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杨家将结局如何?「杨家将杨四郎的结局」

时间:2022-08-12 10:16:02阅读:759
金刀令公杨继业从五代时期起,早已成为威震辽国的无敌英雄;力杀四门的杨七郎,他的无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位被称为小张飞的杨家将,不论杨家将后期的英雄如何英勇,杨七郎永远是杨家的第一勇将,他在民间已经成为…

金刀令公杨继业从五代时期起,早已成为威震辽国的无敌英雄;力杀四门的杨七郎,他的无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位被称为小张飞的杨家将,不论杨家将后期的英雄如何英勇,杨七郎永远是杨家的第一勇将,他在民间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杨家无敌将;巾帼女将穆桂英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刀法极为巧妙,武艺高强的他曾经生擒过杨宗保与杨六郎,她也是一位难遇对手的杨门女将。相比之下真正在实力上称得上无敌的杨家英雄,那就是被称为无敌宝刀将的王兰英。

【无敌宝刀将】

宋辽征战多年间,辽国第一高手韩昌是杨家将最大的劲敌,他靠着阴谋差点让杨七郎命丧幽州城外,花刀将岳胜也险些在他手中丢了性命,黄土坡之战杨六郎与韩昌大战两天两夜,细微的差距才让杨六郎胜出,刀法巧妙的穆桂英,能够生擒大病初愈的杨六郎,那么她几十个回合战胜韩昌还是不难的。而大刀王兰英护送杨六郎来到遂州城之后,凭着手中的合扇板门宝刀与西凉宝马勇闯辽军连营,仇朗、仇旺、龙快与龙路辽军四大都督,分别不到两个回合就被王兰英斩落马下,随后她也遇到辽国第一高手韩昌。

韩昌在遂州城外靠着阴谋手段击败过杨六郎,此时的他在阵前有些耀武扬威,韩昌挥动托天叉磕砸过来,他不相信一员女将能有多大的力气。当合扇板门刀与托天钢叉碰到一起的时候,韩昌是大为吃惊,他的虎口瞬间出现了裂痕,托天叉差点就脱手了,而战马也是倒退了好几步。当韩昌再看王兰英之时,只见那柄合扇板门宝刀又袭杀过来,朝着他的上三路唰唰几刀削斩而来。

心有余悸的韩昌勉强躲开这几招快刀,没想到这些都是虚招,王兰英的宝刀突然一收,奔着他的胸前刺了过来,身手敏捷的韩昌赶紧将托天叉往下一沉。此时的他开始心虚了,岳胜挥刀之时韩昌能够胸有成竹,杨六郎的巧枪袭来之时,韩昌也是无所顾忌,但是这柄合扇板门刀逼过来的时候,速度快到令韩昌有些不适应,而且王兰英每一招的力气都让韩昌的双劈酥麻。此时的王兰英暗中一夹马肚子,她的宝马一纵窜到了韩昌的身后,一招反背刀打过来,韩昌就这样被打落马下。他连滚带爬才保住了性命,随后赶来相救的八员骁将,他们将王兰英围在了中间,杀得性起的王兰英左右劈砍之下,四员辽将被斩落马下,其余战将四散而逃了,这一战下来王兰英的无敌之名就传开了。

【丑媳妇的执着】

王兰英从四五岁开始,她就知道自己有一位指腹为婚的丈夫杨延昭,一直等着八抬大轿来迎娶她,一等就是三十多年,弟弟王兰贵早已娶妻生子,母亲也年过六旬了,所有人都劝她改嫁,毕竟那时前朝北汉国的一次酒后定的亲。当年在场的北汉四大令公王贵、杜国显、杨继业与王兰英的父亲王怀,都相继离世而去了,几十年下来王家与杨家再也没有走动过,但是王兰英却坚信杨六郎会来迎娶她的。皇天不负有心人,败走童山的杨六郎终于与王兰英相遇了,看着眼前这位气宇轩昂的英俊儒将,王兰英是一见钟情,但是杨六郎却被王兰英的形象吓了一大跳。高壮的王兰英比杨六郎高出半个头,杨六郎站在她的面前显得格外瘦小,朝天鼻金鱼眼红头发,黑皮肤大嘴巴再加上打雷似的嗓门,让人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

杨六郎虽然不认可这位丑媳妇,大敌当前之下也只能带着她杀回了遂州城,奇功之下的王兰英得到了佘太君及众女将的认可,不过以貌取人的杨六郎始终无法接受她。屡次在杨六郎面前受挫的王兰英,早已将自己看成天波杨府的一员,只要杨家将有难,她都会带着坦诚与豪情前来助战。几年时间下来,她单骑闯玉女阵救过杨宗保与杨宗勉,在天门阵中屡立奇功的她,早已经被穆桂英看成婆婆,佘太君也认可了这位媳妇,就连柴郡主也劝杨六郎收下这位媳妇,在众人的撮合之下,王兰英终于凭着执着与杨六郎成亲了。

【忠贞的王兰英】

堪称金童女玉的杨六郎与柴郡主,他们恩爱多年,相继生下了杨宗保与杨宗勉两个儿子,而王兰英与杨六郎这对并不和谐的夫妻,除了在抗辽战事上有过交集,他们很少会聚在一起,直到杨六郎病故,他们也没有留下一男半女。忠贞的王兰英以六郎媳妇的身份留在了天波府,从此一生都守在佘太君的身旁,从杨宗保在雄关阵亡到杨士瀚殒命辽东,从宋仁宗到宋哲宗,佘太君这位杨家的老寿星也到了一百五十岁的寿诞之时,当年十二寡妇征西的杨门女将也是寥寥没有几人了。柴郡主、穆桂英、杨八姐、杜金娥都已陆续亡故,只剩下百岁的王兰英与少数几位女将了。

此时的王兰英依然健朗,练起宝刀虽然有些迟缓却也还洒脱,这位百岁老人没有当年的无敌神力了,但是一两名普通军士还是能够打翻的。此时的她已经成为天波府的重要人物,佘太君的大寿也让她不停地忙活,可是途经后花园的时候,她发现杨士瀚的女儿杨彩凤在那里偷偷哭泣,原来是端王调戏了杨彩凤,怒不可遏的王兰英找到了端王,上前就是一顿痛打。这位端王就是后来的宋徽宗,文笔出众的他挥出一段绝妙的状纸,王兰英与杨彩凤就这样被绑上了法场的断头台,此时的佘太君心灰意冷,盛怒之下率领天波府众人救走王兰英与杨彩凤,从此杨家将退出京城回到西宁老家去了,因为那里是杨家数代先祖居住的地方。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的结局如何?

北宋是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太宗完颜晟时期被灭的,应该说是金抓走了徽宗和钦宗,洗劫了首都开封。 杨家将是根据史实改编的一部小说,在北宋初年确实有那么一段故事,但跟小说描写得完全不一样,历史中没有什么杨六郎,五郎的。就跟水浒传差不多,历史中水浒也没有一百零八人,三十六人而已,故事也没那么壮烈。

影视剧中北宋灭亡时,杨家将的结局如何?

杨家将家族成员大部分战死沙场,风光不再。

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

大郎杨延平

随太祖征讨南唐时立了头功,加封为忠孝侯、位列当朝八少阳侯、官拜代州节度使。金沙滩双龙会代宋王而死。曾一箭射死天庆梁王(辽景宗)。

二郎杨延定

随太君扫北,阵前曾连斩北国十八员上将,后来加封为义勇侯、代州观察使;双龙会代南清宫八王千岁而死。闯重围时,为保兄弟们闯出重围力举千斤顶,在没有还手之力时被辽兵乱剑砍死。

三郎杨延光

随太君扫北,在北辽阵前斩将夺旗,官封忠武将军、代州防御使,娶妻董月娥;金沙滩一战,被马踏入泥而死。

四郎杨延辉

也在阵前立功,封明威将军、代州团练使,娶妻孟金榜;金沙滩一战被俘,将杨姓拆木易,与铁镜公主匹配夫妻,十五年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多有功勋,得以与家团圆,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长寿的人。

五郎杨延德

瓦桥关前单人独骑踹辽营,生擒过辽国郡马耶律高,官封宣威将军、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金沙滩一战,受伤,后皈依佛门,五台山为僧,后为大破天门阵出山。

六郎杨延昭

在铜台关追车救驾,官封保灵侯、殿前司左右金枪班都指挥使,娶妻八贤王的御妹郡主柴美容;七郎八虎中唯一在金沙滩一战中返国之人,三关兵马大元帅。后病死于关外。

七郎杨延嗣

在铜台关箭射辽将救驾,官封敏烈侯、殿前司东西招箭班指挥使,因在争帅印擂上打死太师潘仁美之子潘豹,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后绑在百尺高杆上用箭射死,共射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箭穿前胸,后六郎杨延昭将潘仁美在黑松林除掉。

八郎杨延顺

官封殿前虎旗飞猛军指挥使,娶妻蔡绣英令;金沙滩一战中,八郎被辽掳去,改名王司徒,娶妻青莲公主。

历史上的杨家将结局如何?

杨家将的第一代,就是大名鼎鼎的杨业。

那么杨业是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今陕西神木)。后汉被后周所灭,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建立北汉。杨业弱冠即跟随刘崇,年少英武的杨崇贵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

直到后来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杨业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并且没有得到支援,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今山西宁武),杨业见无人支援,拊膺大恸,全军覆没。其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役中战死,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

最重要的是杨业在杨家将中功名最盛,牺牲得也最壮烈。

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

在雍熙三年北伐,杨延昭与父兄一起出征,攻击朔州的时候,杨延昭作为前锋进攻,被流矢射穿了手臂,他却更为勇猛的作战。杨业阵亡以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后来有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在河北的边防前线任职。

那么杨延昭因为守边的功劳,屡次升迁,景德二年,杨延昭被授予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在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

第三代表人物是杨文广。

这个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治平中,选拔宿卫将领,宋英宗以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功劳,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他由此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

直到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沉寂了大约三十年辽宋边境又其争端——辽朝遣使到宋朝,争河东地界。定州路副都总管杨文广献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朝廷还没有来得及审批和回复,当年的十一月,杨文广病逝。享年75岁。

直到后来杨文广去世,此后大约有三代人没有什么大出息。这时大多数人已搬出天波杨府。作为一个贵族府第他们已没有资格居住,因为他们只是充当一般的下级军官。据说到了宋徽宗初年,杨家将已完全衰落下去了。

杨家将的消失,从金沙滩一战开始。

历史上的宋太宗虽然对杨家将重视,可还是信错人了。宋太宗为了稳固大宋江山,夺得长城控制权,永远消除辽国劲敌,保证宋朝的平安,所以主动发兵攻辽,力图夺下长城险光。驻扎在白沟河的辽国十万精兵,在萧太后的率领下轻而易举地将南北两院的奚族骑兵全歼灭,一时间震惊朝野。

辽国最高统治者萧太后也是颇有谋略的人,打完北宋十万主力军,又移师山西,全力攻打北宋的杨家将军团,这场战役由主动挑衅变成被动挨打。

突如其来的绝地反击,杨家军团并没有做足准备,寡不敌众面临被包围的歼灭危险。当时的潘美给出的建议是,立即撤退山西金沙滩险关固守,然而宋太宗欲望膨胀反其道而行之,命令杨家军团撤退时,完成山西四洲的老百姓大迁移。

此命令听上去爱国爱民,实际上这道指令太过歹毒。如果杨业违抗指令,保全自己抛弃百姓,那就是不忠不义;如果奉行旨意,那就等同于以卵击石,全军覆没。这道圣旨真是将杨家军团往死胡同里逼。

杨业率领着杨家军团誓死完成荒唐的圣旨,不投降不退让,带着全城百姓誓死抵抗,浴血奋战中弹尽粮绝,直至被辽国俘虏选择绝食而死。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沙滩一役,在靖康之变前早就全军覆没。

结语

杨家将的辉煌实际上仅仅持续了三代而已。当杨六郎的儿子杨文广去世之后,杨家已经开始衰落,而且被迫搬出了杨府。北宋都城开封沦陷之后,杨府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架子。北宋灭亡之后,杨家后人也就是开始四处逃亡的生活。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