遗憾。

不过,奇怪的是,汉武帝后来没有对卫子夫下废后诏书,也一直没有问津,对她的后事不管不问,任由后人处置。

也许,汉武帝这是有意为之,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向他的第二任皇后表示歉意或者是表达自己晚年糟透了的心情吧。可怜的皇后卫子夫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离去,仿佛她从没有来到这个世间一样。

直到汉宣帝刘病已(刘据的孙子,后改名刘询)登基后,才追赠曾祖母卫子夫,谥号"思后",并将其原葬地桐柏亭,起冢改葬为"思后陵"。

卫子夫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其"思后陵"遗址现位于西安市劳动公园附近。

历史上的卫子夫是怎样的人?

她出身低微,却一朝宠冠后宫;她以美貌著称,却因贤德流芳千古。 她的亲人是绝世名将,功高爵显;她的儿子是宽厚太子,人人称赞。 她母仪天下,受万民敬重,是司马迁唯一称颂的后妃。 她就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

意外的初见

卫子夫是私生女,生母是平阳侯府的奴婢,生父不明。

出身低微的她,生在礼教尚未森严的汉代,又遇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这才有了传奇的一生。

他们的相遇,其实是场意外。

《汉书·外戚传》记载,刘彻与阿娇结婚后,好几年都没有孩子。

姐姐平阳公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就精心选了一批良家女子,准备献给皇帝。

然而,姐弟二人的品味不同。

刘彻没看上姐姐精心准备的美人,却看上了一旁唱歌的卫子夫。

平阳公主心领神会,当即把卫子夫送给刘彻。

还拉着卫子夫的手,深情地说:

“如果你富贵了,千万不要忘记我。”

但其实,入宫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宫里美女如云,又有陈阿娇皇后一家独大,刘彻很快将卫子夫忘到脑后。

卫子夫只是普通宫女身份,又没有家世倚靠,只能在深宫中苦苦熬日子。

一年多以后,她被列入无用病弱的宫女名单中,即将被遣送出宫。

幸好,命运又一次眷顾了卫子夫。

按照规定,所有宫女在出宫前要拜别皇帝。

也许是出于真心,也许是以退为进,卫子夫在刘彻面前哭得梨花带雨,口口声声只求出宫。

这个举动打动了刘彻,刘彻改变主意,将她留在宫中。

不久,卫子夫有了身孕。

这是刘彻的第一个孩子,他十分激动,从此更加宠爱卫子夫。

终于苦尽甘来的卫子夫,沉浸在幸福之中,却不知,一场危机正在逼近。

皇帝手中刀

在后宫中,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

最失落难过的,是皇后陈阿娇。

陈阿娇是刘彻姑母馆陶长公主的女儿,与刘彻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

结婚之初,两人的感情十分甜蜜。

可惜馆陶长公主仗着早年帮刘彻当上太子的功劳,经常向他提各种要求。

这,让刘彻十分厌烦。

陈阿娇又个性骄傲凶悍,多年不孕,夫妻俩的关系逐渐冷淡。

卫子夫的得宠,彻底激怒了陈阿娇。

她找到馆陶长公主帮忙,绑架了卫子夫最有出息的弟弟卫青,打算杀死他,警告卫子夫。

幸好卫青得到朋友公孙敖的相助,才逃得性命。

双方已经撕破脸,卫子夫索性到刘彻面前,哭诉皇后迫害自己的弟弟。

刘彻闻言大怒,当场给卫青和其兄长卫长君加官进爵,又重金赏赐卫家。

如此大张旗鼓,与其说是在宠幸卫子夫,不如说是刘彻想打压馆陶长公主的势力。

可惜,陈阿娇看不清这背后的深意。

她先是重金求子,失败后索性放手一搏,用巫蛊之术诅咒卫子夫。

所谓巫蛊,就是制作一个木偶,在木偶上写下被诅咒者的生辰八字,再用针扎它。

据说,这样就能害死被诅咒者。

因为用心太过歹毒,历来被视为禁忌。

只是陈阿娇行事不够周密,事情很快败露,刘彻十分震怒,当即废了她的皇后之位。

不久后,卫子夫生下了刘彻的第一个儿子,刘据。

刘彻心满意足,将卫子夫立为皇后,并大赦天下。

从此,开创了立皇后大赦天下的传统。

但刘彻也没忘记陈阿娇的教训,他授意臣子写《戒终赋》,告诫卫子夫要一直坚持美好的品德。

贤皇后,好外戚

卫子夫,没有辜负汉武帝刘彻的期望。

她成为皇后时,已经三十岁左右,生育了四个子女,容貌渐渐衰老。

喜新厌旧的刘彻,开始宠爱更年轻的美人。

卫子夫却不妒不怨,行事贤德。

在她的管理下,虽然不断有新人得宠,后宫整体却十分平静。

这,赢得了刘彻的信任和尊重。

史书中记载,汉武帝每次外出,都把宫中的事情托付给皇后。

等他回来后,卫子夫会向他汇报大事。

刘彻充分信任她的处理能力,多次免除卫子夫的汇报。

更难得的是,卫家外戚十分靠谱。

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功勋卓著,曾大破匈奴,被封为长平侯,赐婚平阳公主。

卫青的三个儿子还在襁褓之中,都被封为列候,一门荣耀无比。

卫青的行事,也一直低调谨慎。

他对士大夫谦恭有礼,与士兵同甘共苦,将皇太后的赏赐全都分给部下,赢得极好的名声。

卫子夫的外甥霍去病,是军事天才。

他年纪轻轻,多次大败匈奴,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冠军侯,极受刘彻的爱重。

前半生,年轻貌美的卫子夫凭借自己获得的宠爱,荫蔽家中子弟;

后半生,卫青和霍去病凭借功劳和权势,帮容颜渐老的卫子夫稳固地位。

朝堂和后宫,从来密不可分。

卫家以极其低微的出身,获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都算得上是个奇迹。

巫蛊再现

卫子夫入宫四十九年,做皇后三十八年,是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后。

可惜她在晚年,迎来的不是和丈夫白头偕老,而是汉武帝刘彻的厌倦和猜忌。

对刘彻而言,卫子夫已不是年轻貌美的宠妃,而是年老色衰、又有强大外戚的皇后。

儿子刘据也不再是期盼已久的继承人,而是有独立政见,有能力威胁皇权的太子。

晚年的刘彻,行事残暴,好大喜功。

而刘据,却宽厚仁慈,屡屡平反冤狱。

父子间出现了政见冲突和权力矛盾,这个矛盾,又被有心人利用。

征和二年,刘彻在行宫避暑,觉得身体不舒服。

近臣江充与太子有矛盾,想趁机谋害太子,就进谏说,皇帝不适,是有人在宫中行巫蛊之术。

这,触动了刘彻心底最深的忌讳。

他派江充大搜皇宫,最后从太子刘据的宫中挖出桐木人偶。

刘据大惊失色,想去甘泉宫向刘彻当面诉说冤屈,却被江充阻止。

刘据走投无路,只能起兵,并向母亲卫子夫求助。

一边是大祸临头的儿子,一边是怀疑她的丈夫和陷害儿子的奸臣。

卫子夫,果断选择站在儿子这边。

她调集卫队,帮助儿子杀了江充。

这让刘彻愈发相信太子要造反,就调集重兵打败了刘据。

刘据被迫逃亡,很快死去。

卫子夫以死明志,自缢身亡,死后被放在小棺材里,草草安葬。

她的两个女儿,也因巫蛊案被杀,卫家满门,被诛杀殆尽。

一代皇后,下场竟然如此凄凉。

谥号为思

历史的轮回,有时让人唏嘘不已。

陈阿娇曾使用巫蛊之术对付卫子夫,却不料阴谋败露,自己被废。

几十年后,卫子夫的儿子刘据,被人诬告用巫蛊之术谋害皇帝,最终导致卫子夫蒙冤自杀。

刘彻为了权力,杀了刘据,灭了卫家满门。

几十年后,他的幼子汉昭帝早死,继任皇帝昌邑王被霍去病的异母弟弟霍光废黜。

大汉的皇位,回到了卫子夫的曾孙,刘据的孙子汉宣帝手中。

汉宣帝,追谥卫子夫为“思皇后”。

既颂扬她的贤惠美德,也惋惜她不能善始善终。

作为史上第一个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卫子夫的一生就此盖棺定论。

只留下传奇的一生,永远为后人仰望,却再也不能被复制。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