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烂片「经验谈如何在电影上映之前判断电影是不是烂片」
在这个电影被过度营销的时代,电影制片方为了赚回高额成本,可谓是机关算尽——提档撤档、蹭热点、内容捆绑、卖情怀……什么操作都做得出来。
我们普通的观众掌握的信息有限,难免会被电影营销忽悠,给烂片贡献了票房,花了钱还找罪受。
非相君这几年也在影院看了不少电影,一开始作为一个买票入场的观众,一个月至少看两部电影,后来干脆到影院上班,刷脸入场。天天看着大屏幕上不断循环播的电影预告片,慢慢的也总结一些规律,能估计上映的影片是不是烂片。
这里非相君就跟大家分享我分辨烂片的“六看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首先说明,每个人对“烂片”的定义不同,我下面列举的烂片,大多是豆瓣评分比较低的、大部分人觉得不好的电影,并不代表所有片子我都看过,我自己还是很会“避雷”的。)
一、看主创
电影的主创团队包括制片人、监制、导演、编剧等。电影质量好坏不是由砸了多少钱决定,而是由制作这部电影的人决定,主创的素质很大程度决定了影片的质量。
与其冲着某个演员去看电影,不如冲着某个优秀电影导演去看电影。看电影前在豆瓣查一下导演最近几部作品的评价,可以了解导演最近的创作水平,经常拍烂片的导演是很难一下子就拍出一部好片的。
导演落落最近的作品评分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电影都是团队协作,有时因为各种限制,导演的自主权很小,所以也会出现好导演拍烂片的情况,比如号称从没失过手的李安,拿到《双子杀手》这样的烂剧本,还是会拍出差强人意的电影的。比如张艺谋去好莱坞拍《长城》,也会因为水土不服而把古装电影拍成奥运开幕式。
还有注意有些电影为了提携新人,会找知名导演挂名当监制或制片人,宣传时会刻意强调这个知名导演而不强调实际的导演,切勿把这种电影当做知名导演的作品。
二、看演员
演员和明星还是有区别的,演员是为了演戏而存在,明星是为了流量而存在。
演戏和演综艺节目用的是不同的技能,好的演员会珍惜自己的羽毛,不会上太多的综艺节目。而那些经常上综艺节目的演员,容易被烂片导演盯上,因为凭他们的人气,可以吸引很多看电视的观众进影院。
如果你看到一部电影的演员里有综艺明星、流量明星、歌星、舞星、相声脱口秀演员、网红主播等其他领域的名人,那这部片大概率会是烂片。隔行如隔山,这些人在其他领域做得好,不代表演技就会好。
一些用老牌演员(比如成龙、刘德华)做卖点的电影,一般是针对中老年观众的,剧情一般很老套,很少会是好片,年轻人要远离。
有被烂片导演偏爱的演员,自然有被好片导演偏爱的演员,比如张译、章宇、范伟……这些有追求的演员是奔着拿影帝的目标去的,所以会挑剧本,拒绝参演烂片。看他们主演的电影,不能保证有多好,但基本不会是烂片。
张译的相关作品
三、看类型
由于电影工业的不成熟和一些观众的要求不高,国内的有些类型的电影烂片率很高,例如奇幻片、古装片、科幻片、恐怖片、青春片……这些片子经常会出现狗血的剧情、漏洞百出的逻辑、五毛的特效、对外国电影拙劣的模仿……看这些类型的片期望不要太高。
四、看片名
片名大多数情况只能看出电影的类型,很难看出电影的质量,但非相君总结出一个定律:凡是片名中带有“谐音梗”的,肯定不是好电影。
李诞曾经在脱口秀大会上表明过自己不喜欢谐音梗,因为他曾经在广告行业待过,广告行业的谐音梗滥用的情况太多了,汉语有很多同音字,所以谐音梗写起来太容易了,比如今年是鼠年,广告文案就可以写—— “鼠”不尽的收获,“鼠”不尽的幸福,“鼠”不尽的钞票……
总有人把谐音当创意,满大街都是谐音广告,其实这种谐音广告真的很low。片名带谐音梗的,也透露出主创的思维偷懒和低级趣味,自然不会是什么好片,例如《妖铃铃》、《李茶的姑妈》、《嘻游记》、《嘿店》……
片名中带有伤感文学的字眼也可以判定是烂片,例如——《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既然青春留不住》……
还有一种就是抄袭经典电影,碰瓷类的片名,连个名字都不能自己起,能会是什么好电影?例如《横冲直撞好莱坞》(碰瓷《三傻大闹宝莱坞》);《猛虫过江》(碰瓷《猛龙过江》);《这个大叔不太囧》(碰瓷《这个杀手不太冷》);《怦然星动》(又是谐音梗又是碰瓷《怦然心动》)……
五、看海报
通过海报可以看出电影的格调和主创的审美。
一般来说,海报里人头越多内容会越低俗,三流的电影海报就是把所有主演的大头给P上去;请的明星越多,预算花得越多,就越没剩多少预算花在影片的质量上。
烂片偏爱的大头海报
喜欢用金色、银色这种豪华富贵的字体,非常奢华的风格的,这种“暴发户审美”的,内容大概率会烂俗。
烂片偏爱的金色字体
当然有的海报看似很高级,其实是抄袭的,这就要靠各位平时多看海报,避免被冒牌的欺骗。
六、看宣传片/营销手段
宣传片是最容易暴露影片质量也是最容易误导观众的一项,好的剪辑师能把烂片的预告片剪辑成大片。看电影的宣传片要小心,一不小心就会被洗脑,对电影产生了过高的期待,结果就是又被坑了一次。
通过宣传内容判断电影质量的核心思想是——宣传方向越是脱离电影内容,电影越有可能是烂片。
看宣传内容时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可以帮你辨别:
是否蹭热点?
电影《上海堡垒》在一开始是准备以爱情电影宣传的,可就在那一年春节,《流浪地球》票房大卖,“科幻元年”的概念被炒得火热,于是《上海堡垒》就改成按科幻片宣传,处处蹭《流浪地球》的热度,当时非相君就是满怀期待跑到影院,希望为中国科幻电影打call,结果是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姜子牙》不算烂片,但宣传时一直是捆绑着《哪吒》和《大圣归来》。不针对电影的内容宣传,而是一直和火热的哪吒、大圣联动,这让人感觉很不对劲,只有那些对自己不够自信的电影才会一直蹭好电影的口碑。
是否有低俗的笑点?
一流喜剧靠讽刺,二流喜剧靠情怀,三流喜剧靠段子,四流喜剧靠屎尿屁。
靠“屎尿屁”笑点堆砌起来的电影,基本就是烂俗片没跑了。
是否三观不正?
还有带有各种歧视的(阶级、地域、种族、性别、残疾人),这样的电影本身主创就三观不正,更别说能拍出好电影。
国内电影最经常看到的是性别歧视。
由于很多电影是男性团队创作的,经常会有一些隐晦的性别歧视,比如《前任3:再见前任》就被批为“直男癌”电影——电影里男人分手后就自由了、可以逛夜店、撩妹、找回青春,而女人就只能喝醉、大哭,整天浑浑噩噩。 电影中诸如“给女人花钱的不一定是好男人,但不花钱的男人一定不爱她”的观念,也是三观歪到姥姥家。
是否有煽动性内容?
煽动性内容是一些鼓动你做出行动的内容,这样的电影一般会选择特殊日期上映,宣传时就打上“今年第一部XX电影”的字样,给电影镀上一些特殊的意义,让你为这些子虚乌有的意义买单。
疫情后某爱情电影的预告片
是否用苦肉计?
有些影片宣传时喜欢放上制作花絮,说创作人员多么努力多么辛苦的,演员为了表演减了多少斤肉的,拍摄的时候差点出意外的……这样的宣传你别信,主创努力不代表电影就一定是好电影。拍电影的人哪个不辛苦的,只不过别人没说出来而已,不能因为他们叫苦叫得比较大声就觉得他们比别人努力。
是否卖情怀?
一些经典影视IP的重启和名著改编是最容易卖情怀的,被毁的最严重的IP当属《西游记》了,但是每次出西游题材的电影时,总是会有人买单。因为思维惰性,人们总是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东西。
卖情怀卖出下限的当属 《爱情公寓》,明明是部盗墓片,却要包装成《爱情公寓》的电影版,用“原班人马,十年重聚”这种噱头来收割《爱情公寓》的剧粉。
不是说情怀片就一定是烂片,有些情怀片还是值得你感动的,但有些就只是想来骗你钱。下次看到卖情怀的电影不要太激动,先按照上面的“六看法”检查一遍,记住这句话:宣传方向越是脱离电影内容,电影越有可能是烂片。
工商社会,时间宝贵——《大佛普拉斯》
学会分辨烂片不仅能帮你省钱,更重要的是省下宝贵的时间。
(以上纯属个人经验,如有错误,还望包涵指正)
(看完觉得有用的记得点赞❤,让更多的人远离烂片)
怎么分辨出电影是不是烂片
判断一部电影是否是烂片,要看这部电影在剧情设定和发展,设定背景、内容是否失真、过于俗套,剧情发展是否过于狗血和破败不堪。
电影也称映画
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科技与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形像、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可以大量复制放映,也可以通过电影传播一些社会娱论,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也可以让我们学习知识,学习历史文化。 电影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通过观赏电影,可以了解相关历史、风土人情或者有关知识。
烂片的特征
1、演员群体疯癫,演技差劲。 2、故事节奏跳脱,叙事混乱。 3、你无法对剧情产生任何程度的认可,以至于看过即忘。 4、最关键的是,影片无法与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它既感动不了你,也无法逗乐于你,而只是不断的恶心你、刺探你的接受底线,这就是烂片的特征。
一般来说
国内包括香港的电影,很多都是在照顾大众,刻意安排欠考量的情节,是一种纯娱乐的行为,不够聪明,我们便会认定这样的电影为烂片。 而优秀的电影,主要情节都经精心策划的,所有的镜头都有的放矢,看完让人内心深处震撼,哪怕只是一小部分,却足以深入。《一次别离》是让人内心震撼电影,没什么情节,你看完眼睛会红。 最重要的是,优秀的电影不会为了照顾所谓的大众理解水平而大幅降低理解水准,《盗梦空间》难理解但绝对不是像《无极》那样没法理解。《无极》简直在侮辱观众智商啊。 最近比较明显的对比就是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和前年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后者是好莱坞顶尖水平,两项诉讼加上陈述的场面混在一起剪辑,节奏非常快,稍不留神就看不懂了,再看《中国合伙人》,它不是烂片,但是这明显是在用一种拍肥皂剧的方式拍电影。有趣的是,它里面也有诉讼的场景,而陈导对这个场景的处理显然非常雷人。不用多说,认真看过的人都清楚。 一些人反驳说电影只要让大家看完开心就行了,我觉得好看就行了。这句话没错,但这和讨论烂片没关系。
总结
其实每个人对待电影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个人品味也不一样对不对。
如何判断一部电影是好片还是烂片
一部电影是好片还是烂片,其实看电影多的人都是能够一下子就感觉出来的,无非就是看电影的演员的演技,还有就是剧情怎么样,另外就是这部电影拍摄的手法。
一、电影的好坏取决于演员的演技。我们知道在一部好的电影里面演员的演技是要非常好的,演员是电影的载体,如果演员连演技都不好的话,那么人们是没有办法看下去的。一部电影的演员的演技都很烂的话是无论如何都评不上好片的,这是一种让观众都看不下去的电影。
二、电影的好坏取决于剧情。大家都知道一部电影如果它的剧情很好的话,那就是成功了一半。一部电影有了好的剧情那就是注入了灵魂,好的剧情总能够吸引观众们的注意力,好的剧情能够让人们引起思考,好的剧情能让人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看,全程不愿意去厕所一次。由此可见,一部电影好的剧情是非常的重要的,如果一部电影的剧情是非常的烂的话那么观众是看不下去的,可能电影还没播完人就都走了。
三、电影的好坏取决于拍摄手法。我们知道一部电影除了演员有好的演技,电影有好的剧情之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导演才行。好的导演对于电影的拍摄手法都有自己的一套,他们会用各种角度各种镜头来拍摄,他们也能够让剪辑师把一部片子剪辑的非常精彩,尤其是电影里面画面的转场其实也是非常讲究手法,如果转场转的好的话会让观众们都惊叹的。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看电影多的人都是能够一下子就判断出一部电影的好坏,无非就是看演员的演技然后看电影的剧情以及拍摄手法如何。对此,你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