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晚上一起吃饭「在一起就是要吃好多好多饭」
你有多久没有坐下来,
和爱的人一起,
好好吃顿晚餐了?
在快节奏的时代里,
我们的早餐过于匆忙,
午餐又常常潦草凑合。
唯有晚餐时刻,
才能安安静静坐下来,
与家人爱人,面对面,
安安稳稳地,享受难得的安逸。
01
一起吃晚饭,最平凡的浪漫
前不久,
与一位新婚燕尔的朋友聊天,
问起她婚后有什么不同。
她的回答是:
有人一起吃晚饭了。
继而喋喋不休地,
说了许多关于吃饭的事。
“一般都是我先下班,
所以常常是我做饭。
但是他到家后,
会马上换衣服洗手,
来厨房帮忙。”
“即使没什么可做的,
也会在背后抱一抱我,
每当这时,我都会想,
哇!这就是幸福吧!”
“你知道我做饭其实不好吃,
没办法,过日子嘛,
又不能天天点外卖。
但是他每次都会吃,
我问他好不好吃,他都说好吃。”
……
这样甜蜜的小事,
还有许多,
却大都与晚饭相关。
一屋两人,一桌两椅,
就这么对坐,
说笑着吃完一顿饭。
似乎是最平凡的事,
也是最难得的浪漫。
彼时才终于懂得,
为什么文艺作品里,
常说“烛光晚餐”。
比起早餐和午餐,
晚餐的浪漫与温馨感,
的确更加浓郁。
有人一起吃晚饭了,
意味着,
生活里的琐碎与平凡,
都有人陪伴。
那些令人苦恼的小事,
终于有人诉说,
那些孤身一人的辛酸,
终于消失殆尽。
02
一起吃顿晚饭,与生活和解
儿时偶尔和妈妈吵架后,
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发誓再也不理她。
却每次都败在一句:
“出来吃晚饭!”
坐在饭桌上,
一言不发挑着面条,
听着妈妈的唠叨,
一顿饭结束,
母女二人,也就此和解。
兜兜转转许多年,
这场和解,
从我和妈妈之间,
变作了我和生活之间。
而后的岁月里,
无论学习或是工作,
常有不如意的时候。
可坐在饭桌上,
与家人或是朋友,吃上一顿晚饭。
那些委屈与辛苦,
似乎与美食一同被咀嚼,
而后被吞咽入胃里,
消化吸收,变作生活的勇气。
所以在心情不佳时,
一定要避免自己一个人吃晚饭,
或是打个电话给朋友,
或是回到家里,
缠着妈妈做一顿美食。
身边有了陪伴,胃里有了吃食,
与生活的矛盾,便也随之和解。
明日一早,又能元气满满地,
面对生活的各种刁难。
03
一起吃晚饭,是天大的小事
比起早餐的匆忙,
午餐的潦草,
晚餐的生活气最浓,
也是幸福感最强的一顿饭。
在这顿饭里,
一天的疲惫被消解,
积攒的委屈被融化。
一家人热热闹闹,
你一筷子,我一勺,
把对彼此的关爱,
藏进菜里,夹到碗中。
和家人吃晚饭,是小事,
小到日日如此,习以为常。
也是天大的事,
大到生活的全部意义,
全藏在这顿晚餐里。
下班回家,一打开门,
就被热腾腾的香气拥入怀里,
伪装坚强的铠甲此刻开始软化;
换了拖鞋家居服,
卷起袖子,走进厨房,
说说笑笑地端菜上桌,
任由烟火气染上发丝,
钻进肌肤和毛孔,在心底融化,
为整日的疲惫做个按摩。
各安其位坐好,
玻璃杯碰撞,筷子纷飞,
把今日的委屈或是喜悦,
通通说出来分享。
无需什么安慰,
只是简单地这样吃上一顿晚饭,
便能将一个人柔化成水,
浸在烟火气的温情里,
感受生活的本来滋味。
04
在晚餐的时光里,安享岁月静好
汪曾祺在《七里茶坊》里写:
“吃了晚饭,各人干各自的事情。
老乔看他的《啼笑因缘》,
小王写信,我就靠在被窝上读杜诗,
老刘就盘着腿一声不响地坐着……”
如汪老所述,
晚饭后的时光变得很慢,
白天争分夺秒的踢踏舞,
此时被替换为悠悠慢慢的古典乐,
每一帧,每一步,
都印拓着岁月静好。
汤足饭饱后,
桌上残羹暂且不管。
揉着圆鼓鼓的肚子,
躺在沙发上,有一搭没一搭地,
聊着饭桌上没说完的事。
任由瞌睡虫爬到眼皮上,
让时光暂停一会儿,
慢悠悠度过晚饭后的闲适安宁。
年轻人总是怠慢晚餐,
有时为了减肥,
有时借口忙碌,
或是一顿外卖敷衍了事,
或是路边小摊随便吃点。
四方食事,人间烟火,
那是生活的温柔与情深。
你如何对待晚餐,
生活便如何对待你。
辛苦奔忙的生活里,
和家人,与爱人,
安静坐下来吃个晚餐吧。
火锅也好,汤面也罢,
家常饭,不是什么珍馐美味,
却有生活这一味调料。
引出岁月静好的安宁舒适,
也抚慰一颗久经漂泊的心灵。
跨年夜,你会选择和谁一起吃晚饭?为什么?
\n
我肯定会和家人一起吃饭,没有什么为什么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