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收藏的古董相机「趣享收藏海淘古董电影摄影机的乐趣」
在美国易贝(ebay)网站上发现,这款70DR品相不错,3个镜头也很给力,诚心想要。页面上,直到最后几小时还只有两位买家竞拍——不过这是假象,结标前几分钟杀气腾腾的买家才会露面。拍价是250澳元,我的余额有280澳元,想来想去1400-1500人民币是拿不到这款机器的,还是充值1000人民币。然后请代购网站客服小张以400澳元拍进去,加上运费98澳元,两千六七碰碰运气,万一真没几个买家发现呢?在与客服的对话中也只敢给她讲:50%的可能。
结标一看,流标了。碰到个死磕的买家r***p(391),从270一直磕到420,但最后杀出个“程咬金”,425澳元夺走,也将死磕的r***p(391)杀翻。
尽管400澳元是我的底线,但还是有所失落,3000人民币拿下这款70DR也不算高,那3个镜头也值2000啊!看来还得不断地总结经验。
失落之余,上日本雅虎浏览。哈哈,2台70DR跳入眼帘,还有10分钟就结标!当前出价35000日元。合人民币2240元,前两天在这儿看到的另一台70DR,少一镜头都被35000日元拍走,这可是2台啊,不但镜头齐全,还有一400英尺胶卷的暗盒。来不及细看,立刻下单35500,回看页面,只剩7分钟。再细看这2台机器,并非70DR,而是70KRM,这个型号从没见过,有戏!赶紧加价到36000。然后,守着页面熬最后几分钟。终于,在35500的价位上,没有买家进入,我得标了,合人民币2272元。
因祸得福,要拍到了那台70DR,这2台恐怕就与我失之交臂了。而70DR存量多,经常都有上拍,但70 KRM却很少遇到,前者我看到不下十余台;后者就这一次。尽管这件拍品的页面上有“故障品”三字,但想想吧,6个16毫米镜头,6个取景镜头,最少值人民币3000,这2台机器的总价3507元(18公斤的重量,国际运费高达12700日元,合人民币813),平均一台1750元。哈哈,这一刻享受海淘的乐趣吧!
考虑到包裹的重量,拍到这2台电影机后,我特意告知代拍网站客服,请他们打包时将这2台机器分成两个包裹(日本雅虎的拍品,是通过代拍网站在日本的仓库接收,然后包装后发给国内买家)寄给我。果然,其中一个包裹躲过海关抽查,顺利到手,这件是台裸机;而另一件则被通知缴了关税,不低啊,连同EMS的代办费共302元(都是我自己在网上自助缴税,不知他们从何“代办”?)。这下总价升到3809元,平均每台接近2000元,不过想想还是划算。
2台70KRM收到后,认真验收下来,喜出望外。
先到的那台,黑镜头,草绿色机身,成色七八,按德国布雷克拍卖行标准,应该为3 。一试,发条正常,放心了。机器十分沉手,金属感十足。一般70机无外乎棕色、黑色,这台的草绿色实属少见。
机身手柄一侧,有两块黑色铭牌,一块“帧/秒——速度/秒”的对照表,另一块注明是“KF-3(3)型电影机”,粗犷的风格类似军用机,不会是专为军队使用制造的吧?待考证。
3个黑色镜头一长两短,长的贝尔,75毫米,应为原装,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电影机,能留下一个镜头,很不错了;短的为日本尼桑的尼克尔(NIKKOR),后配上去的,分别为13毫米、25毫米。美国机配日本镜头,有些别扭,但作为在日本淘的货,也属正常。
不熟悉尼克尔,拍了照片在微信请教专门收藏相机的朋友萨哥。萨哥回复如上。
虽说的是相机,但就镜头来说差异不大,况且这2个镜头还八九成新,心里有底了。
后到的这台,硕大的箱子,打开细看,眼前一亮。400英尺暗盒是2个,倒片小手柄也是2个,而拍卖页面上卖家显示的商品图片都只是1个,意外的惊喜。
硕大的原装贝尔箱子,外观完好,扣件完好,铭牌完好,本身就是一件古董。
这两个附件单拍,都要标价50-100美金。大暗盒还附了一400英尺片夹,这是我从开始收藏电影机以来第一次看到这种片夹!也是收藏至今唯一的一个400英尺片夹。
同先到的那台一样,草绿色机身,成色七八,为镀铬白镜头,只是注明型号的黑色铭牌掉了。按卖家的描述,两台机器中有一台为“故障品”,那就是这台了。一试快门,果然没有反应。有些懊恼,但人家是有言在先,得认账。看机器近乎崭新的模样,没有拆卸的痕迹,那就不会是损坏型的死机,70年了,润滑油都干透了,大毛病不会有,或许弄得好。抱着八九分的把握,试着盘弄起来……当世界上最悦耳的齿轮摩擦声响起的时候,我知道,这台70KRM“活”过来了。
而卖家描述的暗盒有一边打不开,我也打开了。“故障品”消灭在我的聪明才智中。
好事成双,再看镜头,哈哈,两个Bell&Howel-Angenieux!法国产贝尔-爱展能电影镜头,一个贝尔电影镜头。爱展能镜头的地位,在此不多说,就引用网友的评价:
评价都评成赞美诗了,虽有夸张,但安琴爱展能镜头在摄影界的位次,排前是毫无疑问的,故这种九成新的镜头在淘宝上的标价为1700元。我的这2个镜头也九成新啊!按这个价位,这台电影机光镜头就值4000元,还不算机身、大暗盒、片夹、手柄。呵呵,搞到事咯!
这单拍品的性价比太高了,必须总结一下:
卖家肯定是一外行,不懂电影机。贝尔70KRM的稀缺性,6个镜头的品牌地位,电影机的功能结构,卖家全然不知。于是,在玩不转这2台沉重的电影机后,诚实地告知参拍者:“我按下了快门,但是没有反应。目前胶卷盒,有一边打不开。实际装胶卷的拍摄动作尚未确认。镜头、取景器中感到有污渍、朦胧、摩擦的东西。总体看到多年老化的状态。”这种过于诚实的描述,到像是买家在挑剔卖家的商品——尽量“泼污水”以压价。
最后,这个诚实的卖家给自己的拍品品相定位为:状态g。什么概念?在7级品相的划分中,这个g是第6级,仅次于差不多要作为破烂扔掉的东西。感觉这个卖家诚实得憎恨这两台机器了,巴不得早点打发出去。
于是,尽管有8人25次的竞拍,大家都止步于35000日元这个价位,都怕拍到2台死机;于是,本该不止这个价的贝尔70KRM,被我低价得到。如果有买家知道真实情况,肠子一定悔青。
上面似乎是在帮卖家总结,而我自己的总结是:相信自己的判断,果断下手。
END
注:本文由“岁月客栈”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
图文 / 高宁 编辑 / 行云六月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