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读电影「如何解读电影关于电影」
我们为什么要解读电影?
电影对于创作者而言是一种表达的艺术,编剧和导演通过演员的演技和技术手段来表达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故事与观点。
而电影对于观影者而言,则更像是一种媒介,通过无数部的影视作品,我们能够从戏中人的身上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有些戏中人所处的世界正是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些戏中人的命运正是我们的命运。
我们能从电影中得到对于自己更加清晰的认知,也能丰富自己对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时而从中收获幸福与美好,时而从中体验残酷与现实。通过电影,我们的生命增加了厚度,人生也不再单薄。
所以我们需要电影……如果你也是一个追求着精神世界的人。
那么,如何解读电影呢?
这本诞生于1977年的《如何解读电影》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打磨,如今已是第四次出版了。
电影是一个随着时代进步的同时飞速发展与变革的行业,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一代代的电影人们在努力的适应着时代的发展,成就着电影行业。
而本书作为第四次再版,同样也在努力的适应着这个随时变更着的世界,所以本版在以前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修整与补全,于是最终呈现给我们的这本书真的很厚很重,很有内容。
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章节,详情可见豆瓣目录。
开篇第一章讲的是“电影作为艺术”。我细想下来,电影的确是一门艺术,并且它与小说、摄影、戏剧、音乐、布景、道具制作、灯光等等环节必须互相成就。记得曾经听一位老艺术家讲过,艺术本来就是一门需要互相“抬高”的学问,彼此之间互相帮扶,而不是互相贬低。我想这个观点运用到电影身上或许同样适用。
而对于解读一部电影来说,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台前还是幕后?艺术还是美学?镜头语言还是故事情节?理论知识还是受欢迎程度?人文情怀还是商业目的?
解读电影对于一个喜爱电影的人来说,可以解读的角度有太多,而本书就以极为丰富的例子为我们分析了“如何解读电影”的多个维度。
我们从第二章“电影技术”中可以了解与学习到一部电影的剪辑与制作过程,这同样可以应用到我们日常的视频剪辑中去。在第三章“电影语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属于电影特有的语言,在蒙太奇运用的背后导演究竟有着怎样的深意,它能帮助你更好地去理解一部电影。第四章的电影史能帮助我们从中得知百十年来定是如何发展的,它的发展与所处的时代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的电影又正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再之后,电影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在这个网络世界无比发达的今天,电影拥有了更多甚至无限的可能性,它们替我们记录着、讲述着、发声着。
从事故事创作或视频创作的人、影评人或者对电影感兴趣的人,这本书大概不容错过吧~
另外,本书最后附录中的年表真的太太太太详细且实用了,我好爱,真的。省大劲了,书就应该这么做嘛~什么都要我自己查,我要书有啥用(理直气壮叉腰.gif)
评论
- 评论加载中...